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海道”的正式名称为“分巡苏松太兵备道”。(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又因这个道兼管驻在上海的海关,又被称为上海道、海关道、江海关道、关道,清末演变成代表朝廷与上海租界交涉的一个机构。袁世凯接到与英国人谈判地命令后,第一时间让周寿辰与赫德接洽。

    周寿辰苦笑道:“下官连续谈了几天毫无进展,请中堂大人责罚!”

    袁世凯道:“诶~周大人哪里话,这次谈不下来也正常,赫德是什么态度?”

    周寿辰道:“那赫德寸步不让。非要用《烟台条约》来行事,还说您不去见他太不给面子!”

    袁世凯道:“若赫德以中国客卿的身份跟我谈判,那他连三品都不到;若他以英国人的身份跟我谈判,那么他连公使的地位都不如,所以我没有必要给他这个‘面子’。”

    周寿辰道:“回中堂大人,下官办法用尽,可赫德就是不松口,还请中堂大人示下!”

    袁世凯道:“周大人啊,鸦片的问题,该让步就让步。只要把厘金征收权力留在地方就行!”

    周寿辰皱眉道:“中堂大人,若是我们能够坚持高厘金政策,定能大大减少上海的鸦片流入量,而且……”

    袁世凯摆摆手道:“周大人。想要禁烟,现在还不行。鸦片买卖已经成为洋人和大清的主要财政来源,若是我们贸然禁烟。必定遭到报复。如今大清兵势微弱,还挡不住洋人的钢船利炮,唯有等我中华强盛,才能谈及禁烟。而且禁烟也不是堵住来源就可以的,而是要禁绝需求。大清鸦片成瘾超过1500万,即便你能禁绝上海的鸦片,烟台、港、澳门地鸦片同样会流入两江;就算是有一天能够全国禁烟,依然会有走私进入,所以中国鸦片,现在还不能禁!”

    周寿辰叹口气道:“咳~这些下官也都人,掠走大清财富,我就心里愤慨!”

    袁世凯拍拍周寿辰的肩膀道:“不要想那么多,既然不能禁绝,那就想想如何控制,还有如何利用鸦片给地方增收!”

    周寿辰道:“中堂大人,把厘金征收地权力留在两江不难,可是要增收却不容易啊!”

    “呵呵,说说你的看法!”

    “按照《烟台条约》,常关洋药厘是80两;松江府原来。100。就算我们能够让步到100两,也满足不了们让步到80两,那江苏原来的财政不是打了个八折吗?”

    袁世凯听完后笑道:“哈哈……周大人,你放心,我不仅不让他打折,还会让他增长!走,带我去英国领事馆,今天我就给赫德这个面子!”

    英国驻上海领事馆。

    见到袁世凯,赫德立刻礼貌的迎了上去:“呵呵,中堂大人,在下对您仰慕已久,只是一直无缘得见!”

    被一个秃头冷不丁的晃了眼睛,袁世凯十分难受:“呵呵。赫德先生的中文不错啊!”

    看袁世凯的便装打扮,赫德不解的问道:“中堂大人,您这是微服出访啊?”

    袁世凯笑道:“赫德先生,您作为朝廷客卿,我心里一直把你当作自己人。拜访自己人不用那么正式吧?何况我今天来地主要目的是想跟您交个

    赫德同志之所以在中国算个人物,原因就是他早早的体悟了“中国式关系学”——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赫德早年来到中国的时候,与李鸿章成了朋友,因此得到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地机会,而且稳稳当当的干45年!现在袁世凯是朝廷新贵。赫德自然也不敢怠慢:“呵呵,中堂大人太看得起在下了,来请坐!”

    袁世凯也不客气,坐下后打量着这个头上稀疏,唇上浓密的英国人道:“赫德先生,既然是朋友相聚,您地这些属下和我的这些属下就……”

    多年与中国官员打交道,赫德总结出一个经验:中国人跟你单独谈话,一般都有涉及到个人利益的话题。听完袁世凯地要求,赫德道:“你们都下去吧!我跟中堂大人要好好聊聊!”

    看着“无关人等”全部退场。袁世凯道:“赫德先生,这次来的目的您也知道。所以我就开门见山——您提出的那个税厘并征制度,恕我不能接受!”

    赫德笑道:“中堂大人,这个不是没有商量,就看您能够在洋药厘上减免多少了……”

    袁世凯道:“我有两个底限:第一,江苏洋药厘的征税权力,必须留在地方政府;其二,江苏常关洋药厘最低不能低于300!”

    赫德道:“中堂大人,这定得也太高了,您觉得我会接受吗?”

    袁世凯笑道:“哈哈……赫德先生,您别着急啊。除了这两个底限。我还有三个非常优惠的条件,而且您肯定会感兴趣的……”

    赫德道:“哦?那请中堂大人明示!”

    袁世凯道:“第一,英国进口的鸦片在如果在洋口港登陆,我减免一半。第二。英国进口鸦片要是不在两江三省销售,而是过境销售的,我再减免一半!第三。江南工商总会还准备成立江南航运公司,专门从事内陆水道的运输工作,你们要是把运输业务交给这家公司……呵呵,每箱鸦片厘金再给减免5……您算算……符合这三个条件地鸦片,厘金可只有70两啊!”

    思考片刻后,赫德皱眉道:“中堂大人,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袁世凯道:“赫德先生,您别看你们的鸦片要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减免厘金,这三个条件可对你们大有好处!先,上海最近航路频频出现问题,而且小刀会、青帮对码头地骚扰越来越严重,如果鸦片在洋口港上岸,风险不就少了很多吗?其次,上海进口的鸦片,有8销往外省,那么两下一算,其实厘金总量还减少了呢!再次,现在江浙交界处枭帮作乱,用官船运货,总比你们请的那些民间货船安全吧?所以这三个条件对你们不是阻碍,反而是促进,而且两江现在的土药厘是800两,即便省内洋药厘达到300,竞争优势依然在你们手里,所以两江鸦片市场还不是你们说了算吗?”

