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周昏君-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同的是,十年前是泰恩的便宜小舅子打着他的旗号胡作非为,今天是他自己的亲生儿子想要置他于死地。
从这其中可有看出一点来,那就是泰恩府上的家教根本就不合格。
甚至,因此此时,张凌阳又在《大周律例》上多加了一条,那就是但凡官吏家属有不法之事,该官吏无论知情与否,均要受到惩罚。轻者贬黜,重则罢官,如果是明知家人有不法行为而隐瞒不报者,与犯人同罪论处。
该条例一经颁布,可是惊吓住了大周各地的官吏。
凡是为官之人,谁都不敢保证自己的家人没有做过不法之事。
即便是六部九卿这样的大佬,也同样不敢保证。
这些为官做宦者,谁不是家大业大?
就好比内阁首辅郑永基,虽然其膝下只有两子一女,可郑永基一族却足足有十八房族人。
如果郑永基的族人犯法之后求到郑永基面前,你说郑永基是袒护呢?还是回避呢?
袒护的话,结果很明显,与犯人同罪论处。
可如果选择报官的话,别人可能在表面上会赞赏郑永基大义灭亲的举动,可背地里不定怎么说呢?
所以说,大义灭亲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即便是选择装聋作哑,那郑永基内阁首辅的位置也是做到头了。
所以说,无论怎么选择,都是一个极其棘手的问题。
可张凌阳就是颁布了这条律法。
在拱宸殿,张凌阳当着一众大臣的面说道:“既然你们的族人仰仗你们过活,那你们就有权利约束他们。
如果你们连这一点都办不到的话,还是干脆递交辞呈算了。”
一句话,张凌阳就将那些原本欲要劝谏的大臣给说了个哑口无言。
封建社会,讲究的就是亲亲相隐。可张凌阳偏偏就要打破这个规则。
按照张凌阳的原话,就是说:“为官一方,朕是让你们造福百姓,不是让你们为非作歹的。
原本,你们的亲戚、族人利用你们的职务之便,获取庞大的利益。在不违背大周律法的情况下,朕也就不追究你们的责任了。
可如果你们连族人打着你们的旗号连贪赃枉法的事情都不闻不问的话,那就朕让锦衣卫来过问。”
张凌阳之所以选择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在其中。
原本,通过这些官吏的职务之便,他们的那些亲戚、族人就谋取了很多原本就不属于他们的利益。
如果再让他们贪赃枉法起来,那底层的百姓还有没有活路?
一旦底层的百姓没有活路,那第一个倒霉的不是他们这些官吏,而是张凌阳这位皇帝,而是张凌阳的后世子孙。
更重要的是,之前张凌阳曾经命大周皇家银行做过一份秘密统计,结果却显示,大周九成以上的财富全都集中在不到千分之一的士绅及权贵手中。剩余的那一成财富,才属于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底层百姓所有。
当然,这其中最大的利益获得者,自然是张凌阳这位皇帝本人。
可即便抛去皇家的财富,那士绅及权贵手中的财富依旧占据了整个大周的八成。
要知道,这还不是资本时代。
如果真到了资本时代,张凌阳无法想象,那百姓还有没有活路,羊吃人的事件会不会在大周发生?
结果用屁股都能想到,一定会的。
所以,即使不是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了整个国家的利益,就是为了自己的子孙,张凌阳还是要对士绅和权贵套上一层枷锁的。
而如今套在官吏身上的这道枷锁,不过才是第一道而已,并不能真正约束他们利益的扩张。
如果想要真正约束他们的利益,那无论是大周律法还是各地的宗族习俗,以及官场上的那些陋习,都要彻底改变。
但这也只仅仅能改善一下现在正在逐步恶化的现状而已。
而如果想要彻底改变这一现状,还是要通过教育。
毕竟知识改变命运。
张凌阳在朝堂上颁布的这道律法,虽然在整个朝野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可偏偏就有人不信邪,竟在这个风口浪尖上挑战朝廷的威严。
在律法颁布的半个月后,荆北巡抚的侄子公然在武昌城内强买强卖,大肆鲸吞百姓产业。
没得说,张凌阳知道这件事情之后,直接下旨处死这位荆北巡抚的族侄,荆北巡抚本人也被免去一切职务。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大周朝廷连续罢免两位封疆大吏,使得整个大周朝野一时间风声鹤泣。
京城内外的官吏,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知道,这回他们的皇帝陛下动了真格,哪还敢去想其他,一个个回到家中的第一时间,就是下令约束家族子弟。
至于唱反调的亦或是口是心非之辈?虽然不曾将这些极有可能会连累到自己的族人就地正法,但处置也是不清,直接从族谱上除名。
内阁首辅郑永基就在之后的一个月内,一连将八名不大安分的族人从族谱上除去名字,从此和郑永基一脉再无瓜葛……
第四百五十六章:税收及预算
广州市舶司这边的事情处理完之后,锦衣卫指挥使韩笑并未随同左都御史李广泰回京。而是按照张凌阳的指示,从广州码头登船出发,向福建的泉州市舶司而去。
自广州市舶司发生了官商勾结的重大走私案之后,张凌阳对大周所有市舶司都已经不大信任了。
所以就下旨,令韩笑一个市舶司一个市舶司的查。
直到泰安十四年的二月中旬,韩笑方才调查完毕返京。
期间,自然也查出了一些官商勾结的事情,可如同广州市舶司那般猖獗的,却是没有。
而在此期间,张凌阳正在洛阳城内召开泰安十四年的第一次大朝会。
户部尚书朱开山今天有些喜气洋洋,上朝后第一个出列向张凌阳禀报道:“启禀陛下,泰安一十三年,我大周国库收入突破三万万两白银。
其中农税收入为四千一百一十七万三千一百三十六两白银,矿税收入为三千七百三十二万五千三百一十四两白银,商税收入为六千零二百五十六万八千两白银,盐税为九百二十三万六千四百一十二两白银,关税为三千一百二十万七千三百零五两白银……”
张凌阳诧异,看过朱开山呈上来的奏折,问道:“为何收入一下子增加这么多?”
