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乾想了一想,说道:“听说关家养有不少少年,日常陪伴关平玩耍。不如这样。主公您在新野招募足够五百少年给关平,赵统,张苞,让他们练武之余,带兵练兵。我再授予他们孙子兵法,使他们成才。”
 “如此甚好。”刘备闻言这才彻底心动,抚掌而笑道。
 此事便交给了孙乾负责,而以刘备在新野的威望,招募五百少年并不难。甚至于刘备一声令下,招募二千人也不难。
 因为刘备的兵马基本都是汝南带回来的现成兵马,他自打来到新野之后,只宽厚抚民,从未抽调过新野男丁,民间兵员充足,刘备威望又高,自然有许多少年愿意参军。
 孙乾得令之后,先去县令处让县令发布民告。
 不过此刻十二月寒冬,新野城内人民甚少出行。孙乾怕效果不明显,就让县令调遣小吏衙役一起,在城中敲锣打鼓,大声宣告,又命人下了城外村庄,依旧敲锣打鼓。
 一日间新野全县,便知道左将军,豫州刺史刘公,招募少年从军,一时间人生巅峰,从者如云。
 汉制,百户为一里,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只是这天下户口滋生,人民并不是固定,会繁衍。
 所以在不同时期,新野的各乡数目有所变化。
 在鼎盛时期,新野人口二十余万,下辖四个乡。现在这四个乡的编制还保存着,只是名存实亡。
 分别是北方的山泽乡,南方的固射乡,东方的海生乡,西方的马里乡。每一个乡大约是两三千人,下辖一个亭长,四五个里。
 真是名存实亡,惨不忍睹。
 而汉代宗族势力十分强大,这些经历了战乱还存在着的里,都是同姓宗族,或是一族为大,少量外姓。
 而同姓不婚,所以里中女子大多外嫁,而周围里稀少,所以基本上是每一个乡的人都是沾亲带故,形成了很强大的地方势力。
 汉代的县令有能力的当然是一呼百应,没有能力的命令都出不了县城。
 西方马里乡有一个里,叫李家里,顾名思义,这李家里内,都是李姓子弟。
 左将军刘备天下闻名,治理新野甚有恩惠。战乱时代虽然可怜可悲,但是男儿也有不少生出浪漫,追顾卫青,霍去病等名将的少年产生。
 李家有不少少年还未成亲,也不下地干活,成天弯弓狩猎,练习击剑,游手好闲。若是在盛世,便是游侠,恶少年之流。
 在乱世乡里反而任由他们胡来,如果战乱起,这些恶少年便会成为保卫乡里的主力。
 李家十几个少年中,以李正名气最大,他诨号李大,不仅是李家中的少年王,还是马里乡中的公认的大哥。
 李正家中颇为富裕,能读书认字生**漫,抱负颇大。
 “陈胜,吴广说,王侯将相宁有种呼。高祖皇帝取天下,萧何,张良等人是布衣,樊哙不过屠猪杀狗的屠户,却封侯拜相。而今乱世,我辈男儿当提剑策马挣一份君侯之业,岂能插秧犁田,做一农户。”
 这是李正聚集里中少年的时候,经常对少年们说的话。
 李正不仅能读书识字,而且生性豪爽,家境富裕,经常接济里中贫弱少年,又生的黝黑健壮,孔武有力,自然成了少年王。
 乡里少年都愿意听他的。
 今日有大霜,又是个大阴天。李正让家中下人杀了一头黑猪,又取了一坛五十斤的酒,招呼里中十几个同姓少年,来他家中吃酒。
 李正父亲早亡,家中只有一位老母,下头还有几个弟妹,老母管不了李正,李正在家中一言九鼎,所以说杀猪就杀猪。
 他还将家中一间厢房改造了一下,四周地板,中间石头造了个土灶台,灶台上吊着一口大锅。
 此刻土灶台内柴火烧的很旺,大锅内的猪肉煮的香甜,李正领着十余少年围在四周喝酒吃肉。
 这十几个少年有的少年家境不错,厚衣服身强力壮,有的少年却是瘦弱,又没有冬衣,很是贫寒。
 但李正却能一视同仁。
 少年们都叫李正哥哥,李正也如弟弟一般对待他们。
