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周昏君-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朝中诸事安排妥当之后,张凌阳将目光瞅向摊丁入亩及士绅一体纳粮两项政策的实施上。
 这两项政策,关系到大周的长治久安,一点都马虎不得。
 张凌阳心中隐隐有一种直觉,虽然士绅集团的叛乱被镇压了下去,但这两项政策真正实施起来,只怕还有一些难度……
 感谢古代少女、花落悳无痕、记233、忆的月票,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一百九十八章:抄家
 皇权不下县,这才有了封建社会帝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说法。
 事实也确实如此,县以下的各乡、各村,基本都是由当地士绅把持。
 这也为摊丁入亩及士绅一体纳粮两项政策能实施多久,埋下了隐患。
 江南的动乱被镇压下去之后,大周各地的士绅肯定会老实几年。
 可几年之后呢?
 张凌阳去世之后呢?
 这两项政策还能否得到真正的执行,只怕会是一个大问题。
 因为有前世鲜明的例子摆放在那里,张凌阳不得不担心。
 针对这个问题,张凌阳也早已做出了相应的安排。
 在去年西疆战事停歇之后,张凌阳便下旨让参加西疆战事的伤残将士还乡,并任命他们为各乡、亭的乡长、亭长。
 只是当时针对的只是西北雍、凉两省,至于其他省份,张凌阳并未做出相应的安排。
 现在事情已经过去一年的时间,虽然西北雍、凉两省的依旧贫瘠。
 不过从刑部呈送来的公文来看,去年一年,雍、凉两省的民事及刑事案件,有了明显的下降。
 要不然,在吏部的考评中,雍、凉两省个州府县的官吏也不会大都被评为中等以上了。
 正是因此,在二月中旬,张凌阳才下旨给兵部尚书冯左良,让兵部统计这些年来大周对外战争中的有功将士及伤残人员。
 这件工作无疑繁杂异常。
 毕竟,近二十年来,大周对外战争发生了不少,特别是先皇永康帝五次征讨瓦剌,前前后后所用的兵员不下百万。
 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么长时间,且人员又是那么的多。
 如今究竟有多少人活着,只怕还是个未知数。
 毕竟在这个时代,人的平均寿命也只是三四十岁左右而已。
 调出当年的卷宗,兵部的官吏一本一本的翻阅。
 只是名单统计,兵部就耗费了三月月的时间。
 此后,兵部还要向各地卫所下发文牒,让各地卫所再度统计当地还健在的那些老卒。
 这项工作,又要耗费至少半年的时间。
 待各地老卒的名单上交上来,兵部再统计一番,只怕又要花上不好的时间。
 也就是说,前前后后,兵部至少要耗费一年的时间在这件事情上面。
 然而张凌阳却不觉得繁琐。
 即便再耗费一年的时间做这件事情,张凌阳也觉得十分值得。
 毕竟,张凌阳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可是关系到大周的千秋万代。
 相比兵部的忙碌,以刑部为首的三法司也好不到哪去。
 此次参与江南叛乱的士绅,不是一家两家,也不是三五十家,而是前前后后有数百家当地的士绅大族参与到了其中。
 这些士绅大族,谁家还没有个几百口的人丁?
 故而,审理此事便变得繁琐异常。
 不过好在,除却刑部之外,督察院、大理寺也参与到了此事之中,这无疑减轻了刑部的不少负担。
 相比三法司每天日夜不停的审理、判定罪名,最轻松也最风光的,莫过于锦衣卫了。
 自江南战乱被平定之后,锦衣卫指挥使韩笑并未回京,而是每天带着手下的锦衣卫奔波于江南各地。
 韩笑在做什么呢?
 自然是抄家了!
 这么多士绅参与其中,其家产自然要被抄没。
 而抄家,无疑又是锦衣卫的拿手好戏。
 除却抄没这些士绅的家当及土地这些带不走的东西之外,韩笑每天最大的乐趣,便是对这些士绅的家人进行逼供。
 说来也是,即便是参与叛乱的士绅,也知道狡兔三窟的道理,又怎会将自家的银子全都放在家中?
