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合伙人-第3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开发程度也远远无法与后世相比,登陆作战的难度不小。

    从正史中郑成功收复大员的记载来看,眼下大明收复大员的最大难度不在岛上的荷兰殖民者。

    毕竟他们人数并不多,围都能围死他们。

    最大的难度还是跨海作战,以及寻找合适的水道登岛。

    当时,郑成功大军是有何斌这个熟悉水道的人带路。

    冒着风大浪高,以及暴风雨袭击的恶劣天气,才有惊无险的借助大潮横渡海峡,成功登岛,为后面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沈浪通过历史记载的资料,可以找到这条航道,也能知道这条航道的特点。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郑成功所率领的战船还是郑家的那些家底,这些船的排水量都不大。

    即便如此,荷兰人都不担心这条水道的安全,放松了警惕。

    因为他们不认为战船能够通过,在这里很容易搁浅。

    而郑成功是在何斌的帮助下,借助每个月初一和十六日这仅有的两次大潮的机会,才勉强渡过。

    若今日大明率军收复大员,首先考虑的肯定是排水量大得多,更加先进的蒸汽帆船为主力。

    若是这样,这条水道很可能就不能用了,哪怕涨潮都不够。

    不能照搬郑成功的战术,沈浪便只能从长计议,所以才没有信誓旦旦的向崇祯保证多久能收复大员。

    崇祯知道沈浪的性格,从不夸夸其谈,做事很稳重,需要十分力,他就会花十二分力去准备,这比那些只会空谈的官不知道强多少倍。

    所以,每每遇到大事,他也更愿意第一时间找沈浪来商谈。

    “兴明,此事就按你说的办,朕立即下令黄蜚所部水师南下福建,并令李天龙率勇卫营两万五千南下福建。”

    说完之后,崇祯又沉吟了一下,道:“郑芝龙、黄蜚、李天龙,这三人互不从属,又是地上,又是水里,若没有人弹压,想让他们通力合作,恐怕是有些困难啊。”

    “此次是我大明朝廷的名义正式对西方洋夷作战,大意不得,要打,就要打得漂亮,要让这些跨越万里之外来奴役我们的洋夷见识到我大明的厉害。”

    沈浪意会,连忙道:“陛下说得极是,微臣自荐,愿往福建。”

    “李天龙是微臣的老部下,不会有多大问题。”

    “出征辽东时,黄蜚所部水师也归微臣调遣,对微臣也是信服的。”

    “还有那郑芝龙,微臣与他也打过交道。”

    “这三人我熟,应该能够促使他们通力合作。”

    听到沈浪如此说,崇祯畅快的大笑道:“知我者,兴明也,朕即刻任命你为平夷大将军,全权负责调集福建、广东两省之力为我大明收复大员。”

    “至于期限,朕不给你限制,更不会催促逼迫,你自行拿捏。”

    “是,微臣领命。”

    崇祯又立即补充道:“兴明啊,朕知你作战悍勇,不惧危险,以致时常亲临前线。”

    “此次却是万万不可,海上凶险万分,切记不可以身犯险,坐阵福建指挥即可。”

    “谢陛下关心,微臣谨记于心。”

    崇祯又笑道:“此去福建路途遥远,让大军先行,你不用急着动身。”

    “还有,此去耗时日久,你把娖儿也带上吧,朕可不想宝贝女儿刚成亲不久就独守空房,她母后也会怪罪朕的。”

    沈浪稍微一想,也点了点头。

    随即,崇祯就派人去召见李天龙,并当面授命。

    至于身在山东的黄蜚,崇祯先亲自用无线电下达了命令,让他尽快准备,正式传令的圣旨则会派人送到山东。

    中午,崇祯留下沈浪夫妻二人在宫中用膳。

    当得知夫君又要出征时,朱媺娖虽然尽量掩饰,但神情中的失落还是无法瞒过崇祯的眼睛。

    随即,崇祯便笑道:“娖儿不必担心,父皇还给驸马下了另一道旨意,此次出行,一定要带上你。”

    朱媺娖神色一喜,连忙起身行礼道:“娖儿谢过父皇,请父皇放心,娖儿绝不会拖累夫君,更不会影响此次关乎我大明江山社稷的大事。”

    崇祯点点头道:“勇卫营将士多为北方人,此去南方作战,恐有诸多不适。”

    “正如兴明所说,士兵的思想工作要做好,情绪要适时排解。”

    “军中不是成立了艺队吗?此次也一同派遣过去,娖儿也精通音律,正好由娖儿来打理。”

    “而且娖儿身为公主,既可代表着朕,又可代表兴明,必然给能全军将士以莫大鼓舞,士气大振。”

    听到此话,朱媺娖顿时激动起来,看看父皇崇祯,又看看自己的夫君沈浪。

    两人都郑重的向她点了点头,给予了肯定。

    “娖儿一定努力,绝不会让父皇和夫君失望。”

    其实,在史料中看到大明的悲惨命运以及华夏的百年受辱,身为皇女的她,早就想为这个苦难的民族做些什么。

    即便不能如穆桂英和秦良玉这般巾帼英雄,也要尽自己的一份力,不能孤守家中什么也做不了,只能提心吊胆的等着出征的夫君平安归来。

    周皇后握住朱媺娖的手,语重心长的道:“我的娖儿已经长大了,知道为你的父皇和夫君分忧了,母后甚感欣慰。”

    “不过此去路途遥远,非常辛苦,娖儿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朱媺娖认真的点点头:“母后放心,娖儿不怕苦,不怕累,一定会照顾好自己的。”

    “娖儿也会时常想念母后,还有父皇的。”

