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周昏君-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亲自送卫氏回家,于安乐侯府而言,心情则是喜忧参半。
 喜的自然是这说明了卫氏依旧得皇帝的喜欢,忧的自然是以前安乐侯府众人以为卫氏在皇帝面前失宠,对其不免有几分苛刻,所以他们也害怕卫氏会对他们怀恨在心。
 不过好在小福子来的时候,并未对安乐侯等人说什么阴阳怪气的话,这让安乐侯以为,皇帝对这几年卫氏的遭遇并不知情。
 刚刚发下忐忑的心情,不想现实却打了安乐侯一声响亮的巴掌。
 傍晚时分,小福子再次登门安乐侯府,对安乐侯笑眯眯道:“万岁爷瞧少夫人跟前没人斥候,就命咱家精挑细选了几名宫女和嬷嬷过来亲自服侍!”
 小福子的话虽然依旧没有阴阳怪气,可此刻安乐侯的心情却是哇凉哇凉的。
 擦拭了一下额头的冷汗,毕恭毕敬的将小福子送走,安乐侯转身就怒道:“来人,将世子给老夫寻来!”
 世子见到安乐侯,自然免不了一番毒打,并亲自前去卫氏的院子给其赔礼道歉,直到得到卫氏的原谅,这才让安乐侯忐忑的心情彻底落下。
 原来,自从知道了卫氏‘失宠’于陛下的消息之后,安乐侯世子就愈发的不待见卫氏了,再加上几个小妾不时的在世子耳边怂恿,这几年世子不免对待卫氏有些苛刻。
 这个时候,世子的小妾自然也不免落井下石,说些风凉话,克扣一下卫氏的衣食等等。
 原本这些安乐侯是知情的,只是见卫氏真的失宠,而世子有没有真的做出太过分的事情,所以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想今日卫氏又突然翻身,为了讨好卫氏,安乐侯不仅将世子给毒打了一顿,还亲自做主,将之前怂恿世子苛刻卫氏的那几名小妾一并发卖出去,这才作罢。
 宸安殿,张凌阳见小福子回来禀报,就说道:“既然安乐侯世子已经受到毒打,那些小妾也已经发卖,此事就算过去了,你也不用再刻意寻安乐侯府的错处刁难于他们,知道了吗?”
 “奴才遵旨!”
 身为皇帝跟前的狗腿子,原本小福子还想着这么挖坑让安乐侯往里面跳呢。现在见张凌阳这么说,登时便熄了这样的想法……
第四百二十章:张凌阳的军改章程
 这天过后,张凌阳又独自出宫游玩了几天,直到逛腻歪了,张凌阳才彻底收心。
 不过这几天张凌阳并未上朝,也并没有处理朝中。但凡不是什么军国大事,张凌阳一律将政务交给内阁首辅郑永基处理。自己则每天足不出户的呆在宸安殿内,在书桌上写写画画,也不知道在写些什么。
 直到五天过后,张凌阳才将小福子喊进来吩咐道:“即刻拟旨,传西宁侯马进忠以及老国公孙定安入京。”
 “宁国公?”小福子有些吃惊,自张凌阳第一次南巡,宁国公孙定安和前内阁首辅张致远就已经致仕,回老家荣养去了。没想到这个时候,张凌阳居然又要召见孙定安。
 “有什么疑问吗?”见小福子疑惑,张凌阳斜视小福子一眼。
 “没有!”小福子急忙摇头,“奴才这就去拟旨!”
 ……
 时间一晃而过,半个月后,宁国公孙定安和西宁侯马进忠先后入京。
 在宸安殿见到二人之后,张凌阳说道:“朕心里有一个想法,要和二位爱卿商议。”
 孙定安、马进忠二人对视一眼,抱拳说道:“但请陛下吩咐!”
