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原始人日记-第3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巴族的发展变化天翻地覆,让从未来过的乌族人目瞪口呆,神庙、大院、窑厂、池塘、木器加工坊、石器打造等等都无不让人惊叹。
  但乌族的变化也不小,山脚下早已不止四栋泥砖大院,而是变成了一大片,墙壁毗连规模比巴族大三倍不知,掩映在河滩树林之间令人惊叹。
  另外乌族还有几座冶炼铜矿的高炉,整日浓烟滚滚气氛热烈壮观,而去山谷中运送铜矿石和砍柴的队伍,来来回回也让人感觉到一股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
  两族这些前所未有的变化,也就是这两年时间发生。
  因此看着对方陌生而巨大的变化,那些曾经也年轻过的老弱男女无不热泪盈眶。
  曾几何时,两族还是龌龊不断互相看不顺眼。
  那个时候乌族还有大巫,为六族核心,就算家大业大的乌族,因为内部分配不均照样矛盾重重,而巴族不过可怜兮兮穷的吃土小部落,吃了上顿愁下顿。
  但时过境迁,眼下一切都变了,变化之快令人目不暇接,让这些很久都没有出过远门的人都无不感慨唏嘘。
  好看的言情
  不过这种观光热闹对于徐晨来说毫无吸引力。
  这种新修的土路因为比较松软,碾压之下一些地方就开始塌陷和变形,通行并不十分顺畅。
  他更多的是及时根据通行车马反馈回来的消息,安排人对道路进行加固和维修,对一些松软或者不平的地方进行处理。
  另外巫主大会已经近在眼前,各种大会安排也已经开始提上日程,整个巴族都开始紧张忙碌起来。
  历经夏天的洪水之后,河口那个简易的码头已经被洪水冲毁,需要重新搭建,以迎接下游羽公族和拱火族等部落的到来。
  另外故母神庙当初修建的比较仓促,历经一年多的风吹雨淋,有些地方开始垮塌漏雨,造成神像受到雨水侵袭,需要重新修补和涂刷颜料。
  巫主大会上徐晨还想再次捕获一群野马,不过河北岸那群野马因为修路的缘故竟然集体渡河去了对面野狼滩,因此徐晨和风、龙等人商议之后,把眼光全都放在了河对岸,最近每天都安排人渡河从下游上游十余里区域打探观察,不断收集对面野马群的数量和动向,准备到时候趁着巫主大会几百优秀猎手汇聚之时,再来一次大围捕。
  若是还能捕获数十匹野马,则会大大改善各部落的交通情况。
  要想提升人类文明的等级,光躲在家里一个人发财是不行的,要大家都富裕起来才行,只有大量的部落衣食无忧之后,才能腾出手来发展工商业,甚至是支持他建造王宫神庙和独立于部落的官员阶层和脱产军队。
  马就是眼下提升各部落发展最重要的财富,既能耕田拉车,又能交通打猎。
  相比于完全农耕时代的牛的重要价值,徐晨其实更加看重马的作用,毕竟牛除开吃苦耐劳之外,没有任何一样能够和马相比,因此两边河滩上就有不少野牛,但徐晨并没有打算去大规模的围捕。
  况且这种野牛的危险性比野马大多了,不光体型巨大,头上还有两只向前支棱的尖锐牛角,和他曾经熟悉的黄牛水牛都不一样,体毛特别长,类似于传说中的披毛犀,实际上完全可以算是一种超大型食草类勐兽,和大象犀牛差不不多。
  因此虽然牛肉细嫩美味,但猎人一般不会轻易去围猎,因为它们一旦被惊动跑动起来,不说人类会被踩成肉泥,沿途任何动物都只能望风披靡,狼熊虎豹也要退避三舍。
  以前也就是在巫主大会的狩猎比赛上,一些部落的猎人会主动去寻找机会杀死野牛,若是成功会加分不少,但很少有机会能够完美猎杀成年体,最多干掉一些掉队的半拉子小牛。
