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原始人日记-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陶器制作,其实很简单。
  主要还是取决于泥的好坏。
  土窑还没烘干,因此徐晨也有足够的时间来反复试验制陶的各个环节的工艺。
  为了将陶器制作的更好,他还用木头制作了几样简单的工具,泥刀、瓦刀、刮刀、削刀、挖刀、篆刀等等,大大小小七八样,都是用大小不同的木斗用石刀石斧砍出形状,然后用石头打磨之后修刮光滑。
  随着徐晨制作的工具越来越多,一群人对他也越发的尊敬,因此对他的各种安排,全都完成的非常认真仔细,一丝都不敢马虎。
  在玩玩闹闹的工作之中,徐晨也慢慢做出来一批陶器泥坯。
  因为是第一次大规模的烧制陶器,对于火候温度等徐晨也没有什么概念,为了保证烧制的质量,因此就没有做太大,全都是饭碗、水杯、盘子、水壶等小型器物。
  而这也是眼下最缺少的生活用具。
  等积累一些经验之后,就可以开始烧制陶盆,陶锅、陶罐甚至陶缸之内的大型器皿。
  相对来说,器物体型越大,制作越是困难,烧制失败的几率也会越大,而且烧制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更长。
  无论是陶器还是瓷器,火候都很重要。
  掌握好烧窑的火候,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大半。
  土窑每天烟火冲天,经过连续几天熏烤之后,四周填埋的湿土都开始变色,而窑内涂抹的泥巴,也全都熏成了一种酱黑色。
  在距离土窑十多米远的地方,是一个专门和泥的泥坑,清理干净的黏土倒在里面,加水之后反复用木锄翻刨和踩踏,直至变成均匀的湿泥。
  这种泥巴并不直接做陶器,而是将其团成团放到凉棚下面,盖上湿草阴两天,让泥巴柔性更好。
  阴好的泥巴用泥刀切成大小合适的团块,放在干净的石板上反复揉捏摔打,等到完全变得柔软合适之后,将其慢慢捏成需要的形状。
  器物越小,制作起来越是简单容易,器物越大,越是困难。
  徐晨眼下做的泥坯都不大。
  不过样式很多,形状也很丰富,特别是水壶和杯子,都还专门制作了盖子和把手。
  泥刀切泥,瓦刀成型,刮刀修整、削刀修口、挖刀挖孔,篆刀刻字。
  在徐晨慢慢熟悉的过程中,制作出来的陶器样式和外观也越来越精致美观。
  他也越来越沉浸于这种自然野趣和创造之中。
  他不光要在每个阴干的泥坯底部用篆刀刻上巴氏出品四个文字。
  甚至在一些自认为做的精美的泥坯上,还会简单刻画一些花鸟虫鱼的图案,写上一些象形文字。
  而每次徐晨开始刻字的时候,叶总会屏住呼吸站在旁边看的眼睛一眨不眨,等徐晨刻好之后,她会小心翼翼双手捧着放到石板上。
  经过七八天的忙碌准备,制作好的泥坯已经有上百件,足够烧制一窑了。
  因此徐晨打算把最后几个刻完之后正式入窑烧制。
  看叶如此认真学习的态度,徐晨把刻刀递给她,然后又递给他一个陶壶。
  “叶嘎,试试!”
  叶显然没想到,拿着刻刀呆呆的有些不知所措。
  “试试,很简单的!”徐晨笑着鼓励。
  于是叶鼓起勇气接过陶壶,拿起刻刀在底下慢慢刻出来四个字。
  虽然歪歪扭扭,但一个字都没错。
  “好!”
  徐晨竖起大拇指,然后指了指壶身。
  叶瘦弱的身体紧张的微微有些颤抖,但在徐晨鼓励的眼神下,想了一下又慢慢刻上一圈数字符号,然后满脸忐忑的递给徐晨。
  “很好,看来你对数字很熟了!”
