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原始人日记-第5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乌族眼下几乎是独吞铜矿利益才有这么大收入,而这个盐矿会惠及羽公族所有部落,甚至是整个巴国。
由此可以看出盐的利益到底有多大。
正因为如此,徐晨才能够将盐的价格大幅度降下来,以满足所有部落对盐的强烈需求,提高巴国整体民众的生活水平,将其当做一种福利一样进行普及。
而羽公族以前孤悬在乌龙江南岸独自发展,一直没有什么矿产和其他产业支持,发展虽然都很努力,但明显要比巴族、拱火族慢不少,如今马都没多少,陶器依旧还未完全普及和满足,铜器更是稀缺。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
利益分配完成之后,那么就是关于盐矿开发管理运输销售等细节细节安排。
羽公族联盟七个族群作为开发主体,内部协商形成一个开发团队,整体负责盐矿的管理和开采,以及这里定居点的建设和粮食生产。
徐晨不会太过关心管理过程,他只需要羽公族按时按量的为巴国提供足够的盐就行了。
不过鉴于这是一个全新的商业开发,为了让这个盐矿尽快走上正轨,徐晨还是针对盐矿的开发管理做了许多引导和提示。
实则就和当初乌族内部各家族对于铜矿的采掘冶炼一样,最终按照一定的比例确定利益分配方案,王城采购的钱财,最终都汇聚在羽公族大巫手中,各部落按月去分配领取自己的份额。
因此在徐晨的指点和羽公族女巫的主持之下,一群族长首领经过友好热烈的交流之后,确定了大致的分配方案,最终就是羽公族本族占三成,休族占一成半,其他部落按照人口数量分别占据一成到一成半不定的份额。
这种分配说不上公平也说不上不公平,根本就不可能细化到一定的百分比,只能分配一个大致比例和方案,主要是这些部落现在连人口数量都统计不清楚,对待数据也仅仅还停留在简单的掰手指头阶段。
甚至其中半成这种分配,也都还是徐晨根据各部落人口的数量规模和功劳大小强行帮忙确定的。
休族是这次发现盐矿的大功臣,若不是他们在陌生的原始森林之中远行上百里最终打探到盐矿的消息,恐怕再过十年二十年,也不一定能够找到,因此他们多拿一些利益也在情理之中,徐晨最开始本来想给他们两成,但休族却连一百人都没有,而像毛吞族这样的部落,却有接近四百人规模,为了公平照顾其他部落的收入和发展,他不得不削减了休族的半成份额。
实际上,这些族长和首领对分配方案丝毫不懂,反正徐晨说这样她们每个部落每个月都能分到一大笔钱之后,所有人都很高兴,至于比例,她们丝毫都不关心。…。
羽公族内部分配比例清晰之后,最后就是关于组建具体的盐矿开发管理运输部门的事。
羽公族所属七个部落,必须抽调一支至少百人规模的男女到这边长期驻扎生活,男人负责监视和管理盐矿开采以及盐厂和营地的安全,女人们负责维持生活,采集、种田、织布、做饭。
以后这里就近乎于是一个单独的部落,男男女女了在这里工作生活的同时,还会生儿育女,慢慢发展农耕和畜牧生产。
当然,各部落也可以根据自己部落的情况,安排人员进行轮换驻留,对此徐晨不做具体的要求。
其实生产管理相对还是最简单的,毕竟这个盐矿储量足够丰富,很简单就能挖出盐,眼下的困难是运输。
特别是在眼下没有路,无法通行车辆和马匹的情况下,运输就显得尤为困难。
但这件事徐晨眼下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他短期内不可能从别族招募大量的人手来帮忙修路,只能让羽公族尽量自己想办法解决。
为了提高羽公族各部落参与修路的热情和积极性,徐晨表示除开留下和提供更多伐木修路的青铜工具之外,等到通往蒙族路修通之后,会免费再提供十辆独轮车、五辆板车和三辆专用的箱式货运马车。
果然,徐晨的许诺一下让羽公女巫和一群族长首领激动无比,纷纷蹲下来表达感。
车辆打造麻烦困难,产量一直不高,而且因为价格贵重,各部落也很少,除开富裕的巴族和乌族之外,也就拱火盆地和王城附近前些年修路修王城打造推广了一批车辆,眼下已经过去好几年,实际上许多车已经都坏掉了,但打造和补充速度很慢。
一辆独轮车一个人就
能够推送上百斤货物,一辆板车两个人至少能运送四百斤,一辆马车更是恐怖,平地上可以拉动上千斤的货物。
一旦道路修通之后,这批车辆投入将会极大缓解运送难题,一下就解决了羽公族的燃眉之急。
盐矿开发难度不高,但要保证盐厂几百人的生存和运输才是大问题,因此交流的大部分时间,徐晨依旧还是着重指导这两个方面的规划和安排
热热闹闹一直说到日落黄昏,羽公巫和一群族长首领才带着无比兴奋的情绪围着篝火在简陋的营地入睡。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徐晨开始带着羽公巫和一群族长首领在营地四周开始正式规划农田开发区域,同时安排人继续去盐矿打围建造厂房。
时间一晃就到了接近中午。
雷开始召集猎人,整理装备武器准备出发去打探龙和一群禁军的情况。
不过就在数十人准备停当,举着旗帜吹响号角准备出发的时候,却听见东方的山谷密林传来隐隐的号角声,不久就传来野嚯野嚯的呼喊。
「龙回来嘎!」
有猎人兴奋高呼。
瞬间整个营地便轰动热闹起来,几乎所有人停下手中的动作,发出野嚯野嚯的呼喊热烈应和,不久,就看到长长的一队人顺着略显稀疏的山谷而来,人声鼎沸浩浩荡荡,看起来同样非常热闹。。
牧尘客
第631章 敲打
十多匹马很快就冲到营地附近。
龙从马背上一跃而下,满脸兴奋的大步走到徐晨面前单膝跪地抱拳大声说:“巫王陛下,幸不辱命,我们打败了蛮族,俘虏都带回来了!”
