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街道两旁商铺林立,街道上人群川流不息,热闹喧嚣。不少都是身着奇装异服的外族人。
 这座城池的规模真的很大。
 卫兵走南闯北多年,在年轻的时候天下还没有大乱的时候,这样的城池在整个天下比比皆是,后来黄巾战乱,群雄讨董,诸侯兼并,中夏已经残破不堪。
 如今中原的大城,唯有许都。相反,被曹操吞灭的河北,倒是有不少大城,如南皮,邺城等等。
 以弱胜强,以蟒蛇吞了虎豹啊。
 更了不起的是。
 卫兵知道,这座新野城池在建安六年七年的时候,是一座人口不足一万的小的不能再小的小城而已。
 如今才建安十年,几年的功夫啊,就已经发展如此壮大了。听说这其中既有左将军刘备的筹谋,但更多的是糜氏酒的作用。
 而糜氏酒乃是现如今的左将军,汉寿侯关羽的长子,关平所创造的。虽然刘备不幸病死,但是关羽袭位。
 新野不仅没有衰败,反而愈发繁荣了。更不可思议的是,关平今年才十几岁的总角童子,竟然率兵南下平定了三郡九县,成了房陵郡守,真是人才。
 现如今的关平,在整个天下都有一点小名气了。
 不是吹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
 稀奇。
 卫兵既感慨新野的繁荣,也感慨南方的这个神奇的总角童子,错了,目前是房陵郡守,杨武中郎将。
 这个职位虽然是自称,但天下承认了。
 有实力才是草头王啊。
 关平是有实力的。
 新野的这座糜氏酒集市很大,到处都是商人。许多商人都是将货物与马车一起停靠在集市提供的场地上,先前往集市衙门登记,先将货物脱手,然后购买心仪的商品返回。
 卫兵将队伍停靠在了专门的场地内,派大部分人留下把守,只带着五个随从一起,前往集市的衙门。
 这处衙门乃是专门设立掌管集市的,负责人乃是糜芳。至于官位,糜芳在左将军府幕府内挂了一个从事的职位。
 据卫兵所知,这位糜芳与其兄糜竺一样没多少才能,只是因为死心塌地的跟着刘备东奔西走,才有一个从事的官职。
 再加上稍微懂一点商业,所以被派遣来看管这处集市。
 卫兵到达衙门之后,就见到了糜芳,将自己这一次带回来的五十大车的皮革登记,没有半个时辰,货就卖了。
 买主乃是汉中的一位商人,听说与张鲁有很大的渊源。张鲁拥兵自重,也需要大量的皮革啊。
 而其实皮革这种生意,以前都是新野官方收购的。因为新野也是拥兵自重,但目前新野方面的库存内,物资堆积如山,皮革塞都塞不下去了。
 新野很穷,真的很穷。
 穷的只剩下粮食,物资,兵器,马匹了。
 卫兵在将皮革脱手之后,又在糜芳这里登记了一下,说是要买布,绢布。
 衙门内,糜芳的办公房内。糜芳的容貌与糜竺有些相似,但糜芳更阴柔一些。他闻言放下笔,抬头看着卫兵道:“若是绢布,新野有是有,价格嘛一匹在一万左右。但我给你指个去处,能以九千六百钱的价格购买到一匹绢布。”
 关平早就写信告诉关羽了,关羽也下了命令。卫兵不是第一个来买布的商人,已经有很多人被糜芳劝去了房陵购买绢布了。
 “这,怎么如此便宜?”与许多商人一样,卫兵第一时间不是欣喜,而是狐疑。价格才差四百钱而已,若是买了发霉的布,或是虫蛀的布,那就得不偿失了。
 “你放心都是好布,就是因为某些原因,才卖的便宜一些。算了,我说你也是不信的。那卖布的地方设在房陵汉水南岸的集市,也是官营的。你自去那边看看。反正也不远。”糜芳摇摇头,说道。
 卫兵闻言将信将疑,但是一来便宜的大诱惑。须知道这一次卫兵打算是购买五千匹布返回河东,再转手卖给并州人,或匈奴人。
 这便是一二倍的利润。
 一匹布如果可以节约四百钱,那么可以节约二百万钱,差不多七十金的样子。
 别看关平出手就是三千金,六千金。其实是特例,七十金已经是很大很大的一笔财富了。
