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周昏君-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皇后盯着小吴子仔细打量了好久,盯得小吴子直发毛。
 良久,王皇后才开口道:“本宫听说你将京城附近的皇庄、皇店全都变卖,可是皇上的吩咐?”
 见皇后娘娘发问,小吴子终于松了一口气,回道:“没有万岁爷的旨意,就是再借奴才一万个胆子,奴才也不敢变卖啊!”
 “什么时候开始的事情,本宫怎么一点都不知道?”王皇后又问道。
 “回皇后娘娘的话,已经是一个月以前的事情了!”
 “本宫知道了,你下去吧!”皱着眉头打发走小吴子,王皇后的眉头越发紧锁起来。
 又过了片刻,王皇后对身边的大宫女道:“你现在就出宫,命本宫的母亲和老太太进宫,就说本宫想他们了!”
 王国威的夫人和母亲入宫之后,经过王皇后的再三劝说,终于同意回家后同自家老爷商议变卖田产之事。
 其他嫔妃安插在长春宫里的耳目也陆陆续续的收到消息,开始行动起来。
 这些嫔妃,其本人是没有任何产业的,可自己总是要为娘家考虑不是?
 所以这两天,后宫格外的热闹,宫门外挤满了轿子,这些入宫的朝廷命妇先是得意洋洋的入宫,不到半天的功夫就都形色匆匆的出宫而去,不知道的,还以为后宫发生了什么大事,才让他们如此神色不属呢。
 就好比户部尚书朱开山的夫人入宫见到自己的女儿后,回家与朱开山商议变卖田产之事。
 朱开山道:“你现在就将咱们家在京里所以产业都盘查一下,再迅速发卖,就是亏上一些也无妨。
 另外,看看家里还有多少余钱,全部命人拿去洛阳买地。
 至于老夫这边?老夫今晚继续写劝谏陛下迁都的奏折!”
 既然京城的皇庄、皇店都已经被变卖完毕,朱开山明白,无论大臣们再怎么劝谏,迁都都已经成了既定事实,就等着看张凌阳什么时候下发明旨了。
 可朱开山却不得不上劝谏奏折,毕竟现在已经有人开始大抛售田产房契而导致京城房价和田产下降。
 如果朝中风向转变过来,不再反对张凌阳迁都,只怕京城的房价和地价必将跌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
 为了避免自家损失过重,朱开山不得不上书劝谏,最起码也得等到自家在京城的产业全都变卖完才会停止……
第三百三十九章:外戚的举措
 第二天一大早,太和殿前。
 “曹尚书,来的挺早啊!”朱开山拿着奏折,看到等待在殿外的曹睿,急忙上前问道。
 “您来的也不晚啊,朱尚书!”曹睿笑咪咪的看了眼朱开山手中的奏折,“又写了一道奏折?”
 “是啊!”朱开山‘义正言辞’道,“只要陛下一天不打消迁都的念头,老夫就一天不会停下!”
 “朱尚书好气概,真是我辈楷模”曹睿‘佩服’道,“正巧老夫也写了劝谏的奏折,咱们不如一同递上去?”
 “好!”朱开山点头道,“曹尚书先请!”
 “同去!同去!”曹睿笑哈哈的拉着朱开山一同向通政司走去。
 虽说今天是大朝会的日子,可按照朱开山和曹睿的估算,今天张凌阳十有八九是不会上朝的。
 毕竟来了也是给自己添堵!
 二人来到通政司,见里面已经挤满了人,议论纷纷的好不热闹。
 两人相视一笑,递交上奏折后就走出了通政司。
 “正巧,老夫前些日子新得了些上好的碧螺春,不知朱尚书可有闲暇与老夫一同品尝?”曹睿问道。
 “那老夫就却之不恭了!”朱开山根本就不退却,跟着曹睿就去了他的家中。
 曹睿府邸客厅,挥退客厅内的仆人,曹睿对朱开山问道:“朱尚书,你说着陛下是不是铁了心要迁都?”
 “曹尚书不是心知肚明吗?怎么还问起了老夫?”朱开山微微一笑,“老夫可是听说,昨天曹尚书府上的管家可是去了牙行!”
