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抗日之幸存者-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全线告急!除了“叫子”亲自率领的一个连所守备的一段阵地外,很多在第一道防线上的阵地都遭到沉重打击。吸取了前边的教训后,鬼子的炮弹都是安装了两种引信,除了触发引信外定时爆炸引信也装了,就算炮弹陷入到软泥里也会照样爆炸。从地底下爆炸的那种感觉更加骇人,一阵阵山摇地动传来,人站在本来就被打得坑坑洼洼灌满泥浆的地面上经常会整个摔倒。那些被炸到半天的黑泥浆会把天色在瞬间完全遮蔽然后泼打到每个人的头脸上,置身期间彷如世界末日,阵地上的***官兵每一个人军服都已经看不见原来的颜色,一个个变成了泥蛋一般。

    “叫子”继续在阵地上扑腾着,翻找着,因为他必须要找到讯号枪,否则只有他这一处阵地失守其他的阵地不知道的话会被鬼子包饺子!他很想走,他随时可以走,但是他却不能走!必须找到讯号枪……“叫子”在那个原本负责发讯号的士兵尸体周围继续用手用脚在泥浆中拼了命地探寻,但是却碰不到一丝障碍……

    “杀给给!”鬼子的冲锋声已经好像到了胸墙外边了……

    就像在地狱里爬出来一样,烂泥滩里多了些动静,那些被震晕过去的官兵有些人醒过来了,他们艰难地在泥浆中挣扎着爬起来,每个人耳朵都失去了听觉,浑身发麻。这些刚站起来的官兵甚至分不清晨昏东西,他们根本看不到已经成了泥人一样的“叫子”长官在忙什么,他们只想努力确定自己在哪里……

    “哗啦”一声水响,曹小民带着警卫排已经扑到了火线上,趴伏在那些被积水灌满的弹坑中观察着交战锋面上的情况……

    在一线战壕后三十余米的一道田埂后,很多没有枪的官兵正在手忙脚乱地准备战斗,“准备!……快!”一抬抬大弩箭被挂上**包开始拉动弓弦——这是曹小民看过游击队用来对付那些河道上的木船的大弩箭后,想起在原来时空一部电影里的片段让人搞出来的用脚才能蹬开的大弩,可以挂上二十斤重的**包飞到接近五十米远。

    因为**在水中爆炸对浸在水里的人杀伤极大,因此在高邮防线这样以水田为主的阵地机关中就安排了不少这种后排发射的**打击,专等鬼子打到战壕时发射,可以打到第一道战壕外二十米,刚好把鬼子的兵锋摧毁。

    要是有足够多的机关枪就好了!曹小民看着那些蛆虫般的鬼子那样密密麻麻一片冲过来,但是***阵地上却连一挺重机枪的嘶吼声都听不到,只有零星的步枪声,偶尔会有一两挺捷克式的二三连发——除了继续潜伏等待用于下一战术的重机枪外,其他的已经全部被鬼子的迫击炮群清扫光了!

    “噗!噗!噗!……”晕头转向的官兵站起来,很多人在脑海一片混乱中根本忘记了自己在战场上,他们站得过高的身体出现在鬼子的视线中,很多人就被一枪爆头重新栽倒在泥浆中……总有些人会醒得比较快,总有些人还有抵抗能力,在泥浆中跌跌撞撞扑到战壕边上的多数军人才发现他们手中的枪已经不知去向,还在晃动着的视线里是一群白花花的身影,鬼子已经杀到了……

    “杀啊!……”反应过来的***官兵们开始扑上战壕和冲上来的鬼子肉搏:一群群站都站不稳的官兵,大多数人因为找不到任何可以当武器的器具而空着手,泥鬼一般的一群人扑向鬼子,用手、用脚、用牙齿和鬼子死拼!

