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幸存者-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李宗仁、白崇禧一道道命令下去的同时,扬州城里正在举行一场***的阅兵仪式。
曹小民第二天一早赶回到扬州城里的时候,收到了一个以外的喜讯:八十九军留守预备役部队竟大部南调了过来而且受命全数编入维扬游击队作战序列归谢忠和曹小民调遣!这是直接从国民革命军司令部下的命令!
韩德勤虽不知就里,但一看是蒋介石的亲令哪敢有半点推托,马上就把部队连着自己都舍不得轻易动用的物资储备大批调来。就在曹小民到张家院处理扰民事件的当晚,这支部队竟从淮阴和宝应一带出发,连夜急行军到了扬州!
风萧萧、旗猎猎,校场一边是军容肃整的部队,一边是前来围观的百姓。较场中间竖起了十六根木桩,木桩上五花大绑着三十二个犯军。
司令员谢忠亲自走到点将台上大声训话:“我以前的长官跟我说过这么一段话‘小鬼子不把咱们中国人当人,我们不打跑他们他们就要残害咱们的老百姓,残害咱们的父老乡亲……如果我们自己这样做了,我们就和小鬼子没分别!’军令有很多,我重申一条;谁敢残害百姓,杀!”
“杀!”校场上集结的部队竟然在谢忠那一声“杀”后来了一次有力的回应!
“杀!……”三军的喊杀声重重撞在“小神仙”心里……
“兄弟,你也是条汉子,在扬州城里打那一仗时我就知道你是条汉子……”“老臭虫”的话一直在“小神仙”耳边回响着:“就那样一条窄巷,四个鬼子一起扑上来你敢把弟兄们挡在身后自己扑上去,有种!……”
扬州城里的一战,把鹰森孝赶跑那一仗将成为“小神仙”军人生涯最光荣的一次,在一场遭遇战中,四个鬼子在窄巷中和自己的一个战斗小组相遇。“小神仙”想都没想就把弟兄们挡在身后自己迎了上去,一阵面对面的激烈驳火后,四个鬼子全部倒下了!
“你他*妈不是神仙,是恶人鬼见愁……”那一战之后“老臭虫”是那样说他的,他自己都不敢相信,驳火过后在身上的棉衣上发现了六道被子弹打穿的带着焦黄的棉絮洞,六颗子弹擦着皮肉过去他竟然半点伤都没有!
就那一仗给了他无穷的信心,也是那一仗让他感觉到了自己是个英雄,可以为所欲为的英雄!就因为这种飘飘然的感觉,让他胆大包天,终于在昨晚犯下了不可饶恕的大罪……要是没做那一件事,要是没喝那么多酒,唉……不觉间眼泪已经滑落,已经有好多年没掉过眼泪,在当江洋大盗失手被擒说要砍头都不曾变过脸色的“小神仙”忍不住哭了:为什么是在这个时候,是在自己人生第一次感到自己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时让他那么窝囊地以一个犯军身份死去?!
