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合伙人-第5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月时收到了四千银元的收益。”

    “我觉得此事可行,于是又追加了八万银元,前不久便收到了四万银元的收益。”

    “我准备再追加,但是潘老板说他又有一个新的入股方案,会有几种选择,建议我今晚来参加宴会,听完他的讲述之后再做决定,我现在都已经有些等不及了。”

    杜老板在圈中也小有名气,所以他说的话,还是有不少人相信的,也正如此,一些人迅速的打消了疑虑,顿时心动不已。

    因为杜老板先后两次投资的收益都拿到手了,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坐着不动就净赚四万四千银元,实在太诱人了。

    随即,郑老板也站起身说明了一下自己的情况,和杜老板说的差不多,只是他的投资没有杜老板的大,所以收益比杜老板小,因此还颇有后悔之感。

    最后,有些老态龙钟的牛老板慢悠悠的站了起来。

    “牛老板……”

    “牛老先生……”

    周围不少人自觉的站起来打招呼,并不停的回礼,因为这牛老板不但资历老,而且牛家的家业也是非常雄厚,在扬州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商业圈子也如同官场一般,虽然没有严格的等级划分,但无形之中却体现得淋漓尽致。

    牛老板捋了一下花白的胡须,振声道:“老夫和杜老板、郑老板一样,起初也是有些狐疑之心,所以不敢投太多,拿出了一万银元试试。”

    “当时想着,输了就当买个教训,没想到,还真让老夫小赚了一笔。”

    “于是第二次,老夫便投了十万银元,前不久收到了五万分红。”

    “老夫也准备追加投资,但潘老板也是对老夫卖起了关子,让老夫来参加今晚的宴会之后,再做决定。”

    牛老板的话就更有分量了,因为德高望重,可信度也就更高。

    至此,几乎没人再抱什么怀疑了,一些人还迫不及待的让潘友利赶快透露新的方案是怎样的。

    所以,所有目光又迅速的聚焦到了潘友利身上。

    潘友利的脸上依然挂着职业的笑容,他也不再耽搁,直接道:“看来在座的诸位老板对在下的新方案很有兴趣,我也就不卖关子了,现在就直接说出来。”

    “之前,远洋贸易公司与牛老板他们鉴定的收益合同,都是以半年为期,因为不出意外,船队从出发到回来,半年时间就足够了。”

    “但是,通过这一年来两次的探索,我发现亚美利加洲的市场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大,赚钱的门路也更多。”

    “所以,经过精心的准备和思索之后,我便重新整理出了新的方案,其中包括三种投资选择。”

    所有人都没有说话,也没人吃东西,都聚精会神的听着,生怕错过了什么,全场只有潘友利的声音。

    “大家都知道,做买卖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去经营。”

    “我们的船队将咱们大明的好货运到亚美利加洲之后,就有几种选择,最简单的选择是直接与那里做买卖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大豪商交易,将东西一次性卖给他们。”

    “这样的好处是不需要耽搁什么时间,也不需要我们花费多少精力,但弊端是利润会相应降低不少,我们这两次出航就是用的这种方法。”

    “毕竟刚做亚美利加洲的买卖,先以谨慎为主。”

    “如今,我们对当地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便有了另一种选择:我们自己在当地开设商铺,然后再将这些好货卖给当地的大小商人甚至百姓。”

    “少了精明的欧罗巴人从中间赚走一笔,我们的利润就大得多了,弊端就是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如果赶着想要收到自己收益的老板,那肯定就会选择第一种,这种方式我设定的收益时间为半年,收益是五成,就是之前牛老板他们投资的方式,在此就不再多言了。”

    “如果不赶着想要收到自己收益的老板,则可以选择第二种,这种方式我设定的收益时间为九个月,收益则是一倍。”

    听到这里,不少人心头一亮,立即开始盘算起来,牛老板和杜老板等之前有过投资的人,更是心痒难耐,因为第二种选择的收益更高。

    但是,潘友利之前可是说过有三种投资选择,那第三种是如何呢?

    潘友利迅速揭晓:“除了以上两种方式,在下这里还有第三种选择。”

    “因为我们船队大老远跑到亚美利加洲,也可以尽可能的采购一些咱们大明急需的好货,如各种香料、珍贵毛皮、珍珠、玛瑙、金、银、铜等等。”

    “这些好货运回来之后,根本不愁销路,如果我们再将它们转手卖掉,又会赚上丰润。但这样一来,所花的时间会再延长一些,我设定的收益时间为一年。”

    “选择这种方式的老板,可以获得的收益,则是一倍半。”

    “也就是说,只要一年的时间,你们投入一百银元,就可以连本带利的得到两百五十银元,一万银元,连本带利就可以得到两万五千银元。”

    潘友利这个新方案一拿出来,就瞬间炸锅了。

    大明合伙人

 第八百一十六章 这里面的水很深你把握不住(中)

    五成的利润已经非常可观了,没想到竟然还有一倍,甚至一倍半利润的选择,这怎能不让人疯狂?

    就像经济评论家邓宁格在其著作《工会与罢工》中所说的那样:资本惧怕没有利润或利润过于微小的情况,一但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大起来。

    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的利润,就会活泼起来;有50的利润,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的利润,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的利润,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

    现在,潘友利就提供了50、100和150这三种选择,足够让一些人敢于冒险,甚至去践踏法律了。

    但正常人都清楚,风险越大,收益越大,反之亦然。

    为了让在座的人能够打消心中最后的一点顾虑,潘友利继续道:“可能在座的老板很想问,为何在下能给出这般高的收益?”

