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4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哈哈……”袁世凯仰天长笑道:“克林德先生。若是今年冬天贵国无法从陆上得到我国的物资,那亚洲几个殖民地我寸土不要!”

    “陛下的承诺在下自然相信,不过……”

    “若是贵国同意,大可在我国打败俄国后,再将这几个地盘交于给我国。”袁世凯神色一敛道:“因为我相信贵国肯定会守承诺的!”

    袁世凯话中大有不守信就自己去“拿”的威胁之意,让克林德打个寒战:“是,不过此事还要请示柏林……”

    “那好,我等候阁下的回复!”

    “在下告辞……”以前袁世凯接见克林德的时候总是谦和有礼,但是今天德国人觉得眼前这个帝王非常冷……

    当德皇得知袁世凯的参战条件时,他刚刚驳回国会提出地所谓《和平决议》。并且极为艰难的平息了内阁中那些反战官员地鼓动。精疲力竭的威廉怒吼道:“骗子!毒蛇!贪婪不知羞耻的中国人!”这一声咒骂的分贝甚至超过了当年他对爱德华七世“魔鬼”的咒骂,整个皇宫都在颤抖,吓得一旁的外交大臣齐默尔曼和霍尔维格以为威廉已经崩溃。

    静了半晌,霍尔维格觉着皇帝的怒气平息了一些后进言道:“陛下。如今战事艰难,袁世凯所言不无道理。若是我国战败,那些殖民地是保不住的。而且……”

    威廉鼻息冒火,怒气冲冲:“怎么?首相大人也开始觉得帝国会失败了吗?”

    现在威廉最忌讳别人说德国会失败,霍尔维格赶紧表明立场:“不,臣依然坚信帝国会取得最终的胜利,但是……”

    “但是什么?难道首相大人要朕屈服于中国人卑鄙的要挟吗?我绝不会让他们得逞地!”

    “陛下误会了!”霍尔维格耐心的道:“袁世凯不是说他能半年内打通俄国的交通线吗?那我们就

    ,先让中国参战,到时候他办不到……”

    威廉眼睛一亮,露出笑容道:“呵呵……方才朕被中国人的无耻气得有点糊涂了……首相大人继续讲……”

    “虽然罗马尼亚人加入了我方阵营,但是协约国却得到了美国这个盟友。在力量对比上,我国‘暂时’处于下风……”霍尔维格这番话无疑是说得比较讲究地,即说明了德国的不利局面,但又不触及威廉的禁忌,为后面地话做好铺垫:“不过,协约国现在也在争取中国。而且所开地价码也不低。若是中国加入他们,那战争的形势对我国就相当不利了。既然中国人如此狂妄,那我们不妨答应他们这个不可能完成的条件,让中国表明立场与我们站在一起……”

    一旁的齐默尔曼附和道:“臣同意首相大人的意见。如果中国人实际参战,尽管作用不大也可以在亚洲牵制俄国兵力;如果他们不是实际参战,那最起码也可以让协约国不会再接纳它,去了我国一个心头大患……”

    威廉脸上平静了很多,他点头道:“恩……好,就按二位的意见办,答应中国人的要求!”

    1918年1月30下午三时。圣彼得堡。

    尽管这座城市表面上已经恢复平静,不过寒风萧瑟的大街上依然狼藉一片,向人们诉说着几天前这里发生的一切。今天是俄国临时政府正式开始办公的第一天,在外交部门前每时每刻都可以看到进进出出搬运物品地工作人员。有的东西被搬进大楼,有的则象垃圾一样被扫地出门、甚至焚毁,一切都在如这个国家一样进行着“新陈代谢”。

    “嘀嘀嘀……”一辆豪华奔驰用喇叭驱散了前方的人群,艰难的驶进外交部大院。从车上走向两个中国人,一个身着唐装、一个身穿中国陆军上校服,他们没做任何停留,径直奔向办公楼的正门。

    “站住!”把门的卫兵也已经全部被更换。这个第一天上岗的年轻人忠实的执行着自己的职责:“今天外交部召开内部会议,不接待一切访客!”

