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原始人日记-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绳嘎,绳嘎!”
  一群大大小小的女人顿时都惊呼起来。
  洞外的热闹也吵醒了山洞里面睡觉一群男人和孩子,接连不断就有人打着哈欠揉着眼睛出来,一看这么多人围在一起不知道干啥,于是都好奇的围过来观看,等看清里面徐晨手中搓出来的绳子,一个个如同见到鬼一样嚯嚯嚯的鬼叫起来。
  一时间,半山腰的山洞前面百鸟惊飞,甚至还引起远处山岭之中野兽的咆哮。
  十多分钟后,徐晨已经搓出来一根半米长的树皮绳子,此时整个部落的人全都聚在四周观看,一个个既惊奇又兴奋,特别是看徐晨的眼神,和昨天明显不同,都带着一股敬畏。
  虽然他们是原始人,还处在半野人状态,但毕竟已经是标准的智慧人类,对于创造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
  从远古人类学会用石头制作锋利的石斧开始,人类便从野兽状态开始踏上了文明进化的道路。
  但他们在石器阶段,却足足停滞了上百万年。
  这百万年,几乎没有太大的进步,发展及其缓慢,最大的阻碍就是没有创造出足够多的工具和学会种植畜牧来改善生存状态。
  而一旦出现了新的工具和生存方式出现,人类文明就会发生一次突飞猛进的进化。
  比如中国传说的上古三皇。
  燧人氏,就是发明了钻木取火,使得人类用火从自然随机状态进入常态,饮食结构开始发生巨大变化。
  另外神农氏,辨认了五谷和各种植物,带领人类进入了农耕文明。
  而农耕和畜牧,可以看做是人类文明远古和近代的分水岭。
  跨过这一步,就是刀耕火种的新石器时代。
  地质专业和考古专业密不可分。
  虽然徐晨学的是矿物地质,但对于地层年代和人类文明进化之间的联系还是非常清楚。
  结绳记事,可以看做是文字诞生前最伟大的发明。
  眼下,徐晨所处的这个原始部落还没有发明绳子,并且还吃生肉喝生血,由此可见,当前的文明还未进入新石器文明。
  但人类毕竟从远古到现在已经积累了上百万年,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已经非常熟悉,只需要一个智者的带领,就能轻而易举跨过这个坎。
  至少从短短一天的相处情况来看,这个部落和曾经的非洲原始部落已经没有太大区别,差的只是一个进化的契机而已。
  而今天,徐晨搓出来一根绳子,让这个部落突然间就焕发了生机。
  这群已经拥有语言交流能力的原始人,很轻易就能明白绳子这种东西带来的好处。
  毕竟捆扎物品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行为,包括每个人腰上围的皮草,都还是用草藤捆扎的。
  徐晨搓绳,少女就在旁边帮忙撕树皮,母巴和一群女人看了也帮忙了找来更多的树皮一起帮忙撕成细丝。
  等徐晨一口气搓完一米多长甩手休息一下,看着面前堆放的一大堆树皮,眼睛一黑差点儿杵到地上。
  这么大一堆,他一天也搓不完。
  就算搓完估计这双粗糙大手也会磨掉一层老茧,然后又长出更厚的老茧。
  自己这身板连胡子都没长,估摸着也就十二三岁的样子。
  一双满是老茧的手,以后半夜怎么偷偷快活。
  想着徐晨顿然一股尿意崩塌,赶紧丢下绳子站起来,一瘸一拐的直奔山洞侧面的小树林而去。
  “晨嘎……”
  少女紧张的追上来。
  “别跟着,我要去尿尿!”
  徐晨一头扎进小树林,掀起皮草裙子就开始嘘嘘,稀里哗啦的流水声中,身后传来一阵哄笑。
  足足两分钟后,徐晨才神清气爽的从小树林甩着手出来。
  此时太阳已经跃出东方的山峦,天清气朗,清新碧透,看起来又是一个从未见过的好天气。
  一群男人全都聚集在徐晨搓绳的位置研究,而一群女人则四散开始忙活做早餐。
  方云去水泉边洗脸洗手,当看清水坑里面一张烧炭工一样的黑脸之后,呆呆的愣了半晌,打个哆嗦赶紧喝几口凉水压压惊,这才一瘸一拐的走到一群男人身边。
  “晨嘎!”