    有的战士用尽全力,他们只能做到冲上去挨上一刺刀然后用手紧紧抓住敌人的枪不放等后边的弟兄再上前去继续拼命;继续冲上去的人野兽一般发疯地整个向鬼子飞扑过去,有的人临死嘴里还紧紧咬住鬼子的皮肉把它整块撕下来……但这是***一线战壕被突破后军人们仅仅能够做到的了,还没在炮火打击下恢复过来的更多军人是在连敌人的衣服都摸不到的情况下就死在步枪和刺刀下!

    死去的人在死去的一刻就消失了,他们本来看上去就是一枚泥蛋,倒下后就消失在泥浆中,唯一短暂见证这些勇士们为这个民族血战过的痕迹就是那些从泥浆中冒出的诡异的血泉……

    “嗖!嗖!嗖!……”从头顶飞过去了一排长矛,噢,不是长矛是那些弩箭!“刀子”感到一阵终于放心的虚脱整个人跌倒在泥浆中……

    “轰隆!”“轰隆!”**包纷纷在水田里炸响,白茫茫一片的水雾中看到被爆炸掀倒的鬼子整片倒下……失了魂一样的“叫子”猛地提气站了起来,向仅存的几个泥人般的官兵招招手做了一个后撤的动作,大家连爬带滚地撤离。

    脑海中还恍恍惚惚出现那些被炸得不知方向的新兵们被鬼子后边的火力打得纷纷倒下的一幕,从来不会硬来的“叫子”惊讶地发现自己在这次交锋中竟然没有选择快速撤离而是还想救援那些手下的新兵!二爷就是这样死的,明白了,他妈带新兵简直就是找死……“叫子”一边撤退脑子里还在晕晕乎乎地咒骂着:下次千万别让老子带新兵……

    除了第一道防线外,还有后边的观察哨和指挥所,还有那道**包伏击……“叫子”自己欲哭无泪:怎么打了那么多的仗,自己竟然也忘了整个战阵的布局呢?是被那些新兵蛋子们的英勇和混乱搞糊涂了?看着从后面升起的讯号弹,他才想起不一定非得自己找到那把讯号枪啊!

    “一个连,连我,六个人……我们可以撤了……”“叫子”连爬带滚扑到曹小民身前摔倒,肉搏战的冷刀战神也打成烂泥一样了,他还记得可以不经请示撤退的原则……

    “叫子”、“单耳”、“老臭虫”、“酒鬼”……每个人都在火线上力拼,曹小民也亲自到了最前沿,像个普通一兵一样拿着三八大盖在战斗……

    (作者:在抗战初期,特别是头两年***人曾经想过把苏北地区全部占领成为坚固后方统治区,但是在被某方面称为“摩擦专家”的韩德勤八十九军和东北军五十七军的顽强抗击下一直没得逞,甚至在长江边上的泰州都无法占领。小说中提到的肉搏战拼到用牙齿就是八十九军新兵条例对官兵的要求!我看过关于八十九军军史(台湾版)记载的一件事,曾经枪毙了一个营长理由是战斗中抵挡不住撤退下来的部队超过了部队在编人数的一半!人员不减半都不许撤退,这就是“摩擦专家”的抗战部队;在***人自己记载中八年歼灭了该地区战死日军百分之九十九的部队就是“摩擦专家”的部队!争论无意义,但大家想想为什么就在沿海地区,鬼子随时可以召集海空支援的地区却始终守住了一片地势平坦盛产粮食的国统区就明白了这支以苏北子弟兵为主的“摩擦部队”做了些什么……)

………………………………

第二五四章 让道

    

    第二五四章 让道

    (……抗战时我军上下对日军第六师团都恨之入骨,把它列入了必杀的名单,各部和它交手无不死战;其实我挺纳闷的,难道其它的鬼子部队就好到哪里去了?那时真想把每支日军部队被列入必杀的名单……摘自《我的抗战回忆——曹小民》)

    已经是春天了,但夜色还是早早就到来,和开始那段雨天不同,现在的雨停后不是刮北风而是继续着潮湿沉郁的天气。

    从高邮往宝应的路上很多人乘着夜色在赶路,就和所有战场后的情况一样,那些曾经满怀着热情参加前线抗战的百姓又不得不扶老携幼地转移。这一路因为事情准备充分,在路上有很多的军民接待站,提供一种用红薯角、蚕豆和碎米做成的杂粮粥给大家充饥,在大路的两旁还有茅舍竹木棚给人提供休息的场所。

