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合伙人-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并且部分还使用了最新的线膛火炮和线膛步枪,在火力上对清军进行了绝对的压制。

    而在战术上,联军使用的三排阵列的线列步兵战术加上空心方阵,完全克制骑兵和以冷兵器,旧式火器为主的清军。

    崇祯知道,如果大明固步自封,不作出改变,清军的惨败就是大明的明天。

    其实,这段战争戏拍得并不太好,可能与上世纪90年代的技术等方面有关。

    并没有将步兵对付骑兵的主要战斗方式表现出来,只看到了一些步兵线列,空心方阵根本没看到。

    随即,沈浪又打开了一部电影短片:《救国同盟》。

    该影片讲述的是1825年发生在沙俄的十二月党人起义的故事,就是一群年轻的贵族军官为了改革而引发的起义。

    他们带领军队在广场上摆下几个步兵空心方阵,由每个方向三列的横队围成的空心方阵,方方正正,非常醒目。

    第一次看到这种阵形,崇祯很是惊异,不由追问道:“沈卿,这就是空心方阵,用来对付骑兵?”

    “是的陛下。”

    “这可真够空心的。”崇祯不由感叹,因为这个阵形看起来太脆弱了,每个方向仅仅三列横队,纵深太浅了,不够骑兵一个冲锋的。

    但是,刚才的八里桥之战的短片,已经让他知道,骑兵在步兵面前也有如此不堪一击的一面。

    所以,他没有再提出什么疑问,而是全神贯注的盯着屏幕。

    战斗开始,沙皇的骑兵发起进攻。

    骑兵挥舞着马刀发起了冲锋,空心方阵的步兵在指挥官的命令下,举枪瞄准。

    随着一声令下,砰砰砰……

    发起进攻的骑兵成片的倒下,从战马上摔落下来。

    仅仅几轮射击,原本密集的骑兵阵形变得稀稀拉拉的,甚至还未冲到近前。

    指挥官承受不了巨大的损失,不得不惊恐的下令撤退。

    就这样,骑兵的第一轮冲锋,被轻易的击败。

    步兵击败骑兵,就是如此的简单,崇祯已经有些木然,这无疑又是一次对他固有认知的颠覆。

    沙皇军队不再动用骑兵攻击,知道这样很难攻破空心方阵,即使攻破,骑兵伤亡也会非常巨大。

    于是,直接动用火炮,一炮轰出,倒下一片,好可怕。

    火炮的巨大杀伤立即引起那些步兵一阵恐慌,因为他们站在那里就像是一个活靶子。

    观察力不错的崇祯立即发现有些不对,这炮弹好像不对。

    影片没有暂停,继续播放,他终于看清,火炮发射出来的,不是一个大铁球,而是小得多而且数量更多的弹丸。

    这些弹丸威能强大,厚厚的木板,轻易的就洞穿一个大窟窿。

    于是,他立即提出了心中的疑问。

    沈浪有准备榴霰弹的照片,他先调出照片,然后给出了解答:“陛下,这叫榴霰弹,就像这样。”

    “陛下,你再看这炮弹里面,有很多同样大小的小弹丸,可以多达几十上百枚。”

    “炮弹发射后,这弹体外部由于受到巨大冲击,直接破裂,里面的小弹丸就会向雨点一般扑向敌人,就像这影片中的一样,一打一大片,杀伤力极大。”

    “八里桥之战中,联军也是使用了大量的榴霰弹,才对清军造成巨大的伤亡。”

    “而这部影片中的战斗,还是发生在八里桥之战前三十多年,炮弹的威力远不及八里桥之战时联军使用的炮弹。”

    “正因为如此,这部影片中所使用的榴霰弹工艺难度不是很高,我大明的火炮完全可以借鉴。”

    崇祯就喜欢听最后一句话,可以借鉴,每当哪部影片中出现新式武器,沈浪说大明可以借鉴,他心中就激动无比。

    其实,大明也有类似的武器,崇祯也知道,比如虎蹲炮,佛朗机炮,红夷大炮等,都可以发射类似的散弹。

    但是在威能,以及野战能力上,显然远远不及刚才的火炮。

    s:求下推荐票,有推荐票的甩个几张,万分感谢_

 第二十四章 和崇祯一起看电影之《四片羽毛》

    《救国同盟》的关键知识点已经让崇祯看到了,就没必要继续播放下去了。

    接着,沈浪又打开电影《四片羽毛》,开始快进观看,并介绍背景。

    “这大概是发生在两百四十年后的一次战斗,就是八里桥之战后的二十几年。”

    沈浪在一个镜头前按了暂停,对崇祯道:“陛下,你看这人手上拿着的子弹,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崇祯定睛一看,果然是完全不同。

    之前的电影,弹丸和火药都是由纸壳包着的。

    装填时先用嘴咬破纸壳,在药池中倒入火药,再将弹丸和发射药从枪口中塞进去,用通条将弹丸捣下去,然后完成射击。

    而这个黑人手里拿着的弹丸,好像是金属的,他还发现了一个更大的不同。

    这人装填弹丸,也就是子弹的时候,他不是从枪口塞进去的,而是在枪管下方翻起来一个盖子,然后把子弹放了进去。

    “还能如此装填弹丸?”

