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增援西边,东北边那几个院子里的家人都撤出来!”
袁保中道:“这是为何?”
………………………………
第十一章 杀敌
听了袁保中的问话,袁世凯答道:“父亲,此刻你还看不出来吗?要是按照这种守法今天袁家寨就要被攻破。我们虽然在东北角集中了大部分力量,但是这些庄丁却毫无作为,他们只能冒着箭失补墙而已。此刻不如放弃寨墙,利用我们对里面地形的熟悉抵抗匪军,而且只要炮楼在手,他们就无法看到我们墙内的布置,主动权还在我们手里。西墙此刻虽然还坚固,但是贼匪如此攻击法我们更本无法阻挡!快下令吧!”袁保中越看袁世凯越惊奇,自己这个孩子到底是从哪里学来的这些?不过此刻可不是他寻根问底的时候,他稍微沉思一下便作出了决定。
袁寨东北角的院子是袁保熙的院子,这个大烟鬼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得差不多了,因此他的撤退非常迅速。半个小时后三百多从东墙调过来的壮丁便登上了袁寨西墙,而西墙的战斗也进入白热化。
尽管有了援兵,西墙的匪兵依然有压倒性的优势。在付出了近百人的代价之后匪兵们冲到了寨墙之下,一道道云梯架上了袁寨的寨墙,匪兵们如蚂蚁一般开始登墙,激烈的近身白刃战在寨墙上随处可见。
袁世凯看看寨墙上激烈的战斗心下感叹:自己一个堂堂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军人,竟然会经历这种冷兵器时代的战斗。袁保中焦急的看着寨墙上的局势,他回头对儿子说:“世凯,一会匪兵就要攻上寨墙了,你还是回去避避吧!”袁保中这次没有手软,他直接命令了四个贴身兵丁“护送”袁世凯回屋。不过就在他们来到炮楼和寨墙的结合部时,文增瑞指着不远处道:“少爷,快看!武猛他们顶不住了!”
袁世凯向文增瑞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武猛和他的父亲武恺此刻被十余个登上寨墙的匪兵团团围住,而几个匪兵已经开始往炮楼冲来。俗话说灯下黑,方才在炮楼之上袁世凯光顾着远处的战斗,没料到这炮楼之下竟然登上来如此多的匪兵,看来他们要强攻炮楼了!
袁世凯对一个兵丁道:“还不快去帮忙?”
那兵丁道:“少爷,老爷要我们送你回去,这里你不用管!”
“屁话!我重要还是袁家重要?如果这帮人冲上炮楼袁家就完了!还不快去帮忙!增瑞你到炮楼上通知我父亲,让他快把炮楼上的兵丁都派下来!”
袁家子弟里除了老一辈袁家人以外都是些贪生怕死之辈,兵丁们早已经见惯了扔下他们先跑的主子,此刻袁世凯让他们心里一震,领头的一个兵丁道:“少爷,我们去了,不过此地危险,您要速速离开!”
袁世凯道:“别罗嗦了,你们快去!”
