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己却被丢到南澳作个只有三百手下的总兵。冯子才指挥清军取得镇南关大捷,但是其后却被派到广西督办军务,这一督办,就督办到老将军去世的一天。考虑到此,袁世凯豪不犹

    择了投机官场。

    选择投机官场,袁世凯面前有两大难题,第一便是如何入局。虽然有李鸿章的关系,但是他是在庆字营远征军中声名雀起,现在还在军中任职,中堂大人如何能头让他回国?而吴长庆又怎会轻易放人?袁世凯在朝鲜虽然地位不低,不过在国内,中堂大人帐下他这样的五品官员多如牛毛,即便将他调了回去能委什么职务?

    第二个难题便是站队。官场之中的凶险要远远大于战场,因为为官之初有个关键的技巧——站队。选择对了“主义”或“理念”,那么一旦坚持这个“主义”、“理念”的一方获胜,你肯定步步高升。相反,要是你站错了队,虽不会万劫不复,但你的仕途,估计也难有出头之日。现在已经有了翁同龢的关系,先不说翁同龢会不会接纳他这个李中堂的“幕客”,即便袁世凯不顾得罪李鸿章而投靠主战派,似乎这也是一条死路。这场战争之后,不仅战场上的功臣们没有得到好处,那些主战派下场似乎也不怎么好。为了粉饰败绩,大批官吏被撤换,主和的慈禧战后也对原来的主战派进行了疯狂的打压,朝中数个主战的权臣被流放、革职,直到甲午战争才又为朝廷重新召回。袁世凯可不想有此下场!

    想来想去,袁世凯难以找到一个切入点,不禁有些心烦意乱,当即对刘仲及道:“你就带了这些?还有没有什么别的东西?”

    刘仲及自从到项城安置好家人之后,文增瑞对其经历做了调查。刘仲及背景还算“干净”,因为其忠诚还未得到考验,所以只委派他到京城跟随徐世昌打探各路消息,或作个信使的角色。

    听到主子问,刘仲及道:“文总管和徐先生只吩咐在下捎来这两封信,还有就是按您的吩咐,我嘱咐达易对宫里一些消息做了打听,只是……”

    “只是什么?”

    刘仲及有些支吾道:“只是达易进宫不久,地位低微,所以情况了解得比较粗浅……”

    袁世凯此时正想多了解一些信息,因此马上说道:“无妨,有多少就说多少!”

    刘仲及没有说话,从怀里拿出写满歪歪扭扭文字的几张纸道:“这、这是达易从宫中传出来的东西……我本想找文总管给抄一下,但是怕这东西太粗浅,所以、所以没有敢拿出来……”

    “呵呵,没事、没事,好歹也是达易送来的消息、莫辜负他的一番心意……”听了刘仲及的话,袁世凯已经对他手里的情报不报什么希望了,不过此时他还是将几张信纸接了过来,展开阅读。这一读不要紧,里面的文字虽然潦草,但是内容却让袁世凯大为吃惊!

    袁世凯知道刘达易进宫一年,地位肯定高不到哪里去。不过毕竟在宫中还是能够道听途说一些东西,所以他的本意是想让刘达易收集一下这些小道消息,看看可否整理出一些有用的信息。没料到这刘达易比他父亲还适合当个间谍,不仅将每日听到的,例如今日听闻老佛爷因江南贡品震怒,督办官恐位置难保之类的消息记录在案,而且他还“听说”了几个内务府掌司郎中的爱好、关系等等资料,并分门别类的写了下来。虽然这些官员的资料并不全面,而且多数为“听说”,但是只要派人在皇城之外打听一下,立刻可以确定其内容。

    若说徐世昌把棋盘上的“车”“马”“炮”位置都给袁世凯标了出来,那么刘达易的消息无疑告诉袁世凯,那老帅身边的相、士都喜欢什么、偏爱什么。尽管这些棋子位置不清楚,但是只要看这些皇亲国戚与朝中官员哪个走得进,其政治观点不是一目了然吗?而且更难得的是,袁世凯似乎在一个人名上找到了入局的道路。

    如今这么一份简单的情报就能给自己带来这么多信息,看来宫中的情报工作还要加强!想到此节,袁世凯问道:“达易在宫中过得怎么样?”

