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小文人-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下官一定把话带到。”
    那人脸上露出了唯唯诺诺的笑容,周延儒却是皱着眉头说道:
    “吴三桂那边还是需要多多关注,一个强势的锦衣卫指挥使,可不是咱们想看到的。
    更何况他身后还背靠京营以及辽东势力,就看他识不识趣了,银子可以分他一些,但必须要听咱们的话。”
    ……
    崇祯九年八月初,吴三桂,董非带上了由吴家家丁和按察司精锐差役组建的南京锦衣卫秘密来到了扬州。
    明代两淮都转运使司设于扬州城,下辖3个分司:泰州、淮安、通州(今南通)。
    两淮都转运使司还设有仪真、淮安坝两个批验盐引所,所谓批验所是产盐区到行盐各区间建立的盐引检验机关。
    明代食盐的生产者称为“盐户”、“灶户”,有专门户籍,世守其业,不能随便更改。明代盐政有“开中法”又称“中盐法”,明政府为解决北方边防军队粮饷问题,规定商人输入北方边镇粮仓米粮若干给予相当盐引,纳米于边境,领盐于内地。
    然而,到了明朝后期,什么好制度全部被腐败完了,原本年收入两千多万的银子的盐政,让中央朝廷每年只能收获一百余万两银子。
    董非感慨的说道:“吴指挥,我手下的会计已经算了好几遍了,大明每年的产盐总量大约三百万引,而扬州一府独占七十万引。
    两淮盐运司,从上到下的官员全杀了,坚决不会冤枉一个好人,还请大人下驾贴吧。”
    吴三桂也是愤怒不已,这些贪官是如此可恶,换算过来他们是贪污了多少所吴三桂小学?
    哼!
    吴三桂冷声说道:
    “盐丁灶户不必管,给我把两淮盐运司上下官员全部抓了,带回去审问,他们名下的财产全部封存,我的人手负责抓人审问,董非,清点物资和收缴赃款的事情又交给你了。”
    董非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抄家什么的他最喜欢了,不对!曹大人教育的多么好啊,一切缴获要归公,八荣八耻记心头,咱们也是为了大明的美好事业而奋斗啊。
    “弟兄们,把咱们按察司的本事亮出来,让锦衣卫的兄弟们开开眼!”
    “是!!!”

第301章是不是有啥误会?
    “天下六运司,惟两淮运司为雄,治莅三分司,惟泰州分司为最,而安丰又泰州之巨场也。商灶渊薮,盐利甲东南之富。我国家国用所需、边饷所赖,半出于兹。”
    漕河与盐业都是大明的经济命脉所系,而主管盐业衙门设在扬州,而明朝的漕运总督府就设在离扬州不远处的淮安。
    吴三桂身后精锐的家丁簇拥着他包围了整座淮安漕运总督府,早有盐丁察觉到的不对劲,赶紧叫出来了不少人马在门口对峙,一些小头目赶紧闯进去禀报去了。
    吴三桂有些失望的看着这些士兵,毫不在意的对着身后的手下说道:
    “就这些人渣欺负一下普通老百姓还成,要是碰到了皇太极手底下的女真骑兵,来多少人都不够看啊,全都是一群乌合之众,这漕运总督府倒是修建的挺漂亮,可惜没甚子鸟用。”
    扬州的殿堂楼阁美轮美奂,以盐业为大宗的徽商富甲天下,扬州瘦马闻名全国,成为大明士大夫小妾的最佳来源。那个时代的扬州城都弥漫着奢靡之风,脂粉气太盛,是大明徽商的天堂。
    吴三桂手底下一位锦衣卫千户毕恭毕敬的说道:“大人,为何不一口气彻底拿下这里?”
    吴三桂冷笑着说道:
    “总要给他们留下体统,若他们愿意乖乖配合,朝廷总不会太过于为难他们,若是有几个不识趣的,那本官就只好杀鸡儆猴了。”
    吴三桂知道,只有能杀人的锦衣卫才会让百官所忌惮,锦衣卫势力最强大之时,就司礼监御马监都要退避三舍,只要他能做出成绩来,不愁得不到崇祯皇帝的欣赏。
    而且,刀还未出来之时,对于百官的震慑是最强的。
    ……
    漕运总督府,正二品漕运总督李併深,正三品都转运使刘全农,理漕参政、巡漕御史、郎中、监兑、理刑、主事等级别和职掌各不相同的属官都是面面相觑。
    刘全农不敢置信的说道:
    “你说什么?咱们漕运总督府居然被包围了?这怎么可能?此事绝无可能,难不成是那些盐丁炕户造反了?”
