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戟平三-第5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商税
“贾先生,您给陈公台解释一下吧。”
看着陈宫一脸不解,吕布把这事推给了贾诩,现在他看到那些铜镜就心烦,大过年的送这个,曹操这是在恶心他。
贾诩笑着把前因后果给陈宫说了一遍,陈宫听完了那是心服口服,曹操的多疑他也是很清楚的,若不用这种办法,很难打消曹操的多疑。
“贾先生,昨夜的的灯会如何?”
吕布又笑着问贾诩。
“税收着实不错,昨夜一晚的税收足以抵上平常十日的税收。”
贾诩笑着报告着,昨夜的税收可相当可观,按这情况下去,一个十五天的灯会,税收将会超过平时两个月。
“不错,这种活动以后要多举办一些。”
吕布大笑着说着。
陈宫依旧不明所以,只是离开晋阳不到一年,晋阳似乎又有新的变化,他感觉自己每次到晋阳都会有新的发现。
“陈公台,并州的没有人头税,也没有那么多的杂税,税收的重头是商税,而昨夜灯会逛的人很多,消费也可观,带来的税收也远超从前。”
贾诩笑着解释着,他主管钱币兑换,同时也负责着并州的商业管理,税收就是重头戏。
“商税?”
陈宫有些意外,商税因为很难收取,一般都只是走个形式,只要商人给得差不多就行了,收税最多还是靠农业税和丁口税,这些又好统计又好收取。
“陈公台不会以为并州还靠着农税支撑运作吧。”
吕布笑着说着,陈宫的思维还是在中原的惯性思维,千百年来农税都是大头。
“农税是好收,但地里才几个产出?并州这里土地稀少,即使一家人没有白天黑夜的拼命耕种,也不过耕种一百多亩地,粮食产出是很固定的,并州这边地里一年最多也不过长两茬粮食,榨干了又能有多少钱?真不活路了也不行吧。”
吕布说出了自古税收的一个大问题,以农税为主,就是在联合商人欺压最底层的人,商人其实就是和统治者在一起掠夺平民那少的可怜的产出。
陈宫点了点头,道理确实是这样的,土地的产出确实很固定,也很有限,再怎么压榨也有限度的,商人这个富裕的阶层似乎也是不错的税收选择。
“陶朱公的事迹流传很广,几乎是所有商人供拜的祖师,可陶朱公凭什么能那么快的富可敌国?即使散去家财也能能很快再聚敛庞大的财富?”
吕布反问这陈宫。
“因为税收?”
陈宫试探性的回答道。
“不错,就是商税,那时候几乎还没有商税这一说法,即使有也很粗略,有眼光又有渠道做生意还不交税,赚多少都是他自己的,怎么可能不发财?这换了我也能发大财!”
