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男子,农忙的时候耕种,农闲的时候粗略操练。
 正所谓春夏耕田,秋冬操练。开个弓,守备个城池,绝不是问题。
 关家新野天下闻名,所以那崔琰也说,恐怕以大军二十万兵临城下,也未必能有万全之策。
 城外十几万的百姓,便在乡长,亭长,里长的带领下,从四面城门往投新野而去。城北,张老三身披甲胄,挺胸凸肚,跨坐战马,一脸严肃。麾下一队亲兵罗列在城门两侧,维持秩序。
 “莫慌,切莫踩踏老弱。入城之后,自有官吏引导你们去各自的驻地。亭长,里长,乡长约束百姓。”
 张老三不时大吼一声。
 张老三威武雄壮,声音很大。引得不少百姓抬头瞩目,却又立刻吓得低下头,只感觉无比此人无比可怕。
 但觉得可怕之余,一股信心便也涌现了出来。
 新野有如此大将,何愁不敌曹军?
 别管是曹操还是袁绍,谁来都得崩牙。
 张老三出来维持秩序,却是收到这样的效果,也是始料未及。
 却说百姓入城之后,果然有官吏进行引导,以乡,亭,里为单位,进行安顿。刚好是四个乡。
 便以城东,城西,城南,城北作为安顿。而新野这座城池乃是刘备建造出来的,刘备的本意,便是守备此城,以挡曹操。
 所以在修葺城墙的时候,便是故意修葺的更大。已经考虑到,战时让民众入城守备的事情。
 所以城中有许多排房,这些排房下挖掘地窖。供给城外涌入的十几万民众吃住,存放粮食物资,绝无问题。
 而居然民众以乡,亭,李为单位活动,自也有乡长,亭长,里长率领,也不会乱起来。
 民众入城安顿好之后,凡四十五岁以下,二十岁以上男子,便在各自里长,乡长,亭长的集结下,开始汇聚。
 “哒哒哒!!!”周仓率领一队甲兵,跨坐战马亲自到达了长水亭的聚集地。翻身下马,瞪着一双虎目道:“主公有令,命你们自选出伍长,什长,都伯,军候。一亭,便是一军候。从今天开始,便进行操练。皮甲,头盔,兵器,弓矢我都带来了。”
 “嗯。”周仓挥挥手,便有士卒搬运许多物资走了进来。
 “诺。”李纯这个亭长也是当年,年年也经过粗略操练,应诺一声,便开始带领百姓,搬运物资。
 不久后,便也选出了军候,都伯,什长,伍长等人,开始在空地上开始操练。
 周仓见此颇为满意,便往下一亭而去。
 而接受物资,进行训练的不仅是城外百姓,还有城中百姓。城中也是有亭长,里长的,各自精选壮丁进行操练。
 新野真的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地方,此地的地理位置注定是前线。上至关羽,下至文武,危机意识很浓。
 卖了许多糜氏酒,基本上都换成了各种物资,所以经常吃用不足。堆积如山的粮食,物资,兵器,甲胄。
 城内的民众不算,城外的民众,普遍接受了一定程度的军事训练。
 骤然集结之后,丝毫不乱。各自民壮在各自的官吏率领下,操练不停,吼声不觉。
 “刺,刺,刺!!!!”
