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言商天下-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陈文才这次是豁了出去。
这次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但送出去了五个盐铺,连女儿都搭了进去,代价不小,陈文才却认为很值当。
“甚好,如此甚好。”
苏言心领神会,他与陈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伸手不打笑脸人,既然陈文才厚着脸皮巴结,苏言没有拒绝的道理。
再者,苏言心里一直觉得愧对大娘,如今给蛮牛找了个好姑娘成家立业,也算是了大娘一桩心事。
陈文才深谋远虑,心里盘算着,如今算是搭上了公主这条线,以后可得多走动走动。
将来摄政王一脚把小皇帝踹下来,他陈家也不至于受国舅牵连,自从楚国内乱后,他一直悬着的心放下了大半。
至于他那个不争气的儿子被苏言打断腿的事,与整个家族的未来两相比较下,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就当没发生过这回事。
苏言与陈文才各自盘算,心照不宣,宾主相谈甚欢,气氛融洽。
今日没白来,陈文才满意而归。
这刚送走陈文才与他女儿,陈文才的小舅子钱知府,后脚就到。
余杭城知府登门拜访,苏言没理由拒之门外。
“钱知府,想不到这么快又见面了。”
如今形势不同,苏言深谙摆架子的重要性。
“苏贤侄,上次的事完全是个误会,世伯我也是受人蒙蔽,我可冤死了。”见面后,钱知府一脸委屈地说道。
“哦,不知是谁蒙蔽了钱知府?”
上次被余杭城府衙捉去坐了半天牢的事,苏言早就不放在心上,表面上却装作对此事耿耿于怀的样子,不依不饶地质问钱知府。
“海盐国现今的国主,通报天下,诬陷苏贤侄是太子谋反的党羽,因此才有此误会。”
“原来如此,不过你们余杭城府衙,应该无需理会海盐国的通报才是?”
“贤侄,话虽如此,世伯也是迫不得已,完全是误会,大水冲了龙王庙,今日世伯就是登门谢罪来的。”
能让一个知府低头认错,也难为他,苏言点到为止,也不再过于强势地得理不饶人。
“钱知府的难处我完全能理解,此事我们就此揭过如何?”
“贤侄深明大义,惭愧惭愧。”
钱知府亲自登门认错实属难得,苏言也有意与其打好关系,多一个朋友就少一个敌人。
当然了,这样的朋友关系完全是建立在利益关系上,因为利益,朋友也可能变成别人。
与钱知府虚以委蛇一番后,这才把他打发走。
送走钱知府后,这些权贵像是约好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台,又陆续有人登门拜访,却被苏言统统拒之门外。
苏言交代猴子,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见,疲于应付。
“少爷,门外一个太监说是来宣皇上旨意,见还是不见?”
“这还用问,抗旨不尊,我有几个脑袋?”
“……”猴子无言以对,心里挺委屈,是少爷你说的,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见。
………………………………
第八十九章 封爵赐府
苏言很是奇怪,为何古人平时说话的用词,与书面用词有很大的不同。
这古人平时说话不会把之乎者也挂在嘴边,当然文嗖嗖的酸秀才除外。
为何书面语言却依旧是文言文格式与用词?
比如,眼前的太监宣读的文言文圣旨,他就只听懂了一半。
就不能直接明了一些?
非要整那么多的之乎者也与生僻文言文,显摆学问?
估计是朝廷里拟旨的大学士们闲得蛋疼。
一道再简单不过的封赏圣旨,非要拟得百转千回荡气回肠,把所有能想到的华丽辞藻全塞进圣旨里。
不愧是学识渊博的大学士!
像冷炎那样意简言赅多好。
如果换成冷炎来拟圣旨,不会超过超过七个字。
赏,封子爵,赐府邸。
冷炎这样的直截了当说重点,省了不少的墨水,既达意,又环保,不挺好?
苏言这都跪地上老半天了,那个太监还没把圣旨宣读完。
圣旨长篇累赘也就罢了,偏偏宣读圣旨的太监还慢条斯理地之乎者也。
你说气人不气人?
如果有人知道苏言此时内心的埋怨,必定会义正言辞痛骂他一番。
你就知足吧!
老子想跪圣旨都没得跪,你倒好,居然还嫌圣旨啰嗦。
换成老子,跪死都乐意。
好不容易等到太监把圣旨念完最后一个字,苏言双手迫不及待地伸过去接过圣旨。
刚想要站起来时。
腿跪麻了!
