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言商天下-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人开了头,其它将领纷纷效仿呼喊道:“誓死追随将军!”

    没有人离开,三位将军甚感欣慰,不愧是自己一手带出的将领。

    趁着将军们正给他们的将领,吩咐一些事情的空挡,赵千户低声跟苏言悄悄说道:

    “苏伯爵,昨晚的清倌人……”

    “无妨,赵千户满意就成。”苏言轻轻摇摇头说道。

    装大方就要装到底。

    单都买了,这时候责怪赵千户这个孙子,还有意义吗?

    赵千户猛点头道:“满意,很满意,我还答应了纳她为小妾。”

    “恭喜赵千户喜结良缘。”

    “多谢苏伯爵吉言。”赵千户有些不好意思道:“只是,这次出来很匆忙,没带那么多的银子。”

    苏言算是听明白了,赵千户吃饱了打包带走,竟然还想让自己帮着买单,替那清倌人赎身。

    装大方就装到底吧!

    毕竟,以后赵千户就是自己的部下。

    还要靠他给自己玩命冲锋陷阵,就当是先付点卖命钱吧!

    这单,买得值!


………………………………

第313章 这是我的命

    今日,注定是个载入史册的日子。

    摄政王将在今日举行登基大典。

    正应验了苏言那侍句:‘总把新桃换旧符。’

    楚国的天。

    将在这一天彻底地改变。

    荆都里,家家户户张灯结彩。

    在普通百姓看来,新皇登基,普天同庆,倒还是其次。

    最重要的是,今日是元宵佳节,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日子。

    更是年轻男女们,难得的游园赏花灯,偶遇成就佳话的好日子。

    至于谁当皇帝,不过是给百姓们,增添了茶余饭后的私下谈资。

    在这样喜庆的日子里,并非是人人都欢心雀跃。

    国舅府里的王国舅,惶惶不可终日,坐立不安,愁眉苦脸地来回度步。

    他在等一个消息。

    一个天大的消息。

    关乎身家性命的消息。

    有人欢喜有人愁。

    今日荆都里最高兴的人。

    并不是摄政王这个即将登上龙椅的王爷,而是将来有可能登上龙椅的世子——楚明政。

    应该说,是太子楚明政。

    因为摄政王跟楚明政说过,登基这一天,将下旨立楚明政为太子。

    楚明政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来了这一天,叫他如何不欢欣雀跃。

    “父王穿上了龙袍,年轻了许多。”楚明政由衷称赞道,将来自己穿上这龙袍,定然更威风凛凛。

    这时候吉时未到,登基大典还未开始,摄政王穿好了龙袍,在御书房歇息等待。

    御书房里除了摄政王与楚明政,还有一个穿着红披风,站在摄政王身旁的人。

    能站在摄政王身旁的红披风,自然就是令人闻风丧胆的,红衣卫都督——叶无殇。

    很多人知道这个名字。

    但是没多少个人,见过叶无殇的庐山真面目,因为他从来都是,戴着一副狰狞红面具示人。

    至于叶无殇为何一直戴着面具,众说纷纭。

    最靠谱的一种说法是,他的脸受过严重的创伤。

    至于是不是如此,就连此刻,正看着那副面具的楚明政,也不清楚真正的原因。

    楚明政很不喜欢叶无殇,每次见到叶无殇,都让他有一种心悸的感觉。

    楚明政正有些失神时,只听摄政王谆谆教导道:

    “明政,你记住了,这龙袍不是那么好穿的,天下多少人,为了这龙袍万劫不复。”

    “这龙袍岂是谁想穿就能穿?”楚明政不以为意道:“只有父王这个真命天子……”

    “糊涂。”楚明政话还没说完,就被摄政王喝断道:

    “真命天子这等鬼话你也信,跟你说过多少次,实力为王,实力为王。”

    很少喜形于色的摄政王,似乎是被楚明政气得不轻,恨其不争般怒目而视楚明政。

    “谨遵父王教诲。”楚明政赶忙乖乖地认错。

    其实他心里挺委屈的,在这样大喜的日子,不过是想说几句好听的话,却没想马屁拍在了马腿上。

    “去看看你母后准备得如何。”眼不见心不烦,摄政王随口支开楚明政。

    “是,父王,儿臣告退。”楚明政满心委屈地告退,离开了御书房。

    楚明政离开后,摄政王轻叹一口气道:“我怎么生了这么个天真的儿子。”

    这时候的御书房里,只剩下了摄政王与红衣卫都督——叶无殇。

    摄政王数落楚明政的这句话,自然就是跟叶无殇说的。

    按说,皇上数落太子这样的情况,明智的人都不会有所表态。

    这既是家事,又是国事,如何表态都不合适。

    然而,只听叶无殇的面具后,传出淡淡的声音:

    “养在笼子里的雄鹰,如何知道天有多高?”

