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合伙人-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爹娘去追剧去了,妹妹和她未来的相公在这里互相关怀,留下自己这个没爹疼没娘爱,形单影只的在这里苦兮兮的。

    聪慧的朱媺娖似乎看出了朱慈烺的心思,轻笑道:“皇兄,待此间事了,朝局稍显稳定,请父皇母后尽快让你与宁妃完婚如何?”

    听了这话,朱慈烺没有隐藏自己的喜悦之情,笑道:“还是皇妹更知我,如此甚好。”

    沈浪恍然,我擦嘞,原来是这单身狗思春了。

    朱慈烺被崇祯管教甚严,到如今十五岁都未近女色,这在古代算是大龄青年了。

    不过他的太子妃倒已经选定了,宁氏宁妃,只是还未正式完婚,所以两人连面都未见过。

    这阵子他沈浪成了太子的老师,所以朱慈烺经常和他在一起,自然也能经常看到妹妹朱媺娖。

    沈浪和朱媺娖在一起的情形,他是看在眼里,羡在心里,耳濡目染之下自然有些心痒痒了。

    自己这先生,不但学识超群,而且哄女孩子开心,也是一流啊。

    所以,朱慈烺也学到了不少技巧,唯一缺的就是妹子。

    刚才又听到先生关心皇妹,再次忽视了自己这个大活人,心中抑郁之情无以言表才主动求安慰,结果哎继续码字。

    沈浪喊来一个小太监,让他将自己这张刻好的蜡纸送到刊印局去。

    这是新成立的一个局,专门负责下一个环节。

    因为刻好蜡纸后,下一项工作便是油印。

    刊印局有几十台沈浪淘来的手推油印机,操作起来不难,所以已经有几十个熟练的工匠。

    将刻好的蜡纸装上油印机,在底下放上纸张,上好油墨后,转动蜡纸。

    油墨通过蜡纸进入纸上,之前刻在蜡纸上的字就会在纸面上显现出来,等纸上的油墨晾干了,就可以使用了,这就是油印技术。

    这种印刷术虽然放在沈浪那个时代已经过时了,但是相比于大明正在用的刻板印刷术,还是要先进不少。

    当然,并非沈浪没办法弄到更好的印刷设备,反而是淘这些过时的东西还要麻烦一些。

    之所以带来这种老古董,是沈浪有着自己的考量,也是和崇祯商讨后决定的。

    沈浪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把现代那些最先进的东西都搬到大明来,因为那样根本不是长久之计。

    而且,不管是他沈浪,还是崇祯,都没有那么大财力让大明通过买的方式变成一个工业强国。

    所以,大明想要真正强大,还得靠大明自身的底蕴,而沈浪的作用就是推动,用后世的知识和技术革新来推动。

    你印刷技术落后,好,我带来先进一些的印刷技术和设备。

    而你能够从这些技术和设备中吸收和学习到一些真正的技术,甚至是模仿制作出来,然后大规模的应用下去。

    不然的话,我直接买来一台最先进的轮转印刷机,一个小时可以印出几万张报纸的那种,又有什么意义?

    你连电都没有,也没有相关的技术人才,操作不会,坏了不知道怎么去修,更不可能从这种精密的机械中学习到什么技术。

    然后经过几十年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别人通过最基础的技术积累,一步步的实现技术创新,发明了那些先进机械。

    而你还在原地踏步,没有自己的技术人才,被人超越那是必然的。

    再加上没有人才积累,你会发现你除了买买买,什么都没办法自己搞定。

    一旦被人卡脖子,别人不卖给你,那你只能两眼一抹黑。

    身为新时代的人,沈浪深知被人卡技术脖子的痛苦。

    没有哪个工业国家是通过买来实现的,都是有着自己大量的人才、技术积累等一步步完成工业化的。

    更何况是大明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买不起,也买不强。

    而沈浪让崇祯、朱慈烺看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飞机、坦克、战舰等等跨时代的科技。

    只是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大明的巨大差距,让他们有紧迫感,大明想要强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身为大明的最高掌权者,需要他们有卓越的眼光,他们的眼光能看多远,这个帝国以后的路才能走多远。

    毕竟这些东西也仅仅在两三百年后就出现了,时间看似很长,其实很短。

    人类几千年都未有这般巨大的变革,却是在这几百年出现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华夏之所以挨打一百多年,就是因为在这种大变革中没有跟上脚步。

    若是此刻还没有这种警醒,历史还会重演。

    这就是沈浪的宏图和展望,崇祯和朱慈烺都相信,并鼎力支持,三人已然成了志同道合的三人团。

    乾清宫沉重的大门被推开,一个太监带着两个衣冠华丽的身影走了进来,正是崇祯、周皇后和王承恩三人。

    刚追完剧的三人顺便过来瞅一眼,看到沈浪三人依然在卖力的奋笔疾书,崇祯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

    “沈卿,你说你,非得亲自动手,虽然如此书写有些难度,但内书堂应该很快可以培养一批人出来。”

    “沈卿的大才是用在其他更重要的地方,何须在如此小事上操劳。”

    其实,并不是沈浪自己要写,而是朱媺娖要尝试一下,所以在教会她之后,自己也动手了。

    至于朱慈烺,这是一门新的写字技巧,他得练笔啊。

    听到父皇如此说,朱慈烺抬起头希冀的看过来,果然又被忽视了。

    什么叫沈卿的大才要用到其他地方,什么叫如此小事,哪我这堂堂太子没大才,只能做这种小事呗。哎

    知子莫若母,似是感觉到了自己儿子的些许落寞,周皇后宽慰道:“烺儿和娖儿这般刻苦,相信很快就能将沈先生的本事学来。”

