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3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德奥等国强烈要求中国派遣陆军进入欧洲参战,不过唐绍仪拒绝了这个请求,但他表示会为同盟国提供物资援助,同时会按照承诺派遣海军进入大西洋参战。另外,由于中国得到了波斯北部,意味着今后可以随时南下中东,不再需要土耳其的帮忙,这让本来准备对中国进行“敲诈”的土耳其人有些慌神。布列斯特会议后,奥斯曼帝国外交大臣维罗亚帕夏主动找到唐绍仪。以协商“边境划分”为借口,试探中国对中土结盟是否还有兴趣。
由于波斯北部名义上已经归属中国,因此在这次谈判中,唐绍仪完全掌握了主动。11月1日,唐绍仪和维罗亚帕夏签订了《中土布列斯特协定》:第一,中国出兵攻占波斯全境和阿拉伯半岛。土耳其则给予中国“穆斯林之友”的称号,并向中国军队提供部分给养;第二,事成之后。波斯湾沿岸200公里地区、包括科威特、今阿联酋主权归属中国,而其他地区主权属于土耳其;第三,波斯全境成为中土两国的军事“共管区”,中国在该地区享有驻军权、中国公民享有与奥斯曼帝国公民一样的权力;第四,中国拥有阿拉伯半岛地区石油优先开采权;第五,中国给予土耳其政府1亿5000万中华币的财政援助;第六,两国有义务一起防卫该地区的安全。
虽然这份协定与中国八月份提出的结盟条件没什么大变化,但性质已经完全不同。首先,波斯北部地主权理论上已经属于中国,因此中国是用波斯北部与奥斯曼“交换”波斯湾。不再是要求其“割让”;其次,中国已经成为“欧洲病夫”的邻国,伊斯坦布尔已经失去了自抬身价的资本。因此原来承诺的3亿援助变成了1。5亿。就这样,中国军队获得了进入中东地区的“合法地位”,同时摇身一变成为“穆斯林的朋友”。
在布列斯特和谈开始地时候,协约国认为俄国人绝对不会答应如此苛刻的条件,但当中国空军对俄国进行疯狂轰炸的消息传到西线。协约国已经开始感觉到势头不对。9月。联军陆军总司令福煦、英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黑格、美国远征军总司令潘兴共同研究决定,在西线发动了一次名为“巴黎深秋”地攻势。9月中旬。协约国组织起近11000门大炮、500架飞机、170万步兵,在巴黎以南、莫伦以北地段发起总攻。协约国在这次战役中的战略很明确:最大限度地把力量集中在巴黎以赢得这场战争,或至少在中国援军尚未扭转局势之前争取“有利的和平”。
在协约国的进攻开始之前,德军参谋总长法金汉和西线总指挥兴登堡都预见到了协约国这场攻势,但当时德国在西线仅有160个师,总兵力约为230万人,而且分布在塞纳河东岸漫长的战线上。面对如此大规模的攻击,兵力上处于劣势的一方应该以稳健防守为上策。然而多年的战争,让厌战情绪开始在德军战壕里蔓延,号称世界第一陆军的德国雄狮在1918年竟然有10%的人当了逃兵。面对越来越严重地厌战情绪,法金汉等人希望用一场胜利来鼓舞士气,如果能够给予协约国致命打击那就更好。于是德军计划在协约国发起进攻的同时,在巴黎以北的芒特拉若利实施一次大规模反向突破。
到布列斯特和谈结束时,这场巴黎战役一直持续依然没有分出胜负。协约国突破了巴黎南部地德军防线并度过了塞纳河,而德国同样在巴黎以北突破了协约国的防线,也到达了塞纳河西岸。此刻德军与协约国联军在巴黎周边100多公里的地方展开混战:战壕失去了作用,建制已经全部打乱,数百万人搅在一起杀得昏天黑地……
