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周昏君-第2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百八十二章:将相失和
盛夏多雨,特别是西南地区崎岖的山路,经过连续多日的磅礴大雨之后,道路更加的泥泞难走。
直到两个月后,孙定宗方才率兵抵达缅甸北部重镇密支那。
相较于大周,缅甸更加的多雨闷燥,孙定宗所率的三千皇家陆军多出于气候干爽的北方地区,对于缅甸的气候很不适应。
不过到底是常年行兵作战之人,将士们虽然这里的气候很是不适应,可到底没有因为水土不服的原因而爆发疾病,这让孙定宗这位统帅多少放下了一些心事。
云贵总督张广之也算是老宁国公孙定安的部旧,因此对出身宁国府的孙定宗很是熟悉。
一见面,两人就寒暄起来,直到一个时辰之后,张广之就给孙定宗讲起了现在缅甸的形势。
“定宗兄,现在缅甸的形势很不容乐观,自两个月前我军大败之后,将士们的士气很是低迷,这两个月来更是败绩屡屡。
到目前为止,英吉利已经占据了缅甸西部的实皆邦大部,据最新的情报,现在英吉利大军正在大举进攻实皆邦首府实皆城,而实皆城距离缅甸国都曼德勒不过三十多里的距离。
英吉利统帅可能是想要一举拿下曼德勒,所以才没有多我军加大进攻力度。要不然,以我军现在的士气,只怕密支那都要保不住了。”
听了张广之的话,孙定宗问道:“现在广之兄麾下还有多少可战之兵?”
苦笑一声,张广之说道:“也不怕定宗兄笑话,虽然我军目前还有三千将士完好无损,可士气低迷的,只怕没有一战之心了。”
“这个不怕!”孙定宗道,“只要打上两场大胜仗,不怕士气提升不起来。”
孙定宗估算了一下,张广之麾下的三千余将士,再加上自己带来的三千将士,一共有六千余人。
虽说靠这六千余人与英吉利入侵缅甸的一万人马决战有些难度。
可现在英吉利现在进攻的重点是缅甸首都曼德勒。
再加上在占据实皆邦之后,英吉利的兵力必定有所分散,所以孙定宗有信心,只要不出什么大的差错,自己还是有把握打赢这一场战争的。
当然,如果自己麾下的兵力再多一些,那就更好了。
所以,孙定宗毫不客气的对张广之说道:“广之兄,您应该明白,愚弟此番带来的三千人马虽是精锐,可到底不喜这里的气候和环境。所以还请广之兄回去之后再调兵五千支援愚弟。”
“五千?”闻言,张广之不由一愣。
见此,孙定宗问道:“怎么,难不成云贵两省连五千人马都抽调不出来?”
“倒不是抽调不出五千人马,其实别说五千了,就是五万人马,愚兄也能给你抽调出来。
可定宗兄不大明白云贵两省的情况,除却留下的防备兵力之外,愚兄手下只有现在这三千人熟练的掌握着火器的使用方法。
剩余的那些将士,绝大多数连摸都未摸过火枪一次,更别说是训练了。”
闻言,孙定宗呼吸不由一屏,这才想起来,云贵两省亦或者说整个大周大部分地区的卫所,火器的训练和使用程度都不是很高。
大周二百余万常规军队,说起来也就只有五十万人马在火器方面受到过专业的训练。
而这五十万人马中,除却驻守京城的军队外,剩下的绝大多数又都是北方边境的精锐。
所以,张广之所言之事,虽在孙定宗的预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广之兄不用担心,此番你回去之后只需调五千精兵来此即刻,到时候愚弟自有妙用。”很快,孙定宗就想到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办法。
顺利接管张广之麾下的三千将士并将张广之送走,孙定宗就急忙修书一封,令国内调拨一大批手榴弹和地雷。
手榴弹和地雷的使用方法很简单,只要经过简单的培训,就连普通百姓都会使用,更何况这些将士?