“明天我会亲自下手,要是你这样也死不掉那就是你不该死……”“老臭虫”昨晚来看他,给他送上一顿上路饱饭敬他喝最后一碗酒时这样对他说。
“我们抗日,为的是保家卫国,如果自己残害百姓,那么不管他多能打,他杀了多少鬼子,他都不是真正的英雄,他都不能算是个军人!今天,我们当众处决这几个害群之马,这几个军中败类,就是要大家清楚明白,要大家在任何时候都要记住自己手中的枪是干什么用的!”谢忠讲话完毕后,接上的是曹小民。
在场的军人无不动容:很多时候军队犯了事往往一个罪不责众长官把一两个当事人责罚了也就了事了,像这样追查到底,把十六个参与了***的犯军全部处死的场面很多官兵都是第一次看见。
另外十六个没有参与***但是随同抢掠百姓的士兵全部也被押解到了现场,他们每人被罚了打十藤条。那些小酒杯般粗细的藤条非常坚韧而有弹性,打上去后让人皮开肉绽惨不忍睹,受刑的人虽然不会留下残疾但是也得躺上一段时间,个中滋味能让受过的人闻声色变。(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据老兵们说他们犯了事求长官往往是为了挨板子而不愿吃藤条,这种藤条试过三四下就把人疼死掉……)
十几条带着血的藤条在空中不住翻飞落下,每一次扬起来都可以看见随着藤条韧性被弹到空中的血珠;场中的惨叫声让人听着寒心,即便是那些原本对犯军恨之入骨的百姓们听着也觉得毛骨悚然。
一直以来纪律比较松散的原来自发组织起来的各部游击队员们目睹这一幕后,心里对于纪律两个字都不自觉产生了很强的敬畏。但是这还没完,当十六个全部痛晕过去的犯军被押下去后,最让大家感到震慄的枪决才开始。
十六个被枪决的犯军都被换上了一身整齐的军装,绑在木桩上的很多人这时都已经全身发软了但是被绑得够紧看起来还是那样笔挺的“军容”。
枪决犯军的每一颗子弹都让被害人家属检验过才装上膛,执行的刽子手由“老臭虫”亲自带队,而向“小神仙”开枪的就是“老臭虫”。
没有蓬头垢脸,所有犯军都被把脸洗得干干净净的,验明正身的过程也让张家院的百姓参与了。虽然一个个哭红了眼睛,但是这些在最后一刻还在向百姓谢罪求饶的犯军还是让那些老百姓认了出来,确实是他们到了张家院行凶作恶。
“***、杀人,罪不容诛!今天没砍头而浪费子弹送你们上路,是乃念你们也曾经在战场上和鬼子血战过,给你们留个全尸!”曹小民跳上了马来到犯军面前讲了这番话然后回头对列队的官兵大声道:“我们打鬼子舍死忘生,那是我们的本份,因为我们是中***人!但是,谁敢居功自傲,谁敢胡作非为,这就是榜样!”
“行刑!”随着主刑官一声高喊,枪毙开始了。
“砰!”“砰!”“砰!”……枪,是一枪枪开的,最后一枪给的“小神仙”。每一声枪声间歇都是验尸官干巴巴的大声报告,伴随着每一声枪响,观众都感到一阵阵眩晕,那些穿透人体的子弹溅起身后木桩的木屑混合着血雾在犯军的身体后方腾起,似乎散发到空中就不会落下。……(中央军集体枪毙犯军警示部队的细节就是这样,部队列队看着,都是一个个人的打而不是集体用机枪枪决或者一群人行刑,一般是每个人宣布验明正身和宣布罪状后执行,很严肃很认真的,和电影上看到一群人举枪噼噼啪啪一阵开火的情节很不一样吧?)
百姓震撼了,终雪大恨的百姓没有人欢呼;军队震撼了,每一个肃容正视的官兵都感到脸上一阵阵发僵,空气在枪声中凝固了!
从这一天起,维扬游击总队终于变成了一支令行禁止的铁律部队!