    崇祯能有此疑问很正常,因为后膛枪在发明后,甚至有不少名人名将都强烈反对。

    觉得用后膛枪好像就是在用屁股吃饭一样恶心,拒绝接受这种新事物。

    直到被现实一次次打脸,在后膛线在战场上体现出了强大的优越性之后。

    这些人才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了后膛枪的存在,接受了后膛枪淘汰前膛枪的事实。

    沈浪适时的解释道:

    “是的陛下,这时的人类已经发明了金属定装子弹,也就是将之前的纸壳变成了黄铜,将发射药和弹头都装在了一起。”

    “这个从后面装填子弹的火枪,我们叫做后膛枪。”

    “后膛枪的发明是火枪的一次巨大进步,射击的速度快了很多。因为枪管里加了膛线,射击的距离也远了很多,可以射杀近两里远的敌人。”

    “也就是说,在八里桥之战后,仅二十年左右,西方军队的武器又进行了全面革新,单兵的武器更厉害了。”

    沈浪又讲解了一下金属定装子弹发射的原理,以及何为膛线,以及膛线的作用。

    崇祯心里一阵发苦,之前沈浪说后世三百年的变化,远远超过人类几千年,他还将信将疑。

    现在事实摆在眼前,由不得他不信了。

    沈浪播放的几部电影,时间跨度分别是1643年,然后是大约一百三十年后的一七七几年。

    再就是大概两百二十年后的一八六零年,最后就是这个的一八八几年。

    人类的军事技术和战术在迅速增强,而时间跨度却越来越小。

    说明什么?这说明人类的发展越来越快了啊。

    让崇祯看到了武器的变化之后,沈浪继续拖着进条度,一直到空心方阵对付骑兵的那场大战。

    这是英国红衫军在非洲与苏丹之间的战争。

    红衫军在空旷的沙漠中遭遇敌军,迅速的结成空心方阵,苏丹军骑着战马和骆驼从四面八方冲杀而来。

    小小的方阵和四面八方汹涌而至的骑兵比起来,好像大海中的一叶孤舟,感觉非常的脆弱。

    结成空心方阵的红衫军等待苏丹军靠近到一定距离,在指挥官的一声令下,一起朝四面开火。

    砰砰砰,密集的火力将对手成批的射杀。

    苏丹军的骑兵也几乎都配备了火枪,骑在战马和骆驼上射击,红衫军也不时的倒下。

    但是,他们的射击效率明显无法与红衫军密集的火力相比,所以他们的伤亡也远远超过红衫军。

    可是,苏丹军人数太多了,杀不胜杀,他们汹涌的骑兵还是凭着巨大的伤亡靠近了红衫军的方阵。

    但是,战马、骆驼在看到密密麻麻的刺刀时,却根本不敢凶猛冲击,在空心方阵前生生的止住了脚步。

    对于眼前的骑兵,红衫军能用刺刀,就用刺刀直接刺,如果相隔远一点,就立即装弹射击。

    一时之间奈何不了红衫军的空心方阵,红衫军的骑兵增援也快到了,经受不住巨大伤亡的苏丹军只能撤退。

    红衫军立即出动骑兵追击,但接下来的剧情有些不符合逻辑。

    因为有部分苏丹军居然将自己埋在沙里,趁红衫军追击他们的溃兵时,突然从沙地里跳出来。

    然后举刀斩向红衫军的战马,把追击的红衫军骑兵杀了个人仰马翻。

    崇祯也看出了问题,觉得有些不对劲,于是问道:

    “沈卿,这些人把自己埋进沙里,看他们埋得也不深,为何没被千军万马踩死?”

    “而且,就算他们没被踩死,他们都已经埋进沙里,为何能分辨出自己人和敌军?”

    “还能分清追击的敌人与自己的距离,跳出来就可以瞬间攻击敌人。”

    崇祯这几个问题把沈浪问得也有些尴尬,他只能解释:

    “陛下,有些拍摄电影的人,为了让电影好看,都喜欢用一些夸张的手法,甚至夸张得有些不正常。”

    崇祯似乎想起了之前那个电影主角,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当然,空心方阵也不是万能的,它能够对付骑兵的前提是方阵能够稳固,一旦方阵被突破,那骑兵迅速的形成了对步兵的优势。

    电影继续播放下去,苏丹军穿上红衫军的衣服冒充红衫军,红衫军果然中计。

    突然杀来的苏丹军打了红衫军一个措手不及,甚至来不及重新布置空心方阵。

    再加上指挥官战死,红衫军陷入混乱,随即便淹没在了苏丹军的骑兵洪流中。

    这部电影,沈浪想要崇祯看的内容已经看完了,所以没必要再看下去。

    接下来的一部电影是《战马》,背景是一战。

    “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沈浪和崇祯简单的讲过一战和二战,所以他知道这是后世人类史上最疯狂的两次大战。

    他也很想了解一下一战的战斗场景。

    沈浪将进度条拖到五十几分钟的时候,英军骑上战马,抽出骑兵剑,向德军的营地发起了墙式冲锋。

    德军准备不足,仓促中没有组织起有效的抵抗,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疯狂的向树林中逃蹿,英军骑兵在后面掩杀而来。

    可是他们没想到,德军在树林中早有埋伏,一排机枪已经上膛,静等他们自投罗网。

    突然,哒哒哒……

    一排机枪疯狂的喷吐着火舌,弹链上的子弹被机枪疯狂吞噬。

    战马飞掠而过,但是马背上已经没了主人。

    刚才还气势汹汹的骑兵,转眼间被屠杀一空,战马和人的尸体倒伏一片。

 第二十五章 和崇祯一起看电影之《战马》

    电影中有几个镜头特意从机枪上掠过,所以崇祯看得很清楚的,这种火器明显有很大不同,他也被刚才凶猛射击的镜头吓住了。

    于是,脱口而出的问道:“沈卿,这是何种火器?为何能如此快速的射击。”

    沈浪介绍道:“陛下,这种火器叫机关枪,我们习惯叫机枪,而这款机枪又是重机枪,威力比轻机枪更大。”

    沈浪拿出手机,开启秒表,指着手机屏幕道:

    “陛下看这里的数字变化,我们按这个速度数60下为一分钟。”

    “而电影中的这个机枪,一分钟最快可以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