 于是卫兵一咬牙,便带着商队往房陵而去。
'186。第186章 繁荣的房陵'
 卫兵在新野找了一个向导,谈妥了价钱之后,启程前往汉水。在渡过汉水之后,便到达了集市所在。
 如今的集市已经大变样了。
 四周环境没变。
 廖化,丁奉的两支水军分别驻扎在集市的左右两侧,另一处设施船务,也在不断的建造战船。
 变化的是集市本身。
 关平建造集市的时候,任命了乡长。但其实这个地方所拥有的平原规模,可以建造一座县城,土地又高,不怕水灾。
 关平上一次来到集市的时候,集市只有一个衙门,一些衙役,内部的设施只有仓库。此刻却已经有了客栈,酒店。
 也有了人烟。
 附近的码头上,也有了上货的苦力。
 已经有许多商人来这里买布了,若是时间不凑巧,便在此地过夜,需要驻店,吃喝。因为这里是有许多布仓库,所以防止火灾是重中之重。
 每天衙役定时巡逻,不管白天黑夜,除了下雨之外,都需要巡逻。仓库外,多是蓄水水缸,若一旦走水,可以就近取水灭火。
 衙门内的衙役也不时的登门拜访,告诉这些酒店,客栈,人家注意用火安全。
 总而言之,这座集市目前还很简陋,但是已经渐渐的有发展成为小镇,乃至于县城的趋势了,有很多房陵百姓在这里讨生活。
 卫家商队,将队伍停在了汉水北岸,只是卫兵带着少许的随从南渡到达了这处集市。
 卫兵下船的时候,便见到了码头上的苦力,正在帮忙将一匹匹布运送至船上,粗略一看,没什么损坏,虫蛀。
 卫兵进入集市之后,便找到了这座集市的负责人,乡长钱生。
 之后便是正常的生意流程,卫兵先询问了一下价钱,确实是一匹布九千六百钱,比市价便宜至少四百钱。
 然后卫兵看了一下样品,确定是好布之后,才交钱购买了五千匹布。但卫兵仍然不放心,结交布匹的时候,一直盯着,就怕集市方面塞入差布。
 结果当然是多虑了。
 卫兵眼看着布被苦力搬上了船,送去了北岸之后,便放下心来。然后便好奇了起来。
 集市内的衙门内,卫兵与乡长钱生闲谈。
 “为什么这里的布,卖的这么便宜?”卫兵问道。
 “因为我们家的太守买来的熟丝线便宜啊。”钱生笑着回答道。
 “这布竟然是房陵关太守做的生意?”卫兵很惊讶,却是头一次听说此事。
 “那是自然。我们太守在九县建造了作坊,足有五千女工每天织布,每六天能出产一万匹布。因为购买的熟丝线多,所以才能压低价钱。”
 钱生笑呵呵的说道。
 还是那句话,天下能这样做生意的,便只有关平一家,所以也不怕宣传出去。
 而且宣传出去才好啊,最好是整个天下都知道,房陵这里有好布,有便宜的布,打响名气。
 “五千女工?”就像是所有第一次听说此事的人,卫兵忍不住瞪圆了眼睛,咋舌不已。
 这么大规模的作坊,真是闻所未闻。
 钱生见此有些得意,他最近已经看到了无数次类似的表情了。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房陵人,身为关平麾下的乡长,钱生对此非常自豪。
 “对了。卫先生你需要药材和皮毛吗?药材和皮毛都是山民获取的,有不少都颇为珍贵。”钱生随即询问道。
 在关平没有出现之前,房陵郡的特产便是皮毛与药材。这皮毛不是皮革,而是珍贵动物的皮毛,比如说虎,熊等等。
 药材嘛,有的普通,有的珍贵。
 以前也有商人来房陵收购皮毛药材,自从集市发展起来之后,许多皮毛,药材商人也都入住这座集市了。
 “不要,我只买布。”卫兵摇摇头拒绝了。
 钱生有些失望,他是巴不得卫兵多买一点货物呢。
 集市。
 这是关平从无到有建设起来的。
 而真正让房陵繁荣起来的,却并不是集市,而是工厂,而是增多的人口。
 以房陵为例。
 七八万的山民下山,房陵收获了一二万人。这些山民虽然是苦哈哈,但是下山之后,分了荒田,有了水车,新式的犁,眼看着今年收获应该不错。
 别的不说,做饭的时候油盐总要多放一点吧?
