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幸存者-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力量的时候,这支军队出现了;在以前我就一直主张刺杀掉这个极端仇视我党的反革命……”
“小宽同志,不要把个人感情加入到工作中去!……”
“……根据我们的情报,曹小民这个反动派将会带领一支上千人的反革命部队穿过火线汇合他们的大部队,目前锡澄线日军重兵云集,我估计他们无法顺利会师;根据我们的情报,曹小民的反革命部队极有可能会沿着常州郊区,借助游击队对地理情报的熟悉穿越日本人的防线。我们完全可以借日本人的手消灭掉这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
“借日本人的手?借日本人杀中国人这不好吧?……”
“你说什么呢?你忘了组织上传达的精神是怎么说的吗?‘……只有在日军大大杀伤国民党军之后,我们才能坐收抗日成果,去夺取国民党的政权……’我们不光要根据组织的指示坐收日本人杀伤国民党军的成果,我们还应该创造机会让日本人多杀国民党军!……”
会议很快就有了结果,**常州地下党组织决定组织一部分武装力量装扮成国民党军,在恰到好处的时机去把日军引向曹小民的部队,让日本人把这支部队全歼!
华祥麟指着界碑道:“看,很快吧,这里已经是常州地界了,那边的弟兄传来消息,昨天鬼子打进了常州……整个常州全部炸成瓦砾啊,很多来不及逃跑的人被残杀,鬼子进城后见了妇女就地……唉!常州的情况比无锡还惨……”
比无锡还惨,一句话就包含了一切:无锡的惨状曹小民他们是历历在目,除了城里的屠杀惨状,他们在离开无锡时经过惠山一带更是看见了荒野中无数战死的国民党军士兵尸体,一具具倒在荒野中,远远看去那枯黄的荒野地里竟像是洒满了灰色的石块一般……无锡一战,到底国民党军牺牲了多少人啊!?常州比无锡还惨……纸糊的江南,铁打的皖北?据说是皖北当地的说法,但我后来查了很多书都找不到确实的出处;大概是后来有人要抹煞掉沪宁大战中央军的壮烈杜撰的吧,后来的人很能编;如果去翻查地方县志文史,你会发现整个江南地区各县都记载着淞沪会战后国民党军在这片大地上的血战……真的,祖爷爷说得不错,后来的人很会编,那样的一场场血战,那样的数以万计的战死,全部成了纸糊的了!自己现在是全国闻名的抗战英雄,会在后人笔下成了什么样呢?曹小民竟然在这个时候有了一丝奇怪的想法。他还在遐想,他相信游击队的能力,他不知道危险已经逼近,很近……
………………………………
第八十八章 畏缩
第八十八章 畏缩
(……很多活下来的英雄们,被奉为英雄的老兵们,你从他们身上看不到太多的自豪;因为每个老兵都有内疚和自责的一面,他们能够活着成为英雄是因为大家都有过当孙子的时候……摘自《祖爷爷的抗战回忆》)
曹小民他们到了一条村子,在村口就有两个扛着火枪的游击队员在等候着,领了大家进村子吃饭。村子不大,也没经过鬼子的骚扰,但人还是很少,要么就是逃难了要么就是到附近荒野里躲起来;敢留在村里的都是腿脚很快,自信能够逃得过鬼子的人,在村口村尾的山上还有放哨的人。
看到曹小民他们的队伍过来了,那些收到命令在这里接应的游击队员就扛出准备好的的饭菜,饭菜早就做好装进箩筐里随时可以转移或者掩埋起来,看上去是考虑得很周到。但是这些游击队在曹小民看来还是没有半点的战士样子——不光是扛枪的姿势,还有他们的站姿和习惯,有个游击队员竟然双手压着枪把,用枪口支着地面枕上下巴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些大兵们狼吞虎咽吃饭……中国的农民们要成为军人还有好长的路好走啊!
