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3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完诸葛严的介绍,袁世凯满意地点点头:“空军先采购300架闪龙、100架悍龙、200架枭龙,组建三个喷气式战机空军近卫师,全部部署在南京,要注意保密。海军除了原来地炎黄级、长城级航母采购计划之外,再增造8艘重型航母,采购舰160架载型悍龙、480架舰载型啸龙。今后陆海空三军所有主战型武器都必须有高、中、低三档搭配。叶孤鸿,你们空军的螺旋桨战机升级计划要加快,尽量在30年之前完成更新……”
中国地扩军计划除了扩大军队规模之外,还加大了武器的升级力度。在这次大战中,中国的航母、飞机、坦克、潜艇等武器发挥了巨大威力,已经成为各国效仿的对象。例如美国的“竞速者”就已经具有挑战中国战机的性能,而英、德、美等国也已经开始了大型航母的建造和机械化陆军的建设,想要保持优势就必须继续装备更新式的武器和技术。
其他国家还在巴黎谈判的时候,中国军队已经开始了新一轮武器装备的更新计划。“任何时期都必须有一种或者几种能够占据绝对优势的杀手锏”,这是是袁世凯一直坚持的武器开发思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空军方面除了对原有的螺旋桨战机进行全面升级之外,这些喷气式战机将成为为了战争中的杀手锏;陆军方面主要是对原有的几种坦克、战车进行升级,并加大了机械化兵团的比例;海军在目前已经拥有10艘航母的基础上,拟再增造27艘“长城级”轻型航母、11艘“炎黄级”中型航母、8艘“洪宪级”重型航母…………10至15年内,中国常备正规海军的航母总数将达到54艘。
除了保卫已经占领的领土、促进南军工企业的发展之外,中国的扩军计划还有另一个更深层次的目的…………向各国施压。战后,世界各国都精疲力竭,纷纷准备削减军队以减轻财政和资源上的压力。当它们得知中国准备将三军常备兵力增加到400万的消息,压力可想而知。加上中国目前几乎在任何一个地区都有土地和军事基地,各国为了应对“中国威胁”,必定要保留一定数量的军队。而多保留一个士兵,意味着财政上就要多负担一份费用,而投入战后重建的金额也要减少一分,无形中延长了各国恢复元气的时间……
(作品相关里有这章出现的武器装备数据)
………………………………
第12卷 第5章 买粮
中国政府第二项刺激经济的措施是大移民。对一块土地的统治和占领,激烈的军事手段是下策、温和的怀柔政策是中策、移民才是上策。只要占领区忠于帝国的人口远远超过反抗者的数量,这块土地就会从“占领区”变成“本土”。另一方面,移民意味着要建设大量新城镇、乡村,光是基础设施建设产生的需求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这对目前已经远远过剩的中国工业能力,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为了让移民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帝国专门成立移民局,并在1920年夏天公布了数十个移民区和上千个移民点的目录。例如北方有外东北、贝加尔、新西伯利亚、秋明、阿克莫拉、阿拉木图等地;南方有新加坡、孟加拉、曼谷、仰光、吉隆坡、苏门答腊、婆罗洲、伊里安岛、澳洲、新西兰等地;海外还有巴拿马、马达加斯加、斯里兰卡等地。这些移民区又分为:工业移民区,例如俄罗斯的秋明;农业移民区,例如中亚的鱼米之乡阿克莫拉;商业移民区,例如新加坡、巴拿马。帝国移民局预计将在10至20年内向北方和中亚地区移民2000至3000万,而南方中国移民的数量将在1000至2000万之间。
同时,帝国移民局还公布了及其优厚的移民条件。每个在工业移民区开设工厂的资本家,可享受3至5年不等的免税或者减税待遇,政府采购将优先考虑这些移民区的工厂;每个在移民区工厂工作的工人,国家将为他们安排养老、医疗保障体系。另外,还将给予他们家属一些照顾,比如解决其配偶地工作、减免其子女的教育费用等等。向农业移民区迁徙的百姓得到的条件更为优越:首先,每个移民可以得到30至60亩土地,而举家迁徙的还可以再增加30亩;其次。每个农业移民点就是一个或者数个超大型合作制农庄,帝国农业部将提供大量免费或者优惠地农用机械,让移民点实现机械化耕种;第三,这些农业移民点的移民不仅可享受3至年的免税期。而且国家还将在他们移民的前两年提供一定地农业补助。对于商业移民区,帝国将给予这些地区3至5年的免税、减税待遇,而且这些地区的出口补贴数额要超过本土的15%至20%。
向外移民有两个最大阻碍——创业初期艰苦地条件和离家万里的心里负担。而中国人有着很强的恋乡情结,例如“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等等民间俗语就是最好的写照。为了加强移民区与本土的沟通,同时更好的统治占领区,帝国铁道部制定了未来十年内在移民区构建铁路、公路网的计划,其中最重要地是中东、中亚地区的三条条铁路干线和西伯利亚铁路复线工程。另外,所有移民在迁徙的前两年中,帝国每年向他们提供一张从移民点到原籍的免费“探亲”双程火车票、船票,甚至是机票。