    身材高大地中国军官一挑剑眉喝道:“好大胆子。竟然敢阻拦……”

    “小陈,不要如此。”穿唐装的中国人年约五十,面庞黝黑,身材不高却显得很结实。“劳驾通传一声,中华帝国驻俄公使刘传芳求见米留可夫部长!”

    “对不起,部长已经下达过命令,今天不见客!有什么事请到登记处预约!”

    刘传芳笑道:“呵呵,难道我来宣战也要预约吗?”

    “什、什么?”士兵吃了一惊。他一周前还是个鞋匠,因为在游行中积极表现,被他地“组织”秘密安排到这里担任卫兵。对这些突发事件根本没有任何的经验。

    “怎么?还是不让我进去?”刘传芳见卫兵没有反应,于是转身道:“那好,我们走……”

    “别……请留步,我这就去通报!”年轻人最后还是屈服了。他可担不起这样的责任。

    不一会,卫兵领着一个身着西装的中年男人急匆匆的从大楼里走了出来,此人身材高大。严重秃顶,光溜溜的头顶周围有一圈灰白色的头发。他见到门口的刘传芳连忙热情的招呼道:“哎呀……是刘先生,在下有失远迎,见谅、见谅……”

    刘传芳与米留可夫是旧识,他见到这个俄国人也一脸老友相聚的笑容:“呵呵,阁下刚刚升官,此刻春风得意,恐怕记不住我这老朋友了吧?”

    “呵呵,在下怎敢忘记刘先生啊……不过现在一切都在过渡,所以这几天确实有些忙。本来想过两日再与你们这些大使们见面,没料到阁下却先来了,你看我这里现在连个待客地地方都没有……”米留可夫想起卫兵刚才的报告,连忙半开玩笑的道:“呵呵,刘先生,您方才的玩笑开得有点过火啊,看把这年轻人吓地……”

    刘传芳掏出一份文件道:“不是玩笑,这是我国陛下让在下向贵国转交的一份通牒。希望贵国仔细考虑!”

    “什么?通牒……”米留可夫在一脸惊讶的接过文件,只见上书:最后通牒。还没等这位春风得意新任外交部长说话,刘传芳道:“既然米留可夫先生事务繁忙,那在下在使馆等候贵国地答复!告辞!”

    “再、再见……”米留可夫站在外交部门口翻开了文件的第一页,中国人的野心跃然纸上:要求俄国临时政府承认叶尼塞河以及新西伯利亚以东地区是中国领土,共计大约1000平方公里!
………………………………

第11卷 第57章 龙抬头

    今天下班太晚了,码到现在只有3000。

    从25日宣战后,整整一个月中国都在调兵遣将,并没实际的军事行动。在这个期间,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大部分中国商船陆续撤回,因为英国已经取消了中国的自由通商特权,而且国内马上就要动员三百万大军,物资完全“自产自用”。

    德国人着急了。协约国为了在中国动手前击败德国,在西线发动了猛烈的进攻,而失去了中国的物资让德军补给捉襟见肘。好在东线的俄国军队不断调往亚洲战线,德国总参谋部可以将部分东线兵力调往西线,勉强守住了塞纳河东岸的防线。克林德一次次的催促中国实际参战,但袁世凯和中国政要都放假回家,安逸的度过了中国新年。

    见中国按兵不动,英国人心思活络起来。朱尔典在宣战后没有马上离开南京,他大年初三这一天拜访了袁世凯,并希望签订一份秘密协议:如果中国不攻打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地,那么英国做到“只宣不战”。袁世凯笑眯眯的回答了他:“哪有半半拉拉开战的?”英国人只好怏怏的离去……

    中国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清晨,晴空万里,安谧宁静。尽管气温已经开始回升,但是中俄边境依然被积雪覆盖着,苍茫一片。