  上次徐晨等人往下游时探索遇到那群野人和狼群围捕野牛就是依靠体型更加庞大的勐犸象驱散了牛群,造成野牛群慌乱分散奔逃,这才给了雷等一群猎人很好的机会,突袭之下成功杀死了几头。
  更何况这种体型巨大的原始野牛能不能被驯服还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就像非洲野牛无法驯化一样,很多原始动物的驯化需要漫长的时间甚至是类似于老天开眼的机会才行。
  能够驯服野马,实际上运气占很大因素,和生活环境以及品种关系非常大。


第414章 造鼓
  徐晨眼下有一个想法。
  乌族附近的野马既然能够被驯服,那么是不是可以组织一支专业的捕马队,沿着乌龙江上下游去寻找打探更多的野马进行围捕,这样既能打探四周更加广阔的区域,摸清更多的部落分布情况,同时也能收集更多的财富。
  若是每个部落都有足够的马,则对人类往更远距离的扩张和生产生活都有极大的好处。
  这件事到时候可以交给龙去做,这货似乎对于出门发财充满了欲望。
  而徐晨也需要培养起来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领袖级人物。
  按照眼下巴族和乌族日趋紧密的关系来说,乌族的壮大对巴族未来掌控其他部落也非常有好处。
  拱火族和羽公族毕竟不太熟,可以支持他们发展工业农业,但在军队掌控方便,还是要克制一些,不能让他们发展膨胀的太快,保持技术领先和军事压制,让他们一直听话是最好的。
  另外五鬼族倒是值得培养一下,不过这件事需要慢慢来,不能做的太明显,不然会让拱火族不满。
  对未来徐晨虽然有一个规划,但人口规模、交通状况、粮食生产等都严重制约了发展速度,因此许多事不能操之过急。
  或者说急也没用,来去不过百十里距离,但却要耗费几天的时间,这种交通状况下任何事都快不起来。
  因此他还是决定先把这一届巫祝大会办好,争取从河对岸搞到一批野马,这才是最迫切和现实的问题。
  巫祝大会的事情安排虽然繁杂,但好在巴族也不是第一次举办这种超大规模的部落集会了,已经很有经验。
  甚至说,四个大型联盟数十个部落上千人规模的超大型集会目前只有巴族有这实力举办。
  从接待到驻扎场地再到各项集会活动安排,以前乌族基本就是放羊式的管理,几个联盟部落到了就丢在河滩上也不用管,所有人就自来熟的扎堆热闹起来,然后仪式开始,大巫出面主持一下狩猎比赛的仪式之后就是一场篝火盛宴,然后又开始放羊,两三天热闹之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但巴族有徐晨这个外挂存在,自然不会如此马虎,因此从第一届故母节开始,就将这种机会举办成了一场展示巴族实力的机会,而且接连几届故母节和巫祝大会举办下来,所有的环节都已经非常熟悉,筹备起来也就轻车熟路。
  徐晨负责山腰的神庙和故母神像的翻新处理。
  这是重中之重,毕竟神才是至高无上的精神信仰,别人处理不好。
  从巴乌大道竣工开始,他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这件事上,每天带着几个工匠上山下山忙个不停,另外上山的路大半年没什么人来往,也需要清理沿途的荆棘藤蔓,有些被雨水冲垮的地方也需要修补整理一下。
  小女巫姐妹每天聚在一起,带着一群年轻女人彩排祭祀仪式。
  母巴和阿母则带着女人们收拾房间准备接待前来的各族大巫和族长首领。
  男人们则在风等一群军官的指挥下,在河滩上规划前来参会的部落驻地和准备搭建帐篷燃放篝火的木头和柴草。
  整个部落都在忙碌,甚至乌族还安排过来二十多人帮忙,毕竟他们的巫已经早早的就搬过来住在巴族了,这让乌族族长既无奈也有些激动。
