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原始人日记-第4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好比上次带来葫芦壳的那个皮族部落,这次竟然带来大大小小数十个葫芦,徐晨都按照大的两文小的一文全部收购了,只把其他部落都看的流口水,羡慕嫉妒恨者比比皆是。
就连皮族大巫都内心酸涩。
因为她坐镇的皮族到眼下都还没找到一样生财之道,但原来附属一个只有百余人的小部落,竟然一次就能赚上百文钱,这对于任何部落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这一届巫祝大会因为各种乱七八糟的事太多,最终反而被忽略了主体成了陪衬,但总体来说,这一次的聚会还是非常成功的。
唯一让徐晨略有些遗憾的是,有穷族这次没来。
因为不知道原因,而且有穷族掌握着十分重要的锡矿资源,因此徐晨也不会不闻不问,在带着一群巫出发去蒙族泡温泉之前,就已经叮嘱苍族的横一定要尽快带人去一趟有穷族,打听一下情况,要保证锡的正常供应,因为没有锡的话,青铜也就无从炼起。
巴族虽然还有些储备,但也并不能坚持太久。
另外,鉴于皮族和塌革族有过来往交流,因此徐晨也叮嘱皮族女巫回去之后,安排人打探塌革族的消息,尽量收集一些有用的信息。
除开这些涉及到联盟发展的大事之外,其实另有一件事也让徐晨非常兴奋,那就是牛奶果果然在蒙族栽种成功,开春送来一批牛奶果种在温泉附近的山坡上,竟然不少发芽。
而这种情况也更加证实了徐晨当初的推断。
牛奶果应该属于热带气候作物,发芽对于土壤湿度温度都有极大的要求,虽然在巴族生长,但巴族的气候却并不适合种子发芽,只有蒙族地热资源形成的独特气候环境才能达到。
而牛奶果的成功,也让他看到了藤果移栽成功的希望。
这次他到蒙族,还随同带来了数十粒藤果种子,叮嘱他们寻找合适的位置种下,若是也能培育成功,以后各部落都能吃到美味的藤果和藤果酒,而且也不用担心这种奇特的水果绝种了。
……
回到巴族,徐晨却并没有空闲下来,反而整个部落都开始忙碌起来。
部落的三处定居点建设,地基早已平整完毕,基脚都已经打好,砖石木材也都已经准备齐全,需要尽快将其盖好。
另外拱火盆地的王城和定居点规划已经完成,移民搬迁和垦田也要同时进行,需要尽快安排人带着大量工具前去完成。
至于其他的工程,暂时都停歇下来。
因为在巫祝大会之前,徐晨就已经打算好了这些事,因此也提前做过一些安排,去参加巫祝大会的不少巴族人实则就已经留在那里并没有回来,只是一群猎人提前把母巴和一些交易的货物送了回来,而部落眼下只剩下不过百人左右。
五天之后,徐晨带队再次出发去拱火盆地。
这次几乎整个部落除开老弱之外,所有人包括未到待产期的孕妇都要全部参加劳动。
一半留在巴族修建三处定居点,一半跟随去拱火盆地搞建设。
这次出发,兵分两路,一部分乘船和木筏顺河而以下,主要携带食物和生活用品,一部分乘车骑马出发,主要是人员和工具。
而在巴族出发的前后,联盟各部落也都几乎同时开始行动,成群结队的男女挑担推车骑马坐车不断向拱火盆地汇聚。
一时间,巴拱大道之上行人不绝,季苍河和乌龙江中,木筏舟船时而可见。
而在这种热闹的气氛之中,关于皮族女巫在神灵指引下吃下龙蛋的八卦新闻,却是越穿越广,越传越是火热,就连那些没有打算搬迁而且早早就从巫祝大会上返回的偏远小部落,都开始津津乐道这个话题。
