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周昏君-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么没有关系?”张凌阳哂笑,“天竺总督不是你们英吉利的官员了吗?”
 “那好,你既然说跟你们英吉利政府无关,那还请你们将那个天竺总督的人头送到朕的面前,朕会主动和你们英吉利讲和的。”
 “皇帝陛下,我在此强烈反对您之前所说的话,英吉利帝国是一个主权完整的国家,即便弗兰克触犯了什么法律,也该由英吉利帝国审判,贵国无权过问。”
 “这就可笑了!”张凌阳笑道,“既然天竺总督一手挑起了周、英两国的战火,那朕要他的人头又有什么不可?你刚才不还说这场战争完全是天竺总督一人所为的吗?”
 威尔逊还想辩驳,却被张凌阳摆手阻止,“朕不想听你在这儿废话。朕给你两个月的时间,如果两个月之后,朕还没有收到你们和平的诚意,那就甭怪朕亲手摘下你们英吉利女王网关上那个最闪耀的明珠了。”
 “还有你们!”张凌阳看着堂下一个个欧洲使臣的脸庞,说道:“甭管你们心里究竟是如何想的,可到了这里,所有的游戏规则都由朕制定!”
 出宫之后,一众欧洲使臣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说道:“这个大周皇帝,还真是霸道无比。”
 另外一名使臣闻言笑道:“怎么,你们国家也想在东亚挑战一下大周的权威?”
 “我可没有这么说!”
 这里可是大周京城,而大周皇帝刚刚说的那番话使得他们背后生出一层冷汗。
 要知道,即便是欧洲最为霸道的罗斯国皇帝,也不敢说出那样的话来。再说,他们这些使臣,大多都是些小国的使臣,又能、又岂敢发表什么不同的意见?
 毕竟他们又不是英吉利、法兰西那样的强国?
 即便是英吉利这个海上霸主的使臣威尔逊,刚才不也在大周皇帝面前吃瘪了吗?
 “要起风了!”
 使馆区,法兰西使臣皮埃尔倒了一杯红酒,端着站在窗前抿了一口,看着窗外摇曳的树枝,口中喃喃自语。
 英吉利使臣威尔逊回道使馆之后,则是连续摔了好几个杯子,口中还不断的大骂:“这个该死的弗兰克,怎么在这个节骨眼上挑起事端?这下好了?”
 事情到了这种地步,威尔逊还真不知道该如何收场。
 再怎么说此次天竺的英军入侵缅甸,是英吉利理亏在先,必须要给大周一个交代。
 可大周皇帝的要求,英吉利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的。
 甭管天竺总督弗兰克到底犯了多大的罪行,即便要将其枪毙,也该由英吉利审判,如果就这么交给大周?那英吉利的主权将受到严重的挑衅。
 可现在距离英军入侵缅甸已经过去四个多月的时间了,威尔逊还没有收到哪怕一封关于国内的书信,这让威尔逊不得不怀疑:入侵缅甸的事情,国内到底知道多少?
 还是说,这场战争根本就是内阁推动的!
 要不然,他这位驻大周的使臣怎么一点风声都不知道呢?