  两族大巫本是孪生姐妹,天天在一起生活交流,自己部落的巫既能学习到更多巴族的知识和技术,也能获得更多神灵的卷顾。
  巴乌两族的关系,因为这条路的修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融洽阶段,两族人几乎部分彼此,每天车来马往的观光交流,交易各种货物。
  就连族长自己和一群家族首领,也是隔一天两天就会坐马车来一趟,上山参观神庙或者帮忙清理修整上山的石径小路,希望获得故母神更多的庇护。
  木器工坊,几个木匠每天聚在一起砍噼削剁又刨又钻,看起来非常热闹,不过几天忙活下来,做出来的东西却让人摸不着头脑,他们用木板做出来一个空心圆桶。
  这个东西不是用来装水的,而是准备造一面牛皮鼓。
  按照眼下一群木匠的能力,制作装水的木桶技术还差的太远,无论是工艺还是密封性都无法解决。
  不过圆桶也并不是那么好做的,毕竟要把一块一块的木板拼接成为一个中空的圆柱体很不容易,接触面的倾斜度完全无法测量和掌控。
  但毕竟只是个鼓,不是桶,这玩意儿就算密封不好,也并不会影响它敲响,最多就是声音不好听而已。
  因此在一群已经能够熟练制作实心车轮的木工反复研究之下,用了三天时间,一个空心木桶还是制作成功了。
  制作方法十分简单粗暴,徐晨也知道光靠这群刚刚转职的原始木匠是无法完成这个难度任务的,因此指点他们先用很厚的木头拼凑出来一个近乎于实心的粗大木柱,外面刨圆之后,用专门铸造出来铜条箍上两圈,再用凿子将中间多余的木头不断的凿空,如此反复一层一层的凿下来,最终留两厘米左右厚度的桶壁,就是鼓桶了。
  虽然并不圆,甚至看起来有些歪歪瘪瘪,外观也制作的十分粗糙,桶壁也很厚,但整体来说,这个鼓桶已经有了几分样子。
  鼓桶完成之后,距离巫主大会只剩下了七八天。
  徐晨放下其他的安排,开始完成这件对人类文明影响巨大的乐器。
  乐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而鼓位居八音之首。
  不过在礼乐盛行的周朝,君王贵族一般用到的是铜鼓,用青铜铸造而成,敲击声音沉而不散,配合钟磬,称之为金石之音。
  而民间音乐爱好者和普通的士大夫阶层,不能用青铜器,因此只能用琴瑟琵琶等乐器,谓之丝竹之音,而配合丝竹敲打的乐器就比较多了,最常见的就是缶。
  所谓缶,就是陶鼓,或者说就是一个陶罐子,敲打的时候发出冬冬有回响的声音,类似于鼓,因此适合轻松的饮宴和聚会场所,敲打声音比较清晰明快。
  到了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贵族和平民士大夫阶层之间的礼乐界限已经不那么严格,乐器的使用也就混乱起来,只要有钱有势,商人都敢在家听金石之乐,而君王诸侯,也开始在宫中听丝竹之音。
  传言刺客荆轲,就擅长击缶,据说颇得始皇帝喜欢,因此荆轲也才借此接近始皇帝。
  另有秦赵渑池会盟,蔺相如逼迫秦王为赵王击缶,也是一段很知名的历史典故。
  可见打击乐这种东西,无论百姓还是君王都非常喜欢,主要是就地取材,简单而直接。
  这就和许多人酒宴聚会喝到尽兴就拍桌子敲碗是一样的道理。
  因为民间也有大神,能够用碗敲打出优美的音乐。
  而皮鼓,就是各种打击乐的升级加强版,而且品种和制式多样,用途也十分广泛。
  军队有战鼓,擂鼓而进,声音沉闷穿透力极强。
  盛大的祭祀活动,会用到声音浑厚的大鼓。
  至于民间一些喜庆或者祭祀活动,则鼓的种类就乱七八糟了,手鼓、腰鼓、铃鼓、拨郎鼓等不一而足,大小样式各自不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