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原始人日记-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道相对比较通风,抬眼还能看到河滩上的风景,徐晨感觉炎热似乎也消退了不少;哼着小曲加快速度工作;转眼两个小时过去,听着谷口方向传来了猎人们收工回家的呼喊声;这张婴儿床也正式完工。
  藤床的核心就是这个四四方方的藤编吊篮。
  做工虽然粗糙,但用料绝对扎实,木棍扎成的框架加上青藤足有三十多斤,再加上外面的床架,总重量不下五十斤。
  为了将这个藤床装好,他叫来两个工具男帮忙,三个人忙活了半个小时,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内外分离式活动婴儿床终于完工。
  四四方方的吊篮用十多根绳子吊在床架当中,用手轻轻推一下,前后左右都能轻轻晃动,幅度不大,但平稳性却比秋千式的小摇篮稳固多了。
  绳现在六个月,已经开始能够坐着玩耍,再过两三个月就会爬甚至开始学走路,要足够结实才经得起折腾。
  何况根据家族的传统,大的睡完小的接着睡。
  这一茬一茬儿的小孩子不断出生,一张床肯定不够;因为等不到冬天井和房也要换大床,另外除开此前冬春怀孕的三个孕妇,眼下又多了一个孕妇。
  也就是说在今天秋冬到明年开春,不出意外的话,部落又会诞生四个婴儿。
  另外今年又招进来三个小姨夫,打桩的男人更多了,接下来还有几个没动静的小姨恐怕也都会陆续怀孕。
  十多个小姨这赶趟式的怀孕生娃,既是部落兴旺发达的象征,但对于各种优质食物和配套设施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婴儿床这么好的东西,到时候必然要人手一个才行,不然一群小姨恐怕会争的打架不可。
  不患寡而患不均。
  兄弟姐妹之间因为这种事闹矛盾的可不少见。
  打麻将输赢几毛钱都能争吵的不可开交,甚至打的头破血流也毫不为奇。
  何况是这种关系到自己和孩子切身利益的好处。
  虽然说孩子是家族共同抚养,但人有私心,亲疏有别,在很多情况下平均分配不可能做到一视同仁。
  就算母巴也是一样,对女孩子明显要亲近一些,男孩子都是要嫁出去的赔钱货,照顾起来自然也就马马虎虎了;母巴如此;族人更加如此,只有自己的孩子才会比较关心爱护;但母亲都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孩子也不可能照顾的多好。…
  最典型的就是母巴的母亲当年从乌族出走。
  两岁的儿子在寒冬被活活冻死。
  起源就是这种重女轻男的传统习惯,导致部落在食物和兽皮的分配上出现了不公平。
  巴族眼下也开始有这种苗头,随着人越来越多,需求也越来越多,公平性越发不好把握,矛盾也会越来越多。
  私有制的出现就是物质极大丰富的必然。
  虽然巴族还没丰富到私有化的地步,但这种针对性极强的财产,却表现出极度私有化的倾向,因为只能生小孩的才能拥有。
  以前都是一块兽皮几口干硬的食物,没啥区别。
  但眼下完全不同了,随着食物的不断丰富,在徐晨的有意干预之下,孕妇和孩子的食物补充被放在第一位,倒不是说分配不均,而是说食物营养搭配开始有侧重,好吃的,营养丰富的都向孕妇产妇婴幼儿倾斜。
  最简单的比如鸟蛋,是眼下营养最丰富的食物,几乎全都分配给孕妇产妇和婴幼儿,但数量依旧稀缺,就算是五六岁的半大孩子想吃也吃不到。
  叶和徐晨这样的半成年人更加吃不到了。
  因此十七姨为了尽快织出小蚊帐,偷偷可以私下给叶一个鸭蛋。
