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小文人-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天启二年中进士之后,卢象升先是在兵部做主事,紧接着被调往辽东参赞军务,后来以山东按察司佥事担任沈阳兵备道,一直到之前辽东的决战,他在辽东待整整三年,也算是饱经关外的风雪。
他升官的确很快。
这些年朝廷提拔了不少平步青云的,曹变蛟,曹文诏,孙承宗,杨嗣昌,当然还有曹鼎蛟,真算起来孙传庭,洪承畴这些同样属于升官极快的。
洪承畴这时候也巡抚三省了,他人怎么样不说,才能绝对是有的,此外杨嗣昌这些也都升官很快,直接担任的兵部尚书。
崇祯皇帝年轻,终究更喜欢年轻一些的官员。
卢象升很耀眼也只是因为他在北方的军功。
而军功在哪里取?主要对象就是皇太极喽。
曹文诏,孙传庭,卢象升在孙大帅告老还乡之后,算是成为了新的北方三杰。
第417章大明风华
崇祯十一年七月三十日,皇太极派郡王多尔衮、饶余贝勒阿巴泰、额驸扬古利率八旗兵十万绕道蒙古大举攻明。
八月七日,多尔衮兵分三路入喜峰口、独石口、北京岭诸堡。
八月十四日,清军于北京延庆县集合,连败明军三次,大明巡关御史王肇坤拒降,兵败战死,明军退保昌平。
清军沿途但凡遇到城镇就大肆洗劫,俘获人畜一万一千二百三十,粮草财物等不计其数。
清军入关的消息传到南京城后,满朝震动。
北直隶的百姓这些年是多灾多难,整个北方这几年都是到处打仗,李自成就曾经祸害了大明北直隶地区,而曹鼎蛟他哥夺回北直隶之后,并没有让山东海军军事基地的人马留守,山东海军陆战队更是被派到倭国作战。
而这次清兵的反应速度之快,出乎意料,卢象升这边才接触到一点风头,清军就直接悍然入关了。
而统军大帅是大家并不熟悉的多尔衮,在皇太极掌权的初期,对于多尔衮是非常的重用,而且对于多尔衮同时是非常的忌惮和防备。
重用,是因为皇太极知道多尔衮确实是不可多多的军事统帅,征讨蒙古,异族,和其他辽东势力,多尔衮都是他重要的军事力量。
防备,是因为多尔衮是先帝的儿子,而大清以前是奉承着兄终弟及的传统,而皇太极并不想让多尔衮上位,他更想让大清学习大明的那种方式,皇位就交由自己的子孙去继承。
多尔衮的出征,也是大清那些八旗子弟兵族老们强烈要求,坚决要更换猪队友。
而皇太极多次入关惨遭失败,多少八旗子弟兵的遗霜上门哭诉,若是打胜了仗,为大清夺回了急需的物资和金银珠宝,那他们这些人家也就不会多说什么,因为大家都能得到不少的赏赐。
然而大可汗“陛下”带回的东西不多,可损伤了无数好儿郎的性命,这就是一百个不依,一万个不服。
“驾!驾!驾……”
多尔衮兴奋的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对着麾下的儿郎们说道:
“抢!杀光,烧光,抢光!”
北直隶群魔乱舞,清兵们开始扩大地盘劫掠,碰到坚城大城不攻,碰到那些小县城,或者是乡村,通通屠杀殆尽,只留下青壮女子带回。
……
“朕失职,又失策啊,北直隶的百姓们并没安置好,将近一年的功夫,大军都还没有布置到位,整个北方的前线大员也要承担责任。”
崇祯皇帝沉默了很久之后,吁了口气。
????王承恩已将那奏报,送回了他的案头。
????他讲案头上的奏本捏起,而后沉默了片刻:“召诸臣觐见吧。”
????“陛下……”王承恩看了崇祯皇帝一眼。
????崇祯皇帝道:“这奏报中的事,不只是给朕看的,也是给百官们看的,朕要引以为戒,这文武百官,难道不该引以为戒吗?
