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戟平三-第4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呐稹!
  曹操笑着解释着,他不怕落人把柄,因为董卓现在的行事可以说是人神共愤,谁帮董卓说话就会被天下人唾骂,而谁攻击董卓,于董卓为敌,则会被天下赞颂。
  “主公深谋远虑,属下佩服!”
  乐进和李典抱拳向曹操行礼,对于曹操的计划是佩服不以。
  “兄长智谋高远!”
  曹家和夏侯家众人也对曹操行礼道。
  “不知兄长准备何时发这矫诏?”
  夏侯惇开口问道,既然准备召集天下诸侯共讨董卓,那他们就要开始准备了。
  “现在还不是时候,咱们粮草虽然齐备,兵马不多,军械不足,这时候发出矫诏很容易被人吞并。”
  曹操摇了摇头,矫诏发出之前他还需要好好准备一番。
  “继续招募兵马,训练士卒,打造军械!”
  最后曹操对着众人下令,这是他们现在要做的,他也在等,等着董卓继续作恶,等着恶行传遍天下,那时候才是最好的发矫诏时机。
  董卓在洛阳作乱,除了控制洛阳之外,也控制着洛阳外的八道险关,整个河南尹管辖之地尽在董卓的控制下。
  董卓连杀无辜,劫掠无度,让很多人都畏惧不已,洛阳弃官而逃者众多,荀彧就是其中之一。
  回到颍川之后,荀彧劝说乡里:颍川是四战之地,如果天下有变,那就会经常受到侵略,应该早离去,不能久留。
  荀彧希望大家北上避难,但从者很少,只能带着全家北上,逃往冀州。
  才刚刚刚渡过大河,进入冀州地界,荀彧便见到了大队人马立于官道之上。
  大军旌旗招展,有冀州军的也有各路将领的,而荀彧一眼就看到了旗帜最中间那一面袁字旗帜。
  “看来是袁本初在此。”
  荀彧只是看了一眼就猜到了来人。
  “不需惊慌,前方是袁本初的大军。”
  荀彧安抚着身后的族人,荀家是颍川大族,袁氏是汝南名门,颍川和汝南相邻,荀家和袁家也是关系密切,自己侄子荀攸就和袁绍是至交好友。
  想起侄子荀攸,荀彧又是一阵叹息,当初在洛阳劝说荀攸一同逃走,结果荀攸不肯,留在洛阳和叔父荀爽谋划诛灭董卓结果事情败露,叔父忧愤去世,荀攸被押入洛阳大牢。
  说起这侄子,其实年纪要比荀彧大五岁,但是荀家分支众多,荀彧虽然年轻,但辈分却一点也不低。
  “可是颍川荀若?”
  袁绍骑着马到了荀家车队之前,下马抱拳询问道,他和荀攸交好,但和荀彧这个年轻人却不太熟悉,荀彧是这两年才举孝廉入洛阳为官的,担任守宫令,这只是一个小官,这两年袁绍忙于军中之事,并没有来得及去结交,反倒是和荀攸更加熟悉。
  袁绍并不是在这里专门迎接荀家到来的,这里是冀州南方最大的官道,南方来人的必经之路,进来董卓在洛阳作恶,洛阳附近州郡的大家族不少都逃往北方避难,他是专门在这里笼络结交人才的。
  “荀彧拜见袁太守!”
  荀彧下马对袁绍下拜道。
  “荀若才名袁某早有耳闻,只是无缘相见,令侄荀攸与我交好,多有提及。”
  袁绍大喜,连连称赞道。
  “袁太守客气,如今董卓祸乱朝纲,荀彧只恨自己无力灭贼,只能带着族人往北避难,哪里敢说什么才名。”
  荀彧苦笑着摇头,像他这样弃官而逃,哪里还敢让袁绍称赞。
  “若言重了,董卓势大,与其白白牺牲,不如留着有用之躯,将来杀入洛阳,依旧能匡扶汉室。”
  袁绍笑着说着,畏惧董卓的不止荀彧一人,他又何尝不是,在洛阳董卓势大,他们无能为力,但出了洛阳就是另一番光景了。
  “若,既然来了北方可有去处,袁某不才,在这冀州也算有些薄面,不若就在冀州安顿下来,若大才,袁某必定奉为上宾。”
  袁绍对荀彧发出了邀请,对于这些有名望有才学的人士,袁绍从来都是不惜代价拉拢的,天下不光是皇帝的天下,也是这些有识之士的天下,袁家这些年也就是在拉拢这些人,有了这些他才能快速在冀州站稳,发展势力。
  “袁太守相邀,荀彧定将竭尽全力!”
