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原始人日记-第3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巴族愿意教他们烧炭,并且表示以后胡族烧出来的木炭可以和巴族交换任何想要的物品,这个天大的喜讯一下就把所有胡族人砸的是晕头转向,不少人都喜极而泣。
于是一顿饭还没吃饭,数十人又全部蹲在徐晨面前,甚至有人五体投地趴在地上表达无限的敬重和爱戴。
第443章 不虚此行
接下来的整个篝火晚宴气氛就变得异常热烈起来。
一群胡族猎人都激动的围在徐晨身边,希望到时候可以用木炭换一些锋利的刀剑武器。
族长和成熟稳重一些的男女,则更多的开始想要换购斧头刀具锄头独轮车甚至马车等生产生活工具。
一些女人则开始讨论到时候要先换一些剪刀菜刀铜针铜锥等做饭缝衣等必须的工具。
甚至还有人提出要先换盐和大陶罐,等到开春腌制咸菜酸菜。
反正就是,以前不敢想或者极度奇缺的东西,以后都可以用木炭和巴族交换。
一顿饭吃到天黑,胡族男女老少才依依不舍的各自回房间去睡觉休息。
老族长几次想给徐晨安排两个今年刚成年的敦实少女陪睡,不过被徐晨拒绝了。
倒不是他正人君子,主要是还没完全适应,对这些刚刚学会穿衣服,皮肤黝黑粗糙粗手大脚的原始野蛮少女提不起来任何兴趣。
之所以叶他能接受,一是因为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彼此之间感情还是比较好,另外经过几年衣食无忧的调养和贴身调教,叶无论在身体发育还是在生活习惯方面,至少已经有了徐晨熟悉的一些后世农村少女的模样,虽然还没完全脱离野性,但个人卫生至少做的不错,知道每天早晨洗脸晚上洗澡,用简陋的小毛刷子刷牙,每天穿鞋穿衣服,不会像以前一样赤裸着上身到处跑。
不光是叶,是整个巴族在徐晨的引导和教育下,都在向文明卫生的方向进步,与别的部落已经有了显着的区别,开始带有一种高雅的贵族气质。
因此其他部落的男女在巴族人面前,都有一种自惭形秽的羞愧和敬畏感。
徐晨不愿意和胡族女人交配,胡族族长自然满心遗憾,不过很快,这两个少女就被他送去了隔壁古和举的房间,然后就再也没出来。
至于其他跟随而来的几个猎人,各自房间也都有女人进去,反正徐晨睡在简陋的床上,不断听到两边隔壁房间嗯嗯啊啊的传来长短不一少儿不宜的声音。
睡别人家的女人,这要是在熟悉的年代,估计会闹出血光之灾。
但在眼下这个时代,却是司空见惯。
这种群居和群婚制度下,男女对于性还处在一种很原始野蛮的状态,带有浓郁的野兽习性,在并没有固定的性伴侣的情况下,实际上男女择偶的自主权都非常大,年轻精壮高大威勐的男人,是所有部落女人的首选交配目标。
虽然自己部落的女人去和别的部落的男人交配的确会让很多男人感到羞愧耻辱甚至恼怒,但巴族不一样,因为他们今天给胡族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发财机会。
再说自己部落的女人愿意,他们也只能姑且任之。
因为他们阻挡不了,而且也不会去阻挡。
毕竟巴族是有神灵居住和大巫的部落,还有巫王陛下这样神秘而神奇的存在,自己部落的女人能够和巴族男人交配,实际上算是一种荣幸。
别的部落想要恐怕还没那个机会。
于是胡族男人这一夜睡的是心安理得。
跟着徐晨来的古和举等一群男人,也是睡的性趣盎然,心满意足感觉不虚此行。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之后,徐晨再次和胡族族长以及几位首领聚在一起商量具体的安排。
