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合伙人-第4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浪分析了一下,便想通了其中原由,这无非是一种两边押宝的策略。

    首先,幕府不会因为水户松平家归顺大明,而去制裁御三家之一的水户德川家。

    毕竟水户德川家的身份地位姑且不说,其藩主德川赖房刚为幕府战死不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为这件事情制裁水户德川家也说不过去,还会削弱幕府自己的亲信势力。

    而归顺大明,以后一旦战事重启,幕府的统治崩溃,到时候说不定还能为主家求些情,救他们一命。

    松平赖重确实是这样想的,这种策略并不新鲜,在战国时代,以及关原合战时,都有一些家族两边下注,最终不说得到多大回报,但保命的可能性大了很多。

    几家亲藩大名都归顺了,最尴尬的就属山内氏了,山内忠义震惊不已,这太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

    原本他还想着跟这几家一起逃跑的,没想到他们都归顺明国了,太可恶了。

    其实,他心里也想向明军投降,但他是聪明人,他知道土佐藩的形势与其他藩领有很大不同,藩领内长宗我部氏旧臣的势力很大。

    相比于曾经为幕府建立不少功勋的山内氏,那沈浪肯定更喜欢与幕府有深仇大恨的长宗我部氏。

    所以,山内氏留下来,很可能会被长宗我部氏给取代,并被清算。

    想明白了这层原因,山内忠义只能忍痛拒绝明国使者的好意,坚持要离开伊予之二名岛。

    小小的山内氏,自然不被沈浪放在眼里,要走就走吧。

    山内忠义也很识相,只带了山内氏族人,以及少量亲信家臣和一些细软,然后请求明军能够送他们离开。

    他此举的目的就是让明军看看,自己带的人和物都绝对符合要求,可以接受检查。

    看他们这么识趣,北洋舰队也就懒得检查,直接送他们过了鸣门海峡。

    随着山内氏的离开,伊予之二名岛的交接工作在预定的日期内圆满完成,沈浪迅速派三千勇卫营进驻,以维护大明对该岛的统治。

    得到消息的德川家光只能叹息一声,偌大的一个岛,就撤回了几百人,太悲哀了。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幕府统治的急剧衰落,这可不是个好兆头。

 第七百五十五章 沈浪的底线

    随着伊予之二名岛被大明控制后,幕府承诺的四个通商口岸也随即开放。

    已经得到消息的大明商人早就在暗中准备,随着正式开放,便纷纷涌入。

    在短短的时间内,大明对倭国的贸易量便成几何倍数的增长,迅速冲击着倭国市场。

    一直努力推行锁国令的德川家光,真正的见识到了国门被打开后,明国商品疯狂倾销的威力。

    为了尽快的占领并控制倭国市场,沈浪提前就准备好了一些策略。

    首先成立商会,只有获得商会认证的商人才能拥有进入倭国贸易的资格。

    而这些商会成员,在进行商业活动的同时,也有义务配合明军的行动,毕竟控制对手的市场也是一个重大的战略。

    对于沈浪这个后世人来说,快速而有效的抢占市场的手段他再熟悉不过了。

    先二话不说,把价格打下来,卖出一个对手根本卖不出的价格,打价格战,一步步通过低价倾销将对手活活耗死。

    然后,将濒临破产的对手收购,或者逼其破产倒闭,以达到直接垄断的目的。

    这个时候没有所谓的反垄断法,而且倭国还给了大明最惠国待遇,就算是打价格战,大明商人一般也不会亏本,顶多只是赚得少。

    因为如今大明的商业氛围已经非常正规化了,商品的生产也产业化了,流水线模式也慢慢成熟,成本相对低廉,这是倭国商人根本没办法比的。

    所以,来自大明的盐、粮、茶、瓷器、铁器、布匹等等必不可少的商品,迅速的攻城掠地,让倭国商人毫无招架之力。

    于是,就慢慢的出现了一个新名词,明货。

    比如明盐,明米,明茶、明铁、明布等等。

    当然,抢占市场的行动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更多的投入。

    毕竟倭国也只开放了四个通商口岸,而且这个时代没有网络,交通运输也比较落后,想要通过这四个窗口侵占其整个市场,肯定要有一定的耐心。

    其实,想要兵不血刃的控制倭国,沈浪还有一个很好的办法,而且只需要一招:卖种子。

    在沈浪刚来到大明时,当时的大明除了内忧外患,最大的难题就是饥荒和瘟疫。

    饥荒会导致大量流民的产生,从而让流寇的数量急剧增加,流寇和饥荒又会导致大量的死亡,既而引发瘟疫。

    瘟疫又会进一步加剧民不聊生,军队的战斗力下滑,也就更难处理内忧外患的问题。

    这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所以最根本的问题,就是饥荒。

    只要没有饥荒,普通百姓都能吃饱饭,自然就不会有人去造反了。

    没有内患,朝廷也能够收上税,就会有更多的精力去对付建虏。

    沈浪曾经在论坛和贴吧上与广大网友深入探讨过这个问题,很多人一想到穿越到明末,还有传送门进行双向传送,首先就想到要把杂交水稻、杂交小麦、土豆、玉米等改良种子带过去。

    只要大幅提高粮食产量,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饥荒的问题。

    这个道理咋一听,很有道理,沈浪差一点就在大明这么干了。

    但他又注意到了另一个人的帖子,这帖子中谈到,后世这些改良的种子,固然可以大大的提高亩产量。

    但是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些改良的种子,后代是没有生育能力的,也就是说,产出的粮食不能再做为种子,不然第二年的产量会严重下降,甚至是绝收。