    刘仲及道:“去年内务府掌礼司考核没过,怕是明年还要再混一年。咳~虽然他没有说苦,但是瘦了不少,实在不行,我想让他出宫算了……”

    听了刘仲及的话,袁世凯看看手里那份情报后笑道:“哈哈……你别担心,我今年一定让达易通过考核,进入内廷!”
………………………………

第十三章 布局

    仲及在朝鲜呆了不到三天,便被袁世凯打回国。上传i国的时候还带了一个任务以及袁世凯的一封亲笔信。袁世凯在信中对文增瑞等人吩咐:全力配合刘仲及在北京的行动,不管是要钱还是要人,统统不打折扣的满足!

    刘仲及走后,袁世凯和潘义再次全身心的投入了朝鲜练兵之事上。朝鲜新军不过练兵五千,按道理应该很容易募齐,但是不知是因为袁世凯要求太高,还是有意拖延,直到光绪九年六月五千新兵才如数招募完毕。随之而来的是繁杂的编练和装备采买,尽管袁世凯和潘义的军务相当繁忙,但是两人还是没有在朝鲜军中委任一个高级军官,而是由原宪兵队的人员暂时代任。这下朝鲜王有些受不了了,要是一直这样下去,这支新军将来还不成了袁世凯的私人卫队?他当即派了金允植到军营中找袁世凯“理论”。

    来到军营,寒暄几句后,金允植便直奔主题:“袁大人,陛下让我来问问你这军中为何不提拔些我国的军官?要知道贵军的军官都是两边兼任,只怕到时候会因军务繁忙而耽误了贵军的训练啊!”

    自从两人挑明关系之后,虽然还是互相戒备,但是说话已经直了很多。袁世凯回答道:“金大人,恐怕你们的陛下还是不放心兵权一直这样控制在我们手里吧?”

    金允植厚着脸皮笑道:“呵呵,我还巴不得这兵权一直在大人手里呢。不过您也太明显了,这样下去,大臣们的闲话可就多了。我们只要把握几个高级军官不就行了吗?何必……”

    袁世凯淡淡一笑:“金大人放心,你以为我愿意让手下一直两头跑?你回去转告陛下,说我保证在训练完毕之后,基层军官一个不留的全部撤回!除了潘义和几个参谋以外,清军的军官不会再留在新军中任职!”

    金允植有些不解:“您……这我就不懂了,既然要撤回,何必等到那个时候?不如现在就提拔一些人,岂不是可以更快的让他们接手?”

     '奇^书^网''q i'。's u''w a n g '.'c o m'
    袁世凯斜他一眼道:“练兵之道不是你们想象的简单操练而已,还需要讲究军心稳定。(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现在提拔新兵为官,以他们如今的素质能担任什么职务?何况新兵们相处时间不长,互不熟悉,被提拔的人根本无法服众。等训练完毕之后,所有人在素质上出现明显差距,而且定然出现些能力让人信服之辈。到那个时候我们再挑选素质过硬、能够服众的人出来担任军官,这样所有的人自然没有二话。只有这样的过渡,内部才不会有矛盾,才能保证军心的稳定!”

    一旁的潘义“加温”道:“过段时间我会对新兵们进行考核,排名靠后,我准备从民间挑选些壮丁进行更换!而至于提拔军官的事情,我们准备在训练之后,对这些新兵再次考核,成绩突出提拔,或外聘有统兵能力的朝鲜人担任。这下你可放心?”

