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周昏君-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即便王国威被削了爵,未来不是还有复起的那一天?
 张凌阳当政期间,王皇后是不用想了。可一旦自己的儿子赵昊长大成人再继承皇位,娘家的荣华富贵那就是唾手可得了。
 再说,即便是在现在,只要能将王国威放出诏狱,有王皇后的面子在,谁也不会刻意去刁难王国威及其家人,这样一来,他们的小日子,照样能过的舒舒坦坦。
 想明白这些,王皇后心中有数,就对张凌阳说道:“臣妾自知家父罪孽深重,也不敢奢求皇上轻饶,只要皇上能放了家父,即便削了家父的爵位,臣妾也绝无丝毫怨言。
 只是,臣妾希望,皇上能看在臣妾的面子上,不要对家父过于苛刻。”
 有王皇后这座大靠山在,未来谁再想要刁难已经无权无势的王国威及其家人,那王皇后就要亲自出面干预了。
 毕竟,将一个国公的爵位削了,可以说是对朝臣最大的让步了,如果他们还是揪着王国威的事情不放,王皇后又岂能再坐视不管?
 要知道,一个国公的爵位,如果不是牵扯到谋反这样的大事,轻易是削不了的。
 所以王皇后有信心张凌阳在听了自己的话之后对王国威从轻发落。
 结果也果不出王皇后所料。
 在听了王皇后的话之后,张凌阳脸上露出一丝愧疚之色,拉着王皇后的手说道:“此事是朕对不住皇后了,不过皇后你放心就是,王国威做的事情说大也大,说不大,其实也不大,没你想象的那么严重。”
 “可臣妾听说,朝中大臣一直抓着家父的把柄不放,如果不下不按照他们的意愿去办,岂不是很难做?”王皇后面带忧色道。
 “哪有你说的这么严重?”张凌阳轻轻一笑,拍了下王皇后的肩膀安慰道:“朕可是天子,朕的话,谁敢不听?”
 “不过……”张凌阳话锋一转,说道:“王国威此次犯了事情,朕肯定要给他长一个教训,要不然以后不得更加无法无天?”
 “臣妾明白!”王皇后说道,“家父之事,皇上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吧,臣妾不会干涉的。”
 既然王国威没有性命之忧,王皇后自然不会再恳求张凌阳做更出格的事情。
 毕竟更多的,王皇后还要为儿子赵昊考虑……
第三百零三章:‘贤’后
 在王皇后看来,只要自己的儿子赵昊以后能成为太子,并顺利登基称帝,现在遇到再大的事情,都不算什么事情。
 而且王皇后心中笃定,张凌阳十有八九会立自己的儿子赵昊为太子的。
 之所以如此笃定,这从平日里的相处就能得出结论。
 张凌阳现在以及有好几个儿女了,要说最为器重的,非嫡长子赵昊莫属。
 虽然张凌阳对其他几个子女也很关心,可对待赵昊的态度却格外的不同。
 平日里,只要有闲暇,张凌阳总会去看望自己的几个子女,可看望赵昊的时间,要比其他几个子女要多出许多。
 并且,王皇后还听说,张凌阳现在已经开始打算为自己的儿子赵昊聘请名师了。
 只是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师傅人选,所以迟迟没有定下来。
 从这方面来看,张凌阳对赵昊算是器重非常了。
 其实这也是国人的惯性思维,即便是来自后世的张凌阳也无法逃脱。
 国人都说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
 可对于一个男人来说,上面的话要反着说才对。
 对于自己的长子,国人总是抱着格外的期望。不止国人,欧美亦是如此。要不然,古往今来,继承家业的,多是以长子为主呢?