    李併深一拍桌子,怒不可遏的吼道:
    “老夫就不信这天下没有王法了,召集水手,官兵,还有咱们衙门内的兵丁,看看外面的贼人有多嚣张。”
    李併深管闸主事,麾下拥有文官武将及各种官员达二百七十多人;还下辖仓储、造船、卫漕兵丁两万余人。其中规模最大的造船厂位于清江浦。
    这货的地位已经不亚于那些边关总督了,甚至若不是崇祯皇帝搬迁了,他这个总督的权利还要更大些。
    因为他这个曹运总督需要沿海收粮起运、漕船北进、视察调度、弹压运送等,均需总督亲稽。每年漕船北上过津后,循例要入觐皇帝,汇报漕粮完成诸事。
    最为重要的一点,扬州的盐业也在他管辖之内,漕运总督衙门是贪腐最严重的一个地方,也是崇祯皇帝坚决打击的对象。
    等李併深带着人马杀出来的时候,看着清一色的锦衣卫士兵,打头那一位身上还身穿飞鱼服。
    按照明制,“赐群臣大红贮丝罗纱各一。其服色,一品斗牛,二品飞鱼,三品蟒,四、五品麒麟,六、七品虎、彪;翰林科道不限品级皆与焉;惟部曹五品下不与。”
    由此可见,无论飞鱼服还是麒麟服,穿在锦衣卫身上都是一种荣宠和身份的象征。并非全员穿着,当是身份特殊的锦衣卫职官所着。
    看电视剧里面所演的锦衣卫,清一色的全都是飞鱼服,那就有点扯淡了,一群大明的高级武官哪有这个闲工夫汇集在一起抓你个小毛贼?
    至於飞鱼服,的确不是阿狗阿猫都能穿,锦衣卫的官员,如果是二品以上,才可以穿飞鱼服,但如果皇上赐穿,那又另当别论正德皇帝年间,不到二品的参将游击往往也有飞鱼服可穿。
    在正式场合,锦衣卫指挥使一级的官员身穿大红蟒衣、飞鱼服、乌纱帽、銮带,佩绣春刀,一般场合则穿大红便服;千户、百户等下级官员身穿青绿色锦绣服。
    一般场合则穿青绿便服。执行任务时也是如此。所以,当时民众只要看到“鲜衣怒马”“操京师口音”者,就可以断定是锦衣卫。
    李併深自然而然的把目光放在了吴三桂的身上,看着这位年轻的有些过分的高级武官,他有些纳闷的问道:
    “不知道阁下是锦衣卫的哪位大人,老夫这漕运总督府惹到你们了不成?围在这里作甚?”
    吴三桂抱拳拱手:
    “李大人,下官锦衣卫南京镇抚司指挥使吴三桂,特地拿着驾贴过来拿人,还请李大人配合。”
    李併深眉头一皱,这些鹰犬又要搞什么幺蛾子,难道是最近的分红没给够?可是上一笔利润上个月才刚刚送出去啊?
    “拿什么人?本官这漕运总督府可是清清白白的,千万不准胡说,担心本官在圣上面前参你一本。”
    李併深的话足以吓退一般的锦衣卫了,甚至是骆养性那种锦衣卫头子都拿他们没办法,可吴三桂是什么人?同样是背景深厚,而且带着圣旨过来的。
    李併深又是一通国骂,痛斥国贼,口水都飙到了吴三桂的脸上,他身后的手下也是一拥而上,对着吴三桂就是口诛笔伐。
    甚至有不少人冲地下吐口水,鄙视着他们这些锦衣卫,骂他们是朝廷的鹰犬。
    吴三桂面带微笑,伸手擦干净了脸上的口水,淡淡的说道:
    “你们可以假装自己是忠心耿耿大臣,可我是吴三桂却不能唾面自干,来人,通通都拿下。”
    “不,你们锦衣卫没有权利拿下本总督,你们这是以下犯上,来人,把他们通通抓起来。”
    李併深又惊又惧又恐,这吴三桂要把整个天都捅下来呀,锦衣卫都下手了,这说明皇帝陛下终于要对漕运总督府这个无辜的小猫咪下手了吗?