  荀彧再次对袁绍一拜,如今北方以袁绍最有实力,归附于袁绍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哈哈,有荀若相助真乃袁某一大幸事!”
  袁绍大喜,得到了颍川荀氏的支持,他的声望必定会更加一层。
  远处大军中,冀州牧韩馥脸色阴沉,他身为冀州牧却处处受制于袁绍,而袁绍不过是个渤海太守而已。
  韩馥不是没想过和袁绍摊牌,他不愿意在这么下去,他是冀州牧,他才应该是冀州真正的掌权者。
  但韩馥很无奈,冀州几个郡里他只控制巨鹿郡和赵国,其余郡国太守都是站在袁绍那一边的,他这个冀州牧很多时候形同虚设。
  “本官乏了。”
  韩馥看着远处聊得不亦乐乎的袁绍,扔下这么一句话就离开,他心里很烦。
  南方来的车队很多,司隶、豫州、兖州源源不断的有大家族往北迁徙。
  袁绍都是一一热情接待,他接纳越多名门望族,他的名望就能越大,将来若是想干什么也会有越多的人支持。


第九百二十八章 各方(二)
  又是一天过去,袁绍接待了两个有些名望的家族之后心满意足的回到城中。
  这种在路上守着就有人才送上门来的事他还是第一次遇到,以前结交人才家族那都是相当麻烦的。
  “本初!”
  袁绍正准备进府,突然听到一个好久没听到的熟悉声音。
  “可是子远!”
  袁绍寻声望去,这声音他在熟悉不过了,那就是以前在洛阳帮他出谋划策的许攸,根据他知道的情况,许攸因为参与了前冀州刺史王芬的谋逆案而被通缉,自那之后他再也没有许攸的消息。本以为许攸逃回了南阳老家,没想到能在这见到。
  “几年不见,本初风采依旧啊。”
  许攸从墙边的阴暗处走了出来,对着袁绍抱拳说道。
  “子远,这几年你去哪了?我派人寻遍中原也没你半点消息。”
  袁绍见到许攸,大喜过往,连忙问道。
  “还能去哪里,我一个被通缉之人只能隐姓埋名,四处躲藏,这些年我一直在并州上党郡。”
  许攸苦笑着说着,当初和王芬等人谋划废立之事,结果被皇帝发觉,功败垂成,王芬自杀,周旌等人被灭族,他早留有后手,提前躲了起来,但有皇帝下的海捕书,躲藏又谈何容易,最后他发现躲到并州就安全了,并州是吕布控制着,朝廷的书在那边毫无作用,就这样一直在上党躲藏。
  “子远,不必如此啊,那吕布也不是善类。子远放心就在冀州住下,有我袁绍在,谁也不能拿你!”
  袁绍拍着胸脯保证道,如今刘宏已死,董卓祸乱洛阳,还有谁会在意许攸那些过错,这冀州如今就是他说了算。
  “在下也正是来投本初的!”
  许攸笑着对袁绍行了一礼,他这次来找袁绍就是专程投奔的,袁家影响力很大,只要袁绍愿意,北方几个州都将是袁家的。
  “有子远相助,大事可成!”
  袁绍一脸喜悦的说道,眼睛却看向许攸,他话里还有其他意思,他希望许攸能明白。
  “主公雄才大略,大事自然可成!”
