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合伙人-第5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今,荷兰人在想到‘郁金香事件’时,还是无法忘却其中的伤痛。”

    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但是在场的富商们,也都在商业上摸爬滚打多年,完全可以想象悲剧发生时的惨烈。

    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又有几人能经受住这般沉重的打击呢?

    沈浪一侧身,猛的一指潘友利的身影,振声道:“潘友利的骗局虽然与‘郁金香事件’有些不同,但是,如果任由其发展,到时候会有多少人上当受骗?”

    “在他的骗局最终暴露的时候,又会有多少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我大明的商业发展之路,甚至会比荷兰人遭受更大的重创。”

    在座的所有人都知道,沈大人绝不是在危言耸听。

    可见,一个不法商人的恶劣行径,究竟会造成多大的破坏,这绝对不下于一场大型战争了,难怪朝廷会如此重视。

 第八百三十二章 鸡飞狗跳、壮士断腕

    虽然大明的律法借鉴了不少后世的一些制度,但是,也保留了很多自己的一些特色,特别是一些酷刑。

    为了以儆效尤,震慑后来者,最终,潘友利被判处了极刑:凌迟。

    除此之外,抄家,夷三族。

    所以,这段时间以《明报》为首的各大报纸都在头版头条持续的报道“潘氏骗局”的整个过程,这种骗局的模式也为大明人所熟知。

    还有沈浪特意讲到的“郁金香事件”,也被详细的报道了出来,用以警示所有人小心商业上的诸多骗局。

    “好一个空手套白狼。”

    “这潘友利真是人面兽心,亏老子当初如此信任他,没想到他是想让老子倾家荡产啊。”

    “听说呀,在南方被他骗的人成千上万,不过还好,幸亏沈大人发现及时。不然的话,咱们北方也要遭殃,那些已经上当受骗的也会投入更多的钱,到时候损失就更可怕了。”

    “再过几日,这潘友利就要公开被处以极刑了,杀得好,不过应该灭他九族,斩草除根……”

    在人们的议论中,几乎都是一边倒的对潘友利进行痛斥,其中包括很多没有上当受骗的吃瓜群众,因为这颗毒瘤是沈大人亲手抓出来的。

    沈浪如今在大明已经形成了一种现象,仿佛后世的超级英雄一般,他打击和消灭的对象肯定都是邪恶的。

    再说这潘友利也确实骗了那么多人,虽然大多是有钱的资本家,但骗人终究是不对的,扰乱商业秩序也是不对的。

    沈大人不是说了吗?那红毛鬼所在的荷兰发生的“郁金香事件”,给整个国家造成了莫大的灾难。

    若是这种事情发生在大明,恐怕不少人要为此失业,甚至倾家荡产,所有人都难以幸免。

    而这件事情的发生,甚至还直接冲击到了京师的两个豪门,其中一个正是养出了“京师四少”之一王思诚的王家。

    大时雍坊王家主宅,家主王弘济一脚踹开二儿子王思诚的房门,怒气冲冲的迈进去,然后不由分说的将手中几份报纸劈头盖脸的砸过去。

    “逆子,让你无法无天,你看看,你看看,那潘友利再过几天就要被凌迟处死了,抄家,夷三族。”

    “现在整个京师,甚至整个大明都在等着看咱们王家的笑话呢?幸亏沈大人和公主殿下没受到损伤,否则,就算把王家夷九族也难消大明百姓之恨。”

    面对父亲的责骂,王思诚只是一脸呆滞的坐在那里。

    自从上次火车上的事情发生之后,下了火车他就立即想办法回到了京师,然后躲在家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惶惶不可终日。

    当然,他也会关注外面的各种消息,直到“潘氏骗局”被沈浪揭露出来的消息铺天盖地的报道出来。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潘友利要被处以凌迟、抄家和夷三族的可怕惩罚。

    而这潘友利甚至都没有得罪过沈大人,只是被沈大人撞见了行骗,然后就有了如此的下场。

    可是,我王思诚在火车上不但强买公主殿下的香水,甚至还刻意为难沈大人,更要命的是,接着便发生了刺客对沈大人的刺杀。

    虽然没有证据证明刺杀与王思诚或者王家有关,但好事者肯定会往这方面想,王家的一些竞争对手,恐怕还会努力的让此事与王家牵连起来,从而让王家万劫不复。

    这种事情王思诚自己都能够想到,也是王弘济如此愤怒的主要原因。

    正在这时,气喘吁吁的柳氏终于赶到了,她知道老爷肯定是来找自己儿子麻烦的,但脚步太慢,现在才赶来。

    扶着门框喘了几口气,柳氏连忙冲进来,坐到疼爱的儿子对面,看着日渐消瘦的爱子,心疼不已。

    她转头看向怒气未消的王弘济,悲泣道:“老爷啊,事情已然发生,再怪诚儿也无济于事,还是尽快想想办法呀。”

    “诚儿可是你的亲生骨肉,若是沈大人,甚至是陛下怪罪下来,诚儿该怎么办呀。”

    “诚儿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妾身怎么活呀。”

    听到这些话,一直有些惧内的王弘济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打了激血一般的喝斥道:“都是你,都是你惯的,否则哪会有今天的事情发生,王家迟早亡于你们母子之手。”

    柳氏先是一愣,随即愤怒的一站而起,三步并着两步冲到王弘济身前,张嘴就破口大骂道:“王弘济,你个老不死的,没有我娘家,能有你王家的今天?”