  这个鸭蛋,就是每次野鸭下蛋之后分配给孕产妇的特殊供应食物,这就是她们的私有食物,不需要共享分配。
  食物分配可以干预,但习惯却无法强行干预,就好比重女轻男的风气。
  因此徐晨就只能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来慢慢改变。
  就好比这次做婴儿摇篮,他第一个给房做而没有给井做,就是体现他对男女无差别对待,十七姨为了给女儿弄到摇篮,还不得不求他,甚至为了弄到小蚊帐,还偷偷塞给叶一个鸭蛋当好处。
  这件事如果是母巴或者其他成年女人来安排,第一个摇篮肯定会给井。
  另外从照顾婴幼儿也可以看得出来母巴和几个年长女人的态度。
  十七姨生下井在前,九姨生下房在后,但十七姨每天在家织布干活儿方便照顾井,但九姨却孩子刚满月就不得不出门采集食物,忙碌大半天才能回来看儿子,至于房吃奶的事就更随意了,九姨不在就只能十三姨奶几口,十七姨奶几口,每次刚吃几口两个小姐姐就开始闹腾,然后就只能受委屈的继续饿肚子。
  徐晨现在地位特殊,他做什么全族人都不会反对和有意见。
  因此他做了摇篮要先给谁就给谁,没有人私下不满。
  今天这个他费时整整一天做出来的大婴儿摇摇床,再次引起整个部落轰动。
  先是留守在家的母巴和一群妇孺老弱,全都兴奋激动挤在十三姨的房间里观看这个创意神奇,叽叽喳喳围在四周像看稀奇一样,都舍不得去做饭。
  后面陆续回来的一群野男人和古举带回来的一群孩子,同样被这个神奇的摇摇床惊呆了,完全不顾绳嘎的感受,一起将床抬到院子里面,围成一大圈继续看稀奇。…
  这床结构并不复杂,但创意十分烧脑,比摇篮更加神奇。
  于是抢先拿到摇篮的九姨和十七姨瞬间都觉得自己的婴儿摇篮不香了,不值得骄傲和显摆了。
  只有这种有大又宽敞的双层床才是自己孩子最心仪的东西。
  不过她们又不太好意思去求徐晨又帮忙换一个。
  毕竟为了做摇篮和婴儿床,徐晨已经起早贪黑的忙碌两天了。
  婴儿床面积大,蚊帐要的自然也大,因此十三姨还要忙活好几天才行,而十七姨今天已经给井的摇篮罩上了蚊帐。
  吃晚饭的时候,趁着外面凉快,于是两个小摇篮和一个婴儿摇摇床就并排一起放在院子里面,大家围着一边吃饭一边观看说笑,气氛倒是十分活跃融洽。
  徐晨再次用他的神奇创意证明,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吃罢晚饭天色刚刚黄昏,就有女人迫不及待的拉着男人们进房间去了,不久院子东南西北的房间里,就开始传出少儿不宜的声音。
  在婴儿床和小摇篮的刺激下,没怀孕的一些女人突然就迫不及待了。
  她们也想尽快拥有这么好看又实用的摇篮和婴儿床。
  而一群大些的孩子,这全都眼巴巴的围在院子里看的舍不得去睡觉。
  这些弟弟妹妹真幸福,自己当初在山洞出生长大,要奶没奶,要床没床,一年四季就只有一块脏乎乎的兽皮,你们凭啥这么幸福……
  有毛孩子偷偷伸手把睡在婴儿床上的绳揪的哇哇大哭。


第142章 躺椅和凉床
  ……
  窑厂改造的炼铜土高炉已经整整燃烧了五天。
  从刚最开始的黑烟滚滚到眼下慢慢变成了淡黄色烟雾。
  整个窑厂弥漫着一股呛人的气息。
  好在山脚下地势开阔,中途还下过两场暴雨,这股气息倒是很快就被吹散,对人影响不大。
  每天早晚徐晨雷打不动会来看几眼,观看窑火的变化,感受一下高炉的温度。
  不过还好,四个窑工经过半年多的锻炼;已经算得上是经验丰富的老窑工,对于提高和保持窑火温度已经比较有经验,无需徐晨任何指导和提醒了。
  实际上,徐晨现在也指导不了,他从来就没有烧过窑,只是一个单纯的理论家,俗称嘴炮专家。
