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4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仅仅一刻钟。派去递交投降书地人被赶了回来,而且身上一丝不挂——中国人拒绝投降!不得以,卡普什金只能组织部队突围,不过他手下两万多人现在还能够战斗的已经不足2000人……
“嘟、嘟、嘟、嘟……”伴随着急促的冲锋号,阿克莫拉北部的俄军阵地突然爆发出稀稀拉拉的喊杀声:“冲啊。卡普什金之所以选择这个方向突围。是因为这个方向射来的炮弹最稀疏。不过与其说俄军是在冲锋。不如说是在逃命,那些中毒战友的死状已经让他们崩溃……
“将军。我们能冲出去吗?”扎伊采夫带着一个防毒面具,跟在冲锋地队伍身后,说话时瓮声瓮气。
“但愿神明保佑我们……”卡普什金只能这样回答,因为他心里十分没底……
“砰、砰、砰……”一发发照明弹被射向天空,仿若陨落的星辰照亮了这片天地。就在俄军士兵稍稍失神地时候,无数子弹如流萤般从对面射来,枪声、炮声交织在一起,冲在前列的俄军倒下一大片。与此同时,在隆隆的轰鸣声中,大地开始颤抖——一百辆坦克开始了反冲锋!
“那、那是坦克……”卡普什金惊呆了。他曾经在东线见过德国的“铁十字型”坦克,不过那是一种呆板、臃肿、行动缓慢的武器,而眼前这些坦克却行动迅速。不仅是卡普什金,所有地俄军士兵都惊呆了,他们惊恐无比地看着眼前的“怪物”。不少人举枪射击,不过子弹打在坦克上除了激起一些火花和“叮当”地响声之外,再无作用,于是越来越多俄军转身逃跑……
“轰——”一辆中国坦克射出了它在实战中第一发炮弹,剧烈的爆炸过后,只留下一个弹坑和十几具尸体……
“快!快撤回去……”卡普什金命令还未下完,一发炮弹在他身边爆炸,无数的弹片将他撕得粉碎……
第一装甲师的反冲锋不仅打退了俄军,而且还将俄国人赶进城里!随即,头上裹着严严实实防毒面积的中国士兵从俄军退入城内的缺口蜂拥而入,在城里展开了厮杀,或者应该说屠杀更为恰当,因为阿克莫拉已经没有几个能够拿得起步枪的俄军士兵……
清晨,朝阳缓缓升起,温暖的阳光开始普照大地。稀稀拉拉的枪声持续了一夜,天明方停,美丽的阿克莫拉已经没有了生气。街道上到处是带着防毒面具的中国士兵,他们配合着坦克搜索每间房屋,杀死任何一个还有可能活着的俄国人。在城外的十几个大坑中,填满了从各处运来的尸体。
如此屠城,实属不得已,这次第一、二集团军进行800公里的战略穿插,后勤补给是最大问题。统帅部经过反复论证与测算,300架飞机刚好能够保证第1、2集团军作战之需,但是这样的补给方式运输消耗也颇为巨大,若是再养上一群俘虏,定然造成补给上额外负担。其次,正因为补给困难,因此奔雷计划行动要旨唯一个“快”字。只要快速取得胜利,补给频次自然降低,因此使用毒气弹才成为攻城首选。
在阿克莫拉成为死地的同时,与之相距300公里的巴甫洛达尔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第一集团军第二军用毒气弹将其变成死地,然后冲入城内。第二天中午,第二集团军赶到,他们沿着铁路线迅速向西挺进,直扑车里亚宾斯克;而第一集团军先锋部队也沿着铁路线北上,兵锋直指巴尔瑙尔和诺伏尼古拉耶夫斯克。一旦占领这两处,俄国在亚洲的百万大军将彻底失去与西部的联系……
诺伏尼古拉耶夫斯克,俄亚洲战区司令部。
“总、总司令……”大门被“砰”的一声推开,通讯参谋顾不得失礼,赶紧递上加急电文道:“阿克莫拉斯克和巴甫洛达尔昨夜遭到大批中国军队攻击,今晨已经失守……卡普什金和伟达洛夫两位将军殉职,现在中国军队正在向巴尔瑙尔挺进,先锋已经进入阿尔泰地区……”
