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慈禧道:“和?如今和了多少次了?可这法兰西兵船都快开到天津了!你连个调停国都请不来,我们怎么和?”

    左宗棠借机道:“太后,如今不能再和了!与那背信弃义的法兰西唯有一战,方能定我大清之边疆!”

    慈禧似乎有些无奈道:“只怕兵连祸结……此后难以安定民心……”

    左宗棠乃刚烈耿直之人,看太后有些松动,连忙继续直柬道:“但是如今和无途,战无力,只怕民愤更难平!望太后准许老臣挂帅出征,若是不得胜,老臣愿用这条老命定我大清边塞!”

    看着左宗棠步步进逼,李鸿章坐不住了,立刻说道:“太后,臣可举荐一人,定能为我大清请来调停之人!”

    “哦?李中堂所说之人是谁?”

    “朝鲜军中参事,五品候补同知袁世凯!”

    《李福协定》签订不久之后,法军的行动让老佛爷震怒,此时已经进入内廷的刘达易探知老佛爷秘密召李鸿章入宫。传虽然刘达易打听不到两人谈话内容,不过袁世凯通过李经方,了解到李鸿章频频与英国驻中国公使接触,欲请第三方出面调停。因此在吴长庆离开朝鲜的时候,袁世凯为了表达自己的忠心与价值,在给李鸿章的信中表明了自己与美国政要的关系,其中还言明自己对阿瑟的救命之恩,并表示愿意为中堂大人分忧。李鸿章此刻虽然已经开始不满于袁世凯在朝鲜争夺兵权,并且私下巴结庆郡王,但毕竟袁世凯与醇亲王一系一直秘密来往。在李鸿章眼里,领五品衔的袁世凯不过是为了往上攀爬的一种挣扎罢了——亲王会鸟你这么个小官?而且最近这么多官员为了得到醇亲王的重视而纷纷走门路,袁世凯不过是其中一员。李鸿章认为,只要自己给袁世凯一个机会,这个当年顺从的幕客还会为自己所用!因此驴技穷的李鸿章此刻把袁世凯推了出来,希望他能为自己在老佛爷面前挽回一些劣势!

    袁世凯的名字老佛爷听过,不过是出自固伦公主的口中,袁世凯每月送

    新鲜玩意儿,固伦公主可没少分给她分享。但这个i那些礼物越新奇,老太后越不以为然:不就是一个想升官而又“不务正业”的小吏吗?此时听了李鸿章的推荐,慈禧道:“李中堂你可是说笑?一个五品同知怎能请动这些贪心的洋人?”

    李鸿章道:“袁世凯虽然是个五品同知,不过其少年时便开始投身洋务,精通英、德、法三国语言。他曾经游历欧、美各国,与如今美利坚总统相交甚深,对其还有救命之恩!”

    在愚昧的慈禧眼里,总统就是皇帝。这袁世凯救过美国皇帝的命,那可是应该封候拜相的功劳,这样一个关系应该能轻易的请来“调停人”。了,而是他与美国政要关系交好得来的赏赐!虽然美国距离欧洲以及中国都十万八千里,但是毕竟有人替自己出面也是好事啊!慈禧连忙道:“既然有如此人才,李中堂为何不早早推荐?”

    李鸿章正要说话之际,一直沉默的醇亲王施礼道:“太后,本王也推荐袁世凯!”

    袁世凯再有才、有关系,也是个五品官员,这样的人老佛爷眼里如同河中之沙,渺小而又繁多。不过短短一个月内,老佛爷最“信赖”的女儿,最“得力”的助手,最“倚重”的大臣口中都说出了这个名字,这就让她有些诧异了。而且固伦公主是恭亲王的亲女儿,醇亲王是恭亲王的对头,李鸿章是八面玲珑的朝廷重臣,这三方可代表了不同的势力啊!就算这袁世凯没什么才学,他巴结权贵,利用关系的手段那可是不简单!慈禧当即来了兴趣:“难道醇亲王也知道这袁世凯可以请来调停国?”