第三百九十章:张凌阳‘阴谋’
 五天后,驻周大使馆使臣威尔逊终于接到国内的书信,并且还是女王陛下的亲笔书信。
 看过这封书信,威尔逊的心情极其糟糕。
 一直以来,威尔逊都以为英吉利是不想同大周开战,只是想要通过正常手段来维持和大周的贸易的。
 所以威尔逊一直往这方面努力,即便英吉利驻天竺总督弗兰克贸然同大周开战,威尔逊也以为是弗兰克自己的一厢情愿。
 可现实却是,早在今年年初的时候,英吉利的上议院便就大周进行了具体的报告。
 结果发现,这两年英吉利每年对大周的贸易逆差已经达到了近千万两白银。
 如果仅仅只是如此,作为日不落帝国的英吉利还能接受。
 可比这更糟糕的是,这几年每年都有上千名优秀的科学技术人员前往大周。
 这个情况,一开始的时候英吉利政府并没有重视,直到去年年底的时候,英吉利皇家学院的院长向内阁首相出示了一份证明,才得以确定这种情况。
 从泰安四年开始,英吉利皇家学院每年流失的科技人才就高达五百名之多。
 这其中,前往大周的人才就有一半之多。
 一开始,英吉利皇家学院的院长还没有重视这种情况,直到去年年底的时候,皇家学院院长突发奇想,就做了一番统计,这才发现这种情况。
 事实上,到了泰安七年的年底,英吉利前往大周的科技人才已经达到了五千人之多。
 经过深入调查,英吉利皇家学院院长经过调查更是发现,除却高级别的科技人才之外,这几年前往大周的高级技工累计已经达到了五万人以上。
 这不得不引起院长的重视。
 所以在经过调查之后,院长义无反顾的向内阁首相提交了这份报告。
 看过这份报告,内阁首相顿时就做不住了,急忙命人前去调查。
 而事实上,结果比院长报告的情况更加的糟糕:这几年英吉利前往大周的高科技人才已经不下万人,而高级技工个人能够不下十万人之多。
 于是在得到详细情报的当天,内阁首相就去白金汉宫与英吉利女王进行了秉烛夜谈。
 最后两人决定,就此事通知上议院进行讨论。
 而结果就是,在得知大周的情况之后,上议院的议院纷纷叫嚷着与大周开战。
 毕竟,贸易逆差损害的不仅仅是英吉利国家的利益,更是他们自己的利益。
 所以年初的上议院的会议之中,对大周开战的议题很顺利就通过了。
 可另一方面,这些议员又垂涎大周的丝绸、茶叶以及瓷器,所以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和享受,他们才选择了不通知威尔逊,而是直接向英吉利驻天竺总督弗兰克直接向大周藩属国缅甸开战。
 这么一来,英吉利既可以维持自己的利益,同时一旦出现战况不利的事情,他们又能有足够的理由推脱责任。
 英吉利距离大周这么远,光是一个来回就要花费半年的时间,所以英吉利并不担心大周皇帝会知道英吉利的谋划。
 看过这封书信,威尔逊是又悔又恨。
 恨的,自然是国内上议院的那些老爷们,悔的,是帝国贸然选择同大周开战。
 在大周已经好几年的时间了,英吉利国内没有人比威尔逊更了解大周的国情。
 事实上,威尔逊早已知道,这几年,大周的科技水平日新月异,单凭英吉利帝国一国的国力,在东亚地区是无法战胜大周的。
 可自己送回国内的书信,威尔逊却不知道女王陛下和内阁首相有没有认真阅读,所以朝造成了现在的局面。
 威尔逊笃定,女王陛下和内阁首相肯定没有认真分析过自己的书信,要不然也不会选择贸然和大周开战。
 可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晚了。
 四个月前英军已经入侵缅甸,而且一个月前英军已经攻陷了缅甸都城曼德勒。可现在倒好,入侵缅甸的一万英军全军覆没不说,大周皇帝更是毅然决然的宣布向天竺进军的消息。
 ‘向天竺进军’这句话虽然大周皇帝没有明说,可作为一名优秀的外交官,威尔逊早已经知道这已经成为了既定事实。
 事实也确如威尔逊所料,在送走了一众欧洲使臣之后,张凌阳即刻下秘旨,令西宁伯马进忠为帅,并调北方二十万精兵向天竺进军,。
 原本,北方长城沿线有三十万精兵,已经按照张凌阳的规划开始重新打乱。
 可现在事发突然,张凌阳不得不进行重新整编。
 除却留下十万精兵防卫瓦剌之外,其余二十万精兵尽皆前往西疆。并由西疆出发,经由葱岭进入天竺境内。