 韩笑明白,这些日子自己所抄没的家产,只是这些士绅财产中的九牛一毛而已。
 至于绝大部分的家产,肯定已经被这些士绅转移到了其他地方。
 可这却难不住锦衣卫。
 在锦衣卫的逼供之下,这些平时养尊处优的夫人、小姐、少爷、老爷们,最后都道出了自家藏银的地点。
 也自然,刚刚平静下来的江南地区又是一阵鸡飞狗跳。
 转眼间便到了三月,以刑部为首的三法司终于将手中的事情处理完毕。
 接下来,自然要交给张凌阳亲自过目,从而三法司才能对这些士绅定罪。
 因为此次参与叛乱的士绅实在太多,在奏报之时,刑部尚书高霈便向张凌阳谏言道:“陛下,此次参与叛乱的士绅足足有五百多人,如果连同这些人的家眷、族人,只怕要有七八万人。
 以微臣的意思,陛下不妨只诛首恶……”
 接下来,高霈滔滔不绝的说了一大堆,话里话外都是为这些士绅求情。
 可张凌阳想也不想便道:“不行!这些人畏威不畏德,如果朕将他们放了,他们也不会感恩戴德的。”
 “可是陛下,此次牵连之人实在太多,杀之不祥啊!”高霈苦苦劝道。
 李广泰也劝道:“陛下,高尚书所言极是,牵扯到这么多人,如果真的将他们全都给杀了,只怕整个江南要家家披孝,人人恸哭了。
 现在江南好不容易平定下来,如果陛下再因为此而失去江南的民心,只怕得不偿失。”
 “这……”见李广泰这般说,张凌阳有了几分犹豫。
 见此,高霈趁热打铁的说道:“陛下,现在宫里的几位贵人先后怀孕,如果此时将这些人全部枭首,肯定会血气满京城。万一因此而冲撞了宫里的贵人,只怕得不偿失啊!”
 李广泰附和道:“高尚书所言极是,陛下不妨下旨赦免这些人的罪行,也算是为几位贵人肚子的皇子、公子积福添寿了。”
 见此,张凌阳有些哭笑不得。
 他没有想到,李广泰、高霈二人竟然将此事牵扯到后宫几位怀孕的嫔妃身上。
 虽然张凌阳并不信这个的,可却保不住即便是孔圣人的门人,在面对这样的事情的时候,难免也有些迷信。
 “容朕再考虑考虑吧!”张凌阳‘头痛不已’的说了一声,便打发走了高霈、李广泰二人。
 高霈、李广泰二人走了不到一个时辰,孙胜便进殿禀报道:“启禀万岁爷,内阁首辅郑永基求见!”
第一百九十九章:劝谏
 “郑爱卿此来所为何事?”
 将郑永基宣入养心殿,张凌阳心里便猜想,郑永基莫非也是为叛乱士绅定罪之事而来?
 果不其然,只见郑永基行了一礼回道:“陛下,臣是为求情而来!”
 虽然身为内阁首辅,可郑永基的威望不要说同前任张致远相比了,只怕放眼整个大周,郑永基也算是威望最低的内阁首辅了。
 六部九卿之中,不说高霈、曹睿这些同为外戚之人不服正用经济,就连同李广泰等人,对郑永基不假辞色。
 正是出于种种考虑,郑永基才不得不硬着头皮出面求情,为的便是能够收拢天下士绅之心。
 虽然这些江南士绅已经形同昨日黄花,但如果郑永基出面求情,不说这些出自江南的士绅会对其感恩戴德,只怕其他地区的士绅,也会对郑永基产生好感的。
 再者说,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又岂是说说而已?
 整个大周,除却勋贵之外,为官之人,又有哪一个不是士绅出身?