  一群男人像迎接归来的王者一般恭敬热情。
  一群见风使舵的家伙,昨晚还嘲笑我呢。
  徐晨很不屑的撇嘴,然后大喇喇的坐下来继续搓绳,一群野男人则全都或蹲或站围了一圈,一个个看的眼睛都不眨。
  随着太阳逐渐升高,很快山洞前面就慢慢飘散起来一股食物烧烤的香味。
  徐晨肚皮咕噜噜闹腾起来,坚持搓了两米多长之后,等到母巴哟嚯哟嚯的开始召唤开席,赶紧把绳子一丢直奔火塘而去。
  很快男女老少几十个野人就围拢过来,一群女人开始分发食物,不过第一个竟然是放在了徐晨手上,而且还是一块热腾腾的烤肉,明显比自己昨天烤的要精致的多。
  而所有野人也似乎觉得理应如此,对徐晨报以很尊重而热情的笑容。
  看来当技术工人很吃香啊。
  徐晨心安理得的找一块石头坐下来开始进食。
  一群男人则在他身边围了一圈,咕咕嘎嘎一边吃一边聊天交流,顿时有一种群星捧月的既视感。
  吃完早饭,部落的人陆续在母巴的安排下出去打猎采集,徐晨因为腿脚不方便,不能下山,于是只能继续化身搓绳氏,母巴另外安排了几个体弱的男女帮忙去采集树皮跟着学习搓绳。
  这种树皮就在山洞附近就有,很结实,但纤维比较粗,搓绳问题不大,但徐晨实则想的更多的还是织布。
  以前在大街上看到不穿衣服的女人,无论美丑徐晨定然会看的目不转睛。
  但眼前一大群不穿衣服的女人,他却一点儿兴趣都没有,只觉得尴尬,一个个黑不溜秋耷拉着两个茄子走来走去,看多了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决定做一个文明的引领者,带领这群原始野人走上丰衣足食的发展道路。
  眼下足食他做不到,但丰衣却似乎并不难。
  而且还不知道这个鬼地方冬天冷不冷,要是大冬天也光溜溜的穿着真空皮草到处跑,只怕会冻出不可描述的后遗症。
  不过对于眼下的条件来说,要从搓绳氏进阶到织布氏还不那么容易,首先需要找到一种类似麻的植物才行。
  于是上午徐晨在教会几个男女族人搓绳之后,杵着一根木棍当拐杖,决定到山洞附近逛逛,看看能不能找到一种适合纺纱织布的材料。
  野人少女几乎成了他的御用跟班,亦步亦趋的就跟在他身后,还有几个光屁股小野人也前呼后拥的在他四周到处乱跑。
  山洞附近应该比较安全,除开一条下山的崎岖小路之外,树林里面也比较开阔,许多地方荆棘都被清理过,在一些空地和斜坡上,甚至还用石头垒成梯田的形状,里面生长着一些根本不认识的果树或者植物,有些果树上还挂着青红交织的果实。
  看着眼前的情形,徐晨又开始推翻自己先前的想法和判断。
  这群野人并非不会种植,而是已经学会了栽种技术,不过还非常原始,只是因地制宜的移栽了一些能够食用的植物而已,并没有进化到有意识的大范围播种耕种状态。
  这里是山腰位置,树木都很高大,随便一棵树就需要几个人才能合抱的下,甚至就在距离山洞下方不远的悬崖边,还能看到一颗主干直径至少有五米的大树,扎根在石缝之中,枝干虬结嶙峋宛若苍龙,树皮贲起开裂长满厚厚的青苔,倾斜生长在悬崖之上,上面缠绕着粗大的藤蔓,如同蟒蛇一般垂挂下去,上面密密麻麻挂满了一串一串的青色果实。
  “谷……谷……”
  一群孩子高兴的一窝蜂往顺着倾斜的树干往上爬,速度非常快,眨眼就有人爬到了七八米高处,再往外一不小心就会掉到悬崖下面去,看的徐晨浑身直冒冷汗。
  不过一群孩子似乎也很有分寸,爬到这个高度基本上就停了下来,然后攀着比自己腰还粗的古藤使劲儿摇晃,结果如同蚍蜉撼大树一般毫无动静。
  这种果实好像就是昨晚少女给自己的那种,味道十分不错。
  不过可惜这树太高太大也太危险了,不好爬上去不说,一不小心就会掉到悬崖下面去,估计尸骨都找不到。


第5章 
  “叶嘎!”
