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周昏君-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到时候又能出动多少人马?
扶桑多少人口将军您可比本将要清楚的很,再说,从大周到扶桑,大军出征,沿途所耗军费可是一个天文数字,将军您能出的起吗?”
“可……可也不能这么做啊!如果皇帝陛下真的打算册封四位国君,到时候谁为正统啊?”德川康明道。
“自然是您了,到时候将军您得到的可是最大的本州岛,占据扶桑国土的六成。
至于其他三位,只是为了缓解局势,迫不得已才立下来的。”
最后,韩良又压低声音对德川康明说道:“将军您试想一下,一旦您的王位坐稳了,想要灭其他三家,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吗?”
经韩良这么一说,德川康明开始低头沉思起来。
仔细一想,还真是如韩良所言。
如果这个时候自己自立,必将四面受敌,别说国君的宝座坐不稳,只怕身首异处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如果这个时候有另外三家诸侯与自己同时被册封为国君,那其他三家必将吸引一部分火力,这就给了自己可乘之机。
要知道,德川家族上百年的幕府统治可不是白混的,自家的实力绝对是一众诸侯中最大的那一家。
一旦自己坐稳了国君的宝座,那么接下来……根本就不用韩良教导,德川康明就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做了。
可是,德川康明还有一个疑虑,那就是其他三家诸侯会接受大周皇帝的册封吗?
当德川康明提出这个疑虑之后,韩良自信的笑道:“德川将军不必担心,我大周皇帝陛下既然提出了这个方案,自然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将军且安心等待几日,待本将将其他事情都安排妥当,将军您就可以正式被册封为扶桑国国君了。”
见韩良的话语如此笃定,德川康明这才放下心来。
“韩将军,您看您能不能再同皇帝陛下言语一声,那个丰臣一郎就不要册立为国君了!”每每想到丰臣一郎拥兵反对自己,德川康明心里就不舒服……
第三百七十三章:册封和通商
对于德川康明和丰臣一郎之间的恩怨,韩良多少了解一些。所以这个时候德川康明这么说,韩良并不觉得奇怪。
摇头轻笑了一下,韩良道:“德川将军,丰臣一郎可是整个扶桑除却您之外最大的一股势力了,如果不册封他的话,只怕说不过去。
本将军也多少知道一些将军您和丰臣一郎之间的恩恩怨怨,可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
将军您想,现在丰臣一郎拥兵自重,手里又有明倍这张王牌,如果这个时候不册封他的话,您觉得他会善罢甘休吗?
再说,即便丰臣一郎不愿接受册封,可此事一旦传扬出去,那将军您觉得明倍还会安心呆在丰臣一郎那里吗?
只怕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明倍就会逃跑。
而且这样一来,丰臣一郎的威望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到时候手里既没有了明倍这张王牌,声望又受到了惨重打击的丰臣一郎,将军您觉得他会是您的对手吗?”
经韩良这么一说,德川康明才算醒悟过来。如果这个时候册封了实力比丰臣一郎小的诸侯,丰臣一郎肯定会不甘心。
甚至可能会因此全力攻打自己。
这跟丰臣一郎自己是否想要自立没有丝毫干系,这关系到丰臣一郎的颜面。
毕竟如果大周皇帝听说了其他诸侯的名字而没有听说过丰臣一郎的名字,那丰臣一郎不会认为大周皇帝做错了事情,而会觉得肯定是德川康明在这背后捣的鬼,因此会更加仇恨德川康明。
关于这一点,当前扶桑的局势就能说明一切。
大周皇家海军出兵扶桑,并占据了现在扶桑都城京都,致使明倍天皇流落在外。
可这个时候丰臣一郎起兵的理由竟然是为了反对德川康明,说是德川康明逼迫明倍天皇逃离的京都。
至于大周这些时日所做的事情,丰臣一郎连一个字都未曾提起,也不敢提起。
很明显,同德川康明一样,丰臣一郎心中也怕真的触怒了大周这个庞然大物。
在用最快的时间说服了德川康明之后,韩良就派人前去同丰臣一郎等其他几家势力较大的诸侯联络。
只是事情很诡异,这些被派出去的将士纷纷被人礼貌的遣送了回来。
“看来,还得咱家出面才行!”面对这一情况,韩良这个大老粗对此束手无策,只能让冯喜亲自出面了。
冯喜可是见惯了各种脸色的人,对方一个眼神,冯喜就能猜出对方心中所想。
所以在陆续奔波扶桑各地见了几家势力强大的诸侯之后,冯喜回到京都城就对韩良说道:“事情已经办妥,韩将军这边也可以开始着手准备接下来的事情了。”
“丰臣一郎等人都同意了?”闻言,韩良有些难以置信。
“口上没有说,可咱家瞧得分明,这些人都心动了,只是不想第一个出头罢了!”
“那就让德川康明第一个出头就是了!”韩良说道,“谁让德川康明的势力最大呢?只要德川康明第一个统一册封,那其他人不也就水到渠成了吗?”
“不错!”冯喜点头道,“明天你就可以入城去见德川康明,安排册封典礼的事情了。”
“可是公公,在此之前,咱们不是应该先将明倍给办了吗?”想到还活得好好的明倍天皇,韩良说道。
“你就不怕脏了咱们的手?明倍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傀儡,只要德川康明等人接受册封,以后自己自然就会除了明倍这一家碍眼的东西的,根本就不用咱们出手。”冯喜笑嘻嘻道,“记住,咱们此来扶桑的目的是什么!”