徐晨却是没有如同以前一样上前将他扶起来,而是脸色平静的点头说:“起来吧,为什么去了这么久?”
龙愣了一下,满脸的兴奋激动很快便消失不见,尴尬的站起来吭哧说:“因为有两个蛮族……”
徐晨却对他的尴尬视而不见说:“我记得只让你征服附近的蛮族,你为什么会不遵军令?”
龙瞬间有些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雷站在旁边认真的提醒说:“巫王陛下的命令就是征服十里外的蛮族,你们没有遵守巫王陛下的军令,这是违背军纪,要受到惩罚!”
龙身后一群同样满脸兴奋从马上下来的禁军全都麻爪,有人忍不住大声说:“我们去打败了另一个蛮族,没有偷懒,更没有失败,莫嘎要受惩罚!”
“对嘎,我们打了胜仗,不能受惩罚!”一群禁军都不服气的跟着躁动起来。
龙脸色难看的回头大声呵斥几句,将一群禁军压制下去之后,这才转头回来,看着徐晨脸皮发烧的说:“巫王陛下,我,我只是在打败不远处的蛮族之后,才知道附近还有另外一个蛮族,人数不少,我想着挖盐和修路都需要大量人手,这才带人去了一趟!”
“既然是命令之外的军事行动,为什么不派人回来通报一声?”徐晨声音威严的问。
“我就是觉得不远,很快就能打败他们,再说安排人回来也会耽误不少时间……”龙紧张解释,声音越说越小,就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回来报信的确会耽误一些时间,但这并不是理由,你们一去四天的时间,我们没有收到丝毫消息,因为我们不知道具体情况,害怕你们遇到危险,雷副统领已经准备再次带人去寻找你们,你身为指挥官,应该知道军令和军纪的重要性,如果是你手下的禁军不听从军令胡乱行事,派出去之后都各自行事,一去几天没有音讯,你如何想?”徐晨再问。
龙更加尴尬,满脸羞愧的低头抱拳说:“巫王陛下,我错了,不该不听从军令擅自行事!”
徐晨这才微微点头说:“知错就好,打仗胜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遵守命令,若是所有部落的猎人队伍都不遵守王城的命令,以后还怎么打仗,从王城出发我就说过,我们这次的主要任务就是征服这里的蛮族找到盐矿,不需要节外生枝,更何况禁军的军纪更加严格,你身为统领,更应该遵守军纪服从命令,却带头违背我的命令,擅自行动造成营地军心不稳,理应受到惩罚,你可有异议?”
“我错了,愿意接受任何惩罚。”龙像个做错事的小孩子一样赶紧低头认错。
身后一群禁军虽然被龙压制住了,但却明显感觉到委屈,又开始有些骚动起来,还有不少人滴滴咕咕的小声反驳。
而此时,后面还有禁军和猎人押送着数十人的蛮族男女正顺着山谷鱼贯而来,本来都十分兴奋正热闹喧哗,但看见营地气氛有些不同,很快声音也慢慢小了下来,然后汇聚在数十米外不知所措的紧张观望。
“禁军纪律第一条,就是绝对服从命令,违反纪律和军令者,都要受到惩罚,虽然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此风不可长,既有一次,就会第二次第三次,长此下去,军令和军纪还有何用?上次你带兵征服塌革族,那是因为距离远,我也授权你全权负责军事行动,你可以按照情况临时做出军事行动安排。但这次情况不同,出发前我就叮嘱你,这些禁军都是第一次出来学习和历练,一定要保证他们的安全,若是因为你的指挥造成禁军伤亡,你要全权负责,现在你们既然回来了,那就仔细汇报此次的行动情况,我要了解详细经过!”
“是!”
龙赶紧抱拳,然后羞愧又紧张的把这次出行的情况仔细讲述了一遍。
内容和徐晨推测的差不多。
龙第一天上午就带人赶到附近的部落,趁其不备发动突袭,一个数十人的小部落完全没有抵抗之力,禁军和猎人毫发无损的将其征服,对方伤了七八人之后就在这边带去蛮族的大声劝说下全部投降。
然后在审讯和挑选俘虏的时候,龙问及附近的情况,当地蛮族说附近一天路程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部落,龙也是见猎心喜,根本就没有多想,甚至根本就没想着要派人回来通知徐晨,直接就押着一群精壮的俘虏,带兵翻山越岭直奔目标而去。
目标部落有上百人规模,在乌龙江西北岸肯定只能算一个很小的部落,但在这原始森林之中,这个族群已然不算小,实力几乎和盐矿附近这个蛮族部落差不多。
正是因为实力相当,所以两个部落以前还屡有冲突,谁也不能奈何谁。
不过就算是这个部落有些实力,但面对数十个全副武装精心训练过的巴国禁军和猎人,也完全不够看。
龙同样是在傍晚时分发起进攻,对方毫无准备和防备,死伤十余人最后被征服。
战斗过程没什么好说的,简单的一批。
但龙等人却在当地发现了一样好东西,竟然是油桐。
油桐这些年徐晨一直都在发动各部落搜寻采摘,所有人都很熟悉,但拱火盆地附近并不多,也比较分散,每年采收不过两三百斤,只能压榨几十斤桐油。
这点儿桐油对于日益扩大的需求来说,完全是杯水车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