    崇祯皇帝:……∑(?〇o〇)真…真的吗!?!!!!
    漕运总督府那些士兵终于反应了过来,因为他们看到了自家的大人,已经开始被对方那些剪辑为接近了控制住了,有不少士兵扯着嗓子冲了上来,然后被那些精锐的锦衣卫一刀劈成两段,吴三桂带出来的士兵自然不是一般的角色,全都是响当当的骑兵。
    片刻,几百人倒在了血泊里面之后,再也没有人敢上前攻击锦衣卫的大军了。
    李併深哭丧着脸放弃了抵抗,然后漕运总督府通通被打包带走,二百七十多名官员一同被抓,与此同时,董非带着人马接受了杨洲盐转运司,动作之大,很快就惊动了很多有心人。

第302章风声鹤唳
    淮河入海口,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在靠近此处,原本还在球场上纵横的曹鼎蛟,偷偷的潜入到了岸边。
    如今的青岛舰队已经发展到了三万多人,几乎大半支舰队赶来了两淮。
    如今的青岛海军已经今非昔比,两万五千员海军陆战队齐刷刷的下船,在海上他们是纵横四海的海军,哪怕是着陆之后他们依旧是精锐无比的海军陆战队。
    曹鼎蛟就在岸边检阅着他的部队,在他身边还来了一位重量级的人物,也就是咱们大明的崇祯皇帝。
    岸边的部队都是雄赳赳气昂昂,排成了整齐的排列,穿着崭新的军服,拿着整齐划一的火铳,而且这些海军的士兵看起来都非常的魁梧,不像那种刚刚当兵的瘦杆子,看起来高高大大却没有一点力气。
    就连崇祯皇帝也是惊讶的说道:
    “鼎蛟,你给朕的惊喜还真的很大啊,朕的这支海军看起来是如此雄壮威武,不知是怎么养成的。”
    曹鼎蛟非常同情的说道:
    “因为部队的经费有限,他们不得不吃鱼度日,大黄鱼,鲸鱼,魔鬼鱼,金枪鱼各种海鲜大虾,大螃蟹,就是在这样艰苦的训练条件下,咱们大明的海军的将士依然没有放弃,平时刻苦训练,就是为了战时好报效朝廷,好报效陛下。”
    崇祯皇帝不自觉的擦了一下嘴角的口水,幽怨的看着自己心爱的大臣,有些不开心的说道:
    “朕,也想过一下这种普通士兵的日子,至于你说的金枪鱼,大螃蟹,大龙虾,大黄鱼,鲸鱼,朕富有四海却好像没怎么吃过呢e……”
    曹鼎蛟擦了一下额头上的冷汗,对着船里面管事的人说道:
    “活虾活鱼活海鲜打包一万斤给陛下带走,千万要用冰块冻上,加紧送往南京,今天中午吃海鲜大餐,都给我敞开了肚皮吃。”
    “啊?”过来听令的军官傻眼了。
    崇祯皇帝脸色一变,不过还是柔声说的:“怎么,这些海鲜都很昂贵吗?一万斤是不是太过于奢侈了?朕身为大明的君主,更不能在大明多灾多难的时候独自一人享福啊。”
    “啊什么啊?信不信本官抽死你,要不要尝尝文人的拳头?”
    曹鼎蛟一脸不忿的神色,你们这些小弟怎么当的?好不容易让老子抢到了一个讨好陛下的机会,怎么还能扫人兴致呢?
    “曹教官,卑职不是这个意思,给陛下准备的海鲜随时随地可以装船,只是属下们今天想吃全素宴,白菜,青菜,萝卜,豆芽菜,冬瓜,茄子炒一锅,还请陛下能够恩准呀,卑职愿意效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