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原始人日记-第4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量的木头从季苍河上游不远的山上砍伐之后,直接扎成木排放下来,然后拖上岸刮皮堆起来晾干。
  各部落精通建造房屋的男人工匠开始用石头砌墙脚。
  在河岸和一些低洼的水坑四周,另外有男女正在掘土和泥拓泥砖,灰褐色的空地上,密密麻麻都是成片的方方正正的泥砖。
  现在的泥砖已经不是当初用陶板简单围成模型制作,而是用木头专门制作的砖模,各部落所用的都大小一样,四四方方一个活动木框,组合好之后将泥巴放进去抹平之后打开木框,就是大小厚薄一模一样的泥砖。
  这些专业的砖模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在各部落开始推广,到眼下已经十分普及,而且用这种木制砖模用起来又快又方便,因此远比以前拓砖的速度更快。
  不过巴族的安置点一块泥砖都没有制作,因为徐晨打算墙脚砌好之后,直接在上面建造夯土墙。
  眼下他已经带着一群木匠制作出来了夯土用的木模和工具,每天带着一群人在交易市场附近练习打造夯土积累经验。
  夯土的起源已经不可考,从人类会使用石头砸东西开始,估计就开始启蒙,但发展却是在商周时期,繁荣是在秦汉时期。
  最古老的长城,秦汉时期的大量宫殿以及始皇帝的地宫陵寝,都是夯土建筑。
  道德经云: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实则说的就是夯土建筑的最大特性,那就是可以一层一层的不断堆积累叠,最终形成十分高大宏伟的建筑。
  而在中国农村,夯土建房一直都是传统,从秦汉时期一直延续到高科技时代。
  夯土建筑虽然看起来并不美观,但却是优点多多,首先是取材简单,建造方便,而且绿色环保结实耐用,还极具保温效果冬暖夏凉。
  因此夯土建筑虽然古老,但却从未过时,在国内外都有大量新工艺夯土建筑,既美观大方又兼具环保和自然气息,而且也并不比砖石水泥建筑质量差。
  徐晨虽然没有住过夯土房子,但见过的房子可是不少,稍微偏远一些的农村,到处都能见到这种残留的古旧建筑。
  而他当初在川西勘察地矿的时候,还曾经见过当地农村修建这种夯土房子。
  工具很简单,就是用木头按照墙的厚度打造一个长方形的木框,实则就和拓泥砖的活动木模差不多,只是体积更大而已,建房的时候,将活动木框组合好之后往里面填粘性比较好的土,为了结实还要加入一些稻草石灰和竹条荆条作筋,然后用杵将泥土杵的十分紧实,一直到整个木模被填满之后,开模得到的就是一段十分结实的土墙。
  如此不断反复,一段一段一层一层的不断往上堆叠,最终就会形成房屋的墙壁。
  因为夯土不需要水,也不需要专门的泥瓦工,彼此之间错落叠加十分坚固结实,因此夯土墙要比泥砖更安全,古代可以用夯土建造起来数丈高的城墙。
  而用石灰、黄土、沙子按一定比例形成的三合土夯结实之后,硬度不亚于普通水泥建筑,就算金属工具都无法破坏。
  所以,徐晨决定在王城建设上舍弃泥砖,同时也不打算使用更加复杂昂贵的陶砖,而是采用这种简单方便的夯土作为建造方法。
  在做出夯土模具之后,徐晨不光要验证模具和建造方法,培养出进来一批熟悉夯土建造房屋的工匠,而且还要摸索适合夯土建筑的泥土。
  从自然界来说,夯土的最好材料就是黄土,因为粘性非常强,干结之后就像石头一样坚硬。