 “嘿嘿!”
 “呵呵!”
 曹睿尴尬一笑,脸上也不见羞恼。
 其实,昨天下午,朱开山家中大管家去了牙行,正好瞧见了曹睿家的管家在那里。
 至于为何曹睿家的管家去了牙行?
 自然不是为何购买房产、田产!
 朱开山知道曹睿家中之事,朱开山家中之事,曹睿自然也是一清二楚,索性就不再隐瞒,问道:“老夫想要在洛阳购买几套房产,可就是不知道洛阳城到底是怎么规划的,不知道朱尚书那边可有得到什么消息?”
 洛阳城的规划图纸还在保密阶段,除却张凌阳、郑永基等寥寥几人知道之外,其余人等均是不知。
 如果现在急哄哄的去洛阳购买了房产,万一到时候发现是平民区的位置,那可就亏大发了。
 “曹尚书太过心急,以老夫看来,在洛阳购置房产之事,不能操之过急!”朱开山淡然道。
 “怎么不急?”曹睿说道,“万一好地段已经被别人抢购了过去,那可是想后悔都迟了!”
 “如果曹尚书实在心急的话,老夫倒是有一个建议!”朱开山道,“别人不知道洛阳城是怎么规划的,可图纸在郑阁老手中,哪会有人比他更清楚的?”
 正所谓一语惊醒梦中人,曹睿当即眼前一亮,“多谢朱尚书提点,老夫这就命人去寻郑阁老帮忙!”
 男人都好面子,更何况这些朝中大臣?虽然郑永基早已不再是内阁首辅,可为了避免别人说自己目无尊卑,依旧还称呼郑永基为郑阁老。
 朝中这些大臣,与郑永基关系大多都是泛泛之交,要说关系好的,也不是没有,吏部尚书陈一鸣当年就和郑永基关系非同寻常。
 至于最后这些人的事情郑永基帮不帮忙,那就谁都说不定了。
 不过朱开山却不怕郑永基拒绝自己的要求。
 要知道现在郑贵妃有孕在身,自己的女儿在后宫对其多有照料,看着郑贵妃的份上,想来郑永基也不会拒绝自己的要求的。
 ……
 这天傍晚,张凌阳在养心殿召见了一番求见的锦衣卫指挥使韩笑,心中不由松了一口气。
 原来,这些大臣变卖京中产业的事情,锦衣卫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之所以在这天傍晚时分韩笑才来求见,是因为锦衣卫也要整理、确认一番情报。
 “这么说来,京中不少大臣已经开始变卖自家在京城的产业了?”张凌阳问道。
 “是的,陛下!”韩笑回道,“不过据微臣所知,这些大臣中绝大多数都是外戚身份?”
 “外戚?”张凌阳一愣,想不明白这帮外戚是怎么先得到消息的。
 这个时候,就见小福子轻声回道:“万岁爷,据奴才所知,前天皇后娘娘召商务监的小吴子询问了一些事情,第二天,宫里的各位贵人就开始陆陆续续召娘家人入宫了!想来,是皇后娘娘那边先知道了消息,宫里的各位贵人后来也知道了消息。”
 “难不成,小吴子将皇庄、皇店售卖的消息告诉了皇后?”张凌阳疑惑道。
 “只怕十有八九如此!”小福子回道。
 “你现在就去问一下小吴子,看前天皇后究竟问了他些什么?”张凌阳道。
 ……
 半个时辰过后,小福子回到养心殿,对张凌阳道:“果然不出陛下所料,小福子将售卖皇庄、皇店的消息全都告知了皇后娘娘!”
 “那皇后又是怎么察觉到的呢?”张凌阳对这个问题十分困惑。
 小福子原本不想回答这个问题的,可想了想,终究还是说道:“皇后娘娘管理六宫,想来是从账簿上察觉到了什么吧?”
 “也只有这个解释才算合理!”张凌阳点头道。
 对于后宫嫔妃互相安插眼线的事情,张凌阳是十分厌恶的。可说到底,她们这才还真的帮了自己的大帮,所以张凌阳也不打算追究。
 “朱开山、曹睿这些外戚,今天可上了折子?”
