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3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各自的国家虽然在参战。但毕竟这是在中国皇宫,而且在中国皇帝面前,于是两人礼貌的保持了贵族的风度。

    “陛下,在下为刚才的失礼道歉……”朱尔典向袁世凯一拱手,然后对克林德道:“克林德先生,‘久违’了……”

    “呵呵,可不是,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克林德脸上浮起笑意。

    见二人如老朋友般的就坐,袁世凯喃喃说道:“我知道二位的国家处在战争状态,这样的见面有些尴尬。不过我也是不得已才将二位找来……因为有一件要事需要与二位商议。”

    朱尔典赶紧接口道:“陛下言重了,有什么事情您吩咐就是……”

    克林德也不甘示弱:“对。陛下有何事情尽管开口……”

    袁世凯用玩笑的口吻道:“我让英德停战议和也能答应吗?”

    “这……”听到这话,两人怪异地对视一眼。

    “哈哈……跟二位开个玩笑。”袁世凯敛去笑容道:“我还没有自大到自以为能够平息欧洲战争的地步,不过守住我国的一亩三分地和保护我国的商船还是绰绰有余的……您说呢,克林德先生?”

    对于德国潜艇企图拦截中国商船的结果,施佩和萨镇冰的说法完全相反。前者说是他们念及两国颜面主动让道,而萨镇冰发回的电文很简洁:德潜艇欲拦截我船队,伤其一,驱之。虽然无法证实当时情况,不过施佩是个死要面子的人,而萨镇冰的个性则是言出如山。他地话可信度应该更高。袁世凯这番话绵里藏针,显然是在警告德国人不要对中国商船蠢蠢欲动。

    克林德在心里再次问候施佩的先人,然后起身道:“陛下,我已将贵国地意见发回国内。相信很快会给陛下一个交代。在此,在下先代表我国向贵国表示歉意……”

    朱尔典笑道:“克林德先生,说句实话。贵国的潜艇实在太厉害了,简直是无敌。先袭击了美国人,现在又开始对付中……”

    听到朱尔典的挑拨之言,克林德连忙道:“陛下,我国绝无此意……”

    “好了,找二位来,不是讨论这件事。”袁世凯打断道:“二位都知道,我多年前就提出和平发展的纲要,我国也一直以经济建设为核心。所以在这场战争中我国至今守中立,尽量让自己远离欧洲战火。

    现在二位的国家都与我国有贸易往来,我不否认,由于战争的原因我国对你们两国的出口增加了很多。本来你们能把这些订单交给我国,是对我国的信任,也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帮助。但

    是由于战争的原因,让我国非常为难。我国与同盟们英国人不高兴,还常常让舰队无故扣留和为难中国商船;如果与协约国做买卖,又会得罪德国人……”

    “陛下,这是误会……”两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出这番话,不过语速较快、声音穿透力较强的朱尔典抢得先机:“我国一直按照对贵国的承诺,让贵国商船……”

    克林德冷笑着打断道:“朱尔典先生,那为何中国向我国出口的物资总是要延期才能到岸?”

    “我说二位,你们在我面前就不要解释什么了,都是心知肚明地事情!”这句话让两位大使都露出尴尬的表情。袁世凯仿佛对二人的变化毫无察觉,继续说道:“我国不管跟协约国还是同盟国做生意,自然都会得罪另一方,都会引起诸如潜艇跟踪、军舰盘查这些你们称之为‘误会’地不快。今天我找你们来就是想要解决这个问题!”

    安静片刻,克林德问道:“陛下准备如何解决?”

    袁世凯道:“中国民间有句话:和气生财。我不希望因为贸易往来而得罪你们任何一方,而且我国也需要的一个顺畅而又安全的通商环境。我这里有两套方案:第一,今后我国继续与你们两国保持现在的贸易往来,但是我希望你们都能给我一个承诺,不要再为难我国商船。这样我国可以放心大胆的继续跟你们做生意,而且你们也不用再担心我国的货物无法运到。当然,这必须你们两国点头才行。第二套方案嘛……那就是我国暂时中断与协约国和同盟国中所有交战国的贸易,等战争结束后再行恢复……”

    说是两套方案,但英国通往印度的航路已经中断半年,而德国则在被封锁的情况下度过了近两年,如果离开中国的物资和航运服务,恐怕不单单会影响战争,两国都会出现社会动荡。

    沉默片刻,朱尔典道:“陛下,此事在下恐无决断之权。还需请示国内……”

    “恩……”袁世凯点头道:“那就请二位先行回去,等考虑成熟再回复我……”

    “在下告辞……”

    三天后德国给出了很明确地答复。不仅承诺德国潜艇今后决不再骚扰中国商船,而且还解除了施佩太平洋舰队司令的职务,调回国内任职。德国人这个决定做得很轻松,因为他们对中国物资的依赖程度很大,而且现在美国已经参战,他们绝不能再让中国变成敌对国。要知道,中国的常备陆军已经超过130,如果开战这些士兵马上就可以投入战斗。

    英国方面对中国这个要求出现过争执,因为他们与德国不同,没有中国的物资。英国还可以从美国得到补给。不过再怎么进口,价格和数量上都无法与殖民地出产的物资相比,只要中德之间不闹崩,德国人还可以从中国买到潜艇。印度航路依然无法打通。另一方面,上一次海战的完败,让英国海军士气受到重挫。而德国海军开始酝酿着一场大规模决战。是否还能对德国进行完全的封锁,英国海军部完全没有信心。这些因素加在一起,让英国政府一周后也答应了中国的要求。随即中国外交部出面与英德两国代表发表了《南京宣言》,两国都承诺战争期间绝不威胁中国商船的安全,绝不无故阻挠不携带“违禁品”地中国商船开往目的地……