《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的签订让协约国始料未及,也打乱了他们的战略计划,因为这意味着俄国退出了战争,也意味着同盟国摆脱了两线作战地境地,更意味着中国将可以给予德奥更加直接地支持。11月中旬,原来部署在东线的70个德军师开始调往法国战场,使得西线德军兵力一下子增加到230个师、总人数360万。协约国得知这一消息,立刻下令部队撤回塞纳河以西防守,但是如此大规模地混战中,部队想要脱身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了避免已经度过塞纳河的联军遭到围歼,协约国部队只能不停的向巴黎方向增援,而德国人也不甘示弱,同样向这一地区增加兵力。此刻巴黎就如同一个巨大的漩涡,双方军队数以万计的被它吸引进去。欧洲战争最后的决战打响了……
12月,在欧洲鏖战不已的时候,中国也明显加快了“抢地盘”的速度。12月初,在得到了奥斯曼帝国的补给帮助后,擅长沙漠作战的中华帝国第二集团军第1军突进波斯北部,并与那里的英军展开了第一次小规模战斗。与此同时,中国亚洲战区的海军陆战队被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兵力3万,在炎黄号航母战斗群的掩护下从斯里兰卡乘船西进波斯湾,呼应第二集团军的南下;第二部分兵力10万,留守已经占领的南亚诸岛以及斯里兰卡;第三部分兵力27万,在伏羲号航母战斗群的掩护下登陆澳洲大陆。为了不让英军向中东增兵,西南方面军也在缅甸发动了进攻,死死拖住英国部队不让其有机会后撤……
英军美索不达米亚战区的司令官是一位令人生畏的将军………埃德蒙?艾伦比爵士。此人绰号“公牛”,但他的性格却与这个外号十分不相符,因为在战后很多的记录里可以看到这样一段话:“艾伦比很可能是一战期间英国最好的陆军指挥官,他机智、富有活力并充满挑战性,对战略战术的透彻理解使他成为一位天才的、巧妙的计划者。他在美吉多的胜利是突破和追击的杰作,这种胜利在一战中是极为罕见的。他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统帅之一。”然而,面对中国海陆两路大军,这位英国名将也无能为力,因为他手里只有不到十万人,其中包括1万澳大利亚轻骑兵、4万印度士兵,英国正规军只有4万。艾伦比多次向国内求援,但是巴黎会战正酣,根本没有办法向其派遣援军。12月中旬,中国海军在霍尔木兹海峡击溃了英国驻波斯湾的舰队,并攻占了波斯湾内最发达的港口…………科威特港;陆军则一路向西南挺进,直逼“魔术城”巴格达……
………………………………
第11卷 第86章 抢地盘(下)
在欧洲,巴黎会战依然没有落幕。70个德国师从东线赶到巴黎后,已经度过塞纳河的协约国军队顿时处于下风。由于向巴黎发起进攻的联军主力是法军,因此福煦急于把他们从混战中解脱出来。12月,他用请求的口吻向英、美两国陆军司令发出了渡河作战的命令。
英军司令黑格在作战思想上是个保守而顽固的人,作战方法往往简单粗暴,他的格言是:“战斗的胜利取决于士气和决心”。因此黑格看不到机枪、重炮和新式武器给战争带来的巨大变化,作战时仅凭借坚定的意志而无视大量人员的伤亡。就连英国战时首相乔治都在其日记里写到:“我不止一次的怀疑是否还要继续让他用英国青年的鲜血去换取战功”,但是出于英法间关系的考虑,乔治同意了继续派兵增援巴黎战场的意见。其实乔治的命令下达之前,黑格已经将英军所剩不多的几支预备队调往了巴黎南部……
