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戟平三-第5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九百五十七章 寻人
  “蔡姑娘,这南方的风景确实与北方大不相同。”
  吕布骑着赤兔对着马车里的蔡琰说道,蔡琰在听说吕布要去南阳之后提出了也想一起去的想法,吕布自然不会拒绝,到是蔡邕已经留在广成关。
  吕布上次来南方还是去寻找华佗,那时候心急母亲病情,根本没心情看风景。
  蔡琰也好奇的看着窗外的风景,她虽然和父亲久居扬州,但扬州的景色和这中部的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特别是两侧的群山,因为已进入夏日,草木茂盛,不时的还有溪流流下,景色确实不错。
  “主公,咱们进入南阳郡了。”
  赵云看了眼路旁的石碑,对着吕布禀报道。
  “这里就是南阳了?”
  吕布看着眼前渐渐没有了山峦的平原,南阳三面环山,只有南方靠襄阳方向是平原出口。
  “那就让我见识一下南阳有什么不得了吧。”
  吕布嘴角带着轻笑。
  “主公,这南阳可是有什么古怪?”
  赵云疑惑的问道,能被吕布称为不得了,这南阳肯定有问题。
  “子龙,我听说过这么一句话,颍川、弘农可查,河南、南阳不可查。”
  吕布笑着说道。
  赵云有些茫然的摇了摇头,他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些。
  “吕将军是说光武帝和明帝时期普查天下田地和人口的事情?”
  蔡琰好奇的开口说道。
  “蔡姑娘果然博学,就是那些事儿。”
  吕布点了点头,赵云虽然平时也很热衷于学习,但本身更在意武将的身份,不知道也正常。
  “弘农、颍川、河南、南阳,这四地都是大族林立,但却只有河南、南阳这两处不可查,一个国都所在,一个刘秀的老家,这么多年了,世家门阀发展到哪一步了都不一定,南阳一个郡能有两百多万人,超过很多州,和没人敢查人口、税收有一定的关系。”
  吕布笑着说道,人口的爆炸增长无非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土地肥沃在农耕社会有更多产出,能养活更多人,另一个就是税收宽松。南阳郡刚好两者具备。
  “主公,前方有座城池,咱们打下来?”
  许褚兴冲冲的跑过来禀报道。
  “绕过去,咱们直接去宛城。”
  吕布摇了摇头,他这趟的目的是粮草和人才,不需要真的攻城掠地,不需要占领南阳。
  进入南阳之后路好走了很多,这里平原,骑兵在这里行军速度快了很多。
  袁术离开时带走了南阳郡大部分兵马,整个南阳防守力量都很薄弱,包括郡所宛城防御力量都不强,吕布又是联军都督,很容易就攻入了宛城。
  “袁术还真留下了不少好东西啊。”
  吕布看着粮仓里满满当当的粮食,袁术总是各种借口不给粮草,其实粮草都偷偷藏了起来,这里的粮草足够联军半年之用了。
  南阳是产粮大郡,如今已经是夏天,这一路走来吕布看着庄稼长势都不错,过不了多久就能收获,即使粮仓里的粮食被联军消耗完了,也能在秋收之后得到补充。
  “高顺,控制宛城,尽量把这些粮食装车,等我回来就出发。”
  吕布吩咐完高顺就带着小队人马出了宛城。
  “主公,咱们还往南走吗?”
  赵云和许褚不解的看着吕布,如今他们已经拿下了宛城,要找人在宛城附近找就行了。
  “宛城这几年可谓是战火连连,先是黄巾军攻破宛城,后来又是太守的频繁更替,盗贼四起,再到孙坚斩杀张咨,袁术成为南阳太守,宛城这地方你们也看到了,虽然城池翻新过,但城里几乎都是普通人,有才学的早就逃走隐居了。”
  吕布解释道,宛城虽然繁华,但却没有他要找的人。
  这一路走来其实吕布已经很努力的在寻找那些历史上有才华的人,在颍川时他就派人找过,结果一家家都是人去楼空,都不知道躲到哪去了。打听之后才知道不少人都举家迁移走了,有北上的也有南下的,现在根本寻觅了。
  颍川靠近洛阳是这样,到了南阳吕布发现这里也是差不多,大家族或者有些才学的都举家躲进了深山了,或者逃往荆州中部,躲避战火。
  “主公,南阳这么大,您要找一个人恐怕不容易。”
  赵云有些犹豫的说道,南阳地方很大,人也很多,这么寻找一个人太困难了。
  “你们是担心洛阳那边的战况吧。”
  吕布笑着说道,赵云和许褚都是武将,更看重的是北方的战争,如今粮草齐备,是该回去了。
  “属下只是担心离开大军太久会出事。”
  赵云点了点头,吕布身为联军都督,离开大军太久恐怕对大军的控制会有削弱。
  “联军的事由着他们去吧,本来就是各自为战,会有什么事?反倒是我们拖一段时间他们才会更听话。”
  吕布不在意的说道,联军中根本没有所谓的谁指挥谁。
  “主公是说粮草的事?”
  赵云恍然大悟,如今南阳的粮草都在他们手上,只要粮草在手就不怕有人不停指挥。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
  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吕布一行人正沿着一条小路向南走,突然就听见有人唱歌似的在吟唱。
  “这唱的什么啊?”