朕与诸卿,一言一行,都关系到了无数人的福祉,朕要让人当众宣读出来,再给朕听听,也给这满朝文武听一听。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百姓才是大明之根本,朕有负于天下。”
崇祯皇帝也是无奈,北直隶地区大概是去年九月份彻底解放了,之后就爆发了陕西一系列的事情,蒙古大军入关,皇太极入关,李自成的叛军残部甚至和蒙古人联手打下了延安府和西安府。
而崇祯皇帝本人也是坐镇陕西,亲自前往前线督战统帅大军,到今年二月末三月份初的时候,才算是彻底解决的大明大大小小的战役。
大明文武百官对于北直隶的重建还有百姓的安置工作并非不是重视,而是手上实在是没有银子,国库内库都掏空了,大家都是穷得叮当响。
曹鼎蛟要是在平常提出去打家劫舍的大计,崇祯皇帝为了自己的名声绝对不会允许,可如今的情况已经到了大明是要脸还是要命的生死关头了,朱由检思索了三秒,就果断的选择了保命要紧。
死倭国不死大明……
“去吧,朕先一个人静一静。若是朕之虎将在此,俺敢让匈奴狼顾阴山……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是!”
王承恩哪里敢怠慢,忙是出去,吩咐宦官立即召集百官,紧接其后,召集百官的金鼓声便传出来。
王承恩想着去内阁请几位大学士,刚走了一些路程,却见吴三桂迎面而来。
按理来说宦官和锦衣卫指挥使的斗争应该是很激烈,究竟是宦官的权力更大还是锦衣卫指挥使的权力更大,更要取决于皇帝的信任。
谁在皇帝心中分量更重一些,那是谁的话语权就更多,就能事事压对方一头。
锦衣卫,东厂,御马监,司礼监这些最重要的部门都是为皇权服务的,皇帝的意志大于一切。
“王公公,下官斗胆问一句,宫内为何如此乱啊。”
王承恩性子和善,不喜欢与他人争斗,吴三桂也没有得罪过他的地方,陛下的事本来就是公之于众,透露一两句也可以,他便道:
“陛下召集文武百官,欲商清兵入关之事。”
“嗯,本指挥使也是刚刚得到消息,不曾想陛下居然如此震怒,唉,大明真是多事之秋,本指挥使情愿重穿战袍,为陛下出征,血战清鞑子。”
“吴大人有这份心便是好的,陛下还需要吴大人操劳呢,咱家就不打扰你了。”
天子召见百官,百官们哪里敢怠慢,俱都是风风火火的来了。
????他们至大殿之中,便见崇祯皇帝一脸铁青,太子朱慈烺都来了。
????几个内阁大学士,早已站定。
????翰林院的诸翰林们,也都站在角落。
翰林院庶吉士们有些瑟瑟发抖,崇祯皇帝这些天杀的有些狠,基本上督察院,翰林院,礼部,死走逃亡伤被废掉了一大半。
“朕,崇祯,打鞑子,朕已决心御驾亲征,谁人反对谁人赞成?”
……
第418章海战(感谢大佬名扬之2016打赏)
负责日本海开战的主将是曹鼎蛟以前在山东海军军事基地培养出来的海军将领关易培,朱以深,孔虚空。
值得一提的是孔虚空这一位圣人后裔,终于被曹鼎蛟点歪了天赋技能,曹鼎蛟的这位弟子成为的海军将领,几年的功夫,孔家剩下的几十位子孙全部加入了海军讲武堂,年纪大一些的孔家子弟已经参与了实战。
去岁,曹变蛟带队收复了北直隶之时,孔虚空就带队参与其中,立下了卓越的功勋,最后成功的告慰祖宗。
“呯!呯!!!”