    即将要分别,但这顿饭并没有悲伤,只有不舍。

    沈浪不是个喜欢拖拉的人,从宫中回来后,就开始准备。

    翌日,便率领千余人的亲卫队先行出发了。

    不过,朱媺娖不会骑马,所以夫妻二人乘坐的是蒸汽汽车。

    以防途中出现故障,朱慈烺将手中所剩不多的存货中调出了五辆,同时配备了五个最好的司机。

    这样,既可以全程给沈浪服务,同时又可以再次检验一下日月之光的性能。

    毕竟京师距离福建可是有着三四千里的路程,从北方到南方,需要经历各种环境,非常适合给蒸汽汽车进行更全面的检验。

    至于李天龙的大军,还需要待各种物资粮草准备就绪后,才能动身。

 第四百八十章 广撒网

    在沈浪出发后,福建和广东沿海并未见平静,荷兰人还是不时的对沿海各地发起袭击。

    这次荷兰人来势汹汹,整体实力比之料罗湾海战时强大不少。

    而且荷兰人也学聪明了,知道郑芝龙手下水师战船数量虽多,但体形都相对偏小。

    在沿海、近海作战还能发挥一定的数量和战术优势,但在深海和远海就势弱了。

    所以,在沿海一带,只要明军水师形成了一定规模,荷兰人便迅速撤退,不寻求正面交战。

    只有在遇到明军水师数量不足时,才会发起攻击,甚至是偷袭。

    他们不但袭击明军水师,对无辜平民也不会放过,逮住机会就会登陆,去劫掠村民,十足的强盗本色。

    不过,郑芝龙也不甘示弱,一方面派出大股战船巡查沿海,以寻机与敌交战。

    另一方面派出水师去袭击荷兰商船进行报复。

    同时,他又派人向荷兰侵略者进行了严正交涉,令其停止侵略,并赔偿大明各方面的损失。

    他之所以这般有底气,是因为他已经用无线电与沈浪亲自通话了,得知朝廷的强硬态度,大明最强大的蒸汽帆船舰队已经准备南下。

    另外,还有两万五千勇卫营不日即可出发。

    郑芝龙没有亲眼见过蒸汽帆船,但是四弟郑鸿逵见识过。

    据他所说,这种新型的帆船,在各方面的性能都不输于料罗湾海战中的任何一艘荷兰人战船。

    这次,会有十输这样的帆船前来支援,这绝对是一股极强的力量。

    与荷兰人打交道甚深的郑芝龙很清楚荷兰人的实力。

    正因为清楚,所以在料罗湾海战取得胜利之后,还是答应了荷兰人的贸易条件,给了荷兰人稳定供货的保证。

    不然的话,何不将荷兰人的势力从大员彻底清除出去,独占大员到倭国的贸易。

    说到底,还是实力不足,因为大明水师在远海根本无法奈何荷兰人,别说打,连追都追不上。

    所以才互相妥协,保持微妙的平衡。

    而这即将支援而来的十艘大型蒸汽帆船,显然具备了远海作战能力。

    虽然数量上比出现的荷兰战船少了两艘,但还有福建水师作为后盾,整体实力只强不弱。

    而且,还有两万五千勇卫营,若是在岸上,红毛鬼那点人恐怕要不了半天就会被撕成碎片。

    因为郑芝龙很清楚,荷兰人虽然人人都用上了火器,但是其火枪是比不上勇卫营的。

    荷兰人用的还是火绳枪,而勇卫营早已经用上了性能比火绳枪优越得多的线膛燧发枪。

    其实他不知,此次李天龙率领的勇卫营中,还有两千人升级配备了针发枪,这又比线膛燧发枪的性能增强了不少。

    面对郑芝龙提出的大明方面的条件,荷兰人也有着自己的诉求。

    他们的要求也很“简单”,将通航费用调整到三年之前的状态,同时保证不会再有荷兰商船受到袭击,将供货的价格降低两成。

    前两条是这次动武的最大诉求,最后一条则是他们以胜利者的姿态索要的补偿。

    因为他们觉得,大明水师在他们有针对性的攻击下,几乎没什么还手之力,只能被动挨打。

    虽然荷兰方面也会有一些经济损失,但与明国的各方面损失比起来,还是要小得多,最终吃亏的还是明国。

    所以,明国作些让步是应该的。

    若不提出一些要求,反而显得自己底气不足。

    当然,他们也不敢提出太过分的要求,因为他们也知道明国的内患已经基本被平定了。

    面对这样一个稳定的大帝国,荷兰自知以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实力,还不足以抗衡。

    真要彻底惹恼了明国,不说巴达维亚,至少福尔摩沙大员是有不小风险的,荷兰人在亚细亚洲的贸易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得不偿失。

    这是荷兰人一惯的作风,打得过,就直接殖民占领,打不过就通过各种手段以达到贸易的目的。

    反正就是为了获取利益,不惜一切手段。

    至于郑芝龙所说的赔偿明国各方面的损失,他们则是只字不提,因为他们内心认为此次冲突纯粹是明国人自己找的。

    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郑芝龙主动向荷兰人示弱,让荷兰人停止袭击,双方通过谈判来解决纷争。

    但是荷兰人认为没什么要谈的,只要明国答应这几个条件,袭击就会立即停止。

    如果不答应,那袭击就会一直持续下去,没有第三种可能。

    郑芝龙倒是无所谓,大不了先答应,稳住荷兰人,到时候翻脸不认,撕毁协议就成了。

    可现在不一样,这是代表着大明国,一旦承诺,若转头就不认,这会有损大明的信誉。

    所以,沈浪没让郑芝龙在国际上做出背信弃义的事情,至少目前的利害还不值得这么做,除非利害关系足够大。

    明国方面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