 见张凌阳发问,小福子回道:“一大早,曹尚书和朱尚书就一同上了折子,其内容与前些天的一般无二。”
 “可据微臣所查,这曹尚书和朱尚书昨天下午就已经开始令家人售卖自家在京中的产业了,怎么还会上书劝谏?”韩笑疑惑道。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张凌阳淡然一笑,“如果他们此刻反过来支持朕迁都,那才是怪事呢!”
 “难不成,陛下是说?”韩笑恍然大悟,“陛下是说,曹尚书和朱尚书是故意这么做的,为的就是在京中房价、地价下跌之前将自家产业全部抛售出去?”
第三百四十章:罗斯使臣到来(修)
 “除此之外,哪还有别的原因?”张凌阳冷笑道。
 “可……可他们这么敢?……”韩笑难以置信道,“他们可是六部大臣,怎么敢只顾自家的小利?”
 “如果人人都能因公废私,那朕的天下早就太平了,哪还能每天有那么多事情?”对于这帮只顾自家小利而忘却国家大事的大臣,张凌阳早就已经见怪不怪了。
 话虽这么说,可之前张凌阳命小吴子将皇家在京中的产业全都售卖,算不算顾小利而忘大义呢?
 跟朱开山、曹睿一样,张凌阳也是私心作祟。
 虽说天子富有四海,甚至可以说整个天下都是他张凌阳的。可国库每年拨付给皇家的钱也是极其有限的。
 钱不够花,那该怎么办?只能另想他法了。
 所以皇家也开始做起买卖,皇庄、皇店一个个的建了起来。
 就好比那些大臣,只靠那一点俸禄根本就支撑不了家里的开销,所以就开始置办各种产业。
 所以对此,张凌阳是见怪不怪,也没有什么好指责的,因为他自己就是这么做的,指责旁人,跟指责自己又有什么区别?
 不过很明显的,从这其中,张凌阳知道,过一段时间后,再不会有大臣反对迁都了。甚至,像曹睿、朱开山这样的外戚,还会支持自己迁都,自己也就不用再为这个事情发愁了。
 结果也不出张凌阳所料,在宫里躲了五六天的清净之后,上书劝谏张凌阳的奏折越来越少。
 甚至,曹睿、朱开山等人开始支持自己迁都起来。
 当然,这个说劝谏的人越来越少也只是相对而言,那些支持自己迁都的,也只是提前收到了风声的外戚以及一些消息灵通之人,泰半朝臣,还是反对张凌阳迁都的。
 不过他们的反对已经成不了气候的,因为之前张凌阳任人唯亲,六部九卿等实权职务,大多都是由外戚担任,那些反对的人,他们本身虽说官职不低,可到底没有什么实权,自然下面也就无人支持。
 毕竟,下面的官员可不像上面的那些大臣一样在京中有数不清的产业。
 对于下面的小官来说,无论是现在的京城还是迁都到洛阳,他们都购置不起房产,所以还不如巴结一下自己的上司好呢!
 事情就这么不了了之,三天后的大朝会上,张凌阳终于再次出面,除却寥寥几个大臣反对迁都之外,其余绝大多数大臣都支持张凌阳迁都。
 张凌阳也就顺从民意,决定明年迁都。
 毕竟打造一座全新的都城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现在的洛阳城才刚刚动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这个时候去了,只怕皇宫还没有建好呢?
 就这么戏剧性的,时间来到了泰安五年的五月份。
 这天,通政司送来一份奏折,说是法兰西驻大周大使皮埃尔连同罗斯国外交大臣洛浦诺夫联合求见。
 “洛浦诺夫?罗斯国的外交大臣?他来作甚?难不成是为了之前与罗斯国的战争一事?”心中想着,张凌阳决定先召皮埃尔入宫,提前打探一番。
 第二天,皮埃尔在乾清宫见到了张凌阳。
 “皮埃尔阁下,你带那个洛浦诺夫来到大周是何意思?”一见到皮埃尔,张凌阳就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