一时半会还真起不来。
还是在猴子的搀扶下才勉强站了起来。
一看宣旨太监用一种见怪不怪的眼神看着自己,苏言就知道,接圣旨没有几个不把腿跪麻的。
“有劳公公了,请上座!”苏言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猴子适时地双手给太监递上了一张银票作为惯例银。
宣读圣旨的太监瞄了一眼银票上面的字,耷拉着的脸这才有了笑容,驾轻就熟地接过银票塞到怀里。
“摄政王让我转告苏子爵,你对公主有救命之恩,摄政王感激不尽,暂时也只能封个子爵,把镇南王府赐予你,公主之事不宜大肆宣扬,因此不便一下子封赏太多。”
苏言算是听出来了,名义上是圣旨,其实就是摄政王的旨意,与那小皇帝没有半毛钱关系,小皇帝只是个负责盖章的。
难怪圣旨中只说了封赏苏言为子爵,赐镇南王府邸作为子爵府,对于苏言是公主救命恩人之事却只是一笔带过,只说有恩于公主。
“谢摄政王隆恩。”
这个宣旨太盐应是摄政王的心腹,因此苏言并没有说谢主隆恩。
“王爷还说了,如果苏子爵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让咱家代为禀报。”
“烦请公公代为禀报摄政王,在下是一个商人,因此需要一个御用商人的身份。”
苏言对于做官那是兴致缺缺,唯独这个御用商人对自己有大作用,也只有摄政王能帮自己,因此就借机提了出来。
摄政王也就这么一说,宣旨太监没想到这个苏子爵还真敢提要求。
不过看在苏言又递上了一张银票的份上,宣旨太监这才勉为其难收下,答应代为转达苏言的请求。
“王爷还让我转告你,王爷深知公主脾气,料定公主一定不愿去荆都,因此暂时就让公主住在王府,也就是你的子爵府,公主年少不更事,苏子爵就多费点心。”
宣旨太监如此说,苏言算是明白了。
摄政王就是把苏言当成了保姆,让苏言给他带孩子,难怪把若大一个的王府赐给他,实质上就是公主府。
送走宣旨太监后,苏言就让猴子他们收拾收拾,准备搬到王府去住。
白送的,没有不要之理。
况且抗旨不尊那是要脑袋的。
不要封赏也不要脑袋?
这等事不是一般人能干得出来的。
这就是万恶的旧社会的腐败之处,命令你腐败,你不腐败就是抗旨不尊。
那咱就遵旨,住豪宅,腐败腐败。
一行人来到王府时,大门上的匾额已经不是‘镇南王府’,换成了‘苏府’。
显然,宣旨太监先来了王府,转达了摄政王的旨意,这才去盐铺给苏言宣旨。
即便换了匾额,也无人敢小瞧了这座毫宅,里面还住着一位公主!
苏言他们的到来,最高兴的当然莫过于楚倩倩。
“太好了,苏言哥哥,我就知道父王肯定会答应的。”
敢情把王府赐给苏言是楚倩倩的主意,真是人小鬼大。
沈公公也没想到王爷会真的把王府赐给苏言。
当初他让人八百里加急去禀报王爷时,只是拗不过公主,顺便把公主的请求转达给了王爷。
如今王爷可以说坐拥楚国,赐个用不着的王府给苏言,沈公公即便有些意外,却也不算太过震惊。
封赏苏言为子爵,赐王府的消息,只用了不到一天,就传遍了余杭城的大街小巷。
老百姓对于这个消息,只当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关注的焦点大多是苏言这个人,苏言是哪个王八羔子?
这等好事怎么就轮不到我?
然而这个消息对于余杭城的权贵,名门望族来说,除了感到震惊之外,意义就有所不同。
封赏个有名无实的子爵没什么了不起的,赏赐一座王府的意义就与众不同。
这是一个王爷看重的人!
如果说只是公主看重的人,权贵们还能处之泰然。
能与之交好再好不过,如若巴结不上,也无伤大雅。
但是王爷看重的人,权贵们就坐不住了,可不能再等闲视之,必须重视并行动起来,那是一个必须巴结交好的人物。
于是乎,一下子苏府大门外变得车水马龙,人满为患。
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许多的权贵带上了厚重的礼物登门求见。
更有甚者,家中未出阁的女儿也一并带来。
好在这里曾经是王府,如今即便换成了苏府,也无人敢造次,没有造成混乱不堪的场面。
无论他们出于什么样的目的,统统被苏言拒之门外。
统统吃了闭门羹!
于是乎,等候在苏府门外的权贵、名门望族们,同病相怜,心里平衡了许多。
唯独陈文才与钱知府暗自得意。
陈文才庆幸自己的高瞻远瞩,如若不是自己咬咬牙,送上了五个盐铺,外搭上一个女儿,等待自己的,就有可能是惶恐不安提心吊胆地等待苏言报复陈家。
同样的,钱知府也庆幸自己放下了尊严与面子,亲自登门请罪,这才逃过了一劫。
有人欢喜有人忧!
林府的家主林家兴又大发脾气。
没人知道,没有由来的,家主为何暴怒如雷。
………………………………
第九十章 当家做主
自从搬到王府住后,让苏言烦心的,并不是每日不断地有人登门拜访。
最让他闹心的是,沈公公。
这个老太监一大堆的规矩,这也不行,那也不许。
刚搬进来时,沈公公给苏言他们划分了一个单独的院子居住,不能随便挑院子住,这也就罢了。
苏言他们就几个人,一个院子已经很大,足够居住,因此也没跟老家伙计较。
住了几日后,就不断地有小麻烦接二连三地找上苏言。
“少爷,那个老家伙交代守卫,我们只能从侧门出入,不能走大门。”
“我去跟沈公公说说。”
“少爷,沈公公说不让我们在王府里到处走,只能呆在我们的院子里。”
“我去跟沈公公说说。”
“少爷,莹莹爹娘来串下门,守卫没让进,他们说沈公公有交代,除了我们几个人,其它闲杂人等不能出入。”
“我去跟沈公公说说。”
“少爷,沈公公……”
“这老家伙烦不烦,他又怎么了?”
“按照少爷的吩咐,在府里重建盐坊,沈公公不但不让招收的盐坊工人进来,就连盐坊需要的物料,也不让送进府里来。”
“这个老家伙,这里是苏府,我说了算。”
苏言一拍桌子,这个老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