    “就你舍得,唯一的宝贝女儿,竟然让她认贼作父,自生自灭,就连自己亲生父亲是谁都不知道。”

    “这是她的命。”说到自己的女儿,叶无殇的声音,依旧是那样的平静,没有一丝的波澜。

    “你是不是还对父皇当年的安排,耿耿于怀?”摄政王不无感慨道。

    不知道叶无殇,是没有想到摄政王会突然问这个问题,还是在若有所思,沉默片刻后,这才波澜不惊地说道:

    “这是我的命。”

    在这个重要的日子里,似乎摄政王感触良多,特别是当他听到叶无殇这句话时,情不自禁叹息了一声后回忆道:

    “父王病危时,单独召见我,他跟我说,他这辈子,最不后悔的,便是把你安排进死侍,最遗憾的,却是到死也听不到,你喊他一声父皇。”

    要是楚明政在这里,听到摄政王所说,估计得吓得不轻,这个让他一见就心慌的叶无殇,竟然是他的皇叔。

    难怪乎摄政王对叶无殇如此器重与信任,原来两人竟然是两兄弟。

    不过,叶无殇听到摄政王说起往事,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仿佛摄政王说的不是自己一般。

    摄政王早就习惯,自己这个皇弟这般冷清的性格,浑不在意地继续回忆说道:

    “在你几岁的时候,父皇得天机盟高人指点,说你根骨奇佳,是练武的奇才,便忍痛安排你装作孤儿,混入死侍。”

    “果然,你不负父皇重望,得死神器重,只可惜,在争夺死神的位置时,惜败于现在的死神,如若不然,不但是这楚国皇位,就是那天下,你都可坐拥。”

    “成王败寇,这是我的命。”叶无殇听摄政王不断说起自己的往事,依旧是波澜不惊。

    “这死神不但是父皇的一块心病,也是令我辗转难眠的心腹之患。”摄政王忧心重重道:“死侍太过强大,颠覆我们楚国不是什么难事。”

    “不会有那么一天。”叶无殇肯定地说道。

    尽管摄政王同样知道,历代死神,志不在天下。

    然而,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再者,万一被有心之人,继承了死神之位……

    这样一个强大的,可以威胁楚国安危的存在,摄政王作为一国之君,他这心里始终是放心不下。

    当年父皇的计划若是成功,说不定叶无殇,就能凭着死侍平定了天下。

    不管怎么说,死神始终是个让人寝食难安的心腹之患。

    “事情准备得如何?”摄政王转移话题问道。

    “只要苏言那里没问题,一切都没问题。”叶无殇公事公办回答道。

    “我相信你那个……”摄政王正欲说什么,却是听到门外有太监来禀报,便打住了没有往下说。

    “启禀陛下,吉时已到,请陛下起驾。”太监进来后跪禀道。

    登基大典准备开始。

    摄政王缓缓起身,轻轻地说了句:“这是我的命。”

    很小声。

    只有身旁的叶无殇能听见。

    ……

    ……

    摄政王的登基大典开始之时。

    远在千里之外。

    镇北王望着一眼看不到边的将士,再看向荆都的方向。

    同样在心里说了句:‘这是我的命。’


………………………………

第314章 关起门来打狗

    海盐国原有大大小小十二座城池。

    大周与楚国瓜分海盐国后,以长江为界限,一分为二,各占据六城。

    苏言一行人,快马加鞭赶到长江边上的城池——江边郡,这时候已经是日暮西山。

    此行,除了三位将军的两万五千人马,还有四千的红衣卫。

    一千红衣卫,留在了荆都看守三位将军的家眷。

    虽说三位将军不管是出于自愿,还是被迫,已经投诚了摄政王。

    然而,出于谨慎考虑,苏言并没有释放三位将军的家眷。

    手里握着底牌,才能让人安心。

    毕竟,这是一场,没有规则,也没有信用可讲的权力游戏。

    谁要是有一丁点的妇人之仁,就等着粉身碎骨吧!

    苏言从来不想卷入这场游戏。

    不过,他算是明白了,他无法改变这个世界,只能努力不让这个世界改变自己。

    这次摄政王交给他的任务,并不是被迫无奈接受的。

    而是他自愿接受的。

    苏言做了一辈子的生意,在生意场上,会面对各种的投资失败,这时候就需要果断壮士断腕,或者换个说法叫作止损。

    生意如此,国事亦如此。

    如果一千条人命,能换回一万、十万人的性命,这样的牺牲,便叫作止损。

    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却又是最明智的选择。

    三位将军的家眷,就是这样的情况。

    即便是苏言也认为,这样做很下三滥,然而他却为了止损不得不如此做。

    如若不然,牺牲的,可不仅仅是这些将军们的家眷,还会有更多的无辜百姓家破人亡。

    这次来江边郡,苏言就是为了千千万万的无辜百姓,来止损的。

    三位将军亲自到来,很快就接管了江边郡的城防。

    江边郡原来并不是海盐国的边城,因此城墙修建得并不是很高耸。

    苏言与一众将军站在城墙的城楼上,远眺便可看见滚滚的长江水。

    “赵将军,你确定大周军队的先锋军,今晚就会渡江而来?”苏言神色凝重地问道。

    “是的,按照王爷与大周的约定,元宵节这晚,大周的军队便会趁夜色渡江。”赵将军同样忧心忡忡道。

    军事上的事情苏言不懂。

    他也不会装懂。

    打仗不懂装懂,纯粹找死。

    这逼装不得。

    纸上谈兵,那可是一个用鲜血书写而成的成语。

    这样血的教训,苏言不敢忘。

    专业的事情,还是让专业人士去做更好。

    胡乱地指手画脚,只会让局势变得更糟糕。

    “这次大周集结了多少军队?”苏言肃然询问道。

    赵将军叹了口气道:“五万。”

    五万兵力?

    听着挺吓人。

    苏言心里估摸算了一下。

    此刻江边郡这里,也差不多三万的兵力。

    加之守城的地利,胜算的天平往自己这边倾斜,当下苏言稍微松口气道:

    “我听闻,攻城需以三倍兵力攻之,如此说来,我们的胜算还挺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