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周昏君-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故而,张致远没有必要以牺牲自家女儿的幸福为代价,来为自己换取富贵。
 可刚才冯喜已经将圣旨上的话说的清清楚楚,张致远心中再是不愿,也只能接受。
 不过,心底里,张致远却打算暗中使力让自家女儿落选。
 “想来,二弟、三弟也会同意我的想法的。”心中暗暗打定主意,张致远便让人将自己张二老爷、三老爷喊来。
 待两位兄弟过来,张致远便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两人。
 张二老爷说道:“大哥所言有理,咱们家乃是书香门第,用不着用牺牲自家女儿的方法来谋取利益。”
 张三老爷亦点头称是。
 见两人均同意自己的想法,张致远便道:“既然如此,那么半年之后,家里的几个姑娘照样参加选秀,二弟你再走走冯喜的门路,到时候一定能让几位姑娘落选。”
 有些事情,张致远不好出手,便会让自家这位无官无职的二弟出手去做。
 毕竟,怎么说张致远也是一朝首辅,又怎会做出向一个太监求情之事?
 在选秀的旨意开始通传四方之时,各地的大厨、名厨纷纷向京城赶去。
 厨师,在这个时代的地位并不高,甚至被列入下九流之列。
 毕竟,孔老夫子都曾经说过“君子远庖厨”的话。
 也因此,会做饭的男人,在古代不但不吃香,甚至会被人看不起。
 故而,当张凌阳的圣旨通传到地方之时,各地大厨无不兴奋,匆匆的收拾一下东西就向京城赶去。
 因为,一旦被皇帝老爷爷看中,那前途便不可限量,甚至极有可能会成为为皇帝老爷爷的御厨。
 毕竟,在口口相传之下,皇帝一直都是以老人家的形象出现在百姓的心目中……
 小福子匆匆跑进了乾清宫,弓腰对张凌阳说道:“万岁爷,您之前吩咐奴才收购的酒楼,奴才已经收购了下来,您要不要去看看?”
 “花了多少银子?”张凌阳问道。
 “回万岁爷,此番奴才共计收购酒楼四家,共计白银六十三万两。”小福子回道。
 “一家九流耗费十六万两白银,没想到竟然这么贵?”估算了一下,张凌阳心中暗暗吃惊。
 不过随即又一想,张凌阳就释然了。毕竟并不只是现在社会的房价高,在古代的发达城市中,房价也不便宜。
 要不然唐代白居易的好友顾况也不会感慨“长安居,大不易”了。
 更何况还是商业用地,位置又是在京城最繁华的路段,价格自然要离谱很多。
 其实张凌阳不知道的是,这还是小福子用上了一些手段,最后才成功得到了这几家酒楼。
 毕竟,能在京城最繁华路段开得起酒楼之人,谁背后又没有几个勋贵大臣呢?
 说来自入宫之后,张凌阳还一直未踏出过宫门,故而此刻见小福子说让自己出宫前去瞧一瞧,张凌阳还是十分心动的。
 不由多想,张凌阳便进入内室,在宫女的服侍下更换了一身云白色的常服,便在小福子及几名侍卫的护卫下出宫而去……
 永安街,可以说是京城最为繁华的街道了。
 街上行人川流不息,街道两旁,多少小贩的摊铺,人来人往,讨价还价之声络绎不绝,很是热闹。
 张凌阳却没有心思去看这些,毕竟,他曾在这里乞讨过一段时间,对这里是再熟悉不过。
 来到永安街中心区域,便见一三层高的酒楼映入眼前。
 以前,这处酒楼是京城最豪华的酒楼,进出者多是达官贵人,可如今,酒楼门前却门可罗雀,里面不时传出‘叮叮当当’的声音。
 不用进去,张凌阳便知道里面有工匠在进行装修。
 “小福子,这处酒楼花了多少银子?”张凌阳回头看着小福子问道。
 “回万岁……”小福子刚欲开口说话,便被张凌阳止住:“记住,这是在宫外,朕的化名叫做张凌阳,你要喊朕少爷,可记清楚了?”