    “现在你翅膀硬了,就对我们娘儿俩说三道四了,嫌弃我们了。”

    “沈大人还在报纸上借潘友利之事告诫你们这些商人,无信而不立。”

    “当初你可是在我爹和兄长面前答应过的,以后一定会对我好,凡事也都会听我的,你如今这是在背信弃义。”

    “对你这种背信弃义之人,应该也抓去和那潘友利一起凌迟处死。”

    王弘济抬起的手颤抖不已,差点儿一口气没提上来,他双眼圆瞪,最终嚎叫一声:“你这歹毒妇人,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

    一边发呆的王思诚,不知是受了什么刺激,突然一站而起的咆哮道:“孩儿这就到铁道上去,被火车撞死,以死谢罪,绝不连累王家。”

    柳氏听到,哪还顾得了王弘济,哀嚎一声:“诚儿呀,使不得呀……”

    王弘济悲呼:“造孽啊……”

    在王家一片鸡飞狗跳时,南熏坊的申家也是阴云密布。

    因为天津的蓬莱居酒楼是申家的产业,而潘友利的“潘氏骗局”就是在蓬莱居实施的,这已经被全国知晓了。

    不管怎么说,蓬莱居为潘友利这样的大骗子提供行骗的场地,肯定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而且,还让沈大人在宴会上受到了一些折辱,最后还不小心泄露了沈大人和公主殿下的身份,逼得沈大人和公主殿下不得不提前退房离开。

    总之,蓬莱居在这些事情上都难辞其咎。

    本来,这些事情对申家来说,不是危机,反而是莫大的机遇。

    沈大人在火车上乔装身份时,用的还是申家的身份,这是看得起申家啊。

    在抵达天津后,又入住蓬莱居酒楼,而且大堂经理和总经理都知道了沈大人的身份,这更是申家的机会呀。

    可是在宴会上,沈大人直接站出来对潘友利的骗局提出质疑时,大堂经理竟然无动于衷,总经理甚至都不在酒楼,从而将到手的机会白白浪费掉,还造成了后面一系列的危机。

    这是失策,巨大的失策。

    不过,事情已然发生,再后悔也无济于事。

    申家家主申万林的反应也是非常迅速,在“潘氏骗局”被公开后,他立即在几大报纸的重要版面刊登出拍卖蓬莱居的消息,并宣布,拍卖所得的全款全部交由朝廷处置。

    撤除申家二公子,原蓬莱居酒楼总经理的一切职务,三年内不准参与申家的任务事务,申家也会接受官府的调查,一律承担所有罪责。

    申家的壮士断腕,非常果决,虽然不至于一下就扭转不利局面,但也为他们赢得了不小的好感。

    毕竟那么多人都上了潘友利的当,蓬莱居也肯定不知道潘友利是大骗子。

    可是事情发生之后,蓬莱居没有推卸责任,更是直接以自我毁灭的代价来主动承担,非常的有担当。

 第八百三十三章 集装箱的应用

    在“潘氏骗局”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沈浪却是低调了起来,连续七天呆在巡抚衙门中足不出户。

    直到潘友利的凌迟之刑被执行,事情的热度慢慢降低了之后,才和朱媺娖乔装一番,又出去微服私访了。

    沈浪让李东华先派人去租了三辆蒸汽汽车,然后一行十多人乘着三辆车便直奔天津港而去,这也是沈浪此行想要观察了解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因为港口对于一座沿海城市来说,极其重要。

    往往一个优良的港口,不只是带动港口所在城市的经济和工业,而是直接会在周围形成一个经济圈,很多产业都会围绕着港口的发展而迅速成长起来。

    如今大明的商贸正处于快速成长期,所以港口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距离港口越来越近,沈浪明显的感觉车流要密集了不少,除了少部分像自己一行这样的蒸汽轿车,更多的便是蒸汽货车了。

    “咦?集装箱?”突然,一辆蒸汽货车迅速引起了沈浪的注意,因为它的后面拉着的,竟然是一个看起来很标准样式的集装箱。

    朱媺娖迅速被沈浪的声音吸引了过去,也立即发现了沈浪关注的那辆蒸汽货车。

    去年两人在宁波港的时候,沈浪就和朱媺娖详细的讲到过集装箱的概念,所以朱媺娖对集装箱并不陌生。

    朱媺娖轻笑道:“相公,看来科学院已经将集装箱发明了出来,并投入使用了,皇兄的动作真是太迅速的。”

    朱媺娖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沈浪去年从宁波回到京师后,也立即将集装箱的概念灌输给了朱慈烺。

    没想到,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集装箱不但被捣鼓了出来,甚至还得到了使用。

    朱慈烺的动作之所以如此之快,是因为他知道,一些小打小闹的事情,沈浪一般都懒得管,而一旦郑重其事的提醒某件事情,那肯定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他不敢耽搁,立即放下手头上的一些事务,将集装箱的项目迅速立项。

    有沈浪提供的各方面资料,集装箱这种技术难度不是太高的产物,便在短短半年内被发明了出来,并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定下了集装箱的几种标准尺寸。

    虽然在这长长的车流中,暂时只看到这一辆拉着集装箱的蒸汽货车,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在人们发现集装箱的种种优点之后,肯定会慢慢的普及开来。

    在接下来的路途中,沈浪又发现了几辆拉着集装箱的蒸汽货车。

    随着越发靠近天津港,蒸汽汽车的轰鸣声、汽笛声、人声鼎沸的吵杂声,各种喧嚣不绝于耳。

    在交管员的引导下,沈浪这个小车队缓缓的驶入蒸汽汽车的等候区停下来。

    留了几人在车上,沈浪一行八人拿着入港凭证走进了繁忙的天津港港区内。

    顿时,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货物聚散区,无数工人像蚂蚁搬家一般在偌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