  但黄土也有一个极大的弊端,那就是一旦遇水就会变得特别泥泞湿滑,极其容易粘连,徐晨走过雨后的黄泥地,几脚下去两只鞋子重达好几斤,每一步都感觉是在和地球较劲,走完几里黄泥地,双腿都能废掉。
  而房子本来也是为了遮风挡雨,因此也是极其怕水,所以就算是黄土,也最好还是要加入一些利于透水的泥沙才行。
  不过在拱火盆地附近,徐晨并没有发现黄土,这是一个亿万年冲击形成的盆地,下面全都是各种泥沙,不过因为从上游几百里冲刷下来,而且这盆地水流平缓,拱火族又在靠近最下游区域,因此沉积的泥沙也非常细软,杂质很少,达到了制作陶器的黏土级别,这种泥沙加上一部分熟石灰搅拌之后直接夯成土墙,效果看起来还不错。
  至少徐晨通过简单的比例试验的几段土墙,结实度都很不错,就算没有完全干透,也能感受到它的厚重和结实。


第524章 准备
  虽然整个拱火族两岸每天忙碌喧哗,各部落人来人往都各司其职在辛勤干活儿,每天也都有层出不穷的小道消息和一些喜闻乐见的故事发生,但真正能够让所有人都关心的,无疑还是徐晨的一举一动。
  无论他身在哪里,在做什么事,只要他一出现,四周必然会围上来一大群人,忙碌干活儿的人总是会停下劳动热烈欢呼。
  徐晨也是一个极其亲民的首领,无论出现在哪里,与任何部落任何人都能热闹的聊上一阵,特别是一些部落遇到一些难题的时候,他都会仔细帮忙安排解决。
  几年时间,他积累起来的威信和人气已经再没有任何人可以超越和替代。
  而最近几天徐晨鼓捣出来的这个夯土筑墙的方式,一下让所有人都振奋激动起来。
  这个方法简单新奇而又十分方便,只需就地取材往木框之中填土,用铜杵捣紧就是一段墙壁,远比土砖更加结实,而且也更加简单。
  因此许多正在大量拓砖的部落开始蠢蠢欲动,都想采用夯土来建造房屋。
  不过徐晨表示这个方法眼下还不成熟,还需要经过不断试验才行。
  两层三层土墙简单,但五层六层就很容易出问题。
  夯土墙不是台阶,从下到上是同样厚度大小,因此对于水平和垂直度的要求非常高。
  泥砖墙哪怕略有些歪斜,只要整体保证牵扯力分布均匀,一般就不会倒塌。
  但夯土墙不一样,每一层都必须夯到最结实,不能有的松有的紧,不然就会造成受力不均匀。
  另外一段墙壁都是数千斤泥土一体成型,一旦发生墙体错位就会出问题,层数越多,土墙越高出问题的几率就越大。
  一群野人都是第一次接触夯土墙,没有任何经验。
  而徐晨自己也是一个只懂理论不懂制造的半吊子智能人,动手能力极差,因此接连几天实验下来,围着交易市场打了二十多米长一截四层土墙之后,果然开始出问题,第五层刚打上去不久竟然就垮塌下来,甚至还差点儿把几个干活儿的男人都埋进去。
  面对如此恐怖的垮塌现场,所有想用夯土造房子的部落纷纷打了退堂鼓,开始有些紧张害怕起来。
  徐晨也有些头疼,只能收拾心情,鼓励一群工匠继续试验。
  从垮塌的现场分析,土质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主要还是模具和夯土时候出现了疏忽。
  另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可能是因为冬天温度太低,土墙干的比较慢。
  因此在总结经验之后,徐晨扩大夯土面积,沿着交易市场打了一圈近五十米长的夯土墙,这样打完一圈,前面的基本上就干了,再接着往上打第二层。
  为了保证夯土的质量,他要求泥土里面不能有太大的石头和杂物,另外模具里面的泥土一定要夯的足够结实。
  在改变建造方法和加强监督管理之后,这次的情况就要好得多,先后用了半个月时间,已经在交易市场四周建起来一圈六层高的夯土围墙,每一层高约三十厘米,总高度和一个成年人差不多。
