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周昏君-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实上,大周只有这些国家名义上的宗主国,却没有在其国内驻兵,也没有干涉过其国政,所以这个时候向东南亚迁移百姓,并不是一个好时机。
眼下张凌阳关注的重点一个是全国各地正在搞得如火如荼的百姓购置土地的事情,另外一个就是在几个沿海港口建立市舶司的事情。
随着士绅土地被迫转让,江南、两广等沿海省份的士绅纷纷将目光瞄准火热的海贸生意。
海贸生意有多赚钱,自不必细说,单说如果市舶司不健全的话,大周每年要损失的税收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因此张凌阳从皇家学院即将毕业的学子中选拔出一批财会专业的学子充入市舶司。另一方面,市舶司既然要健全,海上稽私队伍也要健全。
不几天,张凌阳下旨,从全国各地卫所再次选拔出上万名优秀将士前往天津卫,经受皇家海军为期三个月的训练。
同时,稽私舰队也开始打造。
目前,天津卫的造船厂正在全力打造皇家海军的战舰,根本就腾不出时间,也没有足够的人员为市舶司打造稽私船。
不过,皇家学院那边已经开始设计稽私船了。
不同于正规战舰,稽私船的火力要求并不是那么高,同时也没有战舰那么大,总体来说难度比战舰要小上很多。
可这也并不意味这设计稽私船就没有一点难度,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那就是稽私船的速度要快,且比绝大多数海船的速度都要快。
要不然以后稽私队在海上发现了走私船只,结果追不上,那就成笑话了。
与此同时,张凌阳又下旨在江南、广东各建造一座造船厂,再从东南亚购置上等木料打造战舰。
其实整个大周,能打造战舰的木料并不多。除了才刚开始开发的辽东有一些优质木料之外,内地根本就找不到足够数量的优质木材。
张凌阳也不打算在辽东大规模的伐木,那只能将目光瞄向东南亚地区了。
其实,大周刚刚从罗斯国手上得来的西伯利亚地区倒是到处都是优质木材,可距离实在太遥远来,单单是运输一个方面,就得不偿失,所以才不得不打东南亚的主意。
两广距离东南亚的距离本来就近,就是距离东南亚距离稍远的江南地区,也有发达的海运系统,所以运输方面完全不用发愁。
至于技术方面,有欧洲专家为主导,即将要毕业的学子充当技术人员,张凌阳想来已经足够了。
虽然皇家学院的学子大多还没有什么经验,可张凌阳有的是时间,又不是说非要在一定的时间内打造出来合格的战舰。
前期,自然是让这些刚毕业的学子积累经验。
事情千头万绪,没有一项不是要张凌阳操心的。
关于工业化的事情,朝中大臣确实没有一个人能为张凌阳分担。这帮大臣,他们瞧不上欧洲,也不愿去了解欧洲,自然而然对于工业化的东西十分抵触。
“朕是不是要寻些人来为朕分担压力呢?”有时失眠的时候,张凌阳脑海里会冒出这样的想法。
每天忙得筋疲力竭,这让习惯了懒散生活的张凌阳很不习惯。
大臣们不愿支持自己,甚至有的时候跟自己对着干,张凌阳自然不能指望他们。
勋贵和宫里的太监倒是心向着自己,可勋贵都是一帮大老粗,让他们打仗他们是二话不说,可让他们搞这些细碎的东西,只怕没有一个人有这样的耐心。再说,事情交给勋贵,张凌阳还担心他们将事情搞砸了呢。
至于宫里的太监,识字的有十分之一就算不错了,张凌阳更不能指望他们。
没来由的,张凌阳想起了泰安二年恩科一甲的周畅、李泰、朱阳三人。
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现在三人分别担任着扬州知府、江宁知府和杭州知府的职务。
现在已经两三年的时间了,也是时候把他们调入京城了。
第二天早膳的时候,张凌阳向小福子询问了一下周畅三人的近况,在知道了这两年三人在任上干的都还不错的事情之后,不再多说,张凌阳直接命小福子将这三人调入京城。
原本张凌阳是想将这三人分配到六部之中的,可又一想,这三人资历较低,骤得高位只怕会引起同僚的嫉妒和排挤,就没有将这三人分配到六部之中。
再说,张凌阳将这三人调入京城是来分担自己的压力的,一旦进入了六部,他们本身的工作就忙的不可开交,又哪还有时间和精力给自己分担压力?
所以,张凌阳就另外成立了一个部门,叫做机要处,周畅三人分别担任张凌阳的机要秘书。
当然,机要秘书的职位张凌阳也不会设置的太高,就按照他们现任的官职,没人给他们升上半级就算完事。
虽然张凌阳对周畅、李泰、朱阳三人充满了期待,可这三人能不能胜任机要秘书的职务,张凌阳还真说不好。
到底,周畅三人是读圣贤书长大的,心里对西方到底是合纵看法?除了他们自己,谁都不清楚。
忙忙碌碌中,时间不知不觉进入了冬天。
随着冬天的到来,朝中事务逐渐少了起来,张凌阳这边也终于多了一些闲暇。
有闲暇是好事,这样一来,张凌阳就有充足的时间去后宫和嫔妃交流感情,进而为皇家的开枝散叶做出应有的贡献。
这天,忙碌了大半天,张凌阳起身来到长春宫,就见王皇后愁眉不展的坐在那里,一副心思匆匆的样子。
“皇后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张凌阳直接坐到王皇后身边,拉着王皇后的手问道。
王皇后点了点头道:“皇上,再过一个月就是母后的六十大寿了,臣妾正在为这事发愁呢!”