炮声在外围接连轰响,重心稳妥的庞大战船却因外围船队的护卫不会受到丝毫攻击,并不断以船上所载长炮反击着,当然,因距离过远,同样收效甚微。
明军山东海军舰队和郑之龙庞大的舰队已经周旋了两天有余,真正的海战在短时间内很难分出胜负。
郑芝龙虽然能够纵横整个东南亚,但是火器还是不如明军,整个欧洲的火爆现在都远远不如明军了。
郑家十八芝的作战战术就是放炮、撞上去、朝对方甲板丢肥皂、依靠天下无敌的接舷战取得胜利。
郑芝龙和日本的关系特好,再加上郑芝龙发现蓬勃发展的大明海军渐渐的威胁到自己地位,这才决定出兵干掉大明的海军。
最重要的原因,德川家光承诺的一个数额巨大的银矿,还有无数的钱粮
郑成功在六岁之前呆在日本,后来便回到了泉州安平。
在当地人的影响下,郑成功从小便培养出了誓死效忠大明,抵御外敌入侵的英雄气概。这与他的父亲是截然不同的。
由于父亲坚决反明,导致父子关系的决定。
郑成功甚至带着一部分船队,驶向大明。
……
海面上两艘庞然大物正各自带着船队一左一右朝他们疾行包抄而来,在看到它们的同时,震天的战鼓声也逐渐传进耳朵。
辽宁舰艉楼将军室楼上,左右四架巨大战鼓被赤膊的力士擂响,透过望远镜主将关易培脸色凝重,此时山东海军并没有带着全部军事力量出击,而他们的对手不是海上的老牌实力郑家。
恐怖的郑家是所有大明水师,海盗,水匪绕不去的坎,他们在海上称王称霸,纵横天下,控制着大明东南海地区。
关易培在心里估摸,这艘船上非战斗船夫可能要用一百出头,但单单上层甲板上的人数就有三百多人,一旦接舷,他们需要面对的很可能是五六百多个全副武装的郑家跳帮的凶贼。
辽宁舰上幕僚、未经海战的北方将官,山东海军陆战队都已在战前转移到大坂。
关易培依然不打算与郑芝龙接舷,自己这边经验确实是不如人家,为何不依靠坚船利炮教对方做人,何况艏艉楼都要比对方低一两层,打起来完全是受欺负。
辽宁舰已经是大明山东海军最大的铁皮战舰,他们虽然还有更大的船只,可那些都是运兵船,也就是比那种大明的宝船略微小一些的巨料木船,作为运兵船,每艘船足可以载运一千来人,只要补给足够,不计成本,大明现在就拥有了抹除一个小国家的实力。
关易培和山东的其他将领都多次研究过郑芝龙,并将其视为目前最大的对手,他们深知此人的可怕,就连荷兰人都被其打得生活不能自理,所以他们多有研究。
但在火炮数量与速度方面,大明的舰队高出了郑芝龙他们不止一截,结合之前的郑芝龙作战的特点,明军将领开始按照事先演练的作战方法布置下去。
从对方主舰收回目光,孔虚空对左右旗手下令道:“让两三支船队上去缠斗,先收拾小船,不要理会那艘大船,离他远点。”
说罢,孔虚空又对舵手喊道:“绕过去,跟它相距二里,出事好支援。”
明军开始爆发了猛烈的还击,郑芝龙等部大军还在嘲笑明军这么快就放哑炮,这么远的距离,炮弹根本就飞不到,这些明军真的是太菜了。
等到漫天飞雨的炮弹砸落至他们眼前的时候,无数的船员都手足无措,他们惊恐地右转舵,左转舵,企图躲避炮弹的攻击。
那些吃水比较浅的小船很快被击沉一艘,另一艘被打断桅杆甲板已经不见人了,还有一艘大型蜈蚣船船尾被火具命中点燃,冒着冲天浓烟正想办法逃跑,不过很快也被数艘明军的小船追上。
十斤,十八斤,三十六斤,以及最重四十二斤的炮弹曳着可怖尖啸,转瞬穿越二百步距离,砸入了郑芝龙大军之中。
辽宁号主力铁甲舰六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