………………………………
第二二五章 会议
第二二五章 会议
(……不想打硬仗的部队很多,但是不打硬仗的部队在各战区又没地位,所以很多要保存实力又要有地位的派系部队经常会请战而不战,把一个好好的作战计划打得一塌糊涂……摘自《我的抗战回忆——曹小民》)
白崇禧的作战命令是傍晚才到的扬州,此时阅兵和整纪也完成了,军情紧急曹小民得到命令后便马上召开军事会议。与会的除了维扬游击总队外,友邻的驻军五十七军缪澄流军长率领一一一师师长常恩多和三三三旅旅长万毅一同前来。(常恩多此时尚未正式加入中国***但一直有投共的想法,万毅是刚刚于本月入党;在真实历史上此二人后来瓦解抗日劲旅五十七军。)
缪澄流对谢忠这个游击队司令其实并不感冒还带着几分妒忌——堂堂五十七军和扬州地区鬼子对峙多时无收回寸土偏偏让这样一群乌合之众打下了扬州,面子往哪搁?但此时已经接到军令,在本次对津浦路东线作战中游击总队是主角,五十七军只是配合严防长江一线,他也无奈到会陪衬一下罢了。当然,他这次前来也是要先和谢忠打个照面——一一二师重建可是中央直接下的命令让谢忠当师长,好歹名义上谢忠不久就算是自己的部属。
对于维扬游击队主力改编入一一二师的决定缪澄流同样觉得很不爽:只要番号在,难道他自己就不能在缓过一口气时自己组建一一二师?中央这样的安排摆明就是把五十七军半个军的番号给剥夺了——谁都明白新组建的一一二师实际上就是中央军的苏北直属部队,对他这个军长不用放在眼里。
缪军长一行到了扬州后先到城里各处转了转,扬州的街道比较窄,稍有热闹就会堵住一道。虽则此时的扬州饱经战乱而且正在闹粮荒,但是其繁华和人气却依然是他现在防区内各城无法相比的。特别是曹小民一大早就公布夏粮收获之前不再征粮,最近几天游击队各部强征的粮食一律发还必须保证春耕粮种后扬州城里更是添了不少热闹气息。
一路上最让缪澄流眼热的是看到各招兵站前竟然有排队参军的情况,这在他的辖区内是看不到的。一打听都是因为扬州附近百姓感恩游击总队,支持力度很大而且因为粮荒很多人打算当兵吃粮了所以参军热情很高。更有江都的曹庄村派了代表过来表示全村青壮年要集体入伍——这个曹庄村原来是曹小民的老家曹家湾一族人的祖枝,自曹家湾被屠杀后他们一直惶惶不可终日担心也会被鬼子屠村;这次一看***占了扬州,其中名气最大爱民如子的曹何良长官就是他们一族大英雄曹小民的近卫出身,干脆为了保存族人把青壮年全送来投军了。
“我五十七军军纪向来不错,和***人打仗也是打得名声显赫,但怎么就得不到百姓这样的拥戴?你们回去要好好检讨!”缪澄流看到扬州的兴旺心里颇不是滋味——如果他也有这样的群众基础,只怕早就把一一二师的架子重新搭起来了,还用等中央插足!?
身旁的常恩多和万毅连连称是,待到他们先期派到扬州的联络官兵过来介绍情况,说了上午游击总队的那场阅兵正法,三个五十七军将领听罢便不再言语了:五十七军军纪不错但也时有征粮征饷,虽然不会轻易杀人抢劫但也绝不是没有。如今游击总队这一出整军大戏加上放粮保耕一政出来,不把老百姓的心全拿去才怪了。
“他们的部队难道就不吃饭?”万毅很是奇怪:“就算是他们在扬州城里缴获了鬼子的军粮,那能撑多长时间?十天八天了不起了吧?还招那么多兵……估计是本乡本土当了官讲人情,还不知道养兵艰难吧?”
大家闻言也都颇为同感:如果不是因为给养问题,就算老百姓投军热情再低,抓夫都能凑出个一一二师了。但是招兵容易养兵难啊,这游击总队就能有那么多给养扩军?
这个问题曹小民原来也考虑到而且也为此急得团团转,但是没想到八十九军预备役部队过来时是带着给养一起过来的,至少燃眉之急是解了;至于后边的事情,车到山前自有路!
“徐州司令部的军令是让我部佯攻而不是花血本作战,我看是李长官担心日军会突然渡江沿高邮湖东岸直上淮阴……”曹小民在会议上的角色大概就是个参谋长,他在军事会议上首先就开始介绍军情。也不知是仗打多了还是什么原因,他一下子就发现了目前徐州战场上的***软肋。只要日军在某个时刻派得力部队突破长江,沿高邮湖打下淮阴,只要三天功夫就可能打到和山东日军呼应的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