吕布拍着胸脯说着,这种没有监管的商业想不发财都难。
“如今并州的商税定在半成到两成之间,根据买卖的大小和不同,还有利润和风险收取不同的税,城里摆个摊卖小吃的收半成就行,沿街的商铺收个一成,出并州的商队收两成,毕竟货物只要运出了并州,那就有相当可观利润。”
“当然外来的商队会收取更高的税,这样也是为了防止并州过多的货物流往外地,毕竟并州的物资充足是要优先保证的,反正能跑来并州的外来商队都有钱。”
吕布继续说着,中原大乱,灾祸连连,各种物资都紧缺的厉害,若是不控制,并州的物资大量外流,连并州也会变成中原那样。
“可是主公,自古商税就不好收啊,商人卖了多少货物,账目之类的都不会外传,即使去查也查不出具体对少啊。”
陈宫又说出了一个难题,为什么自古都不愿意收商税,因为商税根本没法统计,只有农税和丁口税最好计算,一户人家有几口人,种了多少地,一算就能清楚的知道要交多少税。
“陈公台果然厉害,一下子就抓住了其中的要点,其实不用管他们卖了多少东西,从他进货就开始计算了,例如粮商,并州每年收成之后粮价我是会干预的,会给出一个折中价格收购,这价格保证农民不吃亏,商人也有钱赚,而收购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计税了,至于他怎么卖那都是他的自由,有本事就运到冀州、幽州去,能赚一两倍的利润。当然并州之内的物价上涨我也会控制。”
“至于小摊小贩,就只收个摊位费卫生费,就当时交税了,毕竟他们做的的小本生意,也就养家糊口,不需要苛以重税,他们其实也是让商业更加繁荣的重要部分,毕竟大多数人都只能消费便宜的东西。”
“昨夜就是个好例子,其实逛花灯的就那么些人,能识字猜谜的,大多是有点家事的,普通人还处在目不识丁的阶段,他们更多是看个热闹,现在有了点钱,带着孩子出来凑个热闹,买点吃点玩的过个节,仅此而已。”
这些都是吕布昨天看到了的,根据今天的统计,几千个灯谜,不过被猜出两百多个,这还包括了吕布一家子猜出几十个灯谜,很多大家族因为不明情况,都不敢出来,平民识字的不多,更是只能干看着漂亮的花灯,满脸羡慕的看着那些愁眉不展猜谜的识字之人。
“主公高见,在下真是坐井观天了。”
陈宫这才反应过来,在并州敢和吕布耍小聪明的商人已经没几个了,并州的主要产业都在吕布手中,那些商人依仗着吕家,哪里有反抗的可能。
“对了贾先生,这些事情就先交给陈公台吧,您还要处理北方的事务。”
吕布见陈宫似乎了解了,就重新安排道,贾诩还要处理南匈奴和鲜卑人的事情,这些都是会影响并州安定的因素,必须优先处理好。
“主公,属下怕处理不好。”
陈宫有些慌乱,这商税的事他也是刚刚了解了一些皮毛,吕布就委以重任,这让他受宠若惊也让他心生担忧,害怕自己处理不好。
“陈公台放心,这商税的事没有那么复杂,谁要是谎报或者不报,你尽管带兵上门去问,他们要贪那蝇头小利我就把他们饭碗给砸了。”
吕布挥了挥手,不在意的说着,他对陈宫还是有信心的,陈宫不可能管不住一堆商贾。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平原乱起
“贾先生,这些铜镜就给您了吧。”
吕布看着铜镜就觉得不怎么吉利,但贾诩似乎很感兴趣,他本就喜欢古物,这里面的铜镜除了一部分西汉的,还有很多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
“多谢主公!”
贾诩惊喜的拱手说道。
“关中似乎有很多人逃往河东郡,陈公台,这些人好好安排一下,既然逃过来了,总不能让他们再无家可归。”
吕布又想起了一件事,那就是关中大乱不少人逃往了并州,对于这些逃难的人吕布是来者不拒。
“主公放心,属下会安排好了的。”
陈宫点了点头,他在河西郡的时候就见到过不少关中逃去的难民。
在河西郡和上郡好几个月让陈宫终于了解那里的情况,多年被压迫让哪里的人对异族充满了仇恨,鲜血和尸骸铸成的仇恨也只能用鲜血和尸骸去抹平。
关中曾经也是乐土,河西郡和上郡的人当初就是逃往的关中,而如今却从关中往河西和上郡逃,关中看样子比知道的更乱上几分。
“还有,传令张辽,下个月让他去河东郡和河内郡,统领徐晃和张扬,寻个合适的机会夺下崤函通道,断了关中和中原的联系。”
吕布又下令道,崤函通道连通着关中到洛阳,自己断了这条路,就是将关中困死,这块肥肉也是到时候吃下了。
元月一过完,天下又乱了起来,该打仗的打仗,该造反的造反。
“大哥,怎么办?那些黄巾反贼又杀来了!”