 就是世历朝历代的圣王贤君,也多是如此。
 秦始皇对于幼子胡亥只是溺爱,可对长子扶苏却是完全当继承人培养的。要不然,扶苏年纪轻轻,也不会入朝参政,而又在胡亥,在篡位之前,可以说根本就没有参政的资格了。
 汉武帝刘彻,对太子刘据也是格外器重,要不然也不会在刘据死后一蹶不振了。
 唐高祖李渊,在明知道二子李世民比长子李建成有能力的情况下,为何还要立李建成为太子,并大力支持?只怕李渊从小对李建成的感情投入就不是李世民可以比拟的。
 明太祖朱元璋也是如此,为了给宅心仁厚的长子朱标铺路,不惜杀了满朝勋贵,只可惜朱标生不逢时,最后病死。
 张凌阳自然也不例外,对待长子赵昊,张凌阳是抱着别样情感的。
 刚一出生,张凌阳就将赵昊视作自己的继承人了。
 只是因为赵昊还年幼的缘故,张凌阳才没有急于立赵昊为太子。
 也是因为如此,王皇后格外的笃定自己的儿子赵昊十有八九是以后的太子。
 当然,前提是赵昊自己不作死。
 要不然,即便成为太子,一旦被张凌阳厌弃,被废也不过张凌阳一句话的事情。
 在张凌阳保证了自己父亲王国威没有性命之忧后,王皇后说道:“家父毕竟犯了罪,如果不加惩戒,只怕难以服众。
 为了天下计,臣妾肯定皇上严惩家父,至少要削了家父的爵位,要不然以家父的秉性,即便此次皇上赦免了他,他还不会长记性的。”
 说什么惩戒都是虚的,王皇后真正的意图,就是让张凌阳削了王国威的空头爵位,这样好给王国威个教训,并让天下大臣和百姓们看看,身为帝后,他们夫妻二人是大公无私的。
 这样一来,至少王皇后能落得一个贤惠的美名,张凌阳也能落一个大义灭亲的美名,至于国公的虚爵,要不要又有什么关系呢?
 张凌阳沉思了一会儿,说道:“还是皇后贤明,就按皇后说的办吧!”
 说着,张凌阳就将小福子喊到殿内,吩咐道:“小福子,你即刻前去拟旨,安国公王国威身为当朝国丈,不思进取,又强抢女民,夺人田产,藏污纳垢之事更是不计其数,给皇后蒙羞,更给朕这位天子蒙羞。
 现削去王国威安国公爵位,贬为庶民,并责其在一个月内归还夺来的百姓田产,并罚银十万两,以儆效尤。”
 夺来的田产归还给人家,这本就是应有之意。
 至于那被罚的十万两白银,对于王国威来说,也不过是不痛不痒的事情。
 安国公府鼎立近二百年,家族产业无数,即便如今安国公府家大业大,可十万两银子对王国威来说,也不过是毛毛雨而已。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既然现在王国威家已经不是国公府门第了,那么以后那些依附在安国公府的族人们,也就再也没有理由攀附王国威了。
 能将那些不事生产的族人们给打发了,对王国威父子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小福子正欲领旨下去,不想王皇后又将小福子喊住。
 对张凌阳笑了笑,王皇后说道:“皇上的这道圣旨一旦颁出,那家父就再没有爵位傍身,再住在国公府里面,只怕也不大合礼仪。
 正巧,臣妾这边有些积蓄,就托小福子捎出宫,好给家父他们买一座像样点的宅子。”
 无论王国威犯了什么样的大错,到底是张凌阳的便宜岳丈。王皇后既然这么说了,张凌阳自然不好让王国威并其家人流落街头不是。
 再说,向安国公府这样的累世大族,家大业大的,想要在短时间内寻一处合适的宅子,也不是说有就有的事情。
 所以张凌阳直接说道:“皇后你有点积蓄也不容易,何必这么麻烦,直接还让王国威住在安国公府就是。
 至于府里的违规建筑,朕命工部直接前去拆除就是。”
 这本就是王皇后的打算,见张凌阳这么说,王皇后又何乐而不为?当场就向张凌阳谢了一个恩。
 至于小福子,将张凌阳和王皇后再无其他事情吩咐,就躬身退出养心殿……
 王国威的事情解决了,剩下那些被弹劾勋贵的事情,自然也都很好解决。
 无非是削爵、退还赃款,再罚没一点银子,今天这起弹劾风波就算是了了。
 可会就这么轻易的了了吗?