  按照徐晨的估计;要想把铜炼出来;至少需要十天时间。
  因此他除开早晚视察之外就只能等待。
  总共三百多斤铜矿石;成分比较杂乱,最多的是辉铜矿,然后就是斑铜矿,另外还有一些黄铜矿,甚至其中还有几块纯度很高的自然铜块和孔雀石。
  自然铜块和狗头金一样,在自然界存量稀少,属于非常贵重的矿种。
  孔雀石则是铜矿在古代形成时期高温高压下产生的一种伴生物,观赏价值很高,和绿松石十分相似,但两者还是有区分。
  孔雀石主要以绿色为主,而绿松石主要以蓝色为主。
  两者都是含铜矿物,但化学成分和结构区别很大,硬度和密度都不相同。
  铜块、绿松石和孔雀石都是几个部落当宝石收集,用来作为装饰物,矿石主要是当颜料使用。
  根据从换到这的这些含铜矿石分析,徐晨断定在方圆百里范围内一定有一个规模不小的铜矿。
  或许就在乌族栖息的那个山谷里面。
  而在距离最远的苍族栖息地附近;应该还有一个规模也不小的金矿。
  有铜有黄金,如果部落真的能够发展起来,这倒是一个建国的风水宝地。
  不过眼下的首要任务还是先要把铜冶炼成功,再寻找到铅和锡两样金属,把青铜搞出来才行。
  只有有了大量锋利的金属工具,人类才能真正拥有战天斗地的能力。
  眼前这一炉铜矿石纯度十分不错,按照他的判断和分析,若是全部冶炼出来,差不多能弄到三十多斤铜,不过这只是理论值,里面还有大量无法清理的矿渣,到时候能弄二十斤就算巨大的成功。
  二十斤能干啥,做个铜火锅?
  刀剑肯定是没啥用,要不干脆做个锤子?
  徐晨很有些纠结。
  在观察等待中,抽空用陶泥慢慢做了几个泥范备用。
  不管怎么说,能够把铜炼出来,就是他穿越之后到如今干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这项技能的点开,无论对于他自己还是对于人类文明发展来说,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大院进门的通道里面;多了一把藤编的躺椅。
  这是徐晨在做完摇篮和婴儿床之后;受到启发之后给自己的一份奖励。
  在西南地区;用竹子做躺椅几乎是传统;农村家家户户都有。
  在贵州许多地方,甚至连房子和家具都全部是竹子做的。
  眼下他还没发现竹子,但山上多的是青藤,这种青藤柔韧细长,非常适合用来编制东西。
  和制作上次抬巫的藤轿差不多原理。
  躺椅的骨架用木长短不一的木棍捆扎而成,然后用青藤织出躺靠的椅背。
  虽然是第一次做躺椅,但毕竟有藤轿和摇篮、婴儿床练手,因此这个藤编的躺椅除开样式比例有些不太好之外,在细节上已经处理的非常不错。
  因为躺椅结构复杂,他前后足足用了三天时间才做好。
  族人一开始都不知道他做的什么东西,只以为也是个摇篮或者婴儿床之内的东西,要不就是藤轿。
  直到躺椅完工,当徐晨心满意足的躺上去之后,所有族人才都忍不住发出惊呼,再一次被他这个烧脑的神奇创意彻底折服。
  眼下正是最热的夏天,白天黑夜睡觉都难受,房间狭小不透风,闷热,即便是床上只铺一张草席,依旧难以入睡,但这种躺椅从上到下四处通透,只要有一丝丝微微的凉风,整个人都能感觉到凉爽无比。
  因此这张藤椅做好之后,瞬间就成了整个部落的最爱,没有之一。
  男女老少争先恐后的躺在上面感受这种神奇躺椅带来的舒适和清凉。
  徐晨这两天夜里睡觉都直接睡在躺椅上,左边猴子,右边小狼,在两群神兽的守护下,脚前脑后点燃两束晒干的艾蒿和辣蓼,沐浴着通道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