关羽看着城外一眼望不到边的黄巾反贼有些忧虑的问刘备,他是不在乎有多少贼人,就算外面是千军万马他和张飞也能护着刘备安全离开,但这城池是没法带走的,若是被贼人攻破了,再想杀来是不可能的,丢失城池那也是大罪,
“大哥、二哥稍后,我去杀了这些贼人!”
浑身是血的张飞炸呼呼的说道,他身上的血就是刚才上去杀敌时染上的,这些敌人杀一阵就会退走,但很快又会聚集。
“这样杀下去也不是个办法。”
刘备摇了摇头,张飞已经下去杀了好几阵,关羽也刚刚杀了一阵,但怎么都赶不走,这样下去两个兄弟就是铁打的也受不了。
“青州方面的援军还没到吗?”
刘备问身边的主薄道,求援的哨骑已经排出去好几波了。
“太守大人,恐怕不会有援军了,青州各郡黄巾再起,很多地方都被攻破,各郡都不可能有援军来平原。”
主薄一脸苦笑,因为小钱控制不当,青州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各地流民纷纷起义,如今哪里会有援军过来。
“太守大人,如今之计只有像冀州求援,冀州各地还算太平,袁本初兵精将广,一定能除掉这些黄巾反贼!”
主薄想了想又提议道,如今能解平原之围的就只有袁绍了。
北方的幽州公孙瓒正在攻打蓟城,据说因为幽州牧刘虞治理幽州不当,公孙瓒被各郡推举为新的幽州牧,战事焦灼,无法驰援。
南方的兖州,原兖州刺史刘岱被青州越境的黄巾反贼杀死,信任兖州牧曹操正带兵在泰山郡附近围杀黄巾军,估计也抽身不过来。
“袁绍?”
刘备脸色一沉,他找谁求援都不能找袁绍,平原郡这地方是公孙瓒给自己的,其用意就是牵制袁绍,如今去求援岂不是主动背弃公孙瓒转投袁绍,公孙瓒和袁绍迟早有一战,到时候袁绍不信任自己,公孙瓒记恨自己,夹在中间如何做人?
“不行,不能去找袁绍!”
刘备坚决的摇着头,若是夹在公孙瓒和袁绍中间,他们兄弟三人就危险了。
就在刘备思考对策的时候,张飞不顾刘备的反对,意见带着一队骑兵杀出城去了那一身须发皆张一身血污的杀神模样吓得那些贫民组成的黄巾军四散奔逃,根本不敢于张飞对视。
城墙下密密麻麻的黄巾反贼被张飞这么一冲,全都退散开来,城门正面的百步之类没有一个黄巾军。
张飞骑着马还在追杀,想彻底把这些贼人撵走,关羽带着一队骑兵也杀了出去,不过他没有深追,而是在张飞身后策应,他们兵马太少,冒然远追若是没有后援恐怕就是三头六臂也杀不出来。
看着城墙下占据上风,刘备依旧愁眉不展,这样的战果根本毫无作用,只能拖延贼人攻城的时间,等张飞、关羽回到城内,黄巾贼人又会围上来。
“只怪我兵马不足!”
刘备恨恨的说道,把一切都怪罪在兵马不足上,黄巾贼人再起时他只要一万新兵。这些都是本地招募的,黄巾反贼又是本地人,这沾亲带故的,一下子就叛变了四五千人,剩下的也都是毫无斗志,能真正作战的不过两千多人,而现在城外黄巾反贼有七八万,力量悬殊之下根本没法交战。
刘备不愿意去说小钱的原因,小钱是有圣旨承认的,他身为汉室宗亲,朝廷的忠臣,不能违抗皇命,即使有错也只能往自己身上揽。
但刘备心里清楚,他在心里已经骂了皇帝和董卓不知道多少遍,如果不是小钱和圣旨,平原郡绝不会变成现在这般模样,那些四起的黄巾反贼在去年还都是老实的平民,小钱导致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