 “李江,你太瘦弱了,多吃些肥肉,少喝酒,长的壮实了,才可以与我一起去从军。”李正扫了一眼少年们,见到一少年穿着破衣服,火烧的很旺,却还是在哆嗦,不免从锅中夹了一块肥肉,递给少年。
 “谢谢哥哥。”李江很是感激道。
 “哥哥,你终于想从军了吗?”有少年眼睛一亮问道。
 李正颇有抱负,经常说王侯将相宁有种呼,要封侯拜将此类话,当是提起从军还是头一次。
 其余少年们也是竖起耳朵倾听,半大少年胆量泼天,少年们从小跟着李正一起混,对于从军杀人,并不惧怕,反而跃跃欲试。
 “年复一年,再长大一些,恐怕要被家中逼着成亲了,若有了家眷,便有了牵挂,再想从军却难了。”
 李正将碗中酒饮了个干净,又夹了一块瘦肉吞下,爽朗笑道。
 “我们当与哥哥同行。”
 “同去,同去。”
 少年们纷纷兴奋说道。却也有少年颇为冷静,说道:“左将军是天下英雄,我们去投奔他定有个前程。但目下新野城小民少,听说刘表那厮又克扣左将军钱粮,导致左将军军中乏粮。目前恐怕不会招募新军啊。”
 李正脸上也露出无奈之色,重重将碗放在地上,碗差点碎了。愤然道:“刘表那厮身为汉室宗亲,自己躲在荆州成了缩头乌龟。却还要拦着左将军奋然,实在是无耻之辈。”
 “没错,现在天下战乱,刘表那厮身为汉室宗亲,坐镇荆州,却不出一兵一卒,实在儒弱。”
 “那厮可恨。”
 少年们纷纷说道。
 一阵众口一词的骂了刘表之后,少年们又十分为难。想从军,但是左将军那边乏粮,应该不会扩充军队。
 南下去投奔刘表又委实不愿。
 难道要北上去投奔曹操那个汉贼?又是不愿。
 这左右为难,倒是让少年们抓耳挠腮了起来。
 便在这时,耳边响起了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李正奇怪,便打发李江道:“李江你去看看出了什么事。”
 “诺。”李江应诺一声,开门走了出去。
'28。第28章 糜威'
 不久后,李江又打开房门走了进来,一脸喜色道:“哥哥,有县里的官吏下来,说是左将军要招募县中少年从军。”
 “竟有这等好事。”李正眼睛瞪大了一些,随即亢奋道:“兄弟们,吃喝完这顿,我们便去县里从军去。”
 “好。”
 “一切听哥哥吩咐。”
 众少年们纷纷说道。
 吃完这顿后,李正便告别了老母,带了两个健壮随从,自带马匹,弓,剑,与十几同姓少年,前往新野而去。
 而在新野的四乡各里,如李正一般的少年挺多。孙乾设在新野城内的招募处,两日便招募到了六百人,比计划中的五百人还多了一百人。
 孙乾向刘备要了五个小吏,十几个军中老卒,带着这六百少年来到城外安营扎寨。
 然后亲自前往赵云,张飞家中,将赵统,张苞从学堂中调走,让他们在军中任职。
 赵云与张飞都是领兵大将,也知道自己儿子在学堂上成绩平平,也都没意见,爽快应下了。
 拜访了这两家之后,孙乾就打算去关羽家中,还带去了一个礼物。上一次关平不是卖了两匹马,给魏延弄去了军粮吗。
 刘备惦记着这件事情,就在自己左将军府中挑了一匹马,让孙乾送去给关平。
 孙乾在路上偶遇了糜竺。
 但看起来不像是偶遇,而似乎是对方有意为之。孙乾坐在牛车内,看糜竺策马而来,身边带长子糜威。
 糜威是一位十四五岁的少年,体格健壮,容貌酷似乃父,十分雍容气度。糜家虽然离开了徐州,家业都投资在了刘备的身上,但还是留有余财,在整个新野仍是富户。
 糜威穿着很好,跨坐骏马,带弓带剑,身边跟着三位骑奴。
 “公祐先生。”
 “先生。”
 糜竺“偶遇”孙乾之后,带着儿子糜威翻身下马,躬身行礼道。
 “子仲先生。”二人地位相差无几,糜竺的地位还高一些,孙乾自然不敢拖大,也下了马车还礼。
 “主公已经下了请柬,邀请荆州豪杰来新野赴宴,宣传糜氏酒。先生这会儿应该十分忙才对,为何来此见我?”