 既然出宫,张凌阳自然要改头换面,用回自己的本名。
 要不然,一段之后,只怕张凌阳自己都会以为自己是真的赵宸熙。
 “小的明白了,少爷。”小福子回了一声便继续说道,“少爷,这处酒楼一共耗银二十五万两,是四处酒楼中最贵的了。”
 “二十五万两白银,就能买下这么好的地方?”很明显,张凌阳并不相信小福子的话。
 小福子干笑一声回道:“回少爷的话,确实是二十五万两,主要是因为这处酒楼的东家是安国公府,又见是奴才来买,故而才卖的这么便宜。”
 听此,张凌阳心中才释然。
 安国公府,乃是皇后王氏的娘家。能以这么便宜的价格出售给小福子,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毕竟,安国公府之人只要不是傻瓜,都能猜到小福子背后站的是谁?
 更何况,安国公府虽然是大周开国三公四侯之一,可与宁国公府相比,简直如云泥之别。
 主要是安国公府没有扶得起来的男人,如果不是四年前,安国公府的大小姐被先皇赐婚给太子赵宸熙,只怕安国公府早就衰败了下来。
 故而,安国公府才会以这么低的价格将酒楼出让给小福子。
 如若不然,即便是三十万两银子,只怕小福子也买不到这么好的酒楼。
第二十三章:安国公府
 走进酒楼,张凌阳四处打量了一番,发现里面都是忙碌的工匠,声音一片嘈杂。
 现在酒楼正在忙着改造,还看不出具体的模样,不过里面的空间却很大,让张凌阳觉得这银子花的很值。
 出了酒楼,张凌阳对小福子说道:“过两天,你再从教坊司挑选一批罪臣家女眷,按照宫规严加培训,待酒楼开业之后安排到这里营业,知道吗?”
 小福子回道:“少爷放心,奴才一定把着事儿办的妥妥帖帖。”
 张凌阳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又回头看了眼酒楼,眉头却轻轻的皱了一下,总觉得还有哪里不对。
 待看到酒楼大门两侧及上方光秃秃的,张凌阳方才醒悟过来。
 原来,酒楼大门前还没有对联及匾额。
 于是张凌阳便向小福子问道:“朝中哪位大臣的书法最好?”
 小福子回道:“若论起书法,礼部郑侍郎的书法堪称一绝。”
 “郑永基?”张凌阳感觉十分诧异。
 在张凌阳看来,像郑永基这般圆滑的人物,怎会有一手好字?
 可现实却是,郑永基的书法确实独具一格,连先皇都赞不绝口。
 也是因此,虽然先皇永康年间郑永基屡屡被弹劾,可仍旧能够安全无恙,就是因为永康帝对郑永基的字墨喜爱至极。
 因而无论御史怎么弹劾郑永基,在永康帝的刻意庇护之下,郑永基都能够安然无恙。
 以永康帝的性格,这是极其难得的事情,毕竟永康帝可是御下极严的君主。
 在小福子向张凌阳说了一些关于郑永基的事迹之后,张凌阳方才恍然大悟。
 于是,张凌阳便吩咐小福子道:“你去向郑永基求几幅对联,就以这吃喝为题,记住了吗?”
 小福子回道:“奴才明天就去办!”
 张凌阳这才满意的点头点头,便欲回宫而去。
 刚走没几步,张凌阳便停下脚步,说道:“此番能够顺利拿的这处酒楼,还是安国公府肯割爱的缘故,朕不能没有表示。”
 说着,张凌阳便对小福子说道:“小福子,前面带路,去一趟安国公府。”
 “是,少爷这边请!”