九月底,随着各部落移民搬迁修建安置点的建设大军陆续到达,拱火族再次变得热闹起来。
各部落男男女女带着工具粮食从四面八方而来,就在规划安置区域先简陋的扎下帐篷,就开始热火朝天的搬运石头砍伐树木。
于是在这个深秋初冬时节,被一把火烧光的河滩上,方圆十数里的区域内,到处都是一簇一簇的人员聚集点,数千人在期间推车挑担来往,热闹喧哗热闹非凡。
连通季苍河两岸的浮桥,成为了最为热闹忙碌的通道。
从早到晚都有人马车辆不断的过河来往。
虽然王城建设会放在明年,而且徐晨也不参加具体的建设劳动,但作为总设计师和规划师,他却最为忙碌,每天骑着马带着古和举二人来回在季苍河两岸奔波指挥,安排协调。
为了让这个规模浩大的移民安置工程在冬天顺利完工,而且还要符合未来王城的长远规划,这些联盟部落的安置点建设徐晨都要亲自带人进行指点规划,已保证将来王城拓展的空间和交通、沟渠、池塘等公共设施的合理性。
另外无论是移民安置点建设还是未来的王城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车辆、工具、石灰、砖瓦等。
因此徐晨还要规划建设一批加工作坊。
最重要的刀斧铜器等工具,需要冶炼铸造作坊。
配合冶炼作坊,还需要建设炭窑烧炭。
大量房屋建设需要用到石灰、陶砖,因此还需扩大石灰窑和砖窑建设。
另外徐晨还打算开始推行用陶瓦取代茅草遮盖房屋,因此还要修建瓦窑和研究陶瓦的制作方法。
打造和维修车辆需要筹建木器作坊,徐晨把原来留在拱火族传授技艺的木匠和一群各部落的学徒工全都召集起来,成立了两个不同的作坊,一个专门制造和维修马车、板车、独轮的的车辆厂,一个专门锯木和处理各种原木的木材加工厂。
原来传授石器打造的两个石匠和一群学徒工,也被召集起来成立了两个不同的作坊,一个专门寻找山坡开山取石,一个专门打造石器,而石器打造主要以石磨和各种石砖石板石墩为主,这些石器都有固定规格大小,不能再像以前一样随心所欲的胡乱打造。
石磨主要是为各部落提供,而石砖、石板、石墩都是将来为王城建设做准备。
第523章 夯土
徐晨每日忙的脚不沾地,骑马来来回回半个月奔忙下来,人和马都瘦了一大圈。
直到十月上旬,所有的规划和作坊窑厂等建设这才慢慢都安排到位,整个安置搬迁计划开始走上正轨。
以季苍河为界。
北岸拱火族、五鬼族、雷族等大小五个部落居住的区域基本上保持不变,但所有的作坊和窑厂,都安排在这边,工坊大部分都修建在交易区附近的河滩上,搭建凉棚和木屋基本上就可以开工。
炭窑、砖窑、石灰窑和瓦窑都建造在山脚附近。
这些作坊和窑厂,整日人来人往叮叮当当浓烟滚滚,只把这一大片河岸熏染的是气氛热烈无比。
而在南岸,二十多个大小部落都在王城规划区域之外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驻扎各自修建定居点。
虽然东一群西一群比较分散,但方圆十多里区域到处都能看到搬石推车,抬木挖土的忙碌身影以及此起彼伏野嚯野嚯的呼唤和喧哗,偶然还能看到骑马举着不同部落的族旗来往巡逻的猎人队伍,整个场面倒也静中有动,忙而不乱,看起来非常热闹。
而在这些移民安置区域,各有一个最热闹的中心点。
分别以乌族、拱火族、皮族和羽公族的核心部落为主。
北门,乌族占据了下游三里的区域,打算建造五个定居点,准备一次性搬过来两百人规模,几乎占了乌族人口的五分之二。
而这次搬迁之后,乌族本部就只剩下三百余人。