中亚地区的三条铁路干线全部从阿拉山口向西,分别为:伊阿线(伊宁至阿套克)、伊科线(伊宁至科威特)、伊乌线(伊宁至乌拉尔地区)。这三条铁路干线除了可以加强对中东、中亚地区的控制外。还将成为中东地区石油进入中国的重要通道。在北方,西伯利亚大铁路已经成为中国东西向最重要的战略线路,但随着未来对北方的开发和建设规模加大,单线运输能力显然已经不能满足需求。铁道部计划在未来十五年内,为西伯利亚大铁路建设5条复线,届时在乌拉尔和本土之间将有4条民用铁路线和两条军事专用线,而贝加尔湖东西两岸均有三条线路。林雷
西伯利亚大铁路除了军事用途,还有很重要的商业用途。目前世界上工业能力最强地无疑是中美两国,而两国最大的海外市场无疑是欧洲。中国货物从海上运输到欧洲,时间、费用都是美国货物的两倍以上。一旦西伯利亚大铁路有足够的运输能力,那么今后中国货物可以在10至15天内到达欧洲任何一个城市,不仅运输成本下降,而且铁路运输安全性也高出许多。
第三项经济刺激措施是拉动内需。中国百姓之所以喜欢存钱而不敢消费、更不敢超前消费,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的缺乏来自于他们对养老和医疗费用地担忧。因此中国人自古就有养儿防老、棺材本、救命钱之类地说法。帝国民政部在1920年夏天公布了《国民最低生活保障试行制度》、《养老保障试行制度》、《医疗保险试行制度》、《最低工资试行制度》、《最高工作时间试行制度》、《农村医疗、养老保障实行制度》等等一系列社会保障体系的实行办法,并开始在全国三十多个试点城市进行推广。
这些措施虽然在一定时间内需要大量财政支出。但是其好处也是很多地。首先可以缓和劳资双方矛盾,减少因失业而造成的罢工等社会问题;其次可以对社会财富进行二次分配,利用先富起来的人上缴的税款来安置和改善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减少因为贫穷而滋生的犯罪,稳定社会次序;第三,解决了国民的后顾之忧,他们就能放心花钱,增大内需容量。以中国的人口基数,一个百姓每年多消费1中华币,中国就会增加44亿美金的国内市场,这个数字相当于1914年法国的工业总产值、英国当年工业总产值的一半、德国当年工业总产值的42%!相比起初期的投入,国内市场扩容后带来的财政收入也是巨大的!
拉动内需的第二个举措是提供个人贷款。在社会保障体系开始试行地同时,帝国20多家国有银行和40多家民间银行推出了房贷、车贷等一系列针对消费的贷款项目。另外《中华帝国个人信用制度实行办法》也开始推广,开始建立全社会范围内的信用制度。
解决了后顾之忧、出台了消费支持贷款,帝国政府向国民发布消费号召。同时向各个企业提出了一系列切合中国市场的引导性意见。以汽车产业为例,战时中国的汽车产业急速增长,年产量产量增加至数千万量,而且大多以生产利润较高地载重汽车、军用汽车为主。战后,如此庞大的生产能力已经超过了需求。一方面。帝国政府提出了“中国要成为每个家庭都拥有汽车的民族”的口号,号召国民购买国产汽车;另一方面,帝国科工部又给各大汽车集团下达了指导性意见,让它们转型生产家庭经济性轿车。另外。自行车、家用电器等等行业政府也都在供需双方进行协调,引导消费地扩容。
第三项刺激经济的政策是扩大出口,建立广阔的海外市场。
在中国舰队进攻巴拿马的同时,帝国外交部已经开始着手在加勒比海地区建立一个由中国主导地国际组织——“中美及加勒比海经济共同体”。战后。已经由胡德担任总统的古巴,一直与中国交好的墨西哥,在中国的帮助下获得独立的海地、多米尼加,推翻原亲美政权组建了亲华政权的委内瑞拉,与中国有过密切合作的哥伦比亚,在中国帮助下收回了马岛的阿根廷等国家相继加入该组织。随着成员不断增加,这个组织也更名为“中南美国家联盟”,而中国也获得了中、南美洲地国际事务主导权。在中国的倡导下。该组织成员国相继签订关税协定,开始在各成员之间逐步实现无关税或者低关税贸易。
战后中国主导成立的第二个国际组织是“石油输出国联盟”。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基本已经占领了21世纪欧佩克成员的大部分产油区。尽管这些区域的价值现在还未被世人发现,不过中国专门组建了“帝国石油工业集团”,开始着手开采占领区的石油资源。可以预见,不久之后,这个集团将会主导世界石油价格。为了加大对世界能源的控制,委内瑞拉、墨西哥、奥斯曼、罗曼诺夫等国相继成为该联盟成员,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如果该组织停产一周。全世界的汽车都将因为缺油而无法开动。
除了这两个以经济合作为目的地联盟之外,中国还主导成立了一个合作内容更加广泛、成员关系更加紧密的国际组织——“泛亚欧国家联盟”。该组织除了经济、关税、技术方面的合作之外,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地区共同防务,实质就是一个由中国当老大的“帮会”。
罗曼诺夫帝国不用说,当仁不让成为中国在欧洲收地第一个“小弟”;奥斯曼帝国由于已经与中国有了上百万平方公里地“共管区”。加上需要中国军队为其稳定占领区局势。因此成为中国在欧最得力的“打手”;希腊在战争中加入协约国,战后又惨遭割地赔款地下场。此刻巴尔干诸国对其虎视眈眈,只好加入该组织,让中国“罩”着;意大利因为在一战中做了“战胜方”的叛徒,加上大量海外殖民地被瓜分,现在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只好拜中国做“老大”。另外,亚洲此刻还有一个独立、但是相当难搞定的国家——阿富汗王国。这个多山的国度尽管有不少矿藏(铜储量世界第三),但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