    “咱们死了那么多人,怎么还是挡不住鬼子……”一个矮瘦的难民蹲在路旁喝下去刚领到的杂粮粥,满心的苦涩。

    “我上去运过尸体,见过打仗;鬼子的枪是‘哒哒哒’地打,咱们的枪是‘砰’一声等好久才响……”另一个个子高些的汉子道:“咱们那几门老掉牙的钢炮都是小偷一样忽然很快打几炮就走,鬼子的大炮打过来时漫天都看得到炮弹,没法打啊……”

    “哥,你说咱们能把鬼子赶跑吗?”矮个子一脸疑惑:“各个村里都写满那些什么和鬼子血战到底,坚决把鬼子赶出中国,咱们能做到吗?”

    高个子不再说话了,听着他们聊天的其他难民也不再说话了。在大后方,每当说起把鬼子赶跑的话题,都会有很多争论,比如说时间或者方式,但绝大多数人都会认定只要军队肯死战就一定能把鬼子赶跑。在前线身后却是另一番景象,百姓没那么慷慨激昂也没那么多豪言壮语,大家往往提出一个问题后都沉默无语着。

    夜色中忽然在道路的远端黑压压来了一群人,只打了很少的火把,根本看不清队伍,光看火把还以为是一两个难民。但是这支部队却不是在北上而是南下,很显然他们不是难民。

    走近了,三分之一的人带着托尼钢盔,大多数人带着布帽子,身上斜挎着子弹带,扛着步枪……是***!难民们有点兴奋,他们还能看到南下的***,这意味着军队还要和鬼子血战。

    “喂!老总们,去高邮啊?!”热情的老乡们打招呼,换来了一丝笑脸,但是却没有回答。这支部队很沉默,不像这些日子的常见的部队那么喜欢和他们说话,当然他们的脸色看上去还是一样的和蔼。

    “那些是外地兵……”一个难民嘟嘟囔囔自言自语。

    “外地兵又怎样?打起鬼子来不是一样玩命吗?曹长官说过,咱们在前线上亲眼看过……”高个子回了一句,他看见有的老乡跑了上去和那些外地兵搭起讪来……

    “哪地的兵呢?”虽然这点其实不重要,但是老乡们还是很想知道,大家询问那些上去回来的人。

    “不知道,咱们说啥他们听不懂,他们说的咱么也听不懂……”回来的人很失望。

    “哦,那是很远的地方来的兵了……咱中国那么大,连自己人说话都分不清,你说鬼子能占了去!?”高个子忽然欢乐了起来:“我说打下去,咱们准赢!”。逃难的老乡开始变得乐观起来了……

    走在队伍中的官兵也不时窃窃私语:“听说徐州那边咱们开始大反攻了,怎么咱们就不许归建?……他娘的死仗烂仗咱们打,露脸的轮不到咱……”

    “小声点,不想活了?……你没看长官们回来后一脸凝重不说话?我看这回咱们要打的仗不小,可能也是露脸的仗……”

    “什么露脸,摆明的大反攻没轮上还露脸了……”

    “说你笨呢,跟长官那么久没会看脸色,如果不是露脸的仗长官早就摔碗骂娘了……”

    士兵们的议论声很小,连随行的基层军官都听不清,至于那些连他们口音都听不出的百姓更是不知道他们在嗑什么了。

    这是一支滇军,原本是编入二十集团军序列中的,在徐州会战开始不久便和鬼子见过小仗,没打好换了下来,后来部队又被继续用上时伤病的兵员就留着休整。等这些伤病员恢复了他们却被告知不是被编进原来部队而是打一个暂九十九师的番号待命,等他们出发时还被告知不得和沿途的百姓过多交谈,透露部队去向……

    和这支滇军一起编进暂九十九师的其它部队很多,包括早在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