“什么?!”科尔尼洛夫心里一沉,一脸震惊的接过电报。读完后,他脸色煞白,喃喃自语:“怎么可能……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总司令,现在必须改变原来的部署,巩固巴尔瑙尔的防御……”不知什么时候参谋长德约科维奇也走进了指挥部,虽然目前的战况证明了自己的推断是正确的,但他心里却没有一点高科尔尼洛夫仿佛还未缓过来:“不、不可能的!绝不可能的!阿克莫拉距离中国边境100公里,中国人怎么可能……”
“司令官阁下!”德约科维奇提高声调道:“赶快下命令吧!否则中国人就会打到这里来了……”
话音未落,又一个惊慌失措的传令兵冲了进来:“总司令,罗德维奇将军来电,今晨中国军队突然对伊尔库茨克发动猛烈攻势,外围阵地已经被突破……”
听到第二封电报,科尔尼洛夫已经是手足冰凉。此时他已经彻底明白了中国人的战略:在伊尔库茨克重兵牵制,同时在西部进行战略穿插迂回;一旦诺伏尼古拉耶夫斯克失守,那么百万俄军就会被切断退路与补给线……
………………………………
第11卷 第78章 贝加尔之战(上)
为了保证第1、2集团军的进攻突然性,帝国统帅部可谓煞费苦心。总参谋部在三年前就开始派人勘测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地理地貌,并详细记录了东部城镇、哨所的分布,大到数万人的城市,小到数十人的村落都一一登记在案。利用这些资料,第1、2集团军确定了一条人烟稀少而且便于行军的路线,韩兴华和袁韬两个集团军司令还多次亲自深入哈萨克斯坦境实地考察。另外,三月中旬的时候,中国军队占领并封锁了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这一举动有两个目的:第一,在巴尔喀什湖北岸修建临时机场,保证突击部队后勤供给;第二,将这次战略穿插的……吾……从中哈边境向西北推进300公里,使得1、2集团军的行军距离缩短至不足800公里,行程也由预计的8天变成5天半。虽然占领巴尔喀什湖的行动引起了俄国一些军官的重视,但科尔尼洛夫固执的坚持这是佯攻,甚至还与亚洲战区参谋长德约科维奇发生争执。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的一个月里,中国西北方面军没有再前进一步,反而是东北方面军发动了猛攻,这似乎更证明了科尔尼洛夫的推断,从而放松了西部战线的防御。
尽管做了种种准备,但是两个集团军近40万人的动静不可能密不透风。早在他们出发的第二天,已经有俄军发现了这支部队的行踪,并上报给科尔尼洛夫。当时科尔尼洛夫依然不以为然,而且还跟德约科维奇再次爆发激烈争吵。直到第四天,中国军队在哈萨克斯坦境内活动消息不断传来。科尔尼洛夫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有两个原因让他没有及时做出调整。其一是中国军队向西突进时恰逢俄国临时政府改组,这位政治斗争经验比战争经验丰富的元帅,当时更关系地是新政府的权力分割;其次。以常规的行军速度衡量,中国军队即便有攻击阿克莫拉的决心,800公里地距离最起码也要跋涉半个月。然而,中国两个集团军用机械化作战的理念打破了常规,短短6天时间穿插700多公里。这种闪电般的速度让俄国人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丢失了阿克莫拉和巴甫洛达尔,亚洲上百万俄军的后路直接受到威胁。