  徐晨看完笑着点头,招呼古和举等人开始将全部制作好的泥坯送入窑中,而同时放进去的,还有一群孩子捏的各种奇形怪状的人形和动物。
  半个小时后。
  所有的泥坯全都放进火窑一圈一圈的摆好,观察没有问题之后,用石头和泥土将窑门封闭,然后正式点火。
  随着窑火开始燃烧,滚滚浓烟从窑顶上的烟道腾空而起,所有人都激动的欢呼雀跃,现场一片欢腾。
  徐晨虽然也松了一口气,但接下来能不能成功烧制出真正的陶器,还要看窑火的威力。
  要把窑火温度提高到八百度左右,让黏土轻微融化的状态,就要持续不断的加柴草,让窑温持续不断的积累上升。
  那样白天黑夜都不能缺少人手,不然白天烧夜里熄,温度忽高忽低,估计这一窑泥坯都要废掉。
  想到这里,他去找母巴商量,要安排人前来守夜。
  母巴对这件事自然也很在意,安排留在山上的成年男人每天五个轮流下山守夜。
  这是部族第一次在山下过夜,因此所有人都很紧张,不过位置就在山下,倒也并不是很危险,两天下来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于是紧张情绪很快就消失的干干净净。
  趁着这两天的时间,徐晨开始制作中大型器皿,主要是陶盆、陶锅、陶罐、陶瓮和一些坛坛罐罐。
  相对于杯盏碗碟这些普通生活器物,这种大型陶器的用处更大,烹制食物,存储食物,烧水煮饭等等,真正能够提升部落的生活品质。
  不过大型陶器制作起来就要困难的多,泥太湿容易垮,泥太干不容易成型,太薄立不起来,太厚又不容易烧透。
  因此两天下来,他也就做出来七八个样品。
  不过在这种摸索之中,倒是和一群泥瓦工更加熟悉了制陶的工艺,无论是和泥还是塑形,技艺都越发的得心应手起来,而徐晨也不断放手放让一群窑工参与制作,同时在潜移默化的交流之中,关于制陶方面的语言和文字也慢慢都被大家学会和接受,交流起来更加方便。
  特别是一群孩子,接受的非常快,跟着混了一段时间,全都能够准确认识徐晨说的每一样物品,甚至还能数出简单的数量,十以内的数基本没问题。
  而叶已经能够运用简单的加减法,进行一些简单的运算。
  因为窑的出现,部落往日的生活习惯完全被打破。
  无论外出干活儿还留守山洞的人,每天都会来窑厂看几眼。
  特别是对制作泥坯的过程,明显都非常感兴趣,不光一群孩子会跟着捏一些陶俑玩具,大人有时候也会按捺不住在徐晨的指点下亲自动手做几个器物过过瘾。
  随着窑厂越来越热闹,慢慢大家都开始熟悉山下生活的气氛。
  而徐晨也开始策划让一部分人先搬下来居住。
  当然,要下山居住还得充分考虑安全因素,至少得在窑厂附近修建一圈围墙,还得修一些房子才行。
  随着秋天到来,天气越来越凉,动物的食物也会越来越少,像野狼花豹山猫野猪这些中大型的猛兽对人类依旧有巨大的威胁。
  山谷四周都是原始森林,虎熊这种大型猛兽肯定不缺,一天到晚比赛似的吼叫,一旦闯进来一头,死伤肯定惨重。
  眼下建房,砍树是不可能的。
  石刀石斧只能对付胳膊小腿粗细的小树和藤蔓荆棘,稍微大点儿就基本没办法,因此最好的还是篱笆石头。
  眼下泥巴石头不缺,但缺人手。
  不过这件事宜早不宜迟,山洞虽然安全,但每天爬上爬下累不说,还浪费时间。
  因此徐晨在教一群人制作陶器的同时,也在窑厂附近到处观察,慢慢心里也有了一下比较成熟的想法。
  ……
  窑火日夜不停,足足燃烧了五天五夜。
  徐晨估摸着应该差不多了,于是便让窑工停火。
  最初随意捏造的十多个简单泥坯丢在火塘一夜就能烧的比较结实,眼下用专用的窑火猛烧五天,应该早已烧透。