    “以后大明,就靠你们这些年轻人了。”

    朱慈烺深以为然,向崇祯和周皇后行了一礼道:“儿臣定不负父皇、母后期许。”

    其实这货挺聪明的,而且学习热情很高,也愿意动脑思考,具备了一个学霸的各种品质。

    一些沈浪认为他应该不懂,无法解答的问题,经常能自己找到答案。

    甚至有时候问的一些问题,沈浪自己都无法立即解答,没办法,只能找个时间回去向别人请教之后再来给他解答。

    所以,永远不要小看古人。

 第二百五十一章 新闻大爆炸

    “卖报,卖报,不一样的明报正式开刊喽,里面的内容丰富多彩哦。”

    “陛下亲自审理国贼,超过百人的京官遭殃喽。”

    “建虏郡王阿巴泰被抓隐情,竟是因为偷猪。”

    “勇卫营要招募新兵了,自认能通过考核的可以来看看啊。”

    “还有好看的武侠射雕英雄传,汉家男儿铁血丹心力拒金国、蒙古两大强敌”

    “第一期只需十钱,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哦”

    崇祯十七年二月十五日这天,京师的各条大街上,突然出现一个个斜挎着包裹的少年在叫卖着一种叫明报的报纸。

    咋一听起来和京师已经存在的京报很像,但是从这些叫卖的少年口中,却是明显的感觉这明报和京报以及各种邸报有着很大的不同。

    因为京报和邸报主要是涉及到官员的升迁、各地的灾情通告、皇家的祭祀等内容,也不向普通百姓贩卖。

    哪里听说过审案的结果、新兵招募,甚至什么武侠之说。

    抱着好奇之心,详细的打听了一番,再一扫这明报,一份有十多张呢,看起来内容有不少。

    才十钱而已,很多不差这点钱的读书人先一步尝试了。

    打开报纸后,仿佛一下子打开了他们的新世界,不但排版非常的干净、整洁,而且内容非常丰富,甚至还分成了很多个类别。

    比如时政要闻、近期要闻、英雄烈传、连载、广告招募等等。

    时政要闻最显眼,因为就在第一页正面,而且字很粗很大:泯灭良知,百官深陷通敌、贪赃枉法,陛下绝不姑息。

    还没有真正的看到内容,光是这标题就足以吸引人,一个个拿到报纸的人迅速的沉浸了进去。

    “好好好,陛下英明,一下子揪出通敌案和贪官污吏过百人,还我大明朗朗乾坤啊。”

    “堂堂内阁阁老,打压异己,甚至私底下亵渎陛下,简直罪无可恕。”

    “魏藻德家中居然被搜出超过五万两现银,堂堂阁老,侵吞民脂民膏至此,果真是丧尽天良、泯灭良知啊”

    “上到阁老、侍郎、大理寺少卿,下到经历、御史、给事中,咱大明就是被这些人祸害至此的啊,他们白读这么多年的圣贤书啊。”

    “陛下已然下令,要将这些狗贼及其家眷过千人全部处死,不日押赴法场执行死刑。”

    “杀,杀,就要杀个痛快。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匡社稷。”

    近期要闻:千里赴大明偷猪,鞑子郡王、奴酋努尔哈赤之子阿巴泰终成千古偷猪贼,载入史册!

    这条要闻是阿巴泰偷猪被抓事件,在保安州传得有声有色,但是在京师,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更不知道过程。

    “你娘的,堂堂一个郡王,竟然去偷猪,还被抓了。”

    “鞑子嘛,一群野蛮人,除了偷就是抢。明着抢抢不过了,被咱勇卫营打成那样,所以只能偷了。”

    “就是就是,这要闻上写了,这阿巴泰为了躲勇卫营的追击,一路上装扮成流民,饭都吃不饱,饿瘦了几十斤,所以嘴馋才偷猪,结果哈哈”

    “咱们得谢谢那头猪,不然被这家伙给跑了。”

    “是啊是啊,用一头猪的命换一个郡王的命,太划算了。”

    近期要闻:晋商策划营救阿巴泰,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这标题起的,太有意思了,太贴切了,这些晋商做出如此丧尽天良之事,既是人性的扭曲,又是道德的沦丧啊。”

    “这里面讲了,还幸亏晋商策划营救引起了锦衣卫和勇卫营的注意,所以才布下天罗地网将他们一网打尽。”

    “也正是晋商引出了此次的通敌案,从而让陛下下狠手揪出这些暗藏的国贼。”

    “这些晋商作恶多端,算是无意间做了点好事了。”

    英雄烈传:勇卫营士兵身体被刺穿,抱住敌人大喊“别管我,杀敌。”感动陛下深夜落泪!

    “哎,这叫吴大洪的士兵身世太悲惨了,全家十三口人就他一人活了下来,其他人都被杀而被建虏掳到辽东去了,生死不知,难怪他对建虏如此痛恨。”

    “因此在加入勇卫营后,他就暗暗立誓要杀十二个建虏为家人报仇,所以一直刻苦训练。”

    “所幸陛下力排众议,非常重视这支新建的勇卫营,不惜亲自带头省吃俭用,掏空内帑,甚至将宫中的器物换成银子全力支持勇卫营。”

    “勇卫营上下也不负陛下所望,渐成精锐之军,吴大洪也有了报仇的机会,每战他必身先士卒。”

    “只可惜,天不随人愿,最后一战,他被一凶悍建虏所伤,知命不久矣。”

    “于是,死死抱紧敌人大喊:别管我,杀敌。”

    “此乃英雄也,若我大明将士皆此等悍勇,何愁虏寇不灭。”

    “陛下没有忘记这些为大明战死的英杰,已经下旨,要为战死的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