    醇亲王道:“太后,本王举荐袁世凯不是因为他能否请来调停国,而是因为他胸怀定国安邦之才,有经天纬地之能。若是能给他机会,定能为我大清平息边乱献出良策!”

    刚才左宗棠与李鸿章争吵的时候,醇亲王一直在旁边看热闹。大家都知道这醇亲王是个有名无实的摄政王,而且此刻手下还无人可用,所以也就对他没有重视,此刻他一下“爆”,顿时让人都吃了一惊。听了醇亲王这话,李鸿章立刻知道了袁世凯与醇亲王的关系非同一般,他脸上顿时惊愕无比:难道这袁世凯竟然走通了醇亲王的关系?不仅如此,左宗棠、慈禧等人都是不敢相信的表情。要知道,醇亲王一直以低调、中立行走宫中,为了不引起慈禧的疑心,他从未向太后推荐过什么自己人。而此刻这醇亲王哪里是举荐,简直是在推销,而且把袁世凯吹成了一朵花!

    慈禧笑道:“哦?这袁世凯真有王爷说的这么好?”

    醇亲王马上“实话实说”道:“其实袁尉亭本王也是见过一次。当时中法战事刚起,有人向本王举荐袁尉亭,言其骁勇善战,治军有方。本王当初也不信,于是命人了解,得知其在平灭朝鲜兵变之时,战功赫赫,实乃一员将才!后为了能够为太后觅得良才,趁其回乡省亲之际,与之一见。没想到尉亭不仅有善战之名,而且有治国之能,真乃奇人也,于是今日向太后举荐!”

    左宗棠是真心为国的一个朝廷栋梁,他哪里不知道这醇亲王此刻是想借机推荐人才,用以官场争斗。为了不让这场政治斗争再危急前线战事,他连忙说道:“太后,我大清人才济济,良将、名臣不计其数,此刻何必要为一个五品同知耽误军情!国事要紧,还望太后早日定夺!”

    醇亲王一反以前的收敛,正色道:“哈哈……左堂部与袁尉亭同岁时官居几品?如今不也是我大清栋梁之臣吗?何况袁尉亭曾幕于李中堂,本王还请李中堂评议一番!”

    慈禧格格的笑声响起:“李中堂,醇亲王所言可是实情?”

    李鸿章此时已经开始后悔推荐袁世凯,不过既然刚刚推荐了他,现在总不能再贬低他吧?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于是中堂大人答道:“袁尉亭确实做过臣的幕客,精通洋务不假。不过时日不长,至于他有没有王爷所言之才,臣不敢断言!”

    醇亲王道:“那还不容易,请太后召其入宫,一试便知!”

    对袁世凯的才能慈禧倒不见得如何看好,不过经过这么一打岔,她的心情倒是好了不少。于是慈禧道:“好!我就看看这袁世凯有什么本事!宣袁世凯觐见!”

    传令太监高呼:“宣袁世凯觐见——”

    随着这声传见,一个改变历史的人物走进了皇宫……
………………………………

第二十四章 刁难

    *的国家,再无能的统治,权力总能带来威严,集中的地方,给人带来的感觉就越压抑。走进庄严肃穆的宫殿,袁世凯不由自主的跪倒:“臣袁世凯,叩见太后!”

    帘子后的声音响起:“平身吧!”

    “谢太后恩典,恭祝太后仙福同享,寿与天齐!”

    沉默片刻,慈禧道:“恩,你倒是会说话,难怪恭亲王、李中堂都对你交口称赞!”

    慈禧此话无疑是说袁世凯走了关系,才有如此机会进殿参事。袁世凯心道:老太婆,我不是光嘴巴会说,我是有真东西的!收起心情,袁世凯答道:“谢太后夸奖!臣一个驻守属藩的小吏尔,王爷和中堂大人谬赞了……”

    慈禧打断道:“今儿召你进宫,不是要你说这些好听的废话,而是想让你说些有用的‘良策’!”