  何况器型都不大。
  就算温度差一点儿,也一定会比第一次好多了。
  另外烧的时间太长柴草也供应不上,最近几天,窑厂一群人大部分时间都在捡柴拔草,山脚下方园一里的范围内的枯树干材基本上都被捡光了。
  继续烧下去得不偿失。
  实际上他现在才发现,在没有煤的前提下,烧窑消耗最大的反而是木材。
  眼下工具简陋,打猎基本靠撵,烧柴基本靠捡,伤心的一批。
  退火一夜之后,第二天一早,全体族人集体下山,准备观摩开窑这划时代的伟大一刻。
  母巴头上又扎满了羽毛,脖子上挂着一串奇形怪状的项链,布满符文和包浆的传承法杖也再次拿了出来。
  一群女人则虔诚的为男人们重新画了油彩。
  虽然徐晨还没成年,但母巴以族长的权力,赋予了成年人的地位,因此他再次被涂上了五颜六色的花纹,如同一只彩虹颜料人被群星捧月一般围在当中。
  熄火一夜之后,窑温已经消退,但因为接连高温烘烤,导致方圆数十米的植物都已经脱水枯萎,火窑四周的泥土也全都变成了一种干透的状态,极端干燥之下,靠近仍旧还是能够感受到一股窑火独有的干燥气息。
  在一群野人激动欢呼声中,徐晨用木锄将封闭的窑门挖开,随着石头和泥土坍塌下来,一股略显燥热的气浪扑面而来。


第23章 变化
  众人争先空后的挤到窑门前面,发现里面一圈一圈摆放的器皿如同开始没有太大区别,不过颜色却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颜色暗红,带有一种烟熏火烤的痕迹。
  徐晨掩着口鼻,等灰尘散落之后,伸手进去试探了一下,发现虽然还有些余温,但已经不会有任何伤害,因此直接爬上去,从里面拿出来一个陶碗。
  “嘣嘣~”
  用手指头轻轻弹了两下,陶碗发出略显清脆的声音。
  徐晨脸色瞬间泛出笑容,翻过来看碗底,巴氏出品四个象形文字清晰无比,与放进去的时候没有两样。
  “母巴嘎嘎!”
  徐晨竖起一根大拇指,把陶碗放在了母巴手中。
  母巴双手捧着这个暗红的陶碗,身体都在微微颤抖,满头花白的头发和羽毛呼呼啦啦的晃动,满脸是褶子脸上露出从未有过的激动。
  轻轻抚摸,反复观看,然后还学着徐晨的样子轻轻弹了两下,听着略显清脆的声音,母巴慢慢双手把陶碗举起来。
  “呜嘎!”
  “呜嘎,呜嘎,呜嘎~~”
  一群画满油彩的男人捶胸开始咆哮。
  “呜嘎~呜嘎~呜嘎~~”
  一群小野人也跟着学习大人的动作,捶着小胸脯,声音高亢而尖锐,显得更加兴奋激动。
  虽然他们不明白陶器的重要性,但这些陶器制作成功他们也有功劳。
  为了踩泥巴,一个个成天都裹的跟泥猴似的。
  此时一种与有荣焉的幸福和骄傲。
  等一群野人鬼哭狼嚎的吼完之后,徐晨大吼一声开窑,早已跃跃欲试的古和举二人顿时迫不及待的钻进窑中,其他四个窑工也一拥而上,纷纷伸出手将从里面递出来的陶器接住,拿到空地上摆放好。
  “俑,俑……”
  大人们纷纷涌到空地上观看出窑的陶器,一群孩子则挤到窑口跳脚嚷嚷。
  “俑~”
  古和举将随意丢在窑里面的一堆泥巴玩偶递出来,一群孩子顿时欢呼着争抢拿到自己的陶俑,兴奋的欢呼雀跃,满地打滚。
  真是一群幸福的小野人。
  徐晨站在旁边,看着一群孩子欢快的模样,内心满是嫉妒。
  曾几何时,自己也曾经有过这样欢乐的童年,在泥坑泡澡,在沙滩打滚,在野地里撒欢。
  但可惜每次玩爽了回家都会被老爹狠揍一顿,当然,有时候是两顿。
  “晨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