“叭鈎!……叭鈎!……”远处忽然传来枪响,第一声枪响的时候,大家怔了一下,第二声枪响的时候所有的老兵们却忽然加快速度,几乎是把吃的往嘴里倒!当最后一口饭菜还含在嘴里时,大家就已经拿起枪准备战斗了,有的人手里居然还拿着块鱼干或者腊肉……
枪声还远,但是老兵们却已经全神戒备:每一个人都缩在靠墙的地方,没有一个人乱动,大家都从那些屋角往村往外看,以确定自己的位置不会暴露给村外的人发现。
“这边来,一连先撤,按连队序列……”司徒醒和王晔毕竟是正牌军校毕业,不等曹小民下命令便开始指挥,这让曹小民觉得羞愧无比——论临阵指挥,他其实连个排长都不够格!
鬼子看到有村落估计都会进来看看,所以大家都开始往村外撤——不能走村口或者村尾,从村子中部一些有小弄子通往后山的房屋之间穿过,不露声色地沿着那些长得很细小,冬天里依然黄黄绿绿不枯萎的小山竹丛走上后山,然后猫着腰在植被的掩护下悄悄转移。吃饭的痕迹,不管是那些装食物的箩筐还是沾染了汤水的桌面都被军人们拿走了——能够在战场活下来的人哪怕再笨,其实早就学了一身的鬼灵精。
那些游击队员一开始觉得这些大兵太胆小,还想笑,但是很快他们也被气氛感染了,一个个紧张无比,而那些老百姓也被军人们控制着,不让他们乱窜;村子没有一点动静,在外边看来就是一条被放弃的无人废村。
枪声来自三个方向,分别从村子的北边,东北边和正西边;在那个勉强可称为山头的小土丘上,上千人一个个趴伏在地上,藏身于灌木丛中一动不动。机枪、步枪子弹都上了膛,手榴弹的保险盖也一个个拧下来,每一个人都占据了有利位置准备战斗。
除非不得不打,大家都不愿打;一旦打起来,鬼子的通讯发达,很快就会招来援兵而且附近基本无险可守,进退都难;假如鬼子发现是上千人的队伍,一定会重兵围剿甚至出动空军……每一个人都准备打,但每一个人都怕打!
在枪响的三个方向,都有几个穿着国民党军服装的灰色影子向着这条小村跑来,后边都有鬼子追着,鬼子大约都在四十人上下。一百二十人的鬼子,按枪来算国民党军还要多些,但是大家很明白,在这样的情况下交火,很容易被鬼子包围着,一旦冲不出去就会被后续来的鬼子援兵层层围困,最后全军覆灭……
“真他娘撞邪了,怎么鬼子刚好从几个方向围过来?连走都不行啊……”司徒醒在曹小民身边小声嘀咕:“小鬼子你可别往山上闯,大家好;要不爷爷我杀了你还不定活得了,黄泉路上还得继续打……”
从北边过来的几个国民党军弟兄跑得最快,已经差不多到村口了……“噌噌噌!”一连串的机枪点射,能够进入村子的国民党军弟兄就剩下了两个人!在村口中弹的几个弟兄都没死透,还在艰难地挣扎,鬼子到了……“豁豁”的刺刀声,每一下都像捅在山上的人心里一样,看着鬼子杀自己的弟兄,但却不敢动手,窝囊啊!每一个人都想不看这一幕,但却忍不住在草丛缝里看出去……假如鬼子全部聚在一起,也许可以冒险一击,但是鬼子追击队伍拉得很长,想一下子解决战斗不可能,一旦打成相持……嗨!每一个人心里都在窝火,但同时却甚至有一种想法:都死在村外吧,别进村……
从西边过来的几个弟兄在越过那些田野时,全部被鬼子的子弹咬上了……从东北边过来的弟兄们剩下两个,竟然往他们藏身的山包上跑,天啊!
