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世凯答道:“恩,上海船务公司的总经理是我的洋文老师马格里,而且我在这家公司有些股份。所以这里既是我们这些学生的出国通道,也是实习基地。”

    徐世昌喃喃的道:“有良好的人才选拔机构,有良好的基础培训,有方便的出国通道,现在连实习基地都有了,相信这些孩子只要不是白痴将来都会学有所成的。这下徐某心中有底了,慰亭,为兄先谢谢你了。”

    “客气什么?徐兄愿意来帮小弟才是我的福气,呵呵,今后学堂就拜托徐兄了。”

    徐世昌看看那些归国学生的资料后问道:“世凯,这些孤儿都要签卖身契?”

    袁世凯道:“呵呵,那当然,我自然也不能白资助他们,我今后可能还会办些洋务工厂,自然要些人才。”

    “那慰亭你跟他们签订的卖身契为何只有二十年的期限?要知道,光培养他们成才可就要十年啊!”

    袁世凯笑笑道:“徐兄啊,给他们一个期限也等于给他们一个希望,不然他们为了逃避终生为奴而不肯回国,那我们不是白忙活了吗?过几天我要去上海,丽泽山房那两个文社也交给你打理,要是有合适的人就聘他们当老师,这个你自己把握吧,我先会派人协助你,等你上手之后再全部交由你负责。”

    谁能想象得到一个十七岁的少年有如此心计,此刻徐世昌对眼前自己这个只有十七岁的“老板”只剩下佩服。接下来,徐世昌又就学堂的建设以及一些学子的教育和留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谈好一切细节,他便告辞离去。看着他的背影,袁世凯对一直躲在屏风后面的文增瑞道:“文兄,你觉得此人如何?”

    “世凯,徐世昌在洋务方面确实是个人才,若是能真心为我们所用必定是个很好的帮手。”

    袁世凯笑道:“没错,徐世昌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你先考察他一段时间,适当的时候泄漏一点内幕给他,看看他的反应。要是真能为我们所用,将来把护国少年学堂全部交给他,但是事情不能过于着急,毕竟现在我们的还要以谨慎为先。护国少年学堂如今人数已经达到五百,我们要尽快把他们送出去了。”

    “世凯放心,我会办好的!”
………………………………

第五章 演武

    接下来的几天,袁世凯很快把科考失利的阴影甩在了脑后,因为他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了。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先是在陈州、项城两地成立了两所公开的“护国少年学堂”。这两所学堂全部面向各地的孤儿,老师也是从当地的穷困士子中挑选。不过作为两所学堂的主管,徐世昌明白这两所学堂将采用与以往所有学堂不一样的教育方式,他也知道将来这里肯定会走出许多中国的新兴洋务人才,因此他对两所学堂的创办倾注了自己所有的热情。

    在项城开办学堂的时候,袁世凯还抽空去护国演武堂的秘密基地看了看。看着一个个六到十岁的孩子在操场里学习着博杀、骑马等项目,袁世凯不禁想起了《兵人》里的陶德,只是这操练之法让太过落后。

    武恺看少爷有些不满的表情,以为他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便问道:“少爷,我这操练之法是否有少爷不满意的地方?”

    袁世凯道:“武叔,您多虑了。我看这些操练科目都不错,只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样的操练只能得到百余能征善战的士兵,却不能让我得到一个有用的将领。”

    武恺道:“少爷,为将之道也是将兵之道。将兵容易,应变却难,而这些孩子尚小,恐怕……”

    袁世凯道:“无妨,你们先这么操练。我想让这些孩子也学学文,毕竟为将也不能是文盲吧。过几年,他们再去识字就晚了,明日我让增瑞派些老师过来。至于这操练之法,等我想想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武叔,现在开始你就留意孩子里有没有什么悟性出众的人。”

    武恺道:“是!”

    看着武恺有些不满意的表情,袁世凯道:“武叔,你一直是个爽快人,心中有什么话就说出来。虽然您名分上是我的下人,但是我和武猛情同手足,所以也把你当作长辈。”

    武恺犹豫一下后道:“少爷,武叔不是自吹。武叔象你这么大的时候也曾跟随二老太爷征战沙场,这练兵之法还是仿效二老太爷剿捻之时的方法。如果这么练下去,相信不出五年大清就没有比这更好的百人队。”

    袁世凯笑笑道:“武叔,你以为我练这些兵只是为了跟我大清的士兵相比吗?”

    “那少爷是……”

    “想想当年京城陷落之时的情况,我大清兵士百万,却无法匹敌数万洋人军队。按照这样的操练之法,就算他们成为我大清的顶级兵士又怎么样?难道能打败洋人?”

    听了袁世凯的话,武恺陷入沉思。袁世凯没有等他反应过来接着说道:“武叔,我们再做个简单比较,如果这些孩子在这里苦练十年,他们能与我手下五十人的手枪队打成平手吗?”

    袁世凯的问题让武恺似乎明白了什么,袁世凯笑道:“火器的出现已经改变了战争的方式,而且现在的兵器日新月异,以前那种拿着刀剑互相劈砍的方式已经落后了。我们之所以从小训练他们,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在将来的战场上有用,所以从现在起就要教导他们将来的作战之法。”

    武恺听完后连忙施礼道:“少爷,我太莽撞了。不过这火器之法在下虽然掌握,但是……”

    袁世凯摇摇头道:“武叔你莫要着急,过些日子猴精就从美国回来了,我想他一定会给我们带回一些人才的,到时候你也跟着学学,你的任务就是帮我管理这帮孩子,让他们顺利成才,更要培养他们的忠诚。”

    武恺听了袁世凯的开导,立刻答道:“少爷的话,武恺记住了,今后我定当为少爷尽心尽力的培养这些孩子。”

    袁世凯道:“武叔,您的年纪也大了,如今武猛也成了家,过段时间我可能会找些洋人教官回来,您……”

    一听袁世凯的话,武恺以为袁世凯要让自己退休,连忙道:“少爷,难道您嫌弃武叔老了吗?”