张凌阳记得很清楚,大周国库千年的税收才两万万五千万两,去年一下子增加了五千万两,张凌阳又如何不惊讶?
朱开山回道:“启禀陛下,一开始微臣也很惊讶,不过在经过详细的了解之后,微臣才发现,因为与英夷那边修好的原因,去年一年时间里,双方交易商品额度高达七千万两白银以上,其中但是税收,我大周就多增加了一千多万两的银子。
另外因为天竺、缅甸、婆罗洲、爪哇、吕宋等几个地方的管理已经走上了正轨,每年上缴的税银也比往年增加了一半,所以才国库收入才一下子增加这么多。”
“果然不愧是全球霸主!”听了朱开山的话,张凌阳心道。
试想,除却英吉利之外,整个欧洲和大周一年的贸易额也才刚刚超过一万万两白银,而英吉利一家就达到了七千万两白银。
可仔细一想,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大周对欧洲出口主要是丝绸、茶叶和瓷器三件商品。
之前因为大周与英吉利交恶的缘故,英吉利国内对这三样物品的需求很是稀缺。
所以大周和英吉利双方刚一达成和平交往,无数的英吉利商船就涌入大周进口这三样商品。
这对大周来说自然是好事,可无疑的是,因为英吉利那边进口太多的缘故,也导致了商品的通货膨胀。
原本那些英吉利商人高高兴兴的来大周进货,可回国一看,满大街都是出售这些商品的。
没办法,他们只能进行抛售,要不然砸在手中可就不妙了。
别的商家一看有人进行抛售,立马就不淡定了,也随着进行抛售,所以就导致了很多商家因此血本无归的结果。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一年的时间里,英吉利有数百家海商破产倒闭
“那今年的支出预算呢?可曾做好?”张凌阳又问道。
“已经做好,请陛下御览!”说着,朱开山又取出一份奏折呈送上去。
张凌阳在龙椅上看着奏折的时候,朱开山在殿上说道:“今年的开支之中,其中兵部的预算为五千六百万两白银,其中除却两千四百万两白银的正常军费开支之外,皇家海军那边今年计划打造五百吨以上战舰二十五艘,耗银估算为一千三百万两。
另外,今年的武器研发预算为一千万两白银,火器局也计划囤积九百万两白银的武器弹药。”
闻言,张凌阳不置可否的点了下头。
无论是皇家海军的造舰计划,还是武器研发计划,亦或是武器囤积计划,都是张凌阳和军中高层商议之后做出的决定。
见张凌阳没有异议,朱开山又说道:“今年工部还计划在川蜀与关中之间修通三条以上的道路,计划用时五年,要征集的民夫超过三十万人,估计用银一千五百万两。
另外,黄河、长江、运河等几条重要的河流都要修缮,估计用银要超过三千万两。”
基础设置的建设本就投资巨大,张凌阳自然是清楚的。
川蜀通往关中的三条主要道路,平均下来一条就要超过五百万两。
川蜀多山,道路本就不好修造,再说以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除了用民力生生打造之外,也没有旁的好办法。
不过好在现在有火药开山,要不然的话,别说一千五百万两白银、三十万民夫了,就是三千万两白银,上百万民夫,都不能修造一条合格的道路。
再说几条河流,黄河下游地区,一旦遇到雨季,基本上年年决堤。所以为了彻底杜绝黄河水患,张凌阳在和朝中大臣商议之后,决定用水泥修筑河堤。
大周这边制造水泥的工艺已经完全成熟,只是因为各方面需求都很大的原因,水泥的价格并不便宜。
再说,修筑黄河河堤,所消耗的水泥并不是一个小数目,所以修缮河堤的这三千万两白银之中,其中有两千万两是用来修缮黄河河堤的。
就是这两千万两白银,也不能将整个黄河下游的河堤全都给修缮完成,今年也只是修缮豫南境内的这一段河堤。
“另外,教育这边!”朱开山继续说道:“除却三百万两的教育经费之外,今年礼部计划要在每个镇建设至少一所学堂,所以教育方面的财政预算为两千七百万两白银。”
闻言,张凌阳皱了一下眉头,“礼部尚书曹睿可在?”
“微臣在!”
“朕问你,礼部做出这么庞大的计划,师资力量可够?”
“师资力量是足够的!”曹睿回道,“除却各地的秀才、举人之外,今年各行省大学堂的毕业人数要超过十万人,可以保证每个学堂至少三名以上的教师。”
见曹睿这么说,张凌阳这才作罢。
张凌阳并不是不知道教育的重要性。相反,张凌阳比朝中任何一位大臣都明白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才担心礼部盲目扩大,最后学堂建好了,而没有教师授课。
不过现在张凌阳见师资力量充足,张凌阳这才作罢……
第四百五十七章:张凌阳想要制定五年计划
见教育经费这边张凌阳没有异议,朱开山继续说道:“另外,去年年底的时候,商务监、工部和微臣商议之后,计划今年在各地建造一百座以上的大型矿场,耗费银两估计要超过两千万两。
另外,商务监还计划要在沿海地区增建十座造船厂,耗银估算为为一千万两。工部计划增建两百座以上的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