    这个宣言最直接地结果是极大的刺激了中国航运事业的发展。现在中国对外贸易激增,加上英国的高价运输业务,只要在中国拥有一条远洋货船,那么利润可以用日进斗金来形容。在《南京宣言》发表之前,很多船主还对向欧洲运输货物的安全性有所担心,现在是彻彻底底的没了后顾之忧。从5月开始,足客户要求,这些船厂不得不一次次的增加生产规模。中国商船数量和造船能力正在高速的增长……

    第二个结果是让欧洲大量的人才与资本流入中国。由于战争地蔓延,欧洲大陆战火纷飞、物价飞涨,百姓生活开始变得越来越艰难,许多人都想逃离欧洲躲避战火。战争初期,欧洲人基本都选择美国作为避难之所,因为它是白人国家。不过现在美国已经对德宣战,它也成为交战国之一,加之越来越多的美国商船被德国潜艇击沉,移民数量大减。反观中国不仅坚持中立的立场,而且中国商船还得到英德两国的安全承诺,于是向中国提出移民申请地人数越来越多。不过中国对移民者却提出了条件:1、移民者要拥有一定量资本,并准备在中国进行实业投资。2如果在某些学术领域有一定成就,中国不仅欢迎其移民,而且还向其提供相应的职位,甚至是研究经费。就这样,中国商船带去货物的同时,也带回了大量地利润、资本以及人才……
………………………………

第11卷 第52章 蝴蝶

    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龙卷风。(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

    战争在19年春末开始彻底改道。由于德国在凡尔登形成的突破使得协约国的西线战事颇为被动。不仅预计在夏天发动的进攻计划流产,英法联军还出现了难以为继的困难。法国丢失了东部20%以上的国土,35%的工业基础,民间几乎已经看不到30岁以下的年轻人,法国陆军部不得不开始征召中年男人和殖民地那些“顺民”入伍。为了应对这场困境,英国这个“靠大海生活达千年之久”的海上霸主,如今也开始靠大陆生活了。19年3,它破天荒地采用了基钦纳一直倡导的征兵制,为欧洲战争组建大规模的陆军。可惜,基钦纳看不到这一幕了,他乘坐游轮出海的时候碰上了德国潜艇布置的水雷,与同行的十几名陆军幕僚一起葬身大海。英国这个决策对这次战争以及对英国未来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事实上它意味着作为世界大国的英国长期拥有的优势开始没落。

    到19年3的时候,东线的俄国已经补充了1915年失败队缺额,生产和从中国的进口了足够的步兵武器来武装他们新建的军队。如同14那样,沙皇军队再次扮演为他人作家的角色,法国人在凡尔登被德军突破后要求俄军牵制德军东线兵力,从而导致俄第2团军在3发动了一次仓促而准备不足的进攻。泥泞、严寒、指挥错误,加上德军的火炮和机关枪,让俄军1个月内损失了10人,并一无所获的退回进攻前的防线。至4月。西线德军推进至巴黎郊区,英法联西线再次展开鏖战。这时法国又一次向俄国提出同样地要求,再次导致俄军仓促发动进攻的决策。

    个师在一条长300里的战线上开始进攻4奥匈集团军共计46个师严阵以待。不到一个月,奥匈帝国的防线多处被突破。为了堵住突破口,德军东线指挥官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将东线能够搜罗到的所有的后备队派往奥匈防线。德国总参谋部还从西线转调几个师过来,奥匈增援部队也从意大利战线调过来。这时俄军指挥系统混乱无能的毛病再次暴露无疑,加上英法两国本身物资缺乏。能够为俄国买单的资金也越来越少,导致俄军补给出现困难。到树叶变成绯红和金黄色的时候,俄军已经失去了进攻锋芒,他们有人再也无法返回家乡,而奥匈帝国伤亡加被俘人数也达到了100万……

    除此之外,这一年还有三件大事改变了原来的“历史”轨迹。

    4初,在30驱逐舰和10巡洋舰地护卫下,运载美国远征军第一批部队的船队,战战兢兢的从美国本土起锚。由于德国潜艇肆虐,协约国内部出现了一轮关于“反潜护航”和“保卫航线”的热烈争论。对于是否要为这支运兵船队护航。产生的意见分歧也非常巨大。

    在英国海军部中,一群年轻军官在海军中校雷金纳德…亨德森的带领下。从战争开始就一直对船运行动和防止损失默默的进行研究。他们发现穿越英吉利海峡的运煤船队,因法国人坚持护航几乎没受到什么损失。这些运煤船队一共进行了00多船次的航行,只被德国潜艇沉了9,一》;。%。现,亨德森的小组建议海军部普遍使用护航队,特别是远洋护航队。海军大臣地次官们马上拒绝了亨德森的建议,他们说护航队只是防卫性措施,而要击败潜艇则需要进攻性措施——又重复了反对护航的老调。其实在这些海军高官拒绝这个建议另有原因:在他们心目中,亨德森和他的手下不过是一群没有实战经验,而且“毛还没有长全”的水手。但是这一发现引起了美国驻欧洲海军司令西姆斯少将的重视。因为美国陆军即将开赴欧洲,他正为运兵船的海上安全深深担忧。在西姆斯的坚持下,美国海军为运兵船队派出了一支护航舰队,而英国海军也答应派出一支舰队接应。

    当美国护航舰队出发的时候。所有的战舰水兵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