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处事,自己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不过要是长此以往,他将来登上权力高峰,就会显得亲和有余而威严不足——这可是一个当权地忌讳!想到此处,袁世凯点点头道:“有什么好办法不妨直说!”

    文增瑞拱手道:“要想控制两江,其实我们不一定非要从巡抚

    使这些高位下手。我们完全可以用釜底抽薪的办法,府、县令着手!”

    听了文增瑞的话,袁世凯眼前一亮:“农村包围城市?”

    “什么是农村包围城市?”

    袁世凯摆摆手道:“接着说!”

    “是!助学会现在可用之人一400,以上候补衔。虽然不能指望他们马上官居高品,不过要是能够让他们进入两江任职基层,就等于把各省巡抚架空。说白了这三省之地就可控于掌中!”

    马格里道:“恩,是个好办法,这些人分批进入两江任职,可以避免别人怀疑……而且动那些基层官员更加容易!”

    琢磨一会袁世凯摇摇头道:“办法好,不过有个难题。来江苏任职等于大财是个常识,因此两江职务人人竞争,而这些能够守住自己位置的地方官,都是根基深厚、关系过硬之辈。虽然以我的职务,有权力更换这些家伙,不过他们哪个我都不敢轻易去碰。”

    马格里皱眉道:“难道安徽、江西的官员也不能换吗?”

    袁世凯道:“按照惯例,一般补任江苏空缺的官员大多是江西、安徽、山东的官员,所以踏进淮、赣两省,等于一只脚迈进江苏,你说他们能没背景吗?”

    文增瑞道:“中堂大人,那我们不妨按照原来的办法,多查处一些贪官。”

    马格里道:“对啊,到时候就是他们自己贪赃枉法被革职的,不是我们更换地……”

    袁世凯摆摆手道:“不行的,原来我是钦差地身份,而且不在两江任上,所以这样办朝廷不会有什么猜忌。现在如果我打击面积太大,会得罪不少人,到时候一旦有事,肯定遭到别人弹劾,说我打压异己之类的。”

    听了袁世凯的话,文增瑞道:“两江富饶,人人垂涎。大家都知道来江苏能捞个盆满钵满,所以没点后台还真来不了,而且一旦来了还不愿走……要是来两江的人贪不到钱就好了……”

    “等等!贪不到钱……呵呵,有办法了!”

    两人异口同声的问道:“什么办法?”

    就在袁世凯要回答的时候,两江总府新任管家进来递上几个名帖道:“中堂大人,苏州、常州、松江三个太守大人送来拜帖!”

    袁世凯听了一乐:“哦?还真快……呵呵,先放这儿吧,你去后院帮着安顿!”

    “是!”

    管家刚一出门,袁世凯问道:“二哥,家里的护卫都安排好了吗?”

    文增瑞知道上次二女遇刺让袁世凯很担心,他立刻拱手道:“回中堂大人,都安排好了,现在总督府一共有我们自己的护卫200人,他们全部都是从演武堂出来的,加上原来北京府里的20个死士,现人。这管家名叫袁方,今年45岁,他地父亲是三老太爷的亲卫,分家的时候大奶奶要将他遣散,是武恺老爷子将他留下的。他两个儿子袁家奇、袁家兴都在护国演武堂培训了10年,武艺超群、忠心不++领府中所有护卫。”

    袁世凯点点头道:“恩,北京那边地宅子留着,让刘仲及继续管理,就当一个联络处!”

    文增瑞道:“这个我已经交代过刘管家,不过原来总督府中还有一个护卫队,一共有兵丁300,不知该如何安置?”

    “先留着吧,到时候再看着办。”说罢,袁世凯打开一份拜帖,看完后不解的问道:“凤来楼是什么地方?”

    文增瑞接过拜帖看看摇头道:“不知道,几个知府不来总督府,怎么反倒要在这凤来楼相见?”

    马格里笑道:“中堂大人,现在总督府那么多金陵的官员和侍卫,你随便找一个来问问不就知道了!”

