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原始人日记-第4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雨季来临,乌龙江和季苍河的水流暴涨数米,河水浑浊浩浩荡荡,除开能乘坐三十人的大型木船之外,小型木船通行已经比较危险,徐晨也考虑是不是要准备打造新一批的大型木船,以增加水路交通的能力。
  另外乌族、胡族、羽公族和下流的刺叉族以及季苍河流域的季族、苍族也都有更多的船舶需求。
  王城大规模的建设已经告一段落,今年秋冬季基本上整个王城规划区的建筑都能完工,可以开始新一轮更远区域的探索。
  比如乌龙江汇入的勐犸河,那里还有更多大型的野兽,勐犸象和犀牛野牛野马成群,不光可以提供大量的肉食,还能提供大量的优质皮货。
  而且徐晨也想顺勐犸河往更下游区域探索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的部落聚集地,将巴族的先进技术传播到更远的区域,尽力让更多的部落摆脱茹毛饮血的生存方式,只有越累越多的部落跨入更高级的文明等级,人类也才能在这蛮荒的时代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和能力。
  算算时间,距离上次去勐犸河已经过去五年了。
  当地那个陌生的部落眼下也不知道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上次乘坐木筏匆匆去打了个照面转身就走了,必然给他们留下了巨大的震撼,如果再去,应该收服起来很容易。
  五年过去,当地应该没有什么变化,但当初只有两个族群的巴盟已经变成巴国,各方面的实力已经膨胀了无数倍,这天下只要能到的地方,几乎找不到任何一个可以当做真正对手的部落,有的,只是碾压,只看他有没有心情和精力而已。
  徐晨带回拱火盆地的彩陶和斗笠,果然引起了巨大轰动。
  当木船靠岸,前来迎接围观的人们看到头戴斗笠从船上下来的徐晨等人,纷纷都被这种轻巧遮阳避雨的新奇之物惊呆了。
  拱火盆地面积巨大,很少有大片的树林,特别是王城附年年烧荒如今又大兴土木建房垦荒修路开渠,树木越发稀疏,因此也显的更热。
  而在这样空旷的地区生存,遮阳避雨都是很困难的事,几乎所有人都不习惯。
  包括徐晨也是一样。
  这个时代和徐晨穿越前熟悉的气候完全不同,夏季暴热暴雨极大的影响了生产生活不说,对于出行更是影响巨大。
  巴族山谷虽然夏天也热,但终归山谷就那么大,四周都是山岭和茂密的原始森林,还有野狼谷的山泉和近在眼前的小河,到处都是树荫和纳凉的的地方,因此并不显得多么难受。
  但自从搬到拱火盆地之后,夏天一到,除开呆在房间里,哪里都没办法纳凉,除开城外有偶尔几片稀疏的柳树林之外,其他地方都是农田荒地,烈日当头无处可躲能够晒得流油。
  不过自从去年王宫修好之后,这种难熬的情况略微好转。
  宽大的夯土瓦房冬暖夏凉,就像一个天然的空调房一样,能够有效抵御高温和暴雨,而大片的房屋连绵成群,更是形成了一种集群空调效应,让整个王宫区域的温度都低了不少。
  只要一走进王宫范围,立刻就会感觉到一下阴凉许多,再加上沟渠流水和栽种的一些花草树木,也能吸收不少热量,因此只要不出门,夏天似乎也并不是十分难熬。
  徐晨可以一天到晚窝在王城宽敞凉爽的宫殿房屋之中不出门,但对于每天要管理农田的各部落族人来说,不出门是不可能的,天热要除草,下雨也要注意沟渠排水。