    在恰克图以40公里处有一个名为普拉沃克的地方,是。+边境地一个村落。俄军在这里修建了一个哨所。为的是在补给不畅的时候,哨所里的士兵可以从村民家里得到食物。

    一个俄军士兵钻出低矮的营房,走到院墙外解开裤腰带,开始释放积蓄了一夜的水分。“嗡嗡……”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一架中国侦察机从哨所上空掠过……

    “你们可起得真早……”一个月来天天都有飞机在他们头上往返,那士兵已经见怪不怪,反而嘟囓着对着空中的飞机招了招手。方便完毕,士兵提起水桶。准备到远处装些干净地积雪回去烧水。他边走边习惯性的朝边境方向瞟了一眼,这就是他们所谓的“观察”。以前除了雪白再也没有见过其他颜色,而这一次,旷野尽头有一条黑线在蠕动……

    “啪——”铁桶掉落在雪地里,士兵转身就跑:“中国人来了!中国人来了……”

    “在哪?!”二十多个俄军士兵跑出了营房,年纪最大的已经四十。最小的也有二十七、八。他们手中的步枪更是五花八门,有中国89式,有俄国地莫辛纳甘式,有法国的91式。唯一一个望远镜,这个“装备”还是前两天送来的……

    黑线在望远镜里变粗了,一面双龙大旗迎风招展,绵长的骑兵行进号在远方响起,悠远得就像来自天际。俄军士兵全部沉默不语。在寒风中,他们能听到自己牙齿打颤的声音……

    “怎、怎么办?”远处密密麻麻的中国骑兵让一个俄国兵双腿不听使唤的摇摆。

    “快给扬科维奇将军报告!”五十岁地少尉咒骂道:“该死的官僚,让我们在这里送死……报告完就撤……”

    不到五分钟。这个哨所人去楼空……

    第一批跨过边境的中国军队,是隶属于帝国第八集团军第四骑兵师地先锋营,共计1200人。马蹄踩在雪地里沙沙作响,扬起阵阵碎雪。士兵们的表情沉着坚定,旗手单臂举着三米的钢头旗杆矛。他身后的战友披着纯白色的斗篷,身上挂着军刀、手枪、来复枪或者冲锋枪。道路两旁刚刚起早忙碌地村妇抬头张望,在家里的村民则从窗子后窥视。他们压低嗓门道:“枪骑兵!”这个名称来源于剽悍的鞑靼骑手,让人不禁想起当年蒙古人入侵欧洲时地情形……

    作为进攻的前卫,第四骑兵师的任务是侦察俄军的阵地,同时掩护步兵的侧翼安全。在俄军撤走后不久,中国士兵进入了村庄。先锋营的营长勒住坐骑,面带笑容,有礼的向出迎的村长递上一份铅印的俄文宣言书,声称这片土地已经归属中国,这里的百姓三天后也将变成中华帝国的子民。与此同时,那个哨所里俄军来不及收拾的三色旗已经被降下,取而代之的是一面双龙大旗。这面在风中猎猎作响的旗帜预示着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中国从俄罗斯人手里收回了第一片土地……

    与此同时,在这个村庄南部5里的道

    冯相华(冯子才次子)中将麾下的第八集团军正在缓路左侧行进的是步兵队列,各团的番号用红色油漆漆在钢盔上显得鲜艳夺目,新皮靴走起路来嘎嘎作响。每个士兵的携行具负重三十公斤:步枪、弹药、背包、水壶、备用皮靴、挖壕沟工具、小刀以及各种个人装备。在战斗背心的右侧口袋里放着他本人的“应急口粮”——两听肉、两听蔬菜、两包压缩饼干和一小瓶老白干。这瓶酒只有在得到上级批准后才能饮用,而且每天检查一次,看这瓶酒的所有人是否老实。左侧口袋里装有针线、急救包,还有一个小口袋装有打火机、巧克力、干辣椒和香烟。军官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