    “不、不,武叔,您误会了。我大清练兵之法过于陈旧,虽然淮军、湘军号称新军,但是依然难与西方的战术思想相比,您还记得候晋去的那个地方吗?”

    武恺道:“知道,是美利坚的一个什么‘西点军校’。为了让候晋进去,马格里先生花了好大力气,甚至还把候晋变成了什么美国国籍。”

    袁世凯道:“没错,这个学校的教习之法才是我所希望的。”

    武恺道:“少爷,这西点军校的练兵之法真有这么厉害吗?我就不信,他们能让兵勇都练成刀枪不入的天兵天将?”

    袁世凯道:“哈哈,再有一年多他就该回来了,到时候您见到他相信您就会明白的。今后你还是这护国演武堂的总管,这席教官就让候晋担任吧!”

    袁世凯的话,武恺自然不敢反对,不过他也有顾虑,当下道:“世凯,你仿照洋人的练兵法我不反对,但如今演武堂沿袭的是我大清新军的教练之法。我担心这些孩子在我手中练得过长了,今后难以适应。”

    袁世凯道:“没关系,我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些孩子都能到洋人的军校里学习。这演武堂的规模还要扩大,您只管挑选资质上好的孩子入学便可,过段时间我自会给您送来一些简要的操练之法。”

    要问袁世凯的练兵之法那里来?别忘了他前世可是中校。虽然前世服役的是海军潜艇部队,但新兵入伍时吃的那些苦他可一世难忘。花了几天时间,袁世凯将一些新兵训练的基本要领以及要求编写成册,名曰《慰亭演武手册》。在这本练兵之法中,袁世凯对军人的三项素质提出了要求——军人战斗技巧训练、军人战斗心里训练以及军人思想教育。

    军人战斗技巧包括战术素养以及战斗技巧两类,按照目前演武堂学生的情况,手册中主要以军人的战斗技巧训练为主,其主要内容就是袁世凯在前世新兵训练中练习的科目,而针对现在的条件又加入了武术、侦察等项目。袁世凯明白,真正的战斗技巧其实应该是军人一种本能的反应,这种反应只有经足够实战之后的军人才能形成,而那种在演习或训练中形成的“技巧”往往只能称为“熟练的动作”。虽然现在还不能让这些孩子接受战火的洗礼,但是这些动作越熟练,将来他们转化为本能的速度就越快!

    军人战斗心里训练则是这本手册的重点,战争中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还是人的因素,人的因素便是双方军人心里素质。前世担任过军官的袁世凯自然知道,那种认为只要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就能打胜仗,而忽视人的因素的观点是十分不正确的。战争往往是在极端艰苦与恶劣的环境中展开,一个军人就要在心理与生理两方面进行自我调节,让自己的意识与思想完全适应当时的状况,从而能够在枪林弹雨、丛林沙漠中保持良好积极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的积极程度便称之为士气!

    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则是军人人生观的树立以及思想信条的灌输,比如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军人以忠诚为荣誉等等。袁世凯相信自己虽然比不上西点军校的教官,最起码按照这些方法训练的新兵们能很快适应候晋带回来的西点训练法。

    就这样,未来中国第一个现代军事理论教科书的雏形出现了……
………………………………

第六章 计划(1)

    为演武堂编好教材,袁世凯又带着那些孩子们操练了一段时间方才放心的离开。演武堂陈旧的训练方法、第一期护国学堂留学生的不堪重用,让袁世凯对自己的整个人才培训系统做了很深刻的反思。在项城逗留的这段时间,他将自己手中的资源做了很好的整理与规划,最后编成了一个完整的计划。

    安顿好了家里的一切,袁世凯便匆匆赶到了上海,迎接他的是他那激动的老师马格里:“世凯,南京一别已经三年,你还好吗?”

    “老师,我很好,您呢?”

    “哈哈,很好,很好。我很想念你啊!可惜马丽回美国去了,不然她见到你肯定很开心”

    袁世凯听到马丽的名字,脸上显得有些不自然,立刻把话题岔开道:“老师,你这个职位干得还开心吗?”

    马格里道:“当然开心,没想到朝廷免了我的官,我的学生却给了我一个职位。世凯,我很感谢你,因为我很喜欢现在的生活。”

    袁世凯笑笑道:“老师,您太客气了。中国有句话: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只要您在这里开心,我就满足了。听说李大人又要请老师出山了?”

    马格里答道:“你的消息够灵通的,李大人确实派人与我联系了,不过朝廷还没有正式下旨。”

    “要是朝廷同意老师继续为官,老师愿意出山吗?”

    马格里道:“如今马嘉里案让皇帝陛下头痛不已,他着令李大人办好与英国人这次谈判,说白了就是要派出钦差跟英国人道歉,李大人的压力大得很。因为我比较熟悉英国的情况,李大人自然想到了我。他对我有知育之恩,我不得不帮这个忙。”

    袁世凯道:“那老师今后还会回来吗?”

    马格里喃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