 “咻咻咻”。
 练习长矛,射出箭矢,训练不停。
 。。。。。。。。
 在新野这个巨大的城池的布局之中,城北的位置,也极为特殊。城北城门附近,城门两侧乃是军事区域,布置有排房,供给士卒住宿,日常操练。
 在两个军事区域外,又圈了一个范围教大的区域。这片区域内挂着的便是“赵”字旌旗。
 区域内,多设置有马厩。
 多年的积累,加上关平占据了汉中之后,便送了不少好马来新野给赵云。这位常山一条龙,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支骑兵军队。
 人骑双马,一战马,一驽马,规模足有二千人。
 这是新野唯一一支,或者说可能是整个南方地区唯一一支成规模,成建制的骑兵军队。
 赵云身披甲胄,脸色十分严肃,率领骑兵在这军事区域内,进行训练。实在难以跑马,便练习弓矢,练习刀法。
 赵云这支骑兵乃是轻骑兵,而事实上汉代基本上都是轻骑兵,极少有重骑兵。
 因为重骑兵需要的马很特殊。
 不仅是战马,还需要战马中的强者。才能驮动铁甲,不仅人披铁甲,马也披铁甲。
 赵云这支是轻骑兵,以速度为主,士卒披皮甲,手持环首刀,用弓矢。
 讲的是来去如风,打的是奇袭。
 。。。。。。。
 城东。
 城门楼上竖起两面旗帜,分别是“关”,“甘”。关为帅旗,甘为将旗。城门楼内,甘宁正在喝酒。
 甘宁本喜欢炫富,虽然之后沉稳了不少,但依旧如此。纵然是进入了新野,新野的大将们都极为朴素。
 就甘宁还是如此。
 衣必锦绣,吃穿绝不委屈自己。
 甘宁正端起酒碗喝酒,其营司马,也是兄弟审更走了进来。
 “百姓可都入城了?”甘宁放下酒碗,出声问道。
 “已经全部入城了。汉寿侯可真得人心,百姓丝毫不乱。”审更来到侧座上跪坐下来,感叹道。
 “弟有些紧张?”甘宁仔细一看审更,只见这位老兄弟身躯紧绷,双拳紧握,不由笑道。
 “我实在不如兄长雄气,听闻曹军八十万大军南下,可着实是有些胆寒。”审更苦笑一声说道。
 甘宁闻言笑道:“什么八十万,只是个号称罢了。打对折,最多三十万。而我们有多少人?男子粗略一算不下十万,又有新野雄城。便是曹军不计损伤,也需得拿二十万人来填新野。若是曹操在城下留下了二十万具尸体,怕是北方立刻要生变了。”
 “这倒也是。曹操毕竟是这一二年内,平定的袁氏。袁氏旧臣,汉室忠臣,关西的诸侯们,他的敌人可着实不少。若是送二十万人在新野,怕立刻山河崩坏。”
 审更闻言倒是心中一定,露出笑容。
 “不要胡思乱想了。为将者,此刻已经不需要计谋。只需要拼杀便是了。”甘宁笑了笑,又给自己倒了一碗酒喝下。
 当真是稳如老狗。
 若房陵李正是大将,是新生代的大将。
 那么甘宁,魏延,陈到,赵云,张飞等人,便是老一辈的大将。而且更兼骁勇善战,虎步天下。
 新野以众将,各据城门。关羽居中不动。
'266。第266章 凤雏'
 当人的身份,发生变化的时候,所处的位置,要做的事情,也随之变化。
 以前刘备在的时候,关羽是战将。
 曹操大军二十万南下,旌旗遍野。若刘备还在,必然居中调度,而守备北城门则是重中之重。
 轮不到张老三,还是得关老二上。
 但现在张老三守备北城门,关羽居中。关羽也不带兵,他麾下的人马都交给周仓负责。
 大刀入库,平常所做的事情,就是看看左传,召见官员询问一下情况。此刻曹操大军压境,新野十几万百姓入城,关羽当然会过问一下。
 关羽与殷观相处的不错,但与简雍相处的一般。主要是简雍这个人没正经,关羽不太喜欢简雍。
 所以关羽没有召见大吏们,只是将殷观找来问话,以免看简雍不爽。
 “殷长史。百姓可都入城?可有不妥当的地方?”关羽问道。
 “主公放心,一切稳妥。”殷观回答道。
 “如此甚好,但还是需要稳妥再稳妥。对了,多发过冬物件。”关羽点了点头,随即叹道:“人心归我父子,我父子也当竭尽全力对待百姓。如今冬天,勿要使一人冻死。”