“下官明白了!”经冯喜这么一提醒,韩良登时就明悟过来,废除明倍的国君之位,跟杀了明倍这是两码子事情。
废除明倍的话,大周也算是师出有名,可一旦杀了明倍,甭管是以什么借口,肯定会让扶桑人心中憎恨的,这可不是大周想要面对的。
韩良同德川康明商议的结果很快就出来了。
挑选了一个良辰吉日,京都城内正式举行册封大典。
当然,扶桑其他有实力的诸侯都派人前来观摩了一番。见德川康明果然被大周册封为本州岛的国君,其他诸侯不在犹豫,陆续接受了大周的册封。
一个月内,冯喜带人陆续跑了北海道、九州、本国三个扶桑大岛,将丰臣一郎在内的三家实力最强的诸侯册封为国君。
册封之事告一段落,明倍天皇是生是死也跟大周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了。其实冯喜巴不得明倍天皇能多活一段时间,这样一来可以将扶桑的水搅得更浑。
册封的事情处理完毕,冯喜便发起了一次宴会,邀请德川康明、丰臣一郎四家国君的代表一同聚会。
目的,自然是为何大周出兵的目的之一:索赔。
你扶桑去年将我大周的军舰焚毁,不该给一些赔偿吗?
此次我大周出兵帮助你们驱逐明倍天皇,并册封你们为国君,你们不该给一笔军资吗?
大周的要求都‘合情合理’,关键是没有狮子大开口,只是要了一百万两银子而已,四家国君一起凑一凑,还是很轻松就能解决的。
关键的是,扶桑有好几座大银矿,且因为之前闭关锁国的缘故,白银根本就没有外流,因此拿出一百万两银子还是很轻松的。
当然,为了表示大周对扶桑真的没有恶意,冯喜更是当场表示,可以让扶桑开放港口,大周要同扶桑进行正式贸易。
这一下,可就不得了了。
现在的扶桑不缺银子,只是缺衣少食。
毕竟这么巴掌大小的地方,却有上千万百姓,不缺衣少食是不可能的。
别说那些百姓了,就是他们这些诸侯,其实冬天的时候吃的也不大好,穿的就更不用说了。
至于武器?
他们手下的武士,除却一把刀之外,连箭矢都很少,甚至不少军队用的都是竹箭,像样的铠甲也就只有极个别的高层将领才能穿的起。
因此当听说了大周要同扶桑展开贸易,四家诸侯一个个大喜过望。不用说,只要是能开放的港口,扶桑都对大周进行了开放……
第三百七十四章:人口大迁徙
扶桑的事情彻底搞定并传回国内的时候,已经是泰安六年的年底了。
这一年,大周经历了很多事情,先是泰安府的地震,之后是瓦剌内附,最后是分裂扶桑。
这诸多事情,对张凌阳来说影响都不算最大。
要说在张凌阳看来,对大周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从河北、豫南、山东三省大规模向辽东迁移人口了。
因为去年朝廷已经组织了北方三省的十万户居民迁移至辽东,所以泰安六年入秋之后,辽东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
再加上辽东诸卫所再次开发出来的土地,足能养活百万人口而一点问题都无。
不用说,张凌阳知道了辽东的情况之后,二话不说就御笔一批,决定今年向辽东迁移百万人口。
这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期间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根本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所以,以吏部尚书陈一鸣、刑部尚书曹睿为首的一众大臣强烈反对这么做。
毕竟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万一出了什么乱子,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可不是后世,多准备几列火车,就能将这么多人口迁移过去。
以大周现在的条件,从内地,特别是从中原地区的豫南向辽东迁移人口,至少要走两个月的路程。
这期间所要消耗的钱粮,又岂是一个小数目?
甚至,户部还一度以国库钱粮不足为理由搪塞,目的就是为了杜绝大规模的迁移人口。
倒不是这些大臣不愿往辽东迁徙人口,实在是一下子迁移的人口太多了,在这些大臣看来这根本就不是一个正常现象。
“难道让百姓在土地里挣扎,每天吃不饱、穿不暖才是正常现象吗?”朝会上,张凌阳难得的再次发了一次飚。
“既然户部不愿出这笔钱粮,那朕出!六部不愿担这么重的责任,朕自己担着就是!”
“不过朕丑话说到前头,以后辽东的税赋,哪怕一粒米,一文钱,户部都甭想收到!”
根本就不顾大臣的反对和劝谏,张凌阳毅然决然的下达了向辽东大规模迁徙人口的决定。
文臣不愿跟着张凌阳干,张凌阳也不是没人可用。
张凌阳直接吩咐小福子,从内帑拨出白银五百万两白银用以筹备粮草等物。
乍一看,五百万两白银不是一个小数目,可实际上呢?只是蹡蹡够用而已。
百万生民迁徙,人吃马嚼的,又岂是一个小数目?
再说,这个时代的人都安土重迁,如果不给他们一丁点好处,谁愿意去陌生而又遥远的辽东?
百姓即便再足不出户,也多少知道辽东乃苦寒之地的。
更重要的是,家里的这些锅碗瓢盆的,谁愿意白白扔了?即便到了辽东,不还得重新购买?
这不要花钱吗?
所以说迁徙人口的事情千头万绪,并不是说说而已,大臣们的反对也不是没有道理。
可张凌阳是什么人?
身为帝王,即便知道自己的决定是错误的,可有时候也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这项错误的决定。
既然百姓不舍得家里的瓢瓢罐罐,张凌阳直接下令,等到了辽东发放新的锅碗瓢盆。并且,先到的那一部分人家,可以分发耕牛。
这一下还了得?听说朝廷到时候会发放耕牛,以前打死都不愿意去的百姓,这个时候收拾起东西来比谁都快。
谁还在乎家里的破破烂烂啊?
既然文官不愿意帮忙,张凌阳索性给各地卫所,让他们在沿途安排好食宿问题。
不过好在,除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