 张凌阳拿起之前草拟好的章程递给二人,说道:“朕欲改革军制,这是草拟的章程,二位爱卿且先看看,看有什么遗漏亦或不合适的地方没有。”
 “改革军制?”孙定安二人心中稍一惊讶,急忙接过章程细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孙定安的眉头轻轻皱了起来。
 在张凌阳草拟的军制改革的章程之中,欲要彻底改变大周先行的军队体质。撤销卫所制度,改成军区制度。
 在军制改革中,张凌阳欲要将全国花划分为七大军区。
 其中西北陕甘宁并西疆、青海五省为西北军区,云贵川藏四省为西南军区,辽东并高丽设辽东军区,河北、山西并瓦剌设华北军区,豫南、山东、安徽、荆北四省设中原军区,江浙及江西、福建四省设华南军区,荆南、两广并安南设岭南军区。
 另外,朝廷还将在朝廷设置军事内阁及特别参谋处。大周一应军事行动将有军事内阁和特别参谋处组织筹划,直接向皇帝负责,不必在经内阁批准。
 除此之外,张凌阳还将在渤海湾、江南、广东三地分别筹建北海、东海以及南海三支舰队,其地位与七大军区并列。
 当然,除了国内,张凌阳还欲筹建海外局,专门对已经征服了的婆罗洲、缅甸、天竺以及以后要征服的海外地区负责。
 林林总总,单单这项草拟的章程就有数十页纸张之多。
 孙定安二人看完,已经是一个时辰之后的事情了。
 看完之后,孙定安皱着眉头说道:“陛下,这份章程里的优点确实不少,但弊端也是不可忽视的啊!”
 马进忠也附和道:“确实,如果这么进行军事改革的话,军区首长的权力将进一步加大,万一其有不轨之心,对大周无疑是灭顶之灾。”
 张凌阳这份参考后世军制草拟的章程,最大的弊端只怕就是那些军区首长会因为权力的增大也升起不该有的野心了。
 要知道,这么一改革,军区首长手中至少会掌握三到四个省的军事力量。一旦其有了不臣之心,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张凌阳却不以为然的笑道:“这一点之前朕也考虑过,也以后有了应对之策,所以两位爱卿也不必过于担心。”
 “不知陛下的应对之策是?”
 “在军改之前,朕欲成立大周皇家军事学院,专门用于培养军中中下层将领!”
 “这倒是一个好主意!”细想了一下,孙定安不得不承认张凌阳说的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但凡能进入大周皇家军事学院学习的学生,以后那可就是天子门生了。这些人一旦充实各大军区中下层,只怕上面的军区首长野心再大,也不敢去造反的。要不然的话,下面的那帮天子门生就不会放过他们。
 张凌阳之所以这么设想,完全是参考后世的黄埔军校的做法。
 当年老蒋能依靠自己的学生手掌重权,没到底张凌阳不行。
 更重要的是,老蒋那个时代可是乱世,而张凌阳身处的则是太平盛世,所以想要绝对掌握大权,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至于大周皇家军事学院的院长人选,朕有一个想法,两位爱卿给朕参谋参谋!”张凌阳说道,“朕细细思考了一下,以后大周皇家军事学院的院长,就有朕亲自担任,至于处理实际教学任务的副院长,由宁国公担任。”
 “老臣?”孙定安没想到张凌阳会点自己的名字,急忙摇头拒绝道:“陛下,老臣年迈不堪,不成的,陛下还是另选贤能吧!”
 负责皇家军事学院实际事务的副院长,看起来是一份难得的好差事,可实际上却不那么美妙。
 这份差事办好办坏暂且两说,单单如果这位负责实际事务的副院长一旦在学生中威望过重,只怕会引起皇帝的猜忌的。
 所以不用多想,混迹官场多年的孙定安就开口拒绝。
 “宁国公不用拒绝,事情就这么定了!”张凌阳哪里能容孙定安拒绝?