 被放出来的勋贵现在已经成为了无权无势的百姓,他们又岂会这么善罢甘休?
 再怎么说,他们祖辈在军中也是厮混了这么多年,又岂能没有一丁点的关系?
 “既然你们这帮文臣这么不知廉耻的弹劾我们,就别怪我等不客气了。”这些没落勋贵一商议,就决定对朝中这帮文臣进行打击报复……
第三百零四章:又是一年除夕夜
 弹劾勋贵的那帮人,要不就是朝中大臣,要不就是督察院的御史。用一般的手段对付他们,还真的不行。
 不过他们这帮没落勋贵也没想过用一般手段对付这些朝臣。
 既然你们敢弹劾我们,那我们就不能收集证据,进而弹劾你们不成?
 再说,圣上已经下旨调查京中所以文武大臣的不法之事了,他们自然要在背后煽风点火一通,也好泄心头之恨。
 家里的爵位被削,他们不怨张凌阳,也怨不到张凌阳,更不敢怨张凌阳。他们怨恨的,只是那帮弹劾了他们的文臣。
 如果不是因为文臣的弹劾,又怎么好端端的祸从天降呢?
 并不是家家都如同安国公府那般,有一个入宫做皇后的好女儿。
 绝大多数勋贵,只是靠着祖辈余荫,顶着勋贵的名号拆东墙补西墙而已。
 现在好了,虽然家产没有被抄没,可朝廷的那笔罚银,也不是人人都能交得起的。
 再加上他们这帮人都花钱大手大脚惯了,再经过朝廷这么一罚,银子肯定是不够用的,无奈,他们这帮人只能打起祖产的主意了。
 卖祖产也不是想卖就能卖的,更何况是这么多人一起卖,价钱肯定会被压倒最低。
 不过好在,这个时候在张凌阳的提醒下,皇家银行公布了一项贷款业务,只要这帮勋贵以祖产作抵押,就能得到一大笔贷款。
 与其贱卖,还不如抵押给银行呢!
 这是所有勋贵心中一致的想法。
 毕竟,抵押给银行,只要在贷款最后期限之前将贷款还清,祖产还是自己的祖产。可如果卖给旁人,祖产可就真的成了别人家的东西了,再想要赎回,只怕无疑比登天还难。
 现在,他们身上的爵位被削,想要以势压人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所以,他们愈发的痛恨弹劾他们的文臣了。
 不过好在,因为祖辈留下的余荫,他们在军中和京中,多少有些关系和门路。
 在稍微商量了一阵后,他们便决定会文臣进行打击报复。
 虽然爵位被削,他们对文臣恨之入骨,可也不敢真的撸起袖子和文臣干,再怎么说,他们现在不是官了。
 所以,他们就开始四处收集这些文臣不法的证据。
 可在京城忙活了好几天,直到除夕这天,他们还是寻不到一丝一毫文臣违法乱纪之事。
 这让他们郁闷不已。
 除夕当天上午,原安国公府邸前院客厅,王国威皱着眉头向下面一众人问道:“这忙活了好几天,你们就真的没有找到哪怕一丁点的证据?”
 “没有!”众人纷纷摇头。
 “要说那帮子文臣没有做过藏污纳垢之事,就是打死老夫,老夫也不相信。肯定是他们做的事情太过隐秘,再加上前些日子陛下在朝堂上说的话有些打草惊蛇,那些文臣只怕已经将犯事的证据都消灭的一干二净了吧。”
 对于王国威的话,众人也觉得有些道理,可就这么轻易罢休,他们又十分不甘心,因此一个个愁眉苦脸的。
 “要不,咱们试试去他们老家查查看?”一名勋贵提议道,“那些大臣的家眷、族人,多半都在自己老家,只怕在那里,他们犯罪的证据更容易收集也说不一定。”
 “有道理!”王国威眼前一亮,说道:“今天就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