足智多谋的潘兴与直肠子的黑格不同,除了军事方面的问题他还考虑了很多政治因素。美军刚刚到达欧洲的时候的确让协约国一方士气大振,而随着战争的深入,这个作用早就不复存在,现在英法两国更希望美国人在这场战争中承担更多的责任。由于美国陆军从未上过火线,经验的缺乏使他们伤亡惨重,至今已经有110万美国青年在欧洲伤亡。此刻美国国内地反战呼声渐渐升温。威尔逊总统和美国陆军部感到空前的压力。眼前的形式已经开始明了…………巴黎会战将成为这场全球性战争的终结之战…………是全力投入争取最后的胜利还是保存实力减轻国内的压力?这个问题美国人已经不能不考虑了。接到福煦地命令后,美国陆军部不眠不休的争论了两天,最终下令潘兴全力增援法国人。(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美国人准备孤注一掷了……
德国人也不好受,12月初,从高加索和土耳其战线上撤回的50万德军也投入了在巴黎的战斗…………他们已经没有了预备队,但是逃兵依然在增加。而且在后方只剩下不足15万童子军和二次兵役者。不过让同盟国士气大振的是,中国援兵到了,尽管那只是两个空军师。在中国空军到来的两周内,144架“怒龙”、144架“暴龙”,64架“狂龙”几乎天天都有作战任务:它们袭击了英军在塞纳河西岸地渡口,造成上万人伤亡;它们轰炸了美国人的军火库。数千吨弹药化为灰烬;它们甚至远程轰炸了波尔图,爆炸的气浪吹跑了法国总理的假发,吓得正在开会地法兰西共和国官员全体钻到桌子下。于是这些飞机机翼下的双龙图案有了不同的称呼:德国人管它叫“神龙”,而协约国士兵管它叫“恶龙”或者“屠夫”。
至12月中旬。巴黎周边200多公里的地区都变成了战场,远远超过了双方原来预定的战役计划。黑格似乎忘了他的任务是救援法军,一味的要求自己的部队向巴黎进军。他将最后的预备队投入了战斗,虽然他们距离巴黎如此之近,以至于埃菲尔的塔尖都能清晰可见,但是又是如此遥远,因为15天时间他们只推进了10英里。于是海格下达了他那著名地“身陷绝境”的命令:“除了决一死战我们别无出路。每一部队都必须战斗至最后一兵一卒……我们身陷绝境并相信我们的事业地正义性,每一个人都必须战斗到底。(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这道命令的语言是激昂的,但是兴登堡用德国重炮和一个中国轰炸机联队死死的守住了巴黎南郊,15天就有10万英军伤亡。与黑格的鲁莽不同。美国人进展比较顺利,由于英军进攻巴黎地行动牵制了大量德军,使得他们在东岸轻松地开辟了一个撤退区。大约有10万被围近一个月的法军得以从那里撤回塞纳河西岸。
年轮走进1919,双方在巴黎投入地总兵力已经超过350万,但是这些士兵如同抱薪救火一般,除了使得战斗更为激烈以外再无作用。在过去的三个多月里,巴黎市民每天都枕着隆隆的炮声入睡。浪漫的法国人已经学会在恐惧中艰难度日。随着一封封阵亡通知书被寄回后方。从东普鲁士的容克贵族城堡到英国科次福德楼市,许多家庭的男人只能存在与人们的记忆之中。民族的仇恨加深了。对战争的痛恨也加深了。曾经自诩为现代文明发源地的欧洲正在验证另一句话…………现代文明同时也产生了规模更大、伤亡更多、破坏力更强的战争。欧洲人再也没有自负的资本,因为他们此刻只能靠别人的救济生活。由于印度洋航线已经被中国那“可怕”的航母舰队截断,英法两国平民生活所需的粮食、布料甚至是煤炭都必须靠美国供给;德奥情况稍微有所转变,乌克兰大粮仓1918年80%的收成被强行送到了德国,但是这些粮食却没有全部用来改善民众生活,因为其中9成送到了前线。德奥两国只能向中国赊购物资,西伯利亚大铁路成了重要的命脉。
在厌战情绪和生活质量每况愈下的刺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