  有小孩子站在大树上对着少女嚷嚷。
  少女显然没兴趣帮这群孩子摘果子,而是大声呵斥几声,一群野孩子只能乖乖的从树上下来。
  少女的名字叫叶。
  而徐晨穿越附体的这个野人少年,本来的名字叫晨,至于是不是早晨的晨不太清楚,但至少字音如此。
  实际上经过一天半的熟悉和交流,徐晨已经发现,这些野人交流的语言虽然简单,但并非就完全无法和汉语联系,他们用的都是单音字,和汉语非常相近,一个音就代表一个单独的意思,甚至有些字音和汉语很像。
  比如吃饭,他们说阿七嘎嘎,嘎嘎两个字是语气助词,阿七才是主要意思,而在中国南方,‘吃’很多地方都读‘七’音。
  另外那个首领老太婆,名字叫母巴,而汉语也有母亲这个词语,母代表性别,巴代表什么徐晨不清楚,但仔细推敲的话,老太婆的本来名字可能叫‘巴’,母或许只是对她的尊称。
  还有,这些野人把树上的果实叫做‘谷’,显然和汉语有区别,但是不是因为古音问题,本意是‘果’的读音呢?
  徐晨曾经跟着地质勘察队在云贵川和广西工作很久。
  南方口音和北方相差很大,普通话差别更大。
  闽南语、粤语都很难懂。
  特别是客家话,号称古汉语的活化石,据说是比较正宗的古汉语体系,但客家话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完全和鸟语差不多,一个字都听不懂。
  另外就算听得懂的云贵川一带的方言,街读gai,崖读ai,鞋读hai,许多字音明显区别于北方语系。
  而嘎这个语气助词,实际上四川人也用的很多,相互交流中一句一个嘎字的,肯定就是四川土著。
  因此多想一下,徐晨觉得这群野人所用的语言,有可能是最原始的古汉语发音。
  不过这个推测还需要去验证。
  但其实验不验证没有多大意义,眼下这些原始人的语言很简单,无非就是吃喝拉撒等日常交流,而且局限于世界的认知范围,表达的也只是身边所见到的一些东西,语言体系几乎还处在幼儿园的表达水平,因此就算他们说的不是汉语,但根据发音习惯,徐晨也有信心将他们的语言引导往自己熟悉的汉语上发展。
  徐晨脑袋里面不停的想着这些野人部落的事,同时在树林里面到处观察,希望能够找到一种类似苎麻的植物。
  可惜,这种原始森林里面除开大树和各种藤蔓荆棘杂草之外,很少见到类似的植物,即便是偶尔看到几株,折断之后皮也并不结实,明显不能纺纱织布。
  而最让徐晨郁闷的是,他在树林之中所见的植物大部分都不认识,除开树木之外,连野草都和熟悉的地球环境差别很大,这也大大出乎他的预料。
  作为地质勘察队员,徐晨毕业之后一直都跟着勘察队在野外工作,川陕边界、云贵广西,活动轨迹大多都在人迹罕至的大山之中。
  虽然工资不高,但野外的见闻却是不少。
  拿着高科技的卫星电话和各种仪器,但实则最有用的还是最原始的生存技能。
  野外作业,必须学会分辨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