“这有什么好发愁的?直接命下面的人按惯例去办不就得了?”张凌阳不以为意道……
第三百四十九章:贺礼事
王皇后翻了个白眼,没好气道:“皇上这话说的,六十乃是整寿,能和寻常生日一样吗?再说国朝以孝治天下,母后的寿辰,臣妾自然要慎之又慎。”
“皇后说的有理!”张凌阳点头,眼睛一转就又笑道:“不过母后的寿辰皇后也不用过于担心,朕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皇上有什么办法?”王皇后急忙问道。
“明天皇后就知道了!”张凌阳一笑,并没有将自己的想法道出。
第二天一大早,太和殿中。
处理了几件朝政,张凌阳突然开口道:“礼部尚书曹睿可在?”
“微臣曹睿叩见陛下!”没想到张凌阳突然点自己的名字,曹睿急忙出列回道。
看了一眼曹睿,张凌阳直接道:“再过一个月就是太后的六十大寿,责礼部务必要在三天之内拿出一个章程,说说太后的寿辰该如何办!”
“这……”曹睿原本还在犹豫,不敢偷看了一眼张凌阳的脸色,见其脸色不大好看,哪还敢犹豫?急忙道:“微臣遵旨!”
原本,太后寿辰的事情应该由后宫操持去办,张凌阳将这件事情甩给礼部不大合乎情理。
不过谁让大周是以孝治理天下,如果这个时候谁敢出来反对,那就是不让天子对太后尽孝,说出去是会让人嚼舌根的。
所以即便有大臣觉得这样做不合理,可还是没有人敢站出来反对。
下朝之后,曹睿并没有出宫,而是前往养心殿求见张凌阳:“启禀陛下,微臣想要问一下陛下的意思,太后的寿辰是往大了去办呢,还是往小了去办呢?”
“今天乃是太后的六十大寿,是整寿,你说呢?”张凌阳没好气的看了眼曹睿。
“微臣明白了,微臣这就回去制定章程!”曹睿告罪一声,急忙出了皇宫。
长春宫这边,张凌阳刚刚下朝,王皇后就收到了消息,心道:“原来皇上打的是这个主意啊,这样一来,本宫这边要轻松许多了!”
至于慈宁宫那边,徐太后知道消息后,满脸的笑容,口上却不住的抱怨道:“皇帝也真是的,哀家一个老婆子,用得着这么大操大办吗?”
皇后松气,太后满意,后宫其余嫔妃自然更不好多说什么了。
不过见张凌阳如此重视太后今年的寿诞,这些嫔妃就开始牟足了劲,想要在太后寿诞那天让人眼前一亮,所以开始精心准备起寿礼来。
不止这些后宫的嫔妃,朝中的那些王公大臣及其家眷,也是一个个牟足了劲要准备上一份景致的贺礼,也好在那天风光一下。
于是,这些人开始四处收罗起奇珍异宝来。
那些藩属国,每年在大周太后、皇帝、皇后三人寿诞之时,也都会准备一份贺礼。按照惯例,这些藩属国早早的准备了贺礼来到京城。
可这些藩属国使臣进京一看,大周天子今年这是要大操大办。再一看看自己带来的礼物?
有些拿不出手了!
要说放在往年,虽然他们这些使臣的贺礼算不上最金贵的,可也不会让人说三道四。如今倒好,大周的文武大臣都开始精心准备起贺礼来,他们这些使臣原本打算送去的贺礼,看来是甭想再去送了。
现在距离太后寿诞已经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如果再回国准备一番贺礼,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
没有别的办法,他们只能跟着那些王公大臣四处收罗奇珍异宝起来。
京城里的奇珍异宝倒是不少,可他们这些使臣却没有带来足够的钱财,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已经相看好的奇珍异宝被大周的王公大臣买走。
这可怎么办呢?
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
高丽使臣朴理想就想到了一个办法,既然自己的礼物入不了眼,身上也没有足够的钱财,那何不去大周皇家银行贷一笔钱呢?
这样想着,朴理想就走进了大周皇家银行的大门。
朴理想亮明身份,自然有贷款经理出来接待。
贷款经理的态度热情是热情,可怎么说都不给朴理想贷款,亦或者说,不给他太多的贷款。
“朴先生,恕我直言,以您的身份,在皇家银行只能贷不超过一千两银子的,如果超出一千两,就不符合本行的规定了。”
“怎么不符合规定了?我可是高丽国的使臣,一千两的银子,我还是还得起的!”朴理想忙道。
贷款经理道:“以本行对高丽国的了解,以朴先生现在担任的官职,一千两银子是您十五年的俸禄,这也是本人能够给您的最大权限。”
“没错,单靠俸禄,我确实要十五年才能凑足一千两,可我还有其他产业啊,那些产业的收益,一年就要超过一千两呢!”
“抱歉,您说您还有产业,可我们皇家银行并不清楚,所以只能贷给您一千两银子。”
“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朴理想哀求道。
“办法也不是没有!”贷款经理沉吟片刻,道,“敢为朴先生,您此次入京,是不是全权代表贵国国王陛下?”
“这是自然!”
“那就好!”贷款经理点了点头,“其实您可以以高丽国的名义向我们皇家银行申请借贷的,而且这个数目还不小呢!”
“怎么说?”朴理想一听事情还有转机,急忙道,“那我最多能贷多少钱?”
“十万两!”
贷款经理的话一说出口,朴理想不由倒吸了口冷气,“那我就贷五万两银子!”
朴理想觉得,贷款还是多一些好,万一看上的东西要价高了,到时候自己没钱支付,那可就麻烦了。
“好的,您跟我来办理一下相关手续!”
手续极其繁琐,忙碌了大半天,朴理想才拿着一张十万两的银票走出皇家银行的大门。
不敢耽搁时间,朴理想急忙去了古玩街,去寻自家早就看中的那件古玩去了。
傍晚时分,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