    听了袁世凯方才的“甜言蜜语”,脸色已经挂满苍老之色的左宗棠对他更是轻视,当即说道:“是啊,方才王爷和中堂大人都大力举荐你,夸你有经天纬地之能,可出定国安邦之策,那我们就洗耳恭听!”

    左宗棠可是袁世凯从心里一直尊敬的一个人物,此刻见到自己这个偶像,他不免有些兴奋。但随即想起自己如今身处的环境,袁世凯意识到,要是过不了左宗棠这关必定难以成事!于是年轻人拿出在老人面前应有地谦虚道:“在座各位大人都是我大清栋梁。臣不敢妄参国议……”

    慈禧道:“无妨!你大胆直言!说说中法战事!”

    此刻感觉自己被“欺骗”了的李鸿章心里极度不爽,但又不能明着贬低袁世凯。听了慈禧的话,李鸿章连忙刁难道:“对,尉亭你才学出众,说说如今这局势之下该战该和?”

    李鸿章这招不可谓不狠,慈禧心里主和,左宗棠强硬主战,先不说是战是和难以决断。就是袁世凯真的能有天大的本事说出战和之道,也必定会得罪一方。主和,则得罪左宗棠,今后袁世凯可就吃不了兜着走;要是主战,必定会让慈禧不快,那可是直接进冷宫的命运!李鸿章先夸袁世凯的才学。表明自己是看好他的,然后把他推入这“冰火两重天”!

    没料到袁世凯连片刻都没有犹豫,他即刻答道:“臣认为,战和皆可,但是如今是战、是和并不重要,重要地是该如何战,如何和?”

    在场的都是官场的老狐狸,慈禧更是个连皇帝都能玩在手掌中的人,她能看不出方才李鸿章布置的是个杀局?慈禧本来觉得袁世凯这嫩娃娃要吃亏,没料到他会这么回答。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当即对袁世凯的心机给了个优良地评定:“呵呵,那以你之见该如何战?如何和?”

    袁世凯镇静的答道:“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管是战是和,必须先清楚的了解对手!只有了解对手方能定下战、和应对之策!”

    左宗棠对于醇亲王和李鸿章都不买帐。对他们两人联名推荐的人物,更是有种先入为主的看不顺眼。此时听袁世凯谈论兵法,戎马一生的左宗棠,怎会放任一个毛头小子在自己面前“大放厥词”,他立刻决定也来刁难袁世凯一番:“哦?难道我们这些打了一辈子仗的人都不如你了解敌情?”

    袁世凯恭敬的向偶像行礼道:“下官不敢,具体军情下官不能妄言,只是有一个问题想请堂部大人指教!”

    对待袁世凯,左宗棠可没有偶像对fans的那种“热爱”。他冷冷道:“说吧!”

    袁世凯道:“法国人此次先占我属邦,而后又派军舰犯我海防是何目的?”

    左宗棠道:“哼!洋人对我大清还有什么图谋!无非是窥我大清富饶。欲占我国土!而且管他什么目地,只要守住边塞,守住疆土,就是我等臣子的本分!”

    袁世凯淡淡一笑道:“我对堂部大人之言不敢芶同!”

    左宗棠如今号称大清第一将,在军事上那可是绝对地权威。袁世凯此言一出,立刻引来无数双吃惊的眼睛!左宗棠道:“好、好、好,那老夫就要听听足下地高论!”

    现代战争中强调海权的重要性,认为海权是可以为己方争夺政治利益的一种重要控制权。不过在这个时代,大清文官武将中,不管是善战如左宗棠,还是精于洋务如李鸿章,都固守着“战争等于守土”的思维,认为只要守住国土就是胜利,他们根本都没有任何海权的概念。这种落后的战术观念,使得清末的数次对外战争,不管是鸦片战争,还是后来的甲午战争,其威胁都来自于海上,甚至英国地数十艘军舰就将大清轰到了谈判桌上!也正是这种观念的落后,导致后来号称亚洲第一海军地北洋水师,其核心任务是镇守京亟,失去了与日本舰队决战的最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