两座城池的丢失让俄国统帅部大惊失色,立刻下令大乌拉尔军区的俄军南下收复失地(这个时期叶卡捷琳娜堡和车里亚宾斯克隶属大乌拉尔区),同时命令科尔尼洛夫从贝加尔地区抽调兵力加强巴尔瑙尔地区的防御。不过为时已晚,在阿克莫拉失陷的第二天。贝加尔地区的数十万中国军队开始发动猛攻,准备死死缠住俄军不让其增援西部。4月地清晨,天空阴云密布、东北风微微吹起。在伊尔库茨克以南的斯尔约德杨卡地区,中国蒙古方面军与俄国守军已经对峙了一个多月。此刻从空中俯瞰,两道长达数十公里的壕沟摇相对峙。里面的士兵们影影绰绰。战壕之间到处是铁丝网和弹坑,仿佛将欧洲西线战场搬到了贝加尔湖畔。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作为进攻方地中国军队竟然没有发动一次进攻,反倒是俄军依仗兵力上的优势进行了几次冲锋。其实这样的局面很好理解。中国军队希望更多的俄军集中到贝加尔地区;科尔尼洛夫则是新官上任,需要做出些成绩来巩固自己地地位。在付出了数万伤亡的代价后。俄军将战线向南推进30多公里,此后再也无法前进,不过科尔尼洛夫也满足了,毕竟自己取得了一些“战果”。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于是双方就这样僵持了下来,非常默契地对峙着。
此刻天刚蒙蒙亮。在中国阵地最前沿的堑壕里。一队士兵已经吃罢早饭、整装待发。不过这些人的军装与帝国正规军有些不同,他们是刚刚从朝鲜、日本两国调来的附属军。日本文化乃中国文化分支。而朝鲜文化更是师从中国,越南则连文字都是汉字,经过20多年的“汉化”教育,几个属国16至25岁地年轻人基本都是说着汉语、学着汉字长大地。在这次战争中,统帅部在几个属国也征召了部分士兵,名曰“自愿军”。另外,这些自愿军如果战死或者服役满3年,他们的家庭即可得到一片土地,这个条件吸引了不少属国年轻人……
“立正!”令官一声高呼,堑壕里所有士兵立刻起立列队。
“稍息!”王凡在众人地注视下走到队列中间,他看看一个年轻士兵道:“叫什么名字?”
士兵微微挺胸,用标准的汉语道:“朴正元,帝国朝鲜郡元山县人!”
王凡微微点头,对另一个士兵问道:“你是哪里人?”
“报告司令,我叫大岛一郎!帝国日本郡,北海道人!”
“恩……为何当兵?”
“响应天皇号召,为建立亚洲大共荣战斗!”
“好!很好!”王凡叫了声好,然后在心里对潘义竖起大拇指。他这个老上级现在是帝国理藩院的总领,掌管所有境外属地的行政事务。在小松宫等日本老臣去世后,日本天皇被“迎驾回宫”,而安插在他身边的两个中国老牌间谍摇身一变,成为日本的“首相”和“大将军”。另外,潘义手里还握着朝鲜王、越南王,以及刚刚被擒获的暹罗国王,并用这些藩王不断“教育”各个属国的百姓“改邪归正”。即便日本这样的死硬国家,经过20年的教育也有大量年轻人汉化。当然,屠杀一个民族容易,想要同化一个民族却是难事,各属国暗中想要复国的势力也不是没有,不过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这些复国势力暂时掀不起什么浪花。
王凡结束检阅离去后不到半小时,中国阵地上的几个炮群开始了咆哮。隆隆的响声中,大量炮弹被倾斜到对面的俄军阵地上,扬起冲天的尘土与硝烟。为了这次进攻,蒙古方面军集中了2000门火炮,顿时打得对面的俄军无法抬头。“嘟、嘟、嘟……”号手吹响了进攻的号角,数千“自愿军”跃出战壕。他们成三个梯次的进攻队列,迈步前进……
由于中国空袭频繁,俄军的火炮平时都会加上层层伪装,或者深藏各种掩体内。面对中国军队一个月来首次主动进攻,伊尔库茨克守将罗德维奇不敢怠慢,迅速下令各种火炮还击。一时间,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