 开玩笑,孙定安虽然在军中威望很大,可到底年纪放在那里,细数军中高层将领,也没有人比他更合适的了。
 如果换做是其堂弟孙定宗亦或是马进忠这两位,说不得张凌阳还真有点担心的呢。
 就是如果孙定安再年轻个十来岁,张凌阳也不会这么放心的将皇家军事学院的实务副院长交给他去坐。
 容不得孙定宗拒绝,张凌阳就说起了另外一件事情,“军事内阁、参谋处、海外局已经七大军区、三大舰队的高层将领人选,二位爱卿还要合计一番,尽快给朕提交一份候选名单。”
 “这份名单陛下老臣下去之后自会同西宁侯等人商议,只是陛下,老臣担心的是,如果这件事情传开,内阁和六部是否会同意此事?”孙定安担心道。
 其实这事根本就不用去想,张凌阳就知道,内阁和六部九卿肯定不会同意此事的。毕竟这其中的任何一桩改革,都触动了他们的奶酪……
第四百二十一章:深化改革
 “宁国公,这件事情现在只有朕和你们两个人知道,所以在事情还没有完全确定之前,你们二人跟谁都不要说。”
 对于张凌阳来说,直接向内阁及六部九卿宣布自己的这项决定,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的。
 所以张凌阳就想着,是不是给他们来一个木已成舟,造成既定事实,这样一来自己面临的压力会小上很多。
 “不过在这个关键时期,内阁和六部九卿也不能闲着!”张凌阳决定,在军制改革的筹备时期,不能让那些文官太过清闲,要不然肯定会出一些幺蛾子的。
 所以第二天,张凌阳就决定召内阁首辅郑永基并六部九卿前往拱宸殿议事。
 至于议什么事情?
 群臣都不清楚。
 特别是内阁首辅郑永基,来人就问郑永基皇帝今天要议的是什么事情,郑永基每每就回说自己也不清楚。
 显然,对于郑永基的回答,其他人明显不信。
 “你们爱信不信!”郑永基索性也不再解释,静下心来等到张凌阳的传唤。
 一刻钟过后,张凌阳召众臣入殿。
 三拜之后,张凌阳瞧见群臣一个个用疑惑的眼神偷看自己,嘴角不由轻轻一撇,就说道:“诸位爱卿,前几天朕无聊之下,就翻阅了一下这几年刑部呈送过来的案宗,结果发现,这几年各地治安实在堪忧。
 根据户部统计,光是去年一年,大周就发生案件三十五万起,其中干系人命的案子,竟不下三万起。
 朕就纳闷了,你们说这几年百姓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大部分地方百姓的温饱问题也都已经解决,为何治安事情屡见不鲜呢?”
 “启禀陛下,圣人有言,仓禀实而知礼仪。微臣以为,这几年各地治安事件虽然屡见不鲜,乃是百姓未得到很好的教化所至。
 所以关键就在于教化百姓圣贤之道,只要百姓懂得道理,治安事件就会减少。”礼部尚书曹睿上前回道。
 “微臣赞同曹尚书的意见!”除却六部九卿及内阁首辅郑永基没有表态外,其他大臣纷纷上前附和曹睿的观点。
 见此,张凌阳丝毫不以为惊讶,而是轻笑了下,看向郑永基问道:“郑爱卿,你也这么认为?”
 “曹尚书所言微臣也是赞同的,可微臣还认为,单靠礼仪教化,是远远解决不了问题的,恩威并施才是王道。”郑永基出来回道。
 “郑爱卿所言不错!”张凌阳颔首道,“如果只靠礼仪教化,百姓就能知礼守法,只怕说出去你们自己也不大信吧!”
 见曹睿正欲开口辩驳,张凌阳抬手止住,继续说道:“你们说,这天下间很多官吏、士绅,他们都是家境殷实之辈,又从小通读四书五经,为何踏上仕途之后还要贪赃枉法呢?”
 “这……”件张凌阳这么说,群臣在地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均不知该如何回答。
 “据锦衣卫查实,从泰安五年开始,各地官吏贪污纳贿比之以往多了一倍不止。而其中,越是贫困的地区,官吏贪污起来越是严重。
 就拿去年来说,大周一十八行省,贪污最严重的几个行省分别是广西、云南、广东以及西北几个行省。
 反倒是富庶的江南地区,这几年的贪污事件很少发生。
 诸位爱卿以为,这究竟是何原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