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开了李府,似乎他从来没有来过一般。
其实袁世凯收到调令的同时还得到了一个消息——李经走了,理由是突感不适,回乡养病。袁世凯离开李府的时候,回头往学堂那个方向看了看。对那个曾经带给他无数柔情的女孩,袁世凯只能在心里说声抱歉:“为了保住你哥哥的位置,同时也是为了我自己,只好把你的心寄存在我这里了!”
回到住处,袁世凯平静的开始收拾东西,他要离开了,不过在离开之前,他在等一个人,一个可以让自己再次在李鸿章面前表明忠诚的人——李经方。几天后,李经方终于风尘仆仆的从外地赶回来见他,不过这次李经方没有客气,而是劈头盖脸的给了袁世凯一顿训斥。(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但是李经方话中的意思基本都是怪袁世凯冲动,没有保住毕德路的位置,似乎对他追求自己妹妹的流言一点都不关心。
袁世凯几乎是平静的接受了李经方所有的指责,看他脾气得差不多了,袁世凯拿出一封辞职信平静的说道:“伯行兄,此时多说无益,麻烦你将小弟的辞呈转交给中堂大人!”
李经方方才在气头之上,因此说话有些直,此刻他以为是自己的言语伤了袁世凯,立刻道歉道:“尉亭,为兄方才正在气头上,因此口无遮拦,这辞呈就不必了吧……”
袁世凯道:“伯行兄,非小弟执意要走,而是家中母亲病重,昨晚收到电报,催我速归。”说罢,袁世凯掏出早已经准备好的电报交给李经方。
李经方接过电报道:“你怎不早说,不过此次你确实太冲动了。”
袁世凯答道:“伯行兄,你我虽然相处时日不长,但你应该知道小弟为人。不怪奸人有意陷害,只怪我大意上当。”
李经方正要追问,袁世凯却向他一鞠躬道:“伯行兄,你我情同手足,此刻尉亭将要返乡,不知何日才能再聚。但是小弟却有两桩心事未了,不知可否劳犯兄台助我?”
李经方此刻已经明白袁世凯去意无法改变,他扶起袁世凯道:“尉亭,既然我们情同手足,就不要跟为兄客气!有什么事情,为兄帮你办妥。”
袁世凯道:“多谢伯行兄。尉亭虽然在府上不到一年,但是中堂大人对小弟有提拔之恩,所以临走时我欲再见中堂大人一次,希望能够当面与他道别。”
李经方答道:“这有何难?我明日就安排你与家父见面,还有一件什么事?”
袁世凯答道:“劳犯伯行兄见到令妹时,转告她一句话。就说尉亭对不住她的情意……若是尉亭有一天能够配的上她,自然会回来……”
听了袁世凯的话,李经方问道:“难道你跟鞠藕……”
袁世凯有些苦涩的答道:“咳~是我辜负了鞠藕的美意,希望她今后能够开心。”
李经方道:“尉亭,既然你与鞠藕互有情意,我定会为你向家父求情。”
“不必了,尉亭自知配不上鞠藕,希望小弟走后,伯行兄能够好好照顾鞠藕,还要提防那张佩纶,他对鞠藕心怀不轨!”
看袁世凯意志坚定,李经方也就没有再坚持。他第二天便安排了袁世凯与李鸿章见面,而见面的地点竟然还是两人第一次见面时的那个会客厅。
袁世凯看看熟悉的场景,似乎有种造物弄人的感觉。袁世凯走进会客厅,给李鸿章行礼道:“下官给中堂大人请安!”
李鸿章面露失望之色道:“尉亭,你要走?何必理会那些捕风捉影的流言。”
袁世凯答道:“卑职虽进入府中一年不到,蒙中堂大人照顾之恩,两次对我提拔重用,卑职无以为报。小人陷害,虽然卑职名誉受损,但是从未间断过为中堂大人办好差事之念,也从未有过离开中堂大人之念。然,如今卑职连累小姐名誉受损,留下恐让中堂大人为难,因此向中堂大人拜别。若他日再有机会,尉亭还会紧紧跟随大人,兴我大清洋务!”
李鸿章思量片刻后,喃喃的道:“也好,既然眼下你家中有事,回乡好好处理家事。你深黯洋务,而且才学出众,若是走上正途,加上有人点拨,必定大有作为,但是切记不要走错了道路。”
李鸿章是什么样的人?官场的老狐狸,他哪句话不是另有其义?但这两句关心的话,袁世凯听了个糊涂,不过中堂大人给脸不能不兜着:“多谢中堂大人教诲,下官一定紧记!”
李鸿章看看袁世凯,意味深长的道:“以你的才学,总有一天会超过马格里,但是你要学学你那老师的心性。他不就是隐忍一段时间后,又出士为官了吗?”
李鸿章的暗示让袁世凯感到闹中一亮,他立刻“听懂”其中含义。这番话无疑是告诉袁世凯:眼下只是迫于眼前形势无法将你留下,出去好好干,干好了我一样提拔你。所以李鸿章话里的那句“走正途”应该理解为“站好队”,站好了队,自然有人点拨——那点拨之人就是他自己。而提到马格里的例子,无非是暗示袁世凯:“只要好好干,过段时间,我还是会象对你的老师一样重新启用你的!”
李鸿章这句话无疑给了袁世凯吃了定心丸,他连忙施礼道:“多谢中堂大人教诲,下官一定紧记。若中堂大人今后用的着下官,大山火海下官也会毫不犹豫!”
“难得你一片忠心,起来吧,好好照顾令堂,今后要好自为之。”
“多谢中堂大人关心……”
走出这个自己曾经满怀壮志而来的地方,袁世凯心里淡淡的一笑:总有一天,我会将整个李府都踩在脚下!