  许攸和袁绍熟悉,自然听出了袁绍话语里的其他意思。
  “好,子远远道而来,走,先进府饮上一杯,算是帮子远接风了。”
  许攸的识趣让袁绍很满意,如今他手下人才很多,但都是刚刚依附,很多事情没法说明白,和许攸就简单多了。
  南阳郡北面,靠近河南尹和颍川郡的鲁阳,后将军袁术就驻扎在这里。
  董卓占据洛阳之后,同时三河之地的太守,袁术和丁原都非常不服董卓。
  袁术和丁原起兵攻打董卓,意图消灭董卓,但董卓早有准备,逼迫太后下诏要丁原和袁术进宫面圣。
  有了何进这个送死的榜样,丁原和袁术当然不会傻到再去送死,但洛阳城城郭高大,根本不是丁原和袁术能攻下的。
  丁原渡河作战,粮草需要从河内郡运过来,董卓便派骑兵沿着大河南岸劫掠,切断了丁原大军的补给。
  没有补给的丁原大军军心涣散,董卓有散布消息,说丁原谋反,太后已经下诏,要逮捕丁原。一时间谣言四起,丁原手下将领逃者无数。董卓趁机派大军围杀,丁原死于乱军之中。
  丁原一死,南面的袁术被吓得不轻,他手下士卒也比丁原强不了对少,丁原被如此轻易的解决,他也绝不是董卓的对手,当即就带着仅剩的兵马向南方的南阳郡逃去。
  董卓见袁术退走了,也没有继续追击的意思,反而安抚式的封了袁术一个后将军的虚衔。
  南阳郡是天下第一大郡,人口众多,一个郡比边疆一个州的人还要多,袁术早就对这里垂涎已久。
  但到了南阳郡袁术却发现一个大问题,南阳太守张咨并不买他袁家的账,只给了鲁阳这个一个地方让他大军驻扎。
  鲁阳在洛阳前往南阳的必经之地上,张咨一是怕袁术占据南阳,另一方面又怕董卓大军南下,于是把袁术安排在哪,帮自己守着北方。
  袁术当然知道张咨所想,但他大军在洛阳一战后损失不小,一路上又逃走不少,如今仅剩下七千人,靠着这些人很难拿下南阳郡,如今逼急了张咨投靠董卓,那自己将会腹背受敌。
  好在南阳郡和汝南交界,袁家在汝南可是相当有势力的,靠着汝南的势力和南阳郡本地的家族,袁术算是在南阳郡站稳了脚跟。
  但袁术远不止满足于一个小小的鲁阳,他知道袁绍在北方混得风生水起,隐隐已经有了北方第一势力的苗头,对于这个他一直都看不起的兄弟,袁术发誓要混得比袁绍强。
  “去南阳借粮的事怎么样了?”
  袁术开口问道。
  “禀将军,南阳太守张咨以秋收未完为由,拒绝提供粮草。”
  袁术的主薄杨弘回答道。
  “秋收未完?我就在南阳郡,秋收完没完我能不知道?”
  袁术冷声说道。
  “想个办法除掉这家伙,这南阳郡我要了!”
  袁术一脸杀气的说道,袁术占据了渤海郡和半个冀州,他占据一个南阳郡也不比袁绍差。
  “将军,那张咨似乎对将军有防备之心,从不出宛城一步,那宛城被黄巾反贼攻陷后,被多次修筑,想杀他恐怕不容易。”
  杨弘有些为难的说道,张咨轻易的不出宛城一步,而宛城高大,凭现在的兵力想攻陷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很可能逼张咨连个洛阳的董卓。
  “他不出城就想个办法把他骗出来!”
  袁术不耐烦的说道,袁绍已经开始行动了,他绝不能落后。
  “将军,荆州别驾刘表和荆州刺史王叡素来不合,如今刘表在荆州非常有名望,不如联合刘表,一同行事。”
  杨弘想了一会这才开口说道有刘表协助,除掉张咨会简单很多。
  “刘表?”
  袁术回想着,他和刘表也见过几面,刘表是“八顾”之一,在洛阳很有清名。
  “和他合作有可能吗?”
  袁术不确定的问道,刘表虽说有些采,但对于这人的能力袁术却不太看好。
  “刘表新到荆州,虽然有名望,但王叡毕竟才是荆州刺史,刘表若是想在荆州久待就必定要取代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