 孙乾也是爽快人,直接问道。
 糜竺被揭穿了,却也不害臊。反而笑着说道:“听闻主公招募了六百少年,交给关平统帅。又调走了学业平平的赵统,张苞,组成少年营。犬子学业也是平平,倒是弓马娴熟,先生就捎带上他吧。”
 孙乾情知糜竺这话有假,糜威是个闷葫芦,惜字如金,与同窗相处的不算太好,但是他学业却还是可以,毕竟糜家到了糜竺一代,也算士人了,学问怎么可能不好。
 反而是将门的赵云,张家,关家,这学业不说惨不忍睹,那确实是不好。
 不过糜威从小弓马娴熟,倒也是真的。因为糜竺本人就是十分擅长骑射,射兔子很厉害。
 既然糜威学业还可以,却为什么中途不学,反而要去军中效力呢?
 孙乾虽然出谋划策不行,但颇懂世故。他知道糜竺虽然不会经商,但政治投资一流,胆魄很大。
 刘备落魄时候,糜竺胆敢举家押在刘备身上,并且献上妹妹给刘备做夫人,足见胆魄。
 此刻关平出一奇策,说是让新野人口到二十万,精兵二万,这还不好说,但解决钱粮问题,那肯定是没问题的。
 关平如此厉害,又是关羽之子,简在刘备之心。而且解决了钱粮问题,实属大功。若是刘备未来成事,关平必定飞黄腾达。
 这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不将宝压在刘备成大事上头,他们这些人又怎么会颠沛流离还跟着刘备呢?
 总而言之,在他们这些文武的心中,刘备必定会成事。那么关平必定会飞黄腾达,再加上这次建立的少年营,也有赵统,张苞这些将门子弟。
 让长子糜威跟着关平混,实在是颇有前途的事情。这件事情孙乾看得出来,糜竺当然看得出来。
 所以才有了这街上的“偶遇”,糜竺在这里堵他呢。
 而此事对于孙乾来说,也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二人关系又不差,所以孙乾一口答应了。
 于是,孙乾打发走了糜威,让糜威带着三个骑奴,前往军营报道。然后与糜竺寒暄一二,这才前往关家。
 孙乾来到关家的时候,日头已经偏西。刘氏带着家中仆妇,以及伤残老卒,在家中织布。
 织布机不足,这些织布机是让军中工匠给新造出来的。闻得孙乾来了,刘氏赶忙放下手中活计,来到前院大堂。
 “公祐先生。”刘氏从后门来到大堂,见到跪坐在客座上的孙乾,便是屈身行礼道。
 “关夫人。”孙乾也很客气站起,躬身行礼。不久后,主客二人坐下,孙乾直说来意道:“关平出了一策,解决了新野钱粮问题。主公十分看重关平,命我组建一支少年营,让关平与赵统,张苞,糜威等人统帅这支军队,我是个营内大总管,负责日常事务,并授予少年们孙子兵法。特来告知夫人,主公还让我捎带来了一匹战马。”
 “我家平儿居然能解决新野钱粮问题?”刘氏吃惊的站了起来,因为此事,她一概不知。
 “夫人竟不知此事?”孙乾楞了一下,这件事情刘备没有大规模的宣传,但关平做下这种事情,居然连家里人都不知道。
 真是深藏不露。
 “不知。”刘氏摇了摇头冷静下来之后,却露出喜色道:“我儿能为主公出谋划策,却是好事。关家将门,平儿未来也定是要领兵的,现在能统帅少年人众,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