 这导致房陵城中的粮油店生意好了很多,做这方面生意的人多了很多。
 再说工厂了。
 关平在房陵设置的织布工厂,足有一千名女工,至少惠及了数百户人家。要知道这些女工,每个月的薪酬足有三千钱,可以购买三百斤米。
 这份工资在整个房陵,算是高薪了。有的男人做苦力,做砖瓦将,或作木匠什么的,薪酬也不会有这么高。
 有了钱之后,女工们总该吃点好吃的,给孩子来一身新衣裳吧?
 这帮女工赚的钱多,但落到最后,还是繁荣了房陵。
 再则,关平在房陵募兵,发给兵丁钱粮,这些钱粮被士卒寄送回去家中,几乎每家每户的百姓,都有余钱。
 房陵本处在深山之中,日常外部商人来的极少。
 但因为有了人口,百姓的手中有了钱,就吸引了襄阳的一些商人,不如说盐巴,油商人,加上衣食住行方方方面。
 房陵的繁荣度,整体在向上发展。
 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数,正在快速的上涨。
 关平还很会收买人心,房陵郡内凡是守寡有孩子的妇女,孤寡老人,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官府每月供给米粮。
 军心,民心。
 关平在整个房陵的威望,与日俱增。要知道年前关平还是初来乍到,但是关平只用了一年不到的时间,就已经将房陵的人口大大提升,将统治力大大提升,此时此刻,关平用兵有一万八千人有余的士卒,水军步军齐备。
 分别把守险要隘口。
 已经着实是把江山坐稳,铁打一般了。
 不敢说曹军虽来无能为也,但至少刘表派遣大将王威一万精兵来争房陵,那关平就敢夸下海口。
 你来试试,保准你抱头鼠窜灰溜溜回去。
 人心已定,江山在手。
 房陵县内,一处巷子内。王李氏一大早打开了房门,走了出去,回身把门关上,朝着织布工厂走去。
 “李氏,去上班啊?”邻居老妇问道。
 “是啊,伯母。”王李氏笑着说道。
 “真是一份好工作啊。可惜我干不动了,否则也要去织布厂上班的。”老妇叹道。
 王李氏笑笑,告别了这老妇往织布厂而去。而除了老妇之外,街坊领居也有不少妇人。
 一个个全都艳羡的看着王李氏。
 那织布厂的工作,可不是想进去就能进去的,先到先得。一千人的名额早就被占满了,现在想进去都难。
 一月三千钱的薪资,当真是让人羡慕啊。
 王李氏到达工厂之后,先签名画押,然后进厂子立刻开始织布。虽说工厂只要求女工织布四个时辰,中途有半个时辰吃饭时间,没有要求女工的效率。
 但是这份工作难得,女工们也怕被别人顶替,就都勤快织布。按照正常情况下,一名女工需要三天才能织出一匹布。
 但因为勤奋,再加上熟练度与日俱增。现在有人甚至三天内,就能支出一匹布,当然也没有太夸张,顶多是少用了半个时辰,一个时辰。
 这份工作难得啊,所有女工都想保住饭碗。
 王李氏也是一样,中午吃饭本有半个时辰时间休息,饭由工厂提供,青菜,少见油水,但是白米饭管够。
 王李氏哗啦啦吃了两大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