那四个兵丁拔出腰刀向登墙的匪兵冲去,顿时战做一团。(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文增瑞上炮楼报信去了,袁世凯此刻孤身一人,他心里开始害怕起来。虽然前世是个军人,不过他还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参与战斗——而且还是冷兵器时期的战斗。他将手枪从怀里掏出来紧紧的握在手里,然后颤抖着观察着眼前的战斗。
就在袁世凯心里打鼓的时候,武家父子且战且退渐渐退到袁世凯不远处。尽管武猛自小习武,不过毕竟是个十四岁的孩子,一个不留神下盘被寨墙上的一具尸体绊倒。与武猛敌对的匪兵一看他跌倒举起手中的钢刀便砍,武猛看着迅速落下的钢刀心里凉了半截。就在他以为自己必死无疑的时候,“砰——”一声枪响,那个匪兵身上腾起一阵血雾向后倒去。武猛稍一愣神后立刻清醒了过来,随即显示了良好的身体素质。他一个翻身顺手捡起一把地上的短刀,然后半蹲着斩断后面冲上来的一个贼兵的小腿。面对数个匪兵武恺还能应付,不过儿子摔倒让他顿时分了神,就在他愣神之际一个匪兵从一旁刺出一枪。眼见枪尖就要刺到,又是“砰、砰”两声,那个持枪的匪兵哀嚎一声倒在地上。此时武猛看到了他的救命恩人——袁世凯。袁世凯此刻已经身陷险境,几个匪兵看到一个小孩拿着个奇怪的物件连杀两人,微微一分神后举刀向他砍去。武猛一看主子有事哪里还顾得旁的,他架开一把砍来的短刀后向袁世凯奔去。
看着几个急红了眼的匪兵向自己冲来,袁世凯下意识抬枪就打。虽然前世袁世凯军训的时候练过射击,不过此刻他只有七岁,而且这手枪后坐力奇大,“砰、砰”两子弹只打倒了一个匪兵,还有一子弹打到了地面上。袁世凯一看子弹打光,来不及装弹便向后跑去,不料脚下一个不稳摔倒在地。就在千钧一之际,武猛飞身赶到,他从背后一刀砍翻一个匪兵然后护在袁世凯身前。
“少爷,我抵挡一阵,你快走!”
看着武猛来到,袁世凯真想亲他一口,不过他可不是那种“没义气”的人。就在武猛与几个匪兵纠缠之时,袁世凯迅速装填好了弹药。只见他双手举枪“砰、砰……”几个点射,顿时又有几个匪兵上了西天。在袁世凯打完第五枪的时候,袁保中已经带着炮楼上的十余个兵丁杀到。
袁保中一把拉过袁世凯道:“你怎么还不走?”
“父亲,若不把眼前这些匪兵赶下城楼袁家就完了。增瑞,快去东墙再要一百兵丁来!快!”
袁保中道:“世凯,你先下去!这里危险!”
“父亲,我已经手刃了七个匪兵。让我留在这里吧!我手里的洋枪可以帮你们大忙,你们尽管在前面杀敌,我在后面放枪!”
袁保中看看袁世凯对武猛道:“保护好少爷!”说罢带着人往前杀去……
战斗还在继续,尽管文增瑞搬来了救兵,不过西墙上已经被匪兵占据了多处,他们象蝗虫一般涌上城头。在装上最后五子弹后,袁世凯看看眼前的形式不禁涌起一种无力的感觉,难道袁家要亡了吗?就在大家都以为没有了希望之时,一阵阵凄厉的号角响起,官军的旗帜在远处高高飘扬……
………………………………
第十二章 顽童
袁家保卫战持续了三天后,官军的到来让匪兵们无奈而又不甘的退去。看着开近的援兵,袁家上下齐声欢呼,袁家这个乱世中的坚强家族又一次证明了自己的强大。这次战斗表面上是袁保中全权指挥,但七岁的袁世凯在战斗中展示的军事才华让袁家人赞叹不已,而且他在战斗中连杀十余个匪兵被老祖宗称作“袁家的勇士”。她哪里知道,这个袁家的勇士在战斗之后扶着城墙呕吐不已,毕竟这是他第一次杀人,而且一杀就是十三个!不过战斗的结果还是让他满意的,除了老祖宗给他的赏赐以外,被袁世凯双双救下性命的武家父子竟然誓要保护他一生!
战斗英雄的瘾袁世凯没有过多久,袁保庆的急信便来到袁家。原来袁保庆在山东得知袁家遇袭心急如焚,当即派了数十人前来接应自己的家眷。在收到袁保庆的信后,袁世凯和袁保庆的女眷们便踏上了前往济南的路途。第一次离开项城的袁世凯没有受到自己生母临别前眼泪的影响,他此刻心里激动万分,终于离开袁家这个牢笼般的地方了!