    看着袁世凯一副为自己考虑的嘴脸,赫德笑道:“中堂大人,中国有句俗话:天上不会掉馅饼,恐怕您也不会……”

    袁世凯“暧昧”的笑道:“我跟您说吧,其实洋口港码头以及江南航运公司都有我的股份,所以……呵呵,你我心知肚明就行了……”

    赫德笑道:“可以!如果中堂大人能够促成此事,那么我们双方都有好处!”

    袁世凯道:“对,都有好处,而且我还要求赫德先生一件事情啊!”

    赫德道:“中堂大人言重了,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

    袁世凯道:“现在上海进口的鸦片数量虽然多,不过我希望能够增加份额。最好把烟台、香港、澳门等地的鸦片也分一部分到洋口……呵呵,这样一来我地方上的财政收入会增加,在太后那里也好交代;二来嘛……我自己也能多赚点……当然,如果赫德先生能够促成此事,我把航运公司地股份分给您一部分!江南工商总会可是从来不接纳外国人投资的哦……”

    1884年,中国进口的鸦片总额达到50000箱,其在中国境输费用可不是小数目!看着袁世凯这么有诚意,赫德投去一个“我了”地表情道:“中堂大人太客气了,我们是朋友嘛!就是不给我股份,这个忙我一定帮!”

    最后,两人签订了一份名为《上海洋药厘协定》的条约,其大概内容是:1、江苏洋口港的码头与货仓对英国商船开放。2、两江常关洋药厘定为300每箱。3、洋口港登陆地鸦片,洋药厘为150两4洋口港登陆以及运输出三省的鸦片,洋药厘为75两;5进口鸦片如果雇佣江南工商总会代为运输,常关洋药厘一律减免

    这个协定虽然是针对鸦片而签订的,不过它为其他方面带来的好处却也不少!运输鸦片的货船一直是上海乃至全国最多的,而且这些货船卸下鸦片后,往往立刻在港口装载中国廉价的茶叶、生丝等等特产,然后返回自己的国家。如果鸦片今后该在洋口登陆,那么就洋口港立刻会成为最繁忙的港口,而中国商人们为了“近水楼台先得月”,必定也会将自己的货物运到洋口港,然后兜售给外国商人,这样立刻也能为洋口港聚集大量的人气,为将来开通州打下良好的商业基础。第二个好处就是,三省境内的洋药厘、土药厘大幅上升,能够为三省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禁烟的效果。第三个好处是能够把其他港口的鸦片吸引到洋口港来登陆,这样虽然江苏的厘金下降了,不过地方财政却能“薄利多销”。而最后一个好处,也是袁世凯心目中最重视的,那就是能够使鸦片进口更加集中,今后一旦掌权,他开展全国性么禁烟会更加容易!

    签完协议,袁世凯一边跟赫德握手,一边在心里冷笑道:“小子!有一天会让你跟你的鸦片全部玩完!
………………………………

第六章 租界

    晚,上海外滩。

    夕阳下,十来人的乐队正在演奏着,舒缓的乐曲和孩子们的嬉闹融合成一道和谐而又让人放松的景象。一个洋行大班静静的坐在长椅上闭幕养神,他的妻子在给他们的三个孩子阅读着英文故事书。一对法国年轻夫妻慢慢走来,妇人身着巴黎最时髦的服装,她正为丈夫的风趣吃笑不已。一辆光洁紧凑的四轮马车缓缓驶过,车上一个中国富人身着做工精制的绸缎花衣,马车后面的两个扈从则小跑跟随。与马车同向、或反向而驰的是无数中国人拉着的东洋车,车座上的乘客有白人、黄种人、甚至还有印度人。

    从外滩往江边看去,一艘艘废弃的货船搁浅在岸上,它们是商人们存放鸦片的货栈。江面上大型蒸汽轮船来往穿梭,这些船的主要目的地是汉口以及宁波,鸦片随着他们流入中国内地。城区的方向一片***通明,道路上的汽灯以及租界里的电灯交织出一个现代化城市的雏形……

    黄浦江经过上海的时候,在城区里走了个“3字。现在这个“3”字中间那个尖儿以上,全部是租界。这里的租界分为英美两国共同拥有的“公共租界”以及法国租界,公共租界占地3000,民政、交通、卫生、教育等等事务由租界工部局管理;法国租界占地986亩,由租界公董局管理。租界内居住着大约11000国人以及20中国人,而与之相邻的上海旧城面积不足租界的一半大,却有60万中国人拥挤其中不仅有自主的行政机构,还有警察机构、消防机构、卫生教育机构,甚至司法机构。俨然一个国中之国。不过这个国中之国却比大清要繁荣得多,完善而先进的来水厂、电厂、电话公司、照明公司将东方第一商埠变成了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个走进现代化地地区!

    看着远处的夕阳,袁世凯叹口气道:“要中国每个城市都达到这个水平,需要多少年?”

    一旁的马格里道:“中堂大人,上海租界真正的建设开始与通上自来水不过3,而上海电光公司也不过才成立两年。九年就能把一个城市变成这样,相信中国其他城市也可以的!”

    袁世凯笑道:“现在中国的基础,特别是工业基础太差。我们有技术储备,可惜没有与之配套的工业体系。九年……有了罗氏和美国的支持,九年内展出中国的重工业基础没有问题,可惜……到时候恐怕中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