    听了袁世凯和潘义的话,金允植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二位大人真是考虑周到,是我们太心急了……”

    袁世凯端起茶杯道:“无妨,你回去转告陛下,就说我一定会遵守我刚才的诺言。”

    金允植起身告别道:“袁大人竟然为蔽*队如此费心,真是我国之幸。那在下告辞了……”

    看着金允植走远,袁世凯向潘义问道:“王凡他们什么时候能回来?”

    潘义答道:“前日传来消息,九月中旬就能回来,不过此次只有二百余人……只怕训练时日尚短,忠诚方面……”

    袁世凯道:“恩,先让他们回来一半吧。不过记住,那边的学堂不能停下,着令候晋往那边调派人手。这里一边将他们安插进去,一边培训新人,要是有不合格,替换便是!”

    “是!”

    当天,袁世凯的“用心良苦”就传入了朝鲜王李熙的耳朵里,这位国王当下心中大喜:这袁世凯、潘义还真是为了朝鲜殚精竭力啊。于是两人再次收到朝鲜王奖励的一批珠宝,不过军事顾问和那位“大统领”又一次充分体现了他们对朝鲜的“大公无私”:所有珠宝全部无偿捐赠给新军,以新军名义开朝鲜各处矿产,而投资得来的钱用在部队今后的装备更换之上!李熙得此消息,再次感激涕零,现在袁世凯和潘义即便把他卖了,他也会心甘情愿的给两人数钱……

    九月,王凡回到袁世凯身边,潘义也随之开始了军队中优胜劣汰的“人事调整”。两人先在军中搞了一次比武,把所有成绩靠后进行了清除。随后,

    在“民间”看貌取人,挑选“资质上佳”进入新军。不到一个月时间,袁世凯和潘义调整的人数在三百以上。虽然潘义大量更换士兵让新军中很多人不满,不过当他们看到换进来那些新兵的表现,所有人都服气。因为这些人往往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的学会所有的训练科目,并能够熟练操作所有的枪械!听了手下的汇报,李熙对潘义惊为天人,称他为“天才军人的伯乐”。而这些被潘义挑来的新人们也不负众望,军官选拔大比武的时候,三百人中有三分之一担任了军官。

    看着朝鲜新军一步步纳入自己的手中,袁世凯与潘义相视一笑,当即给了王凡一个肯定的眼神。就这样,今后名扬天下的朝鲜义字军在阴谋中诞生……

    在袁世凯与潘义开始布局朝鲜的时候,京城中的金银胡同来了一个操江南口音的人。这个人衣着华丽,出手阔绰,自称姓倪名仲及。在人们心目中,江南人的印象都是比较“小气”的,不过倪仲及却完全颠覆了所有人的固有思维。他不仅用巨资租下了一个闲置的院落,而且出手之大方,让人匪夷所思:入住当天,他竟然将整个金银胡同的所有住户请到家中吃饭,名曰“乔迁之宴”。不过更让人瞠目的是,倪仲及竟然自称一个江南巨富的管家,他是来这里办差的!要是倪仲及是管家,那他主子得有多少钱啊?倪仲及乔迁之喜后,他那位神秘的主子就成了整个金银胡同谈论的焦点,有好事忍不住好奇,便私下询问,而倪仲及也不遮掩,“如实”相告。据倪仲及称,他主子祖籍河南,祖上是朝廷大员,后来赴江南从商,在上海颇有产业。由于主子是京剧超级“烧友”,光绪五年,在三庆班上海演出时,一睹京剧名家谭鑫培风采后,便封了谭鑫培为“偶像”。后因谭鑫培上京,主子为了能够来京城听戏,特地命他前来购置房产,准备用作行馆。为了能够听戏就要在京城置办行馆?这人的钱肯定是多得没处花了!

    不过这个神秘富翁带给邻居们的震惊还没有结束,倪仲及主子的传闻刚刚“曝光”不久,他便带着一个风水先生来到了金银胡同。对各家的风水进行了“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