山路往山包上的一段很陡,刚冲上来时凭着惯性还能跑几步,但马上人就往下滑了……那两个拼死向往山上跑上来的弟兄就变成大字张开趴在山坡斜面上,成了鬼子的靶子……
“叭!叭!……”一声一声慢条斯理的像练枪一样的步枪单发射击,两个弟兄中弹了,身体滑下去了,最近的一个竟然已经看到了离他仅仅数米之遥的一处草丛中有自己人!他的眼睛在看向那些草丛时是怎样的心情呢?自己人就在眼前,但却没有一个人开枪……假如能够活到这场战争的结束,那些躲在草丛里刚好和这个被他们遗弃的弟兄四目相投的老兵,大概会一辈子忘不掉那双绝望的眼睛……
……很多活下来的英雄们,被奉为英雄的老兵们,你从他们身上看不到太多的自豪;因为每个老兵都有内疚和自责的一面,他们能够活着成为英雄是因为大家都有过当孙子的时候……曹小民就是一个注定要被这样的眼神折磨一辈子的人,他就藏身在那一处草丛中!他深深的体会到了祖爷爷所说的装孙子的痛苦,那是会延续一辈子的痛苦……他们不是自己的弟兄,他们是其他部队的……是的,自己见死不救,但自己的决定救了更多的人……各种的思绪一下子全涌了上来。
要是跑上来的人是“叫子”、是“瘸子”,自己会开枪吗?一定会!不,一定不会!一定会!……无数的自责与内疚同时冲击着曹小民,他真的不知道假如往上跑的是他朝夕相处的弟兄们时他会怎样做!他有三百多条枪,过千人,难道就不可能救得了这几个弟兄?
……冷静!冷静!要知道取舍……曹小民只能拼命地回想在苏州发生的一切,告诉自己要忍住;现在的曹小民感觉自己变得很胆小,已经不是穿越人了,他和这个时代这些农民兵们一样胆小……
九死一生跑进了村子的梁小宽也愣住了:情报上明明说曹小民他们在这条村子啊!但这是一条空无一人的废村,他们牺牲了十几个人,却没能把鬼子引到杀父母的仇人藏身之处!身后就是鬼子,要是这样死了,冤啊!父母惨死的大仇谁去报啊!?
自小在小山村里长大,受过军事训练的梁小宽只能向着村尾的方向逃,他最后的一个同志也在回身和鬼子对射的时候中弹了……他只能逃,他不能拼命,因为他还有未了的仇恨!
三个小队的鬼子汇合了,他们互相打着招呼,在村里转了一下,没看到有人影,也没到后山上转转,只是把那些被击毙的“国民党军”尸体的枪取了,搜了一下身然后把死者的脑袋割掉挂在枪上,等那些从村尾追出去的人回来就离开了。
真险啊!每一个埋伏在山上的人都感觉身上一股燥热,他们的汗水都浸湿了棉衣,随着燥热的散退忽然就有了一股寒意,然后每一个人都陷入在见死不救的自责中,都不敢看其他弟兄的眼……
“嘿,那个弟兄又回来了……”村尾放哨的士兵传来欢呼——有一个人还活着,他们的内疚会轻一些……
“跑得可真快……”“是啊,连子弹都追不上你……”在兴高采烈的弟兄们簇拥下,侥幸逃生的人被带到曹小民面前。
“六十二师补充营梁小宽……”
六十二师?那个在临死前把装着“发冷九”和母亲求来的保命符的小布包递给他的兄弟临死的样子浮现在眼前,曹小民不禁眼眶微红,他拍拍梁小宽的肩头:“好,好!活着,就好……以后就跟着我们吧……”
………………………………
第八十九章 赴难
第八十九章 赴难
(……日军在江南一带对中国民众的残杀是令人发指的,后来的人为了中日友好很多资料都不记载了,我写下来是因为怕这些都会随着我们这一代人死去而灰飞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