袁世凯虽然离开了,但是他带给李府的震惊还未结束。
几个月后,一封从美国寄来的信件震惊了李鸿章——因为毕德路告诉他,那封信的署名竟是美国副总统!也正因为如此,在李鸿章最危急的时候,他想起了袁世凯与美国政要的良好关系,而给了袁世凯一次展示的机会。这次机会让袁世凯大放异彩,从此崛起,权倾一方。只不过从此之后,李鸿章对袁世凯已经开始带着一种戒备……
数年之后,鞠藕居然公开承认自己的心上人是袁世凯,整个离家愕然……
而此时的袁世凯却在夜色中,纵马南下,奔向第二天的黎明……
请继续支持第四卷卷《军中屠刀》
………………………………
第一章 访友
清晨、北京。
在晨雾散去的时候,袁世凯来到了这座都城之外,虽然皇城的轮廓还未清晰,但是他深深的注视着那座巍峨肃穆的建筑良久。那里有一个主宰着这个国度命运的人物正在沉睡,如果按照命运本来的走向,自己似乎有一天也会与他拥有同样的权力,可如今的自己连张佩纶这样的角色都斗不过,命运真的会为自己安排好这样的结局吗?
“少爷,快到了!”
下人的话让袁世凯远去的思绪回到自己的体内:“恩,该是把这两个人叫醒的时候了!”说罢袁世凯纵马而去,前方一个院子里住着他的两个好朋友——徐世昌和文增瑞。二人上京赶考,袁世凯为了让他们能够安心读书,给他们在京城近郊购置了一处房产。来到院门外,袁世凯并没有敲门,他一挥手,一个随从用在身前抱了个手梯,袁世凯顺势翻过院墙。
轻轻推开一间已经亮起灯光的房间,只见文增瑞和徐世昌正在埋头苦读,袁世凯哈哈一笑道:“不错,不错,两位兄台甚是用功!”
文增瑞吃惊的抬头一看道:“世凯?!你怎会到京城来的?”
徐世昌吃惊过后笑道:“尉亭!哈哈……昨日我与文兄还说要和你见见面,没料到你这么快就来了?”
经过多年的相处与考验,徐世昌已经成为袁世凯“储备力量”的一份子,也成了袁世凯重点培养的一个冲击官场的人才。看看两个比自己年长四岁的朋友,袁世凯在书桌边坐下调侃道:“我是来看看二位有没有用功读书,也顺便替我的二姐和嫂子检查一下你们两个有没有私下去偷欢。”
文增瑞道:“世凯,到中堂大人那里一年,你这脾性倒是一点没改。”
三人一番嘘寒问暖之后,徐世昌问道:“尉亭,你在中堂大人的幕府中还干得好吗?”
袁世凯淡淡的答道:“我已经递了辞呈,这次就是南下谋个出路的!”
文增瑞吃惊的问道:“什么?你干得好好的怎会递了辞呈?”
袁世凯当下把情况简单的介绍了一遍,文增瑞沉思片刻问道:“既是如此,走了也好。从中堂大人临别之时的话中可以看出,这一年也没有白干,最起码今后中堂大人会对你另眼相看,关键是你今后该何去何从?”
徐世昌接口道:“世凯,要不你留下来跟我们一起考试,以你的底子和灵气,要考个功名还不容易?”
袁世凯答道:“两位兄台,世凯自知斤两,何况小弟不愿青灯黄卷的博取一个功名。”
徐世昌道:“那尉亭可投到两江总督左宗棠门下,将来可谋一出路。”
文增瑞道:“对,当年三爷爷和几个叔叔跟他也有旧,若是你去必定会有个好安排。”
曾国藩死后,湘军系统散的散,亡的亡,早已不能与李鸿章盛极一时的淮军相比。不过不知是李鸿章“义道”,还是朝廷在搞权力平衡,李鸿章除了担任一年的两江总督,他从未妄图染指两江事务。因此形成了湘军旧将长期掌握两江的现象,而如今在两江总督任上的是左宗棠。左宗棠与李鸿章的恩怨要追溯到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当年为了剿灭太平军,两人在战斗中因为争功生恨,此后做了一辈子冤家。
听了文增瑞的建议,袁世凯答道:“左宗棠与李鸿章多年来一直不和。如今我既已入李门下,若是再投左宗棠,这一年时间的辛苦浪费不说,李鸿章必定不能容我,而且左宗棠必定也会对我多多提防。”
徐世昌道:“既然如此,那尉亭你再找个人捐个官,若是有好的实缺未必不是一个好出路。”
文增瑞道:“对,卜五兄说得对,如今四叔在京城为官,不妨去找他试试。如今李中堂既然已经看重你,要是有实缺必定会让你担任。”
听了两人的这些建议,袁世凯深深的叹了口气道:“小弟如今欲去从军!”
“从军?!万万不可……”
对于文增瑞和徐世昌提出的那些出路,袁世凯不是没有考虑过。离开了李鸿章幕府,如今他有四个选择:科考、捐官、另投他人门下以及从军——看似选择很多,不过合适他的却不多。
科考是袁世凯一早就已经否定的一条道路,对那些八股之学他已经深恶痛绝,怎可能去吃“回头草”。何况就算考取了功名,还不是要依附这些权臣,还不是要在各个幕府中争一席之地。第二个选择——捐纳,这也不适合如今的袁世凯。如今袁世凯缺的不是钱,也不是一个可以捞钱的空缺,他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展自己势力的地盘。而要成为一方之主,除了督、抚一级的官员以外根本无法办到,如今袁世凯官只到七品,离那遥不可及的从二品巡抚还有十万八千里呢。别说朝廷如今是否有合适的官帽出售,即便有,也都是些盐运使、各部员外郎之类的不掌地方实权的官位。朝廷出售这些官职,无非就是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