虽然本部人数减少,但却也一下让居住环境和生活压力小多了,当地开垦的农田,也就能够支撑剩下的家族更好发展。
至于铜矿的开采和冶炼,那是整个乌族的共同财产,就算搬走也一样拥有股份,并不会减少各家族的利益分配,因此并不会有人抵触搬迁。
而其实愿意搬迁的家族,实则也是在部落里面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家族,他们也抓住这个机会再次分家,扩大在乌族内部的话语权。
因为这次搬迁是响应徐晨的王城建造计划,以后就会和巴族、和徐晨、和大巫住的更近,更加方便来往和交流。
其他三大部族也同样都是如此心思。
巴族这次打算搬迁过来三十人规模,并不是单一的家族,而是会从四个家族各自抽调一些组成一个混杂的村庄,以四个部落为小组,各自修建一栋不大的宅院过半独门独户的生活,如此以来,也就不会影响巴族四个内部家族的关系,互相来往也各自都有归宿和根基。
而这个规划,也是徐晨的一次尝试,之功之后会慢慢在其他部落推广,为将来更多的部落杂居提供样板。
巴盟算上雷族,总共七个部落,除开巴乌两族之外,苍族、季族、雷族、胡族都会各自搬迁一部分人过来,但已经分成两族的木牙族没有搬迁。
不过胡族本来人就少,总共只来了男女十个人,他们搬迁过来主要目的是烧炭,配合徐晨冶炼作坊的建设。
而本来就在河对岸的拱火族,这次换了新巫之后,新任的小女巫对徐晨的话几乎言听计从,按照徐晨的建议直接迁徙了近半的人口到王城东门附近安置,占据了七个安置点,几乎和乌族的安置范围连成一体。
而拱火族下属的曲族和夜火族两个人数超过三百的中型部落,也各自打算迁徙百人规模左右,再加上恰族、昆族、夹族等部落的搬迁队伍,王城东门郊区成为了人数最多的区域。
另外羽公族和皮族各自搬迁的人数略少一些,都只有两百人左右,主要还是部落实力差一些,无法支撑部落发展和迁徙安置两线建设。
特别是皮族联盟,他们人数虽然不少,但各部落都还没开始建房种田,毫无粮食储备,也没有财富购买刀斧等金属工具,使得搬迁力不从心,基本上这两个族群的搬迁,都是以核心本部为主,其他富庶部落只有一两个参加。
这个情况徐晨在巫祝大会上都已经知晓。
而皮族大巫还想整体搬迁过来的,但最后被徐晨否决了,皮族一穷二白,自身造血能力很弱,若是整体搬迁过来,就必须获得外部大量的人力物力粮食等支持,但除开巴族之外,眼下没有哪个部落能够支撑数百人的吃喝拉撒。
而在河滩上打猎和捕鱼,也不是皮族的长项,来了一不小心冬天就会冻死饿死不少人。
因此徐晨便提议皮族先搬迁过来一少部分,等到这些人在拱火盆地建房垦田站稳脚跟之后,剩下的人再慢慢搬,也不急这一两年。
基本上这些就是整个搬迁定居安置的大致情况。
按照徐晨的计划,今年冬天这些部落完成定居点建设和农田开垦,开春完成播种之后,就慢慢开始王城建设筹备,烧制砖瓦石灰,准备木材石头,修建各部落之间的道路和排灌饮水沟渠池塘,等到这些基本的工程都完成之后,明年秋冬时节就能开始大规模建造王城。
热闹忙碌之中很快就到了十月底,各部落的搬迁安置点开始有了一些雏形。
大片的地基平整之后开挖出沟槽。
烧制出来的石灰被男男女女用独轮车和藤筐运送到定居点附近。
大量的木头从季苍河上游不远的山上砍伐之后,直接扎成木排放下来,然后拖上岸刮皮堆起来晾干。
各部落精通建造房屋的男人工匠开始用石头砌墙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