  就算是一群野人,也照样适应不了这种顶着烈日暴雨劳作的生活环境,太阳大可以用兽皮或者树枝野草编织一些草帽遮阳,但避雨就毫无办法。
  而斗笠的出现,一下就让夏日劳作出行变得舒适多了。
  于是徐晨等人戴在头上的这十顶斗笠,很快便成为了围观者竞相争抢围观和试戴的对象,被无数双诱惑粗糙的大手抢来抢去,要不是风等人反复不断的大声呵斥,估计还没等徐晨等人回过神来就扯坏了。


第609章 朝会议事
  除开斗笠之外,彩陶同样引起围观人群巨大的骚动和惊呼,不少人都搂着这些陶器开始疯狂流口水。
  包括闻讯匆匆带着一群巫学院的少女从王宫赶来迎接的小女巫等人,都被这些陶器丰富的颜色和美丽的花纹惊呆了。
  办完母巴的葬礼和故母节祭祀仪式之后,小女巫便带着参加祭祀活动的各部落队伍一起顺巴拱大道提前返回王城。
  她知道母巴去世之后徐晨和巴族人都很伤心,巴族这两年的气氛也都比较低迷,徐晨想留下来多陪伴一下巴族人,她回王城主持神殿的同时,还能帮忙照看王城的建设和发展。
  但她没想到短短一个月时间,本来留在巴族散心的徐晨又发明创造出来两样与众不同的新奇物品,不仅美观,而且兼具巨大的实用价值。
  这批彩陶全都有完整的釉质层,因此不光颜色鲜艳,也更加光滑明亮,美观程度也与现在各部落广泛使用的土陶器有天壤之别。
  “好美嘎!”
  一群小女人捧着这些彩陶观看,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每一样都爱不释手,满眼都是小星星。
  对于这些平日养尊处优不用劳作的巫和巫学院的学生来说,斗笠这种遮阴蔽日的工具虽然新奇,但用处不大,只有这种五颜六色美丽的器物,才能引起她们更多的兴趣。
  “我还给你们做了一样小礼物!”
  徐晨从放置衣物的竹篓之中,拿出来一个半尺高的彩色人物陶像。
  “哇嘎,始母神?!”
  一群女巫瞬间都目瞪口呆的看着徐晨手里的陶像。
  “这是我亲手制作的始母神像,你们每人一个,可以放在自己房间,这样以后每天都能陪着始母神了!”
  徐晨把手里的始母神陶像放在小女巫手中,然后接二连三又拿出来几个,给皮巫、拱巫和五鬼巫手中各自塞了一个。
  制作始母神凋像是徐晨灵机一动的想法。
  制作第二批彩陶的时候,徐晨在窑厂指导闲的无聊,想着给女儿和儿子制作几个小礼物,于是用陶泥捏了一些鸡鸭猪狗和老虎龙形的小陶俑,另外还做了几个可以吹响的小陶笛,为了美观还都涂上彩釉。
  小陶笛徐晨曾经在旅游的时候在风景区买过,放一些水进去,吹起来呜呜呖呖声音响亮,女儿还小吹不响,但儿子子龙已经快两岁了,眼下应该已经能够玩儿了。
  而在给儿子女儿制作彩陶玩具的时候,他突然一下来了灵感,用陶泥仔细捏了几个故母神像。
  因为是神像,因此他花了不少精力和时间,制作的很仔细,颜色自然也是精心选择仔细涂刷,然后入窑跟着彩陶一起烧制出来。
  这几尊始母神像都是彷照故母神庙的凋像制作,除开面容略有些细微的差异之外,形态几乎一模一样,就连颜色都没有太大区别。
  在离开巴族出发之前,他安排部落的人给乌族的小女巫送去一尊,剩下几个带来王城,作为礼物送给一群大小女巫。
  眼下看来,这个礼物给她们带来了从未有过的欣喜和震撼。
  “谢,谢谢巫王陛下!”
  一贯安静温柔的小女巫都激动的身体有些颤抖,双手小心翼翼捧着始母神像许久之后,回过神来赶紧蹲在徐晨面前哽咽激动道谢。
  “多谢巫王陛下!”皮族女巫和拱火族、五鬼族两个小女巫也都跟着蹲下道谢。
  “不用谢我,始母神是我们所有人的神灵,我希望这些凋像能够让神灵更加感受到我们的虔诚,以后更加卷顾和保佑我们巴国每个部落和每个人!”