按照徐晨的计划,胡族有两种方案可以选择。
第一就是安排一部分人去巴乌大道沿途挖土筑窑,就近砍伐木头烧炭,这样就可以利用道路和马车很轻松运送到巴族。
第二种是就在胡族居住地附近挖窑烧炭,这样生活相对比较方便,但运送就比较麻烦。
当然,胡族若是愿意,两种可以同时选择。
不过胡族成年男人不多,老少加起来就三十左右,最为强壮的一批猎人需要留下来打猎照顾部落,另外去掉老弱病残,真正能够安排去烧炭的也不过六七个,两种方案同时进行肯定人数不够。
胡族一群人经过一番讨论斟酌之后选择了第一种方案,而这也是徐晨极力推荐的方案。
随着巴乌大道的建成,巴乌两族来往十分密切,虽然刚开始开通之后的新鲜已经过去,马车来往减少到好几天才有一趟,但风和龙等两族的猎人队伍,却是几乎每天都骑马在这条路上来回驰骋。
也就是说,巴族到乌族这段距离眼下还是十分热闹,沿途大型勐兽几乎都被赶走,最多偶尔会出现一两匹野狼,但对于常年狩猎的原始人来说,就算是单独遇上也丝毫不怯,不会有任何危险。
因此在徐晨看来,胡族直接安排一部分人去巴乌大道附近的山林伐木烧炭是很安全的。
另外当初修路沿途修建了好几处木屋,胡族人也可以将其利用起来,就在木屋附近建造炭窑,还能安排女人跟着去一起做饭照顾陪伴,甚至还能在山脚附近夏天河水淹不到的地方开垦一些农田种植庄稼。
徐晨这个计划的目标,是希望以后胡族可以迁徙到巴族乌族之间扎根生活。
毕竟学会建房之后,栖身的山洞已经不再是必须,人类可以开始在任何地方定居生活。
巴乌两族之间这段区域足够大,足够容纳得几个村庄的发展。
若是这件事成功的话,那么巴族、胡族、乌族就会形成人口更加密集的一个交通带,有利于更长远的融合和发展。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徐晨规划的交通主干道不会经过胡族,若是胡族想要通车,还得自己修建一条到达乌族谷口的道路,这个工程量不算小,若是乌族不愿意帮忙的话,光靠胡族估计得好几年才能修通。
因此还不如整体搬迁,一举两得。
当然,这个想法徐晨不会说出来。
因为这是胡族自己的事。
不过徐晨相信他们将来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聊完烧炭的事之后,徐晨开始询问修路的事。
胡族族长满脸的褶子都愁成了麻花,情绪一下就低落起来,几个首领和一群参与讨论的猎人也都唉声叹气满脸苦涩。
就像徐晨猜想的一样,这条路对于胡族来说压力太大。
当初修建巴乌大道,巴族和乌族联合起来出动了两百余人,各种青铜刀斧锄头镐头独轮车人力板车一大堆,但也用了整整一个月才勉强修通,眼下不少地方还在继续修修补补。
但胡族不过一个七十人的小部落,真正能够劳动的人口全部加起来也就不到六十人,就算全部投入进去,整个冬天三分之一都无法完成,何况也不可能全部都去修路,狩猎开荒、照顾老幼,还有不能劳动的孕妇和一些残疾,另外还要烧炭,根本就抽不出来多余的人手。
本来烧窑他们也倾向于在住地附近,但木炭可不轻,烧好之后送去巴族,来回上百里,运送代价太大了,这既是徐晨对他们的提醒,实则也是他们无法承受这么远的运送代价不得不妥协的选择。
等一切商量好之后,徐晨带着一群人准备回去,同行的还有胡族几个男人,他们随行跟着徐晨提前去巴乌大道沿途寻找合适烧炭的地方。
下午,徐晨回到巴族,叫过来两个此前负责烧炭的窑工,让他们做好准备,两天之后,胡族会请他们去指导建窑烧炭。
接下来的几天,徐晨并没有急着出门去巡游各部开始策划修路。