 这么做,张凌阳自然是胸有城府。
 北方将士原本就不适应南方的潮湿气候,更别说更加闷热潮湿的缅甸地区了。
 而从西疆出发,可以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
 更关键的是,在缅甸,孙定宗可以有效的吸引英吉利的注意力,从而让他们放松对北方边境的防御。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张凌阳也向云贵总督张广之下了一道明旨,令其务必要在一个月内调集十万精兵入缅。
 这一方面,自然是为了吸引英吉利的主意力,而另外一方面,则是为了缅甸的局势能够实现平稳过度。
 云贵两省的十万精兵,说起来很多,其实对火器的掌握几近于零。对阵英吉利的近代化进队,他们自然不如,可对于缅甸来说,他们可是难得的雄兵。
 云贵两省与缅甸接壤,无论是气候还是自然环境都极其相似,而之前云贵两省的兵丁多参与平定苗人之乱,作战经验也极其丰富,如果再加上文化的优势,靠着十万精兵控制缅甸目前的局势,自然不成问题。
 所以,张凌阳才选择了这么做。
 甚至,为了保密,张凌阳甚至没有命人通知孙定宗这位入缅大将。
 为的,就是防止消息泄露。
 现在,无论是英吉利政府还是天竺总督府,都已经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缅甸国内,北方边境的守备必定空虚至极,这就给了张凌阳调虎离山的时间和空间……
第三百九十一章:得失利弊
 第二天,威尔逊再次入宫,向张凌阳递交英吉利帝国的宣战国书。
 无论威尔逊是否赞同内阁的意见,两国战争已经成为了既定事实,所以容不得威尔逊迟疑犹豫。
 “尊敬的大周皇帝陛下,对于这份国书上的内容,我很抱歉。”
 “你也无须道歉,这场战争并不是你一个驻外使臣左右的了的。”张凌阳道,“朕给你三天的时间,三天后朕会命人礼送你回国的。”
 说完,张凌阳又想到了什么,说道:“还有一件事情朕要通知你,既然你们英吉利的宣战国书已经送到,那从即日起,朕将下旨驱逐大周范围内所有英吉利商人。”
 “这是应该的!”对此,威尔逊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毕竟两国已经正式宣战。
 张凌阳点了点头,将小福子喊来,吩咐道:“小福子,你马上去拟定一道旨意,责地方及各藩属国,在收到圣旨的第一时间,务必要将英吉利国籍的商人驱逐出境,不得有误。”
 “奴才遵旨!”
 下面,威尔逊张了张嘴巴,想要向张凌阳求情,给那些商人多一些时间。可话到嘴边,威尔逊还是没有开这个口,也开不了这个口
 待威尔逊再次回到使馆区不久,使馆区的各国使臣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其中,最为高兴的莫过于法兰西使臣皮埃尔了。
 要说其实欧洲各国对大周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意见,毕竟他们辛辛苦苦开采出来的金银都通过贸易的手段流入了大周的口袋。
 可与此同时,大周出产的丝绸、瓷器以及茶叶实在太精美了,容不得他们拒绝。
 作为仅次于英吉利的第二大对大周贸易国,法兰西每年都要向大周输送八百万两白银左右。
 现在好了,英吉利已经正式同大周宣战,同时也意味着周、英两国的贸易关系正式停止。
 那么很自然的,法兰西将会取代英吉利,成为大周第一大贸易进出口国。
 皮埃尔想来,即便英吉利已经同大周宣战,可英吉利国内的贵族老爷们肯定舍不得那些精美的丝绸、瓷器和茶叶。
 如果这个时候自己国内的商人向英吉利贩售这些奢侈品,那么法兰西将会从中获得海量的利益。
 还有就是,现在欧洲各国前来大周的专家、学者以及高级技术工人已经不下二十万人。
 相较于以往,大周现在并没有那么迫切的需要科技人才了。
 现在大周所需要的,是各行各业的工业设备。毕竟大周的工业化进程才刚开始没几年,国内的生产远远需大于求。
 所以现在大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