    要保持高产量,必须每年都买新种子。

    关键这里是大明,大明无法生产这些种子,所以每年都要从现代社会购买大量的新种子。

    然后,还要从京师向全国分发,中间要经过各个环节才能到百姓的手上。

    如果中间有哪个环节出现问题,或者一些不法商人炒作粮种,导致百姓不能及时得到种子,大明的粮食产量将很难得到保证。

    只要出一次事情,那就是极其严重的大事。

    所以沈浪在考量之后,便将这件事情给延后了下来。

    而随着大明在他的带领下,经过几年的努力,强势平定了内忧外患,国内相对稳定之后,推广杂交种子的事情就更不用那么急切了。

    毕竟大明还是农耕社会,没有机械化可言,如果粮食的产量大幅度提高,百姓的精力便会更多的放在农业上,一些资本也会更加专注于农业。

    这就会将大量劳动力牵扯进农业中,这也将直接影响大明正在开启的工业进程和资本主义发展,有些得不偿失。

    再说句晦气的话,万一哪天杂交种子已经在全国推广,并得到大规模的种植,而他沈浪突然暴毙,没办法再提供新的种子。

    那对整个大明来说,绝对是灾难性的,旦夕之间亡国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所以,沈浪最终打消了推行杂交种子的念头,还不如多花一些心思一步步的推行现代化的种植方式。

    比如发展现代肥料、农药、灌溉方式、大棚种植技术等等,这反而更加切合实际,也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进程。

    既然这种方法的风险那么大,在大明不适用,可如果用来对付敌国,那真的是一条心黑手辣,黑虎掏心的毒计啊。

    哪怕是现代社会,一些大国也在利用种子的手段去控制其他国家,不但有植物种子,还有动物种。

    何况是这个时代,运作起来只会更加简单,这根本就是降维打击,杀人不用刀,一灭就是一国。

    而且,倭国相比大明,种植面积要小得多,操作的难度也会大为降低。

    如今倭国的大多数百姓,想吃一餐白米饭都是奢侈,如果有大幅提高产量的种子,还不一个个抢着种。

    但是这个念头,只在沈浪的脑海中转了一圈,就被他放弃了。

    因为他极为尊敬的那位老人,他的梦想就是将杂交技术推广到全世界,造福全世界的人民,让世界上不再有饥饿。

    如果自己将这个伟大的成果当成一种手段去对付别人,通过饥饿的方式制造敌国内乱,以致大量普通百姓饥寒交迫而亡,这无疑与那位老人的初衷是完全背离的。

    所以沈浪哪怕再痛恨倭寇,也不想逾越这条底线。

    他现在不会用这种歹毒的方法去对付倭国,以后也应该不会用来去对付其他种族。

    无形中,倭国逃过了这一场恐怖的灾难。

 第七百五十六章 崇祯二十一式重机枪

    崇祯二十一年八月十日,对大明的来说,确切的说,应该是对大明的武器发展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

    因为在这一天,大明的第一款机枪终于闻世了,命名为崇祯二十一式重机枪。

    这款枪,并没有照搬后世的任何一款机枪,而是将后世几款机枪被证明有效的技术特点,尽可能的综合到了一起,成为了一款独一无二的机枪。

    其中借鉴得最多的两款机枪,分别是马克沁重机枪和哈奇开斯重机枪。

    之所以是这两款机枪,是因为这两款差不多同时代诞生的机枪,分别代表着单管机枪发展方向的两个先驱。

    相对来说,马克沁机枪更为人们所熟知,在一战中的索姆河战役,因一天杀伤英法联军近六万人而闻名世界。

    相比于马克沁机枪,哈奇开斯机枪就没有那么耳熟能详了,但这并不表明其性能比马克沁机枪差多少。

    小鬼子就对这款机枪情有独钟,仿制出了九二式重机枪,成为其发动侵略的主要重机枪。

    哈奇开斯机枪诞生得比马克沁机枪晚一些,马克沁机枪最典型的特点,便是水冷式结构,随身带着个大水箱。

    当时的人们,已经比较有专利意识,马克沁机枪的发明人马克沁将其所发明机枪的技术全部申请了专利。

    所以,其他武器专家想要研发新的机枪,为了避免引起专利纠纷,就只能尽量的绕开这些技术。

    而如今的大明就完全不用考虑这些问题,所以能够尽可能的去兼顾几款枪的优点,将一些优秀的技术进行综合利用。

    哈奇开斯重机枪就是在这种情景下诞生的,它成功的绕开了马克沁最显著的水冷特点,发明了气冷技术,成为世界上第一款气冷机枪。

    而历史也做出了选择,气冷技术最终还淘汰了水冷,成为沈浪那个时代所有机枪的选择。

    不过,水冷式机枪被彻底淘汰,那还是在二战之后,在这之前,水冷式机枪因为其一些方面的优点而被广泛使用。

    水冷的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水来给高温枪管进行降温,所以作战时,要给机枪准备大量的水,如果是在缺少水源的地方作战,那就很麻烦了。

    气冷的特点则是通过增大散热面积来达到给枪管降温的目的,其手段就是在枪管上增加一些散热片。

    比如九二式重机枪的枪身和枪管那种密集的金属格栅就是散热片,这种结构比水冷要简单得多。

    不过事实证明,很长一段时间内,气冷的制冷效果是不如水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