  看着这个高大宏伟的围墙建筑,所有部落在每天惊叹围观的同时,情绪也都慢慢再次激动起来。
  而在最后打完一段土墙,连续两天观察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之后,徐晨也终于是长吐一口气。
  这个高度对于普通民房来说也已经差不多了,最多再打两层绝对够用。
  要知道巴族的土砖房,整体高度约三米,但檐墙也不到两米,门高只有一米七八的样子,成年人进去都得低头弯腰,房间里面个子高的伸手就能抓住屋顶上面的茅草,而且房间还十分狭窄,大小不过十个平方。
  其他许多部落的房间更加低矮窄逼。
  甚至还有更差在徐晨眼中看起来不过算是土砖窝棚的房屋。
  但即便是这些房子如何差,相对于以前那种群居的山洞来说,环境却又要好得多,毕竟两人三人一间,不光私密性更好,睡起来也更加宽敞,比数十数百人男女老少挤在一起舒适的多。
  而夯土建房比土砖石头更加坚固结实,抗挤压和抗倒伏能力也更强,不仅建造简单方便,还能大大扩展房屋的面积。
  若是用泥砖建造这么长这么高一段围墙,光是拓泥砖就得提前准备两三个月,而眼下从头到尾只用了半个月时间,而这还是在徐晨这个半吊子智能人实验性质的指挥下,用一群从未接触过夯土建筑的原始野蛮人完成的。
  若是一群精通夯土的熟练工,这五十米围墙前后最多也就一个星期绝对能够完工,若是分成几组同时施工,或许两三天就完了,而且还不用等待土墙变干就能一层一层直接往上造。
  但就是在如此陌生和毫无经验的情况下摸索,这个建造速度也足够惊世骇俗了。
  整个工程进度就连徐晨都感觉到有些惊讶。
  当然,速度快的原因还是因为他动用的人数足够多。
  这五十米围墙,从掘土、清理、拌石灰、运送、上墙、打夯,另外还加上砍荆条的人数,总共加起来足有七十人规模。
  这一圈围墙,实则从头到尾都是靠人工堆起来的。
  而有了这个交易市场成功积累的经验之后,徐晨正式在巴族住地开始启用夯土建造房屋。
  为了加快建造速度,徐晨让木器加工作坊打造更多的夯土模具,让冶炼作坊也浇筑制造更多的青铜夯具,争取在一个月之内完成巴族的房屋建造,同时也招募各部落一些熟悉建房的男人,跟着一起观摩学习甚至亲身参与劳动,加速推广夯土技术。
  时间转瞬进入十一月,天气变得越发寒冷起来。
  但拱火族附近的季苍河两岸,却更加热闹。
  随着时间不断推移,王城四周规划的各部落定居点都开始进入了房屋建造之中,一栋栋简陋的房屋框架开始拔地而起,散落在广阔的灰褐色裸露的河滩上,看起来非常的醒目。
  巴族的进展最快,到十一月中旬左右,四栋相邻不远的夯土建筑已经成型,檐墙、山墙都达到设计的高度,开始用陶砖修建窗沿和门框,大量的房梁、檩条,茅草也都开始往房屋附近堆积准备,简陋的木工棚里面,一群木匠开始按照规格打造门窗。
  自从交易市场的围墙试验完成之后,徐晨就没有参与过房屋建造,只是每天带着古和举等一群人骑马来回巡逻观察一下,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烧制砖瓦上。
  无论是夯土还是泥砖修建房屋,在门窗位置都必须要用陶砖和过梁进行加固,不然时间长了容易变形。
  陶砖制造眼下工艺已经成熟,同样是用模具将陶泥拓成长二十厘米,宽十厘米,厚五厘米的标准大小的泥坯,阴干之后入窑烧制。
  因为陶砖不需要像陶器那么精细,因此泥料制作也可以马虎一些,一窑可以烧好几千块,十天左右就能烧好,生产速度还是非常不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