    袁世凯笑道:“二哥,把总督府原来地侍卫长找来!”

    “是!”

    不一会,文增瑞领着一个身形魁梧、身着侍卫统领服装的汉子走进大堂。那汉子跪倒道:“两江总督府侍卫长,卫千总冯魁见过中堂大人!”

    袁世凯:“起来说话!”

    “谢中堂大人!”

    看冯魁起身,袁世凯问道:“冯魁,你是金陵人吧?”

    冯魁拱手道:“是,卑职自小在这金陵城长大!”

    “那你对金陵应该很熟悉吧?”

    “回中堂大人,金陵大街小巷卑职都非常清楚!”

    袁世凯问道:“那好,我问你,这凤来楼是什么地方?”

    “这……凤来楼在夫子庙旁的钓鱼巷内……”

    袁世凯摆摆手道:“我不是问你在哪里,我是说这个凤来楼是干什么的?”

    “这……这卑职也不知!”

    看冯魁吞吞吐吐的样子,袁世凯心里明白了几分:“冯魁,别有什么顾忌,实话实说!”

    冯魁咽口唾沫道:“乃金陵第一妓馆!”

    “什么?!”

    三人吃惊过后,文增瑞问道:“冯千总,你、你没搞错吧?”

    冯魁赶紧施礼道:“卑职家就住在夫子庙附近,钓鱼巷是金陵有名的烟花之地,所以不会搞错的!”

    袁世凯淡淡一笑道:“冯千总,你先下去吧,一会换上便装跟我出去一趟!”

    “是!”

    马格里皱眉道:“中堂大人,我看没那么简单,就算几个知府知道你‘好色’,他们也不会这样轻率的把你叫道妓院去,所以……”

    文增瑞道:“是啊,中堂大人的好色之名不过传闻而已,现在刚到两江上任就如此……”

    袁世凯道:“都别猜了,要想搞清楚还不简单,一会出去一问不就什么都知道了!二哥,安排几个护卫,穿上便装跟我出去转转!”
………………………………

第十三章 经营两江(2)

    是一个位于金陵东南钓鱼巷的茶馆,室内宽敞透亮、顾客一般都是有身份的人物或是有些家底的生意人。现在是下午生意最好的时候,大厅里二十张桌子座无虚席。在茶馆的正中间有一个舞台,一个女孩正用吴语说着着苏州评话《水浒》选段,每每说到精彩处时,观众爆出阵阵叫好……

    坐在靠窗的位子上,袁世凯听着评话,品着香茗,仿佛又回到了13年前。那个时候他跟随袁保庆来到这里,第一次见识了金陵的繁华,第一次听到了苏州评话,第一次品到了太极翠螺,当时他能以少年的心性态荡舟秦淮边、纵马雨花台,好不逍遥自在。现如今袁世凯已经成为中国九个封疆大吏之一,可再次回来的时候,他却感觉到心里那份沉甸甸的压力,仿佛烟雨笼罩下的梁宇、街道、石板桥,都是那么让人喘不过气……

    一个十六七岁的小伙计提着水壶客气的问道:“客官,您还要添点水吗?”

    袁世凯掏出一把碎银子道:“再来一壶太极碧螺,我有些饿了,你给我上个什锦豆腐捞、鸭血粉丝汤……对了,我记得你们这儿的旺鸡蛋最有名,再来几个旺鸡蛋!”

    听了袁世凯的话,伙计笑道:“听客官口音不是本地人,没想到您还吃得惯旺鸡蛋。”

    袁世凯道:“整个大清朝,只有你们这里有真正好吃的旺鸡蛋,给我来十个吧!”

    伙计收了钱道:“那您等着,我一会给您端来!”

    不一会伙计端上来一壶茶水,几个点心。马格里看看袁世凯手里的东西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这、这是什么?”

    袁世凯笑道:“好吃着呢,你尝尝?”