    “很简单,去亚美利加洲做买卖,其中的利润,真的很大。”

    “那些欧罗巴商人,一年中一般只有两三次出海的机会,他们的帆船在海上遭遇风浪时危险更大。”

    “可即便如此,他们依然冒着巨大的危险前往世界各地,就因为每出海一次,他们就能够获得极其丰厚的利润。”

    “而如今我们的情况比他们要好得多,因为我们远洋贸易公司所用的商船都是蒸汽帆船,各方面条件都更好,不用刻意等到每年的季风时节,只要货物装满,随时都可以出海。”

    “这样一来,我们出海的次数就会更多,赚钱的机会自然就会越多,利润也会更可观。”

    似乎想到了听了这些话的人会有什么反应,不待其他人提出疑问,潘友利便接着道:“那肯定就有老板不禁要问了,既然利润如此之大,那为何我不自己去做?”

    “这是人之常情,如果换作是我,我肯定也会有这种想法。”

    “可是你们有所不知,去亚美利加洲做买卖,和去倭国、去南洋有很大不同。从广东去南洋,顶多一个月左右就能跑一个来回,去倭国的时间则更短。”

    “但是亚美利加洲与咱们大明相距两万里,一来一回的时间就要半年左右,期间难免会遇到风浪、触礁等未知风险。”

    “除了这些,还有无处不在的海盗。”

    “海盗对于如今的诸位来说,已经很少遇到了,那是因为咱们大明的兵锋已经完全震慑住了南洋和倭国周围的海域,根本没有大型海盗生存的空间。一般的小毛贼,咱们自己就能对付了。”

    “可到亚美利加洲这无边的海域则不同,有无数大小不一的欧罗巴海盗船,没有足够的实力,那就是他们口中的食物。”

    “对一般海商而言,他们往往只有一两艘船,很少能达到五艘,一旦遭遇这些风险,那就是血本无归。”

    “我们远洋贸易公司就不一样,咱们现在就有十七艘大型商船,每艘船上光是佣兵就至少有五十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退役后的明军,配备有火枪、火炮。”

    “别说是海盗,就算是在亚美利加洲的那些欧罗巴人面前,我们也有足够的底气。”

    “若是遭遇风浪、或者触礁,哪怕是受损沉没几艘船,我们也能承受得住,因为其他商船的货物完全能弥补这些损失。”

    “这也是红毛鬼的荷属东印度公司能快速成长的主要原因,他们在扩张的过程中,也遇到过各种挑战,也经常蒙受各种损失,但是他们得到的回报却远远大于损失,所以他们完全可以毫不在乎。”

    “如今的远洋贸易公司与红毛鬼荷属东印度公司最巅峰时,还是相差很大,这也是在下想要不断扩大远洋贸易公司的用意所在。”

    “只有我们足够强大,我们对抗各种风险的能力就会越强,甚至朝廷也会越发重视我们。”

    “哪怕有一天我们因为利益而与某一国交战,朝廷也会派出舰队去保护我们。”

    “因为我们直接代表着大明朝廷的利益和颜面,我们赚得越多,向朝廷交的税也就会越多,所以朝廷肯定不会坐视我们被他人消灭。”

    这些话说得句句在理,不少人不由的暗自点头,看来这种生意不是人人都能做的,不但要有足够强大的实力,还要有极强的魄力。

    可有人还是忍不住问道:“潘老板,方不方便透露去一趟亚美利加洲,究竟能获得几倍的利润?”

    这可是商业机密,在座的大多数本能的认为潘友利肯定会搪塞过去。

    可是没想到,潘友利没有丝毫扭捏的道:“哈哈,在下也不欺瞒各位,别的不说,光是咱们大明的茶叶、生丝和瓷器,都至少能获得三倍以上的利润,甚至更多。”

    “这也是那些欧罗巴人不远万里跑到咱们大明来采买这些东西的根本原因。”

    “可能有的老板会想,有这么高的利润,远洋贸易公司最高才出一倍半,是不是太奸猾?”

    “若是有人这般想,那就太冤枉在下了。”

    “毕竟除了利润,远洋贸易公司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要承担很多的责任和风险。”

    “万一有船只受损和沉没,都需要远洋贸易公司承担,若是有人员伤亡,公司也要尽力抚恤。”

    “而认购股份的诸位老板,却无须去考虑这些,更不用操心货物的买卖,只需要等时间到了,就可以拿到自己的那份收益。”

    “这种好事,以前没有出现过,以后也很难遇到。”

    “因为现在是公司快速发展时期,才会给出如此高的收益,若是等公司的实力足够强大时,那公司肯定会缩减外来资金的收益,甚至是直接拒绝外来资金的投入。”

    “毕竟没人会把到手的钱分给别人,荷属东印度公司就是如此,在他们足够强大时,一般人根本买不到他们的股份。”

    潘友利的话说得很直白,句句真心,也很在理,正因如此,所有人对他这个项目已经深信不疑了。

    但是唯独有一人却是根本不信,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沈浪。

    他推翻潘友利这些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