所以孙定宗才丝毫不担心调过来的将士们究竟会不会使用火器了。
这边,孙定宗正在忙碌着接下来的战争部署,李广泰便寻上门来。
“孙将军,现在英吉利大军正在猛攻实皆城,一旦实皆城陷落,那缅甸国都曼德勒就成了英吉利的囊中之物。这个关键的时刻,咱们不是应该加紧赶路,前去支援缅甸吗?”
面对李广泰的质问,孙定宗好似没事人一般,脸上还挂着笑容。
直到李广泰脸上出现怒容,孙定宗这才开口解释道:“李大人也不用着急,缅甸的形势我可是比你更加清楚的。”
“虽说现在缅甸的局势看起来岌岌可危,可英吉利军队自从分兵之后,进攻实皆的兵力已经不足五千人。
即便现在英吉利攻占了实皆城,那接下来面对城墙高固的曼德勒,只怕也没有那么容易攻占吧?”
“要知道,缅甸可是已经在曼德勒集结了不下五万人的大军!”
“可是!”李广泰显然没有听进去孙定宗的劝解,“可是缅甸大军与英吉利军队武器的差异,老夫这个外行人都清楚,孙将军您不会不清楚吧?
面对英吉利的火力优势,曼德勒能守住几天?是三天还是五天?一旦曼德勒陷落,孙将军可别怪老夫没有提醒你,到时候陛下问责的时候,你可别怪老夫落井下石。”
闻言,孙定宗眼神一眯,认真的看着李广泰说道:“李大人,你可不要忘了自己的职责,也不要忘了此番陛下派你前来的目的。
你是钦差大臣不假,可老夫才是此次的主帅,你还是安心调查陛下吩咐下来的事情吧,至于军务方面,你还是少操些心为妙!”
“你……”李广泰被孙定宗顶的七窍出烟,甩袖就出了帅帐篷。
见李广泰气冲冲的走出帅帐,孙定宗还有闲情高声说道:“李大人,莫要忘了临走之前陛下的交代啊!”
“老夫心里有数,不用你孙大将军管!”
……
李广泰气愤之下走出军营,孙定宗却不做理会,直接对帐外的侍卫吩咐道:“来人,即刻传缅甸方面的将领前来,本将军有事情询问!”
第三百八十三章:国事、家事
“缅甸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新都洛阳,宸安殿内,张凌阳向小福子询问道。
“回万岁爷的话,昨天兵部那边就收到了关于缅甸那边的消息,说是孙将军想要调拨一大批手榴弹和地雷。”
“哦?兵部批了吗?”
“据说因为孙将军要的东西有些过多,冯尚书只拨了一半。”
“按说武器弹药都已经提前拨了过去,为何孙定宗还要这么多东西?”听了小福子的话,张凌阳有些不解,“传兵部尚书冯左良觐见!”
“奴才遵旨!”
半个时辰后,冯左良在宸安殿见到了张凌阳。
面对张凌阳的疑惑,冯左良解释道:“启禀陛下,据孙将军的书信上说,云贵两省只装备了一个火器营,共计五千余人。
因为上次对英作战失败的缘故,到现在火器营只剩下三千余人,而英吉利方面此次入侵缅甸的兵力达到了上万人。
即便加上此次带过去的皇家军队,人说也不过六千余人,对英兵力上有些不足,所以孙将军才想到了用手榴弹和地雷这个方法。
毕竟在云贵两省卫所将士大都没有受过火器训练的情况下,这种方法是最为有效和直接的。”
闻言,张凌阳沉默良久,才说道:“现在全国各地将士一共有多少卫所装备了火器?”
“一共有五十万将士接受了专门的火器训练并且成军,不过按照兵部的统筹,以前只是在各行省成立了一个火器营,其他的火器大都装备给了北部边境的边军。”
听完冯左良的话,张凌阳的眉头深深皱了起来,“也就是说,整个大周二百万将士,只有四分之一接受了专门的火器寻来,且绝大部分又都是北方卫所?”