 也是因此,郑永基才不得不硬着头皮出面。
 他的内阁首辅实在太难当了。
 “自古以来,便有杀俘不祥之说,且这些人虽然参与到了叛乱之中,但其中有不少人都是天下名士。
 如果陛下此番将这些人悉数问斩,只怕会引起天下所以士子的恐慌。”
 顿了顿,郑永基又道:“入宫之前,微臣特意去了一趟吏部,发现大周为官之人,竟有三分之一出自江南。
 而这些人之中,竟又有大半之人与参与叛乱的士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果此番陛下将这些士绅全部处死,不说其他,只怕那些出自江南的官吏,会因此而惶恐不安吧。
 心中惶恐,他们又怎会尽心尽力的为陛下办事?心中会不会生出别的想法?
 这些,陛下不得不考虑。
 再说,难不成陛下也要将所有出自江南的官吏全都给杀了?”
 见郑永基如此说,张凌阳不由一愣。
 说来也是。
 江南几省自古以来便是科举大省,为官之人只怕也不止郑永基口中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
 这些人分散在各地为官,虽说不能对朝廷形成威胁,可也难免心中生出其他的想法。
 再说,大周也不是前世的满清。
 前世,满清皇帝雍正能够顺利推行摊丁入亩政策,虽然地方上经历了一些波动,但却无人造反。
 这主要是归功于满清的八旗制度。
 虽然雍正还算是比较信任汉人,但也只是相比其他满清皇帝而已。
 在骨子里,雍正只怕也不信任汉人。
 所以在各地的封疆大吏,无一不是满人。
 至于汉人,最多也只是做到巡抚之位而已。
 所以说,无论在地方是,还算在朝中,满人的势力始终都要压倒汉人势力。
 再加上,明清时代士绅的尿性,那不是一般人能体会得了的。
 一句话来说,就是贱骨头!
 所以满清才顺利推行了摊丁入亩政策。
 大周的国情明显与满清不同。
 无论是在朝中,还是在地方,士绅都是官吏的主体部分。
 张凌阳自然也不能将天下所有士绅全都给杀了。
 如果真的这么来了,只怕离改朝换代也就为时不远了。
 “郑爱卿可有什么好主意?”
 考虑到种种原因,张凌阳心中有了几分迟疑,向郑永基问道。
 “以微臣的意思,为首之人自然要斩首示众,要不然也起不到警戒的作用。
 可其他参与之人,陛下换一种方法。
 比如陛下再设立一个‘议罪银’制度。那些原本要问斩的士绅,在交纳了议罪银之后,可以将他们判为流放。
 而流放之人,在交纳了议罪银之后,可以减刑,甚至无罪释放。
 这样一来,又起到了对士绅的告诫作用,也稳定了各地的人心,更能为国库带来丰厚的收益。
 此一举三得之事,望陛下采纳!”
 “议罪银?”张凌阳心里略一细想,登时便恍然大悟。
 同时,张凌阳心里狂啸道:“朕怎么没有想到‘议罪银’制度呢?
 看来,无论各朝各代,都有聪明人存在啊!”
 看了郑永基一眼,张凌阳心中不无感慨。
 想了想,张凌阳说道:“郑爱卿所言不错,这个议罪银制度很是不错,就按照这个制度来审判这些人的罪行吧!”
 心中,张凌阳不无得意:“朕一定要将你们这帮人罚得倾家荡产不可!”
 郑永基离开之后,张凌阳急忙将孙胜喊来,问道:“韩笑现在可曾回京?”
 孙胜回道:“下面的人回话说,只怕再有三五人的功夫,韩指挥使便能到达京城了!”
 张凌阳点了点头,说道:“待韩笑回京,立刻传召其入宫见朕。”
 在张凌阳看来,此番韩笑肯定收获不小。
 就是不知道,锦衣卫将这些士绅的家产抄没之后,这些士绅又从哪里弄来银子赎罪?
 ……
 三天后,韩笑马不停蹄的赶回京城。
 刚进入家门,还未来得及喝一口茶,便见有小太监过来,“万岁爷有旨,传锦衣卫指挥使韩笑入宫觐见!”
 不敢怠慢,甚至连一件衣服都未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