  吕布听不太懂,这种古体诗歌虽然有韵律但读起来记起来很麻烦,吕布不是很喜欢。
  “吕公子,这是《九歌·云中君》,歌颂云神的诗歌。”
  蔡琰有家学渊源,知道这歌是什么。
  “有意思,能在路上遇到这种人。”
  吕布一拉赤兔的缰绳停了下来,准备看看来人是谁,山野之中能有人诵读屈原的诗歌,这可不是山野村夫能读懂的,战国那些诗词歌赋都晦涩难懂,即使有些才学的也不一定能读懂。
  道路的尽头,一名骑着低矮驽马的中年人,身穿一身灰色的绢布长袍,长袍是那种宽袍大袖的款式,这是士族最喜欢的款式,头上是时下最流行的半束发,手上拿着个酒壶,边喝酒边反复唱着那首云中君。
  那人也看见了横在路上的吕布,还有吕布带来的兵马。
  那人微微拉了一下驽马的缰绳,放慢了速度,但还是慢慢走了过去。


第九百五十八章 颍川石广元
  “先生这段云中君吟唱得不错,韵律跌宕!”
  吕布对着那人抱拳说道,走进了一看才发现这人也不过二十多岁,不过面色泛黑,远远看着很显老态。
  “将军有礼!”
  那人将手里的葫芦挂到了腰间,对着吕布回礼。
  “在下并州吕布,敢问先生高姓大名。”
  吕布看着面前那人问道。
  “在下颍川石韬石广元,将军就是纵横草原的吕奉先?在下久仰吕将军大名了!”
  石韬连忙对着吕布深施一礼。
  “石广元?”
  吕布打量着眼前这人,虽然是士打扮,但却看不出一点士的样子,这就是诸葛亮的好友?
  “吕将军认识在下?”
  石韬很意外,他虽然有些名声,但那不过是在颍川南阳一带,绝不可能传到并州。
  “近来我带兵攻伐董卓,前几日拿下了广成关,听闻了一些颍川名士,其中就有石先生。”
  吕布笑着回答道。
  “在下薄有些名声,和吕将军比起来那是不值一提,石先生这称呼万不敢当,将军叫我姓名即可。”
  石韬连忙摇头说道。
  “吕将军可是加入了那讨董联军?”
  石韬一听吕布带兵拿下广成关,马上想到了天下诸侯共讨董卓之事,因为战事四起,颍川大族都迁走避难了。
  “我与董卓有些私仇,本来就要与其交战,刚好曹孟德邀请,就与他们联手对付董卓。”
  吕布也没有编什么故事,石广元后来能与诸葛亮成为至交好友,绝对不是蠢人,用谎言欺骗只会适得其反。
  石广元只是笑着看着吕布并没有再开口说什么。
  “我有些事想请教,不知石广元可否赐教?”
  吕布看着没有再说话的石广元说道。
  “将军有事尽管问,在下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石广元没有拒绝,反而一口答应。
  “那边有一处溪流,不如就去那边边饮酒品茶边谈话如何。”
  吕布指着不远处一座山岗边的小溪说道,这里已经靠近襄阳,山岗溪流都是流向汉水。
  “吕将军相邀,在下恭敬不如从命!”
  石韬对着吕布拱了拱手。
  吕布一拉赤兔的缰绳就往小溪边走去。
  “主公这是干嘛,要问什么就直接问,那家伙敢不说试试!”
  许褚很是不满,在他眼里石广元一介平民,根本没资格和吕布对饮交谈。
  “主公这是表达求贤之意,你不要捣乱,不然罚你的时候可没人求情。”
  赵云摇了摇头说道,对于吕布来找人他多少能猜到一些,中原之地多名士,吕布这是想找一些山野之间不得志的名士,他们这些人只能在靠着统兵作战为吕布效力,出谋划策治理地方还得靠贾诩和陈宫这样有才学的人才。
  亲兵已经把矮几和凳子摆上了,吕布和石韬对坐,蔡琰在溪边取了水,在小泥炉上烧起了水,准备泡茶。
  “来,先饮上一杯,这可是好酒。”
  吕布拿出一个精致的酒壶,两个精致的白瓷杯,给石韬倒上了一杯说道。
  “吕家的杜康仙酒,在下也是闻名已久!”
  石韬闻到酒香,已经有些按捺不住,但吕布在场,他还是克制的没有急着端起酒杯喝酒。
  “石广元,请!”
  吕布端起酒杯对着石韬示意道。
  “多谢吕将军!”
  石韬再也忍不住了,端起白瓷酒杯就喝了一口。
  “真是好酒!”
  石韬喝了一口,感慨的说道。
  “吕将军有何事要问?”
  “我在颍川想寻找一些有识之士,只是那些家族都是人去楼空,不知道去哪了。石广元也是颍川名士,应该知道吧。”
  吕布笑着问道,他想知道那些大族都去哪了。
  “吕将军说的是颍川四大族吧?”
  石韬又喝了一口酒笑着说道。
  “嗯,对,我引大军到颍川,发现这些家族早就离开了。”
  吕布点了点头。
  “荀家在董卓入洛阳之后没多久就举家北迁,去了冀州,走之前还邀请过其他家族,只是其他家族都不愿意去北方那么远,钟家、韩家、陈家都往南迁徙,进入山中逼祸,在下也不知道究竟去了哪。”
  石韬把知道的都说了出来,几大家族的迁徙他都知道,但具体去哪,那都是各家族的秘密,他这个外人是不知道的。
  “看来我来的不是时候啊!”
  吕布有些无奈的说道,石韬的描述里因为董卓入洛阳作乱,附近的大族都走了,其中荀彧所在的荀家更是举家去了冀州投靠袁绍。
  不过吕布很奇怪,这么一个王佐之才袁绍来怎么没有带上,吕布收到的情报是袁绍就带了一个许攸当谋士,许攸虽然不错,但和荀彧这种人才相比还是有差距的,特别是在颍川这地方,荀彧影响力可是相当大。
  石韬没有接话,他不想加入吕布麾下,他无心功名,吕布如今还只是一个反贼,虽然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