 “诺。”殷观敛容应诺。
 或许关羽不算是一个好的主公,只能算一个大将,但是作为一个官员,关羽绝对是优秀的。
 爱民如子便是优秀。
 而殷观很快就下去了,因为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忙。新野这个地方,真的是士人很多。
 全靠士人,官员,才将整个新野打理的井井有条,哪怕是现在骤然拥入了许多百姓,也是井井有条,丝毫不乱。
 这一切很多都是刘备的功劳啊,也是关平的功劳。刘备吸引了殷观等士人来新野,关平稳住了局势。
 若是没有关平,新野的情况肯定会比较糟糕。
 而现在则是从容。
 。。。。。。。。。。。。。。。
 新野自从建造开始,便是一座为战争而存在的城池。
 刘备,关家父子据有此地,便是为了对付曹操。新野城池立在高处,水难灌淹,又是天下少有的雄城。
 糜氏酒,各种税收都花销在了物资的堆积上,储谷可以供给城内外的将近三十万百姓,勉强吃用三年。
 这便是醉心军事的好处,所以事到临头,便是从容。
 而荆州就不一样了。
 早在曹操有南下苗头的消息传来的时候,荆州便开始不稳定了。而当曹操确信南下的时候,荆州便只有惊惧了。
 隆中,诸葛草庐。
 自诸葛亮,黄月英走后,诸葛均便成了这里的主人,带着一些奴婢,躬耕田亩,读书钻研学问,不时前往襄阳游学,拜访庞德公,与庞统,庞林等人郊游。
 消息到达隆中的时候,诸葛均在草庐中读书。正低头读书不止,忽而一位奴婢从外走了进来。
 “先生,孔秀先生来了。”奴婢屈膝通报道。
 “孔先生?”诸葛均有些惊讶,而后放下竹简,出了书房去迎接孔秀。这位孔秀乃是襄阳人,却是诸葛亮的一位熟人,以前偶尔来隆中小坐。
 诸葛均出了书房后,沿着走廊前往大堂。入得大堂后,便见到一位三十余岁的衣冠君子,正襟危坐。
 “孔先生。”诸葛均年少,便对孔秀躬身行礼。
 “贤弟。”孔秀也拱手行礼。而后,诸葛均落座。孔秀有些匆忙,见过之后,便直说道:“祸事将至,贤弟可有准备了吗?”
 “什么祸事?”诸葛均愕然,却是最近没有出过隆中了,不知道曹军南下一事。
 孔秀并不意外,这一次他便是来特意通知诸葛均一声的。孔秀将事情说了一遍,然后说道:“房陵在山中,关杨武经营多年,民心归附,又有大军。我打算带着宗族乘船向西,在房陵停留。若是战火烧至房陵,便向汉中逃奔。孔明为汉寿侯麾下大臣,总领江夏。贤弟,也应该早做准备才是。”
 诸葛均惊愕,想不到战火已经燃烧到荆州了。也想起来兄长离开之前的交代,若荆州大战,不是向西投奔汉中,便向东前往江东。
 而现在我兄孔明正在江夏。
 该如何做抉择?
 孔秀很急,对诸葛均说了这个消息之后,便说要回去标卖田地,收拾行囊往房陵去。于是告辞离去。
 诸葛均便定了定神,送孔秀至草庐大门前。待孔秀走后,诸葛均仍然是心慌意乱。想了想,诸葛均对奴婢说道:“老爷我要去襄阳,备马车。”
 不久后,诸葛均便带上了几个随从,坐车往襄阳岘山而去。
 岘山在汉水南岸,传闻为赤松子的修仙之地。许多隐士都在岘山上安居,庞德公,司马徽便是其中之二。
 昔日诸葛亮写信给蒋琬,蒋琬也隐居在岘山上,与庞德公比邻。
 诸葛均心慌意乱,不能做决断,便打算往岘山上求见庞德公,好做准备。到底是该怎么办。
 次日,诸葛均来到岘山下,顺着山路,往山中而去。岘山也汉水做邻居,风景十分优美。
 隐士众多。
 诸葛均在山道上,便遇到一位先生。这位先生头戴幅巾,身上穿着麻布短衣,背着斗笠,扛着锄头。
 诸葛均见之,连忙让车夫停下,立在车前,等这位先生行来。待至近前,诸葛均才躬身行礼道:“崔先生。”
 此人正是诸葛亮的好友崔钧,崔州平。昔日隆中的五友,石韬,孟建率领宗族回去了北方,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