 小福子眼色略一闪烁,便回答一声,引路向安国公府邸方向走去。
 大周京城内城,历来都有南文北武这么一说。
 也就是说,内城南城区,多为文臣的居所,而北城区,多是勋贵武将的府邸。
 大周开国已有近二百年时间,当初开国的八公十二侯,到如今也只剩余三公四侯而已。
 其余五公八侯,多因犯事而被下狱,最后也因此而家道中落。
 故而,相比较南城区的繁华热闹,北城区的街道上显得就有几分寂静了。
 安国公府邸,位于北城区较东的位置,地理位置上并说不上很好。
 不过相比较附近其他落败的府邸来说,安国公府邸便显得很是豪奢。
 也是,虽然安国公府已经有衰落之势,可毕竟也是皇后娘娘的娘家,谁人不高看一眼?
 也因此,相比较其余勋贵府邸门前的门可罗雀,安国公府邸门前,可谓是众客盈门,每天前来拜访的客人是络绎不绝。
 不过这些客人之中,绝大多数都是武将亦或勋贵之后。
 也是,文人历来清高,谁会为了一丁点缥缈的前途来这里拜会呢?毕竟,一旦前来这里拜会,那么他们以后就无法在文臣之中立足了。
 当张凌阳来到安国公府邸之时,只见大门前有数十辆车马、轿子在那里停着。
 见此,张凌阳不禁皱了一下眉头,没想到安国公府已经衰败到如此地步了,竟然还不知低调行事。
 安国公府的人难道不知道他们这么做只会给皇后惹事吗?
 小福子见张凌阳一脸的不虞之色,急忙上前打听一番,方才回来低声说道:“少爷,今天是安国公府老太太的七十大寿,故而家里才来这么多客人。”
 张凌阳一听如此,脸上的不虞之色方才消退。
 “进去吧!”张凌阳说了一声,便快步走向安国公府邸大门。
 刚刚来到大门前,小福子正欲表明身份,不想安国公府的下人一见到张凌阳,便欲下跪行礼。
 “奇怪,难道他们之前认识朕不成?”见安国公府下人如此,张凌阳心中十分不解。
 但既然已经被这些下人认出,张凌阳便不再让人前去通传,而是自顾的向府里面走去。
 前院大厅之中,一片的喧闹之声远远传来,隔着很远张凌阳便听到了。
 故而,即便没人引路,张凌阳也知道了大厅的位置。
 虽然是大白天,但大厅之中却是张灯结彩,一片喜庆模样。
 大厅的主位上,安国公王国威正在陪着宁国公孙定安说笑,言语间极是谄媚之辞。
 虽然说安国公王国威乃是当今皇后娘娘的亲生父亲,可宁国公孙定安却是一众勋贵之首,远不是王国威这个有爵无权之人所能比拟的。
 故而,王国威在酒席上对孙定安极尽奉承之辞。
 不止王国威一人,其余人等也纷纷对孙定安阿谀奉承。
 好似孙定安才是今天的主角一般。
 对于这些,孙定安早已司空见惯,但听到奉承话,孙定安也是很高兴的。
 这时,孙定安看到一道人影进来,突然一下子便站了起来。
 本来正打算向孙定安敬酒的王国威见其这幅模样,不由下意识顺着孙定安的目光向前看去。
 一看之下,心中也是一惊,急忙放下酒杯随孙定安匆匆走了过去,到张凌阳面前跪了下去:“臣孙定安、王国威叩见皇上,不知皇上到来,臣等死罪!”
 其他人有见过皇帝的,但更多的却是没有见过。
 此时见孙定安、王国威过去向张凌阳跪拜,又见口中连呼“皇上”,哪里还不知道前来之人乃是当今圣上?
 故而一个个都从座位上起身跪下,口中连呼“万岁”。
 “都起来吧!”张凌阳首先向孙定安虚扶一下。
 有此可见一斑,孙定安在张凌阳心中的位置,远远不是王国威这个空架子的便宜国丈所能比拟的。
 而后,张凌阳方才看了国威一眼,说道:“朕听说今天是贵府老太太的七十大寿,特意才前来祝寿,诸位都不必拘谨。”
 说完,张凌阳便来到主位上坐下,看着起身跟在自己身后的孙定安、王国威两人,说道:“你们也坐!”
第二十四章:如此贺寿
 “臣遵命!”见张凌阳发话,孙定安、王国威两人也坐了下来。
 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