    马格里掩嘴道:“我看了都想吐。你竟然……我到那边跟家奇坐,你慢慢吃……”

    旺鸡蛋就是一种孵化失败未能成形的鸡蛋,敲碎蛋壳就可见满满的一包水里蜷缩着一只初具形状地小鸡,模样十分“柔嫩可怜”,吃的时候要小心翼翼地将已长成的鸡毛拔去,然后蘸着细盐一口一口的吃,也有人不敢细看,囫囵一口放入嘴中大嚼。看着马格里“逃跑”,伙计笑道:“呵呵,一般人还真吃不惯这旺鸡蛋。客官。这是您的找头。”

    袁世凯一边剥着蛋壳一边道:“剩下的钱就算给你的赏吧!”

    伙计把钱往盘子里一放道:“谢谢客官的赏钱!”

    “伙计,向你打听个事儿。”

    得了赏钱的伙计特别殷勤:“客官您说,只要是这金陵城里的大事小情,没有我不知道地!”

    “我记得以前这条巷子不叫钓鱼巷,什么时候给改的名儿?”

    “就是去年五六月份的事情,客官,您很久没来金陵了吧?”

    “恩,要不是到你们这里喝茶,我根本就不知道这巷子改名儿了。对了,好端端的为什么改叫钓鱼巷?”

    伙计笑道:“当然是因为有人在这里钓鱼了!”

    袁世凯不解的问道:“钓鱼?难不成现在金陵人都喜欢在这个地方钓鱼?”

    那伙计乐道:“不是说钓秦淮河的鱼。而是钓那些穿着补子的鱼……”

    袁世凯非常“八卦”的问道:“哦?我这人最爱听新鲜了,来跟我说说怎么回事!”

    伙计在脖子上比划一下道:“客官。这事儿可不好讲的,说出去要……”

    袁世凯笑道:“我这人嘴紧着呢,而且又爱听这些新鲜的事情,你好好跟我说说!”

    伙计道:“那你可别到处传!”

    有了你,还要我传?袁世凯点点头道:“放心,我不会说地!”

    伙计故作神秘的压低声音道:“我们这里现在流传一副对联,上联是:两江呆人障;下联是:三省钓鱼行。”

    袁世凯琢磨片刻道:“这对联倒是有个钓鱼,不过这跟改名有什么关系?”

    伙计笑道:“客官,您想想总督府东西辕门上地横额……”

    总督府东西两个辕门分别写着:“两江保障”。“三省钧衡”,听完伙计的话,袁世凯喃喃的说到道:“两江保障,三省钧衡……‘保’字拆成‘人’和‘呆’;‘钧’只比‘钓’多一点。‘衡’字拆开乃是‘鱼行’二字……这样就变成了‘两江呆人障,三省钓鱼行’,哈哈。有点意思……不过这钓鱼我还是没明白,这跟这个巷子更名又有何关系?”

    伙计低声道:“这您还不明白吗?两江总督府就是钓鱼行,而两江总督就是钓鱼行的老板,他们钓的鱼……您说会是什么?”

    袁世凯皱眉道:“三省官员!”

    伙计道:“对啊!他们钓鱼的地方就在这条巷子里,所以老百姓就把这条巷子改成了钓鱼巷!”

    袁世凯抿了一口茶道:“为何要选这条巷子?”

    伙计左右看看,然后道:“这里有个凤来楼,是我们金陵,乃至真个江南第一妓馆……里面的姑娘少说也得二三百,特别是头牌沈月琴姑娘,那个美啊……没那个男人看了她……”

    见伙计表情越来越“*”,袁世凯赶紧打断道:“你说这两江总督就在凤来楼钓鱼?”

    伙计道:“对啊,哪个当官的不要说人情、通关节、谋差事?要办这些事情,哪有不给堂部大人送礼的?所以那些各地的官爷们,恨不能天天都往金陵跑……特别是那裕禄、曾国当了这两江总督后,来地人就更多!这些人来多了吧,一个是自己不方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