春暖花开,在通往济南的官道上一个百余人的车队在缓缓行进,一个瘦小的孩子骑着一匹白马在队伍前狂奔。
一路上袁世凯没有干别的,他抓紧时间向武家父子学会了骑马。刚刚能够纵马奔跑的兴奋,加上挣脱牢笼的心情让袁世凯高兴无比,他一勒缰绳向前奔去。武猛和文增瑞骑着马在袁世凯身后喊着:“少爷!你慢点!”而武恺在队伍最前面叮嘱道:“武猛,保护好少爷,莫让他摔了!”
袁世凯骑马狂奔了一会后将速度降了下来,他对着身后追上来的文武二人道:“文兄、武兄,你们对人生有何憧憬?”
文增瑞是个读书人,虽然年纪不大,不过对自己的出路规划得很好:“少爷,我们读书人除了科举之外还有何出路?”
袁世凯扭头对武猛问道:“武兄,你呢?”
“少爷,我武猛除了一身蛮力没有别的本事,我只想跟着少爷,何况我和父亲的命都是少爷救的。
袁世凯遥望天边的云彩问道:“你们记得先帝在哪里死的吗?”
文增瑞不解的问道:“死在热河啊,怎么了?”
“知道他为什么死在热河吗?”
“咸丰九年,洋人攻入京城,先帝避于热河,后崩于行宫内。”
袁世凯看看文增瑞道:“我中华泱泱大国,一个皇帝连死都不能在自己的龙床之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除了割地就是赔款,我中华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气!”
袁世凯虽然只有七岁,不过他表现出来的才华、性格乃至为人处世,已经让人不能把他看作孩子。
文增瑞道:“少爷,洋人船坚炮强,我大清将士虽然顽强抵抗,可是依然难敌啊!”
“西洋一些国家有如弹丸,难道他们造得出我们就造不出吗?看看先帝逃到热河后都做了什么?女色、美酒、鸦片!他可曾想过要夺回河山?”
武猛连忙道:“少爷,切不可在人前如此说,否则要杀头的!”
袁世凯喃喃道:“你们可知我的抱负吗?”
文增瑞道:“少爷你天资超绝,而且又有二老爷做后盾,相信将来一定步步高升!”
“步步高升?高升了干什么?难道和洋人去谈判吗?”
武猛道:“那少爷有什么打算?”
“天地将变,乱世将临,我欲做乱世枭雄不知二位可愿相助?”
袁世凯的话让文、武二人心惊不已——这是一个七岁孩子的抱负?
看着二人先吃惊后沉默,袁世凯一边拍马狂飙一边说道:“哈哈,众人笑我太痴狂,我笑众人看不清!二位莫要如此,总有一天你们会明白我的话的!”
就这样,单调的旅途中袁世凯的话让文、武二人感到十分的不平凡,他们还未清醒过来的时候,济南城已经远远在望。
袁保庆上半辈子想儿子都快想疯了,这回好容易得了个儿子,他自然不能含糊。袁世凯来到济南后,袁保庆更是百般疼爱,他计划着给袁世凯最好的教育,给他最好的的指导。要不是自己的官位不能传给下一代,估计他能将自己的顶戴给了袁世凯。不过令袁保庆失望的事情出现了,袁世凯竟然完全偏离了自己给他计划的人生轨迹!
先是袁世凯迷上了骑马练拳。
后世对“自己”的评说袁世凯当然清楚,那些“窃国大盗”、“寡廉鲜耻的卖国贼”、“嗜血成性的*暴君”等等恶名他倒是并不在意,因为他相信凭着自己对历史的了解一切都会改变。最让他担心的是后世对自己外貌的记载,据说袁世凯是五短身材,颈粗腿短,走路正八字步,更有甚民间传说他是“西山十戾”中的“癞蛤蟆”投胎转世!袁世凯上一世虽然不是什么帅哥,不过好歹也是个一米八的英武军人,这反差未免也太大了吧?想起这些传说,袁世凯就十分的注意自己的身姿与习惯,走路不敢走八字,经常锻炼保持体形。此刻武猛父子已经成为了他的随扈,这锻炼自然就成了练武,一来可以锻炼身体,二来学会武艺可以防身,所以练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