因为各部落刚结束巫祝大会,此刻像拱火族等比较远的部落还在路上,他安排各族猎人回去之后打探的修路情况眼下根本还没影子,因此急不来,至少还需要再等六七天左右出发比较合适。
另外,他安排乌族扩大铜矿采掘和冶炼规模,答应帮助解决矿场和冶炼厂的食物问题,虽然乌族眼下刚刚秋收粮食还算充足,可以坚持几个月,但他还是提醒他们尽量从外部多寻求一些食物来源,用铜多换取一些石盐和粮食鱼肉,尽量在秋冬多做一些咸鱼腊肉备存,免得出现食物危机。
乌族对他的提醒自然非常赞同,不过乌族冶炼浇铸出来的都是几斤甚至十多斤大小的铜锭,若是用来交换一些鱼肉野兽不太好兑换,因此徐晨就想到了当初用一些烧融的铜汁残液陆续浇铸出来的铜钱。
钱作为商业活动介质,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也极大的刺激了商业的发展。
而钱在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很早,最早并不是金属,而是各种稀少美观的自然物品,最常见的比如漂亮的贝壳、锦羽、勐兽牙齿等物。
这个时间持续了很长,一直到氏族阶段末期,进入了王权阶段才被金属钱币取代,到商周时期逐渐成型,秦汉最终统一制形大行其道。
本来徐晨并没有打算太早推出钱币,而是准备等到他宣布成立巴国之后才开始,不过为了解决乌族遇到的问题,他决定提前开始小范围试行一下。
只要有他的信用背书,巴族联盟肯定不会拒绝钱币的使用。
毕竟这是一个非常方便的事情,最多就是最开始还会有些迷湖和混乱而已,毕竟几乎所有野人都不会数数。
当年第一次和各部落交换陶器时候的心理阴影,徐晨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转眼过去了三年,各族一样换一样的交易习惯仍旧还是主流,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但万事总得有个开头。
只要在巴族乌族胡族这个小范围慢慢交易形成习惯之后,其他一些部落逐渐也会接受。
第444章 铸钱
铜钱浇铸略显麻烦,不过徐晨从最开始浇铸铜器就已经在慢慢积累了。
每次用烧融的铜汁浇铸器具,总不会恰好用完,多少都会剩下一些,这些铜汁就被他铸成了铜钱。
最开始几次是用简单的泥范,但大小不一看着有些不爽,于是便挑选了一枚自己最满意的翻砂做了几个陶范,每个陶范里面可以浇铸四枚铜钱。
这些铜钱大小都一模一样,每一枚重半两左右,上面还有阳文“一文”字样。
这样的铜钱陆陆续续积攒下来两百多枚,眼下方云都收在自己的房间。
按照徐晨制定的价值,这样一枚铜币可以购买一斤铜。
眼下乌族旺季每个月能冶铜五百斤左右,从采矿到运送、处理、砍柴、冶炼诸多环节进行统计,整个乌族参与的人数大概在四十人左右,每个人每天按照一斤粮食半斤肉分配,一个月消耗一千二百斤粮食和六百斤肉。
如此折算下来,一枚铜币的购买力大概是五斤粮食或者两斤半肉。
不过这还没算工具损耗和时间消耗等各种因素。
另外这是货币,并非真正的等价财富,购买力也只是一个虚数,因此这一枚钱的购买价值并不稳定,各部落可以根据交易的货物进行讨价还价。
徐晨只需要按照一斤铜一枚的价格兑换给乌族,然后乌族拿去能够换到自己觉得够用的食物就行了。
当然,为了铜钱购买力保持稳定,徐晨需要对巴族自己出售交易的货物进行定价,比如一文钱换购一个陶碗或者五斤麦豆粗粮,两文钱换一张普通兽皮等等。
至于鱼肉等食物,价格并不固定,眼下食物并不算充足的情况下,夏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