“正是!”冯左良解释道,“现在旧都那边的火器局一年的火器产量为十万支,这已经是目前的极限了。而且以前我大周的威胁主要是在北方,所以兵部就做主先装备了北方卫所。”
明白之后,张凌阳吩咐道:“从现在开始,火器局生产的火器优先装备南方地区的卫所,特别是沿海和云贵川几个行省,你可明白了?”
“微臣明白!”
“另外!”张凌阳看了一眼小福子,“给冯喜传旨,令其矿建火器局,并分别在长安、江宁、广州、成都几个州府设立火器局分厂。”
“奴才遵旨!”
“还有!”见冯左良欲要告退,张凌阳吩咐道:“孙定宗此次想要多少手榴弹和地雷?全部拨发给他,别那么扣扣索索的。”
“可是陛下!”冯左良说道,“此番孙将军要的手榴弹和地雷实在有些过多,足足占据了库存的四分之一。
如果近段时间再有大事发生,微臣担心兵部的库存不足啊!”
火器局虽然负责督造火器,可火器的调拨、分配,乃至于存放,其实全都是有兵部负责的。
“朕知道,朕这不是已经下旨扩建火器局了吗?冯爱卿放心,以后兵部的火器只会越来越多的。”
见张凌阳这么说,冯左良这才作罢。
这个时候,张凌阳又问道:“孙定宗那边已经传来了消息,韩良那边呢?现在可曾到达婆罗洲那边?”
冯左良回道:“启禀陛下,海上传递消息多有不便,兵部也已经有三四天的时间没有收到海军方面的消息了。
不过按照行程来算,韩将军应该已经到达婆罗洲海域了。”
“嗯!”张凌阳点了下头,“无论缅甸海上婆罗洲那边,兵部一定要密切关注,一有消息,马上入宫告知朕,明白吗?”
“微臣明白!”
冯左良退下之后不久,王皇后便悄无声息的走了进来。
见张凌阳坐在书桌旁的椅子上闭着眼睛,且眉头紧锁,王皇后就走到张凌阳身后,替其按摩起肩膀来。
正在沉思的张凌阳顿时被惊醒,回头一看,见是王皇后,就问道:“皇后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皇上还说呢?”王皇后嗔道,“三个月前皇上就下旨说让郑贵妃在中秋节归家省亲。
这眼看着就要到中秋节了,皇上这边竟然连一点消息都未曾传出,臣妾还担心皇上是不是将这件事儿给忘了,这才来提个醒。”
“朕还真给忘了!”因为缅甸和婆罗洲之事,张凌阳早就将下旨让郑贵妃回家省亲的事情给忘了一个一干二净。
王皇后这么一提醒,张凌阳这才想起来,就对王皇后吩咐道:“你回去之后告诉一下郑贵妃,就说中秋节那天,让他直接出宫就是,不用再向朕和太后、皇后请安了。
没得一耽误时间,大半天就过去了。”
“皇上对郑贵妃真好!”见张凌阳这么关心郑贵妃,王皇后吃味道。
“难不成皇后吃醋了?”见王皇后一副吃醋的表情,张凌阳笑道,“郑贵妃已经好几年没有见过家人了,且因为一直未怀上子嗣的缘故,心里多少有些郁结。
朕这不是想着,等郑贵妃省亲见到自己的家人之后,心情多少能开解一些吗?如果连这皇后都要吃醋的话,大不了过些时间,朕挑一个好日子,也让皇后回娘家省亲一趟不就成了?”
话刚一说出口,张凌阳便后悔了。
自王皇后之父王国威被削去爵位以后,其家中女眷就很少再入宫了。
此番迁都洛阳,王国威及其家人并未随行,而是呆在了旧都。
果不其然,在张凌阳说完这句话,王皇后的眼眶就红了起来,“臣妾的家人都远在旧都,臣妾哪有郑贵妃这般的好命?”
“你直接下一道懿旨,让你的家人搬来洛阳不就是了?”张凌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