  徐晨笑着把大小四位女巫都扶起来,然后又从竹篓的麻布兽皮里面,掏出来几样大大小小的彩色陶俑玩具,递给架在古脖子上的子龙手中。
  小家伙看到这些陶俑,顿时欣喜的嚷嚷起来,一手抓一个高兴的不得了。
  徐晨把其中一个灌上一些河水,然后放在嘴里呜呜呖呖的吹响。
  小家伙一看,刷的丢了手中的两个陶俑,伸手就把小陶笛抓了过去,然后也塞在嘴里使劲儿吹起来,呜呜都都水花喷溅之中,小家伙高兴的手舞足蹈。
  “好神奇的玩具嘎!”
  迎接围观的无数老女老少都发出惊呼,特别是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更是满脸的羡慕和向往。
  不过这不是以前巴族只有几个孩子的时候了。
  眼下光是王城附近定居的部落和拱火族雷族五鬼族等几个部落,大大小小的孩子至少两三百人,光是会跑的都成群结队,抱着背着用童车推着的,更是无法清点计数,因此徐晨也不可能给每个孩子都带礼物,所以这些礼物,也只能让这些部落的普通孩子羡慕嫉妒了。
  他虽然是巫王陛下,但在这种事上,也绝对不可能做到公平公正一视同仁,而且公平不了,不然每天绝对会累死。
  下船热热闹闹一阵之后,徐晨把带来的彩陶给拱火族和五鬼族两位有巫的部落分别赠送了几样之后,剩下的全部让人搬回巴族四个院落平均分配,然后就在数百人前呼后拥下回王宫。
  简单安顿下来之后,徐晨简单巡视了一遍王城正在进行的装修建设之后,第二天在王宫大殿举行朝会议事,召集大小四位女巫、风和雷、龙等军官、句和告两位禁军副统领、王城附近各部落的族长首领和猎人军官,询问最近王城建设和各部落的生产生活情况。
  其实问不问情况都差不多。
  自从故母节之后,天气越来越热,户外工程建设基本上都已经停工,只有秋冬季修建完成的一些建筑还在进行内外装修,一个多月时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顶多就是变得整齐好看了点儿。
  各部落眼下也没有什么具体的生产任务,主要就是农田的除草和排水等日常管理,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基本上都很熟悉,大小四位女巫也都勤恳尽职,时常都在巡视和督促各部落,有一群巫管着,所有部落也不敢偷懒,农田今年的生长形势一片大好,至少在眼下看起来,今年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
  如果这是在地球上的话,那么眼下应该就处于温暖时期,气温高、雨水多,氧气充沛,动植物品种繁荣兴盛处于爆发阶段,出现大旱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而对于这些还处在野生状态的庄稼来说也都比较耐涝,麦豆这些旱地作物,只要不是长期泡在水中,就算隔三差五涨水泡一下影响也不算大,或者说就算有影响,对于本来一亩地也就几十斤的产量来说,减产可以忽略不计。
  现在耕种的理念就是广种薄收,只要播种的面积足够大,最少都会翻倍收获。
  眼下徐晨对农耕比较关注的就是刺叉族种植管理的四百亩水稻。
  这一批水稻从垦田到播种,他都亲自指导和参与,三月故母神离开王城的时候,他还专门去挨着巡视过,也提醒刺叉族加强农田除草。
  这次隔了一个多月回来,据刺叉族的族长和首领汇报的情况看来,并没有太大区别,不过因为几处池塘上涨太快淹没了一些,估计到五月份可能受涝面积不小,因此徐晨表示等明天他抽空去看过之后再具体想办法处理。
  农耕管理汇报之后,就是关于王城一些建筑装修问题,实际上他昨天去看过了,问题都不大,进展比较顺利,眼下有些缺少陶砖和石灰,徐晨指示拱火族小女巫回去督促一下尽